"网约护士"来了!浙江出台"互联网+护理"实施方案

来源:浙江在线 发布时间:2019-05-10 浏览量:13

  浙江在线-健康网5月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婧娴 柴燕宏)今年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六地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浙江是试点省市之一。

  就在昨天(5月8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正式出台《浙江省“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探索护理服务新模式。

这意味着,今后,浙江百姓只需动动手指,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多元的护理服务。

timg (1).jpg

配图来源 视觉中国

  浙江多地医疗机构试水

  根据方案,浙江省“互联网+护理服务”主要包括两类内容:一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的护理服务,即居家护理服务;二是设立互联网护理专科门诊,在线上为老年病、慢性病、特殊疾病患者或孕产妇等健康人群提供医疗行为相关护理指导和护理健康咨询等服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浙江多地医院和医疗机构纷纷试水,将护理服务延伸到家庭。

  2月19日,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宁波云医院签约合作,成为浙江省首家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实体医院;杭州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微脉”,与绍兴市柯桥区妇幼保健医院合作,为当地居民提供母婴上门护理服务;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开设线上护理专科门诊;5月6日,湖州市中心医院“网约护士”服务功能正式启动;5月7日,嘉兴市互联网+护理平台“护士到嘉”正式上线,接入26家医疗机构,嘉兴市民可以在线上发送订单,预约护士上门。

  宁波已提供上门护理服务2000多单

  其实,早在2016年4月,宁波就基于“宁波云医院”平台在国内率先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

  患者和家属可以在“宁波云医院”平台上注册,预约护士进行上门护理服务。

  截至目前,宁波市75%的公立医疗机构已入驻平台,近2300名护士在平**成注册,提供上门护理服务2000多单,服务项目包括肌肉注射、皮下注射、PICC护理(输液导管护理)、导尿管护理、造口护理等7项,服务收费每次50元至150元不等。

  “上门护理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失能的老年人、终末期患者和孕妇等行动不便的人群。其中肌肉注射和PICC护理是热度最高的两个项目。” 宁波云医院院长杜丽君说。

  宁波市鄞州区的王女士是这项服务的受惠者。王女士的母亲长期卧床,每个月都需要更换导尿管,以往,每回到了更换导尿管的日子,王女士都觉得心力交瘁,通过在“宁波云医院”平台预约护士上门,她再也不需要每月带母亲往医院跑了。“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不可否认,老百姓对‘网约护士’的需求还是很强烈的。护士上门服务既可以省去患者排队候诊的时间,也避免了行动不便的人群在家和医院间来回折腾。” 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主任戴月华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70多岁的婆婆在一次外出中摔了一跤,导致右腿骨折,在医院做完手术一周后,医生建议回家调养,这时婆婆就面临着定期清理伤口、换药等问题。

  “还好我是护士,自己可以解决,但是如果换成是普通人,那势必就是要兴师动众地叫车,到医院挂号再处理伤口了。一来二去,人累,心也累。”戴月华说。

QQ截图20190509151808.jpg
配图来源 视觉中国

  患者和护士都需要安全保障

  “互联网+护理服务”在为百姓带来便利的同时,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主要分为患者端和护士端两个方面。

  什么样的护士有资质提供上门服务,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对此,《浙江省“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开展居家护理的护士需要在派出医疗机构进行执业注册,且通过派出医疗机构统一组织的岗前培训。

  其中,提供健康促进及常用临床护理项目的居家护理服务的护士应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提供专科护理的居家护理服务的护士应取得省级以上相关专科护士培训合格证明,或具有副主任护师及以上技术职称并在相关专科工作三年以上。

  “从目前浙江省公示可开展的31个服务项目来看,相对都是在安全范围内的,以医疗风险低、易操作实施的技术为主,像静脉注射服务这种风险较大的项目并未列入其中。”拥有13年临床护理经验的护士戴月华分析。

  但这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传统护理服务在医院进行,有医疗团队、医疗设备等一整套软硬件系统作为后盾,出现突发情况可以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抢救,但护士一人上门服务时则缺乏这样的条件,出现突发情况很难孤军奋战。

  “对于病情较为复杂的危重疑难病人,我认为还是需要医生护士共同配合完成。”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医生章亚娣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她曾签约了一位同时患有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高龄患者,半个月前,老人因慢阻肺住院,出院后病情一直不稳定,血压、血糖波动大,胃口也不好,还经常出现恶心、呕吐、腹泻。

  “这样的病人就不是护士一个人单次上门就可以解决的,她需要医生、护士、药师一个团队相互配合,才能稳定病情,提供适合的治疗康复方案。”

  另一方面,护士的人身安全也需要得到保障。在“知乎”有一个话题是“大家对网约护士这个情况怎么看?”回复都表示“并不看好”,原因就是护士上门存在安全隐患。

  对此,宁波云医院的做法是,在收到患者端的“订单”时,同步调出患者的居民健康档案,对患者申请信息进行核实,仅针对在医院接受过护理的复诊患者进行服务。另外,平台为执业护士购买人身安全保险,对上门服务的护士进行位置标记,实现定位锁定。

  宁波云医院院长杜丽君说,三年以来,平台还未出现过安全问题,“但这与目前开展的服务量较小有关,一旦服务量扩大,风险也会提高,因此,关于如何保障护士的人身安全,平台提供的措施有待进一步升级。”

QQ截图20190509151958.jpg
配图来源 视觉中国

  定价问题存在矛盾

  除了安全问题,定价、收费问题也存在争议。

  按《浙江省“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居家护理服务项目收费时应当发挥市场议价机制,综合考虑交通成本、信息技术成本、护士劳务技术价值和劳动报酬等因素。

  记者了解到,宁波市“网约护士”的收费包含护理费和上门服务费,其中,肌肉注射、皮下注射50元/次;PICC护理、导尿管护理、压疮护理100元/次;鼻胃管护理、造口护理150元/次。这些费用患者需以自费形式支付,护士每次能拿到的费用占8成。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张燕是宁波最早一批加入到“网约护士”行列的护士。从2017年3月至今,她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完成上门护理服务109单,是宁波“网约护士”中接单较多的一员,收入为6000多元。

  “这个定价不能再低了。”杜丽君表示,护士愿意提供上门服务,增收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定价过低,护士没有参与的热情,这项服务就很难推广。”

  但对患者来说,这样的价格依然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因为患者多为失能老人,家庭条件大多处于一般水平,以严重压疮的患者为例,需要每天或者隔天换药,上门费100元,再加上耗材费,对一般的家庭来说很难承受。”

  因此,杜丽君呼吁“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能够早日纳入医保范畴,对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报销,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