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以“节能降耗、保卫蓝天”为主题的2018年全国节能宣传周(6.11~6.17)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今天,倡导全民节能意识,凝聚全社会节能合力,仰望同一片蓝天,人们更加意识到“资源”“节能”和“环境”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只有通过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方向正确,方能行稳致远。浙江省以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为主要抓手,优化能源结构、打造中国能源升级版,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统筹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营造出山清水秀、蓝天白云的民心工程。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能源局作为政府节能主管部门,更是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浙江方案”,从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节能和新能源推广等多领域进行改革创新,走出了务实高效的“浙江路径”。工业节能 提质增效
走进湖州吴兴区织里镇企业“大港印染”的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线上的显示屏不断跳动着实时数据。此前,企业投入3亿元进行了印染整体搬迁技改。目前,智能化生产已为企业节能降耗开辟了新路。“节能降耗、呵护蓝天,这是企业不可推脱的社会责任。”企业有关负责人说。
节能降耗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也是浙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坚决打破拖累浙江发展的坛坛罐罐,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我省把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严重过剩产能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截至2017年底,累计淘汰燃煤锅(窑)炉45276台,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除发电、集中供热和特殊工艺需要外,全部淘汰高污染燃料“五炉”(锅炉、窑炉、熔炉、煤气发生炉和茶炉);非禁燃区淘汰98.5%的燃煤锅(窑)炉,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增长中高速、质量中高端”。在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的氛围如火如荼:长安福特杭州分公司的烘房余热回收项目、杭州宏海纺织有限公司离心空压机节能改造项目、广汽乘用车杭州分公司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项目等一批批的节能减排项目正在生根发芽。而这只是浙江企业节能降耗大潮的一朵浪花。 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0%,超额完成3.5%的年度目标任务。
要“破”更要“立”,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动能、新的增长点和新兴的业态,需要通过新技术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提升整体供给质量。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坚持“腾笼”和“换鸟”两手抓。
创建绿色工厂、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培育绿色制造服务体系——绿色浙江步履不停。2017年,浙江组织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积极组织国家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申报工作,截至2017年底,我省已成功入围国家级绿色工厂20家,绿色设计产品19个,绿色园区2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1家,数量居全国前列。2017年我省共有8个项目入围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示范项目,获得中央财政首批补助资金合计6040万元,项目数量和补助金额位居全国前列。
如今,节能降耗已成星火燎原之势,从点到面,从企业生产到消费结构。过去一年中,浙江积极开展节能服务工作,指导温州等地开展节能服务进企业活动;大力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培育节能服务新业态;积极开展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加快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浙江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正在进行巨大的变革。建筑节能 低碳生活
5月18日,两名小朋友在以“低碳”为主题的科技馆——“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展厅内体验自行车骑行,骑行结束后电脑会分析出此次行程的碳排放量。该馆让游客在参观体验过程中,深入了解低碳知识,树立低碳生活的理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展馆本身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日光利用与绿色照明、冰蓄冷等十项节能技术,场馆建设和布展材料等均坚持绿色低碳的理念。
哥本哈根会议后,一场绿色低碳住宅革命正悄然展开。从2016年5月1日起,我省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2017年城镇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为92.6%。同时,相关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全省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工作检查,2017年我省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达100%,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达99%。
选择绿色建筑,即选择了一种低碳生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不开绿色舒适的居住环境,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2017年全省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目标任务102万平方米,实际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13.4万平方米。累计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894万平方米。每一平方米的背后,都是一份幸福生活的微笑和一片蔚蓝天空的模样。
在浙江,绿色建筑从楼堂馆所向居民住宅转变,并实行住宅普遍化、规范化的全装修,在全国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目前,浙江省绿色建筑面积约占全国绿色建筑实施总量的20%。像杭州的金都、宁波的金色水岸、温州的龙湾城市广场等让市民享受到了绿色建筑带来的实惠。
有越来越多地市已经成为“绿色落地”的先行者。室内不装空调,利用地源热泵实现大楼冬暖夏凉的愿望;房屋外墙、楼板楼梯等房屋“部件”都在工厂按照标准预制完成,再像搭积木一样将房子连接成整体。全省共有杭州、宁波、绍兴等3个城市被认定为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17年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目标任务1600万平方米,实际完成2230万平方米。交通节能 绿色畅行
把路“放”在青山绿水中,把车船“放”在信息化道路上,把交通运输“放”在综合效益上。2017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共节约标准煤44万吨,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交通运输节能工作目标任务。
不让能源浪费在路上,公共交通越发达,能耗越低。
在杭州,位于轻纺桥北侧西岸的运河水陆交通集散服务中心可实现新能源公交、运河游船、公共自行车等多种交通工具的零距离换乘,至此杭州公共交通系统又上一个层级。倡导低碳、环保、健康的出行理念和方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2017年杭州市主城区日均公交客运量约为428.63万人次,主城区公交分担率为41.06%。
不让能源浪费在路上,通过优化运力结构,进一步擦亮旅途中的“绿之底色”。2017年全省城市公交、出租车新能源车辆及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保有量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更是成为了浙江老百姓的“新宠”。
2017年12月26日,杭州、宁波、温州正式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2018年上半年,全省所有城市全面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拿到杭州第一块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的司机姓刘,他说,买这个车第一是因为环保,守护蓝天人人有责。的确,只有全民参与,保卫蓝天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不让能源浪费在路上,采用更多集约高效的运输方式。2017年新建客运枢纽38个、完成集装箱海铁联运量40万标箱、推进8个部级和19个省级甩挂试点项目、建成岸电160余套、推进宁波舟山港宁波港域绿色港口建设,完成浙江省内河骨干航道LNG加注码头布局方案专家验收,国内首个大型原油装船码头油气回收示范工程取得重要成果,进一步推进道路运输能耗统计和监测项目建设。
不让能源浪费在路上,积极推进节能新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改造前一年电费支出约41万元,改造后一年电费支出约20万元,节约率超出一半,桐乡路灯“改绿”撬动全省节能。2017年,《公路桥梁装配式矮T梁标准图》《高速公路隧道照明合同能源管理应用评价体系》等节能减排科研成果列入2017年度省交通运输厅科技成果推广目录。公共机构节能 示范创新
除特殊温度要求的区域外,公共机构的室内温度控制标准为: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电梯开启的数量、楼层和时间也要合理设置,加强运行调节和维护保养;照明电路要实行独立分控和智能化控制,使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每每走进政府机关大楼,我们都可以看到关于空调、电梯和用电的温馨提示。《浙江省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办法》的实施,意味着公共机构节能迈上法制化轨道,也表明公共机构要进一步发挥节能示范带头作用。
示范创新,浙江人是认真的。近几年,浙江持续加大公共机构绿色化改造力度,全面推进全省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浙江省行政中心、柯桥区人民政府(行政中心)、浙江大学、浙江金华第一中学、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等一批公共机构成功入选;推进重点用能单位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多次在全国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推广应用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首批“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创建单位”浙江大学,将绿色、生态、低碳理念融入校园规划、建设、管理之中,实现了校园能耗的数字化、智能化、定量化管理。
国家机关和公共机构在全社会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因此,从这些部门入手扩大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浙江大力推进公共机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全省投入使用25个网点,配备105套充电基础设施,运营75台新能源汽车。2017年全省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水耗同比分别下降2.3%、2.1%和3.5%,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新能源 方兴未艾
在浙江,发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产业,开发清洁高效的再生能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去年3月15日,浙江省“百万家庭屋顶光伏工程”现场会在衢州市龙游县举行。只见由正泰投建的芝溪家园及山底村屋顶光伏项目,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洋房小楼屋顶,一块块蔚蓝醒目的太阳能板,在清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这只是浙江大力推动光伏发电的一个典型缩影。2017年,全省年度新增光伏装机476万千瓦,年度增长规模创历年新高。
在嵊泗东绿华岛的山脊上,一台台大风车巍然耸立,一年四季不断的海风,让大风车转动起来。风力发电,被喻为“捕风者”。沿海的地理优势,让浙江成为风力发电的理想场所。这几年,浙江稳步推进风电发展,2017年12月14日国电普陀6号海上风电首台机组并网发电,实现我省海上风电并网零的突破;出台《陆上风电与美丽景观协调建设导则》《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陆上风电开发建设整体水平的通知》,对全省陆上风电项目进行全面整治提升。
核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地热能,浙江再生能源开发风生水起。2017年全省可再生能源所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3.83%,比2016年上升0.94个百分点。推进太阳能光伏系统、太阳能光热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2017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目标2120万平方米,实际完成2482.3万平方米。我省“两市六县一镇”被国家列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进一步促进清洁能源消纳。落实优先发电计划,在电力直接交易中,确保落地电量全额消纳。加强可再生能源调度管理,保障可再生能源电量优先发电上网全额消纳。逐步完成省内600万千瓦及以上容量机组深度调峰改造,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电量纳腾空间。加快实施500千伏丽西变建设,推进浙西南地区可再生能源输出基地建设。点绿成金 任重道远
如今,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然而,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不是简单地关停几家污染企业、制定几项环保政策,就能轻轻松松实现的。倘若做不到全方位发力、全过程接力、全民性努力,恐怕难竟其功。
唯有改革创新闪光芒。 浙江始终把节能降耗,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方针,在加强对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用能企业管理的同时,不断深化供给侧背景下的机制改革。全面推行“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改革;有序推进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进一步优化节能审查流程,编制节能审查服务指南,开通节能审查网上办理;推进企业投资项目能耗“标准地”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节能降耗不能放松,落后产能不能反弹,经济形势越好,越要加大工作力度。”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改善环境质量,需要坚定打好持久战的决心。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任重道远;节能降耗,仍需持之以恒。
一边是任重道远: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74号),我省“十三五”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为17%,年均下降3.7%以上;能耗增量控制目标为2380万吨标准煤,年均增幅2.3%以内。 2018年全省能源“双控”形势依然严峻,国家下达我省有限的能耗增长指标与经济中高速发展的刚性用能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尚需要不断形成企业、政府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一边是持之以恒:
据笔者从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能源局了解到,《浙江省进一步加强能源“双控”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正在起草中,希望通过采取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的方式,推动节能降耗措施的落实。
实施“三个一批”(淘汰落后企业、压减过剩产能、提升低效行业),倒逼转型升级;
强化“三项措施”(控制高耗能项目准入、实行能耗减量或等量替代、发展可再生能源),拓展用能空间。 推动“五大领域”(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新能源),提升全社会节能水平。
实际上,发展生态文明,就需要点愚公移山的劲头,一届一届接力攻坚,才能抵达我们期望的发展新境界。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努力,不断唤醒人们心中对绿色生活的渴望,生态文明才会全面开花。(朱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