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浙江之美,既美在 “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光,更美在诸如漆器制作等传统文化积淀的审美情趣。浙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较早的省份之一,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浙江旅游形成合力,相得益彰。由景及人,诗画浙江的背后,是一批批文化匠人的默默耕耘;正是他们的坚守和创新,使得浙江旅游的内涵不断丰富。
匠心传承
打好旅游城市文化牌
提及武义,人们通常会想到“浙江第一、华东一流”的武义温泉,抑或是因朱熹、吕祖谦等曾在明招寺讲学形成的“明招文化”,而真正在这座“温泉之城、萤石之乡”逗留过、体验过,一定会对武义大漆髹饰技艺印象深刻。
武义大漆髹饰技艺一直是浙江漆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金华八婺特有的“豆腐底”工艺和镶嵌、收金工艺是武义大漆技艺的主要工艺类型,但一度陷入失传的境地。
多年来,钟宏云和他的漆香草堂收集大量资料,进行无数次实验,最终摸索出一套“瓷胎漆器”的工艺方法,并结合武义当地婺窑,还原了大漆瓷器之最技艺,让漆瓷重见天日,大放异彩。现已恢复了兴于“瓷胎”髹饰技艺、犀皮漆工艺、漆砂砚、镶贝工艺、唐代古琴工艺、金缮工艺等失传已久的工艺,并使得髹饰技艺进一步发展。2016年10月,武义大漆髹饰技艺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武义旅游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一座城市的旅游事业因为独特的文化积淀而内涵丰富。正如大漆髹饰技艺之于武义的重要性,天一阁成就了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城市声誉,俨然宁波的城市精神之魂。
天一阁的藏品修复部,是文化部公布的12个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在这里,天一阁出现虫蛀、发霉、破损的古籍,经过古籍修复师的手 “重获新生”。2015年,天一阁精湛的古籍修复技艺被写**合国教科文组织“纸张保护:东亚纸张保护方法与纸张制造传统”项目的重要成果《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操作指南》。正是修复师的匠心运作,使得文化实现了传承。如今,天一阁的馆藏文化传奇及其代表的江南园林文化,成为宁波旅游的核心卖点。
突破创新
旅游文化深度融合
随着旅游消费层次升级,人们对旅游的精神要求逐步提升,旅游目的地优秀的文化产品演变为旅游商品、深度参与本地旅游发展是大势所趋。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产品的创新发展实践,成为构建和完善旅游文化产业链的关键举措。
作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是中国生产折扇的名邑,“杭产三绝”:王星记扇子和杭州丝绸、龙井茶承载着杭州旅游文化的精华,参观王星记扇子制作工艺成为不少游客体验杭州文化的重要选项。
身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和王星记的掌门人,孙亚青既恪守传统工艺制作之道,又注重以现代国际化思维不断创新,扩大王星记扇子的品牌和市场影响力。一次偶然的机会,国际大牌迪奥相中了“王星记”扇子,想将其作为香水礼盒中的搭售纪念品。孙亚青和设计师们便动足脑筋,设计出一款高级定制的烫金不对称折扇,赢得了6万把礼品扇的订单。孙亚青因此找到了“王星记”的创新突破路径——成为时尚名品的搭档。继迪奥之后,不少知名时尚品牌向“王星记”抛出了橄榄枝,王星记走向了广阔的世界舞台,“到西湖转转,带走一把王星记扇子旅游伴手礼”才是来过中国杭州的最好证明。
在温州瓯塑研究所,周锦云和他的同事们决定以明代画家叶澄《雁荡山图》复制版为原型,创造一幅契合雁荡气质的瓯塑。“结合传统瓯塑在建筑物与人物描绘上的优势,我们提出了立粉堆金画,可以让作品从多个视觉角度看都能显得更加立体。”他把绘画与浮雕的技法融入传统瓯塑中,形成了纪实与写意融合的作品。置于萧山国际机场新航站楼一号厅的瓯塑壁画《西湖天下景》以及大量取材于浙江山水的瓯塑创作,一经问世便好评如潮。谈及未来,周锦云说:“目前瓯塑作品的民间购买比例不到20%,我们想做几款瓯塑主题的旅游周边、文创产品,售价在几百元一个,把这门艺术推广出去。”
在海宁,除了观潮、缅怀王国维、朱自清、金庸等文化名人之外,购买硖石灯彩或体验硖石灯彩制作工艺也是海宁旅游的一大特色。
灯彩师胡金龙通过创新,研制了半机械化的茶壶灯、花瓶灯,将硖石灯彩开发为旅游纪念品。目前硖石灯彩已形成了座灯、提灯、壁灯、挂灯和礼品灯五大品种。此外,海宁硖石灯彩有5年一次小巡游、10年一次大巡游的传统。“不仅要把灯彩文化融入到海宁的各个旅游景点建设中。举办文化旅游商品大赛时,我们也会要求参赛作品必须结合硖石的灯彩文化。目的是不仅要让游客走进来,也要让硖石灯彩文化‘走出去’。”海宁市旅游局一位工作人员说。
浙江各地因地制宜,推动传统文化与旅游市场深入融合,助力各地旅游实现差异化、个性化发展,也增强着浙江旅游及本土文化“走出去”的自信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