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之后交通产业里的下一个蓝海是啥?通航产业可谓是热门选择。5月10日,我省召开了首次通航产业发展研讨会,请国内外通航产业专家、行业管理部门及企业人士为浙江通航产业发展建言把脉。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通用航空产业是以通用航空飞行活动为核心,涵盖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市场运营、综合保障以及延伸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建一小时交通圈
航空产业是朝阳产业,通航产业是其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浙江将加快综合交通行业发展,推进现代交通建设,实施万亿综合交通工程,投资1.5万亿元到2万亿元。实施“1210行动”,即通过12项措施和10年行动,实现交通产业强省,并打造万亿综合交通产业。无论是综合交通体系的全面升级,还是交通产业的壮大,都是通航产业发展的大机遇。
而浙江丰富的山海资源开发、管理,需要与之配套的通航体系,实现山海互联,岛屿通航。比如依托通航产业,建立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依托通航发展旅游观光业。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通航产业将快速发展;超过8000美元,通航产业将进入爆发阶段。浙江目前人均GDP超过12000美元,通航产业发展正进入快车道。未来5至10年,随着浙江一小时交通圈建设,越来越多省内通航机场将连片成网,越来越多的城市群产业群需要无缝对接,这些都需要通航产业发展。因此不管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通航产业在浙江发展机遇已经成熟,通航产业将成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目前,浙江省已经成功引进波音737完工和校飞中心,有航空制造企业近30家,产业涵盖领域广,还有长龙航空等本土航空公司和联邦、申通等航空货运公司。
整合机场平台
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加快通航产业发展。
有关方面透露,省里已明确,今年将整合现有全省九个运输机场的资源,以杭州萧山机场公司为核心,通过兼并重组,做强做大省机场集团,使之成为浙江航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据悉,为进一步促进通航产业发展,浙江已出台了航空发展的新规划,将新建一批通用机场,实现9730发展规划,即布局运输机场9个,一类通用机场7个,二类通用机场30个。到2020年,浙江省每个地级以上城市拥有一个以上运输机场或一类通用机场,万平方公里拥有民用机场5个,机场密度和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到2030年,大部分县(市)拥有通用机场,万平方公里拥有民用机场8个以上。机场密度和航空应急救援能力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浙江将打造一批航空产业平台,结合特色小镇发展、围绕航空先进制造、航空运营服务、通航旅游休闲、飞行运动体验等领域,促进产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建设10个左右航空特色小镇。通过与各航空大学和学院的合作,实施通航人才培育工程。
省内民资竞逐
刚刚首飞的国产大飞机中,浙江民企西子航空成功分得一杯羹——做了几个设备舱的舱门。这一小步,却是浙江民资进军通航产业突破的一大步。就在研讨会上,刚获得民航局相关证书的民企浙江虹湾通航工程技术公司总经理阎家奇表示,将为通航飞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安全的维修、改装和运营服务。此前,该公司已在萧山国际机场设立航材保税仓库,为通航企业提供保税航材供应。
民资丰富、民企众多是浙江的优势,如何发挥活跃的民间资本优势,通过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吸引民资进入通航产业,是浙江通航下一步要做的重点工作之一。业内人士指出,在前不久开工的杭绍台、杭温两条高铁中,通过PPP模式,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横店集团等民资成为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高铁大项目的投资主力。同样,在通航产业发展中,通过模式创新,引导民资介入大有可为。
探索特色发展
中国民航局有关领导在研讨会上表示,民航局将一如既往支持浙江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浙江省是我国通用航空综合试点省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希望浙江勇于创新,敢想敢试,探索出一条浙江特色通航产业发展之路,为全国通航发展提供成功样板和宝贵经验。
原有的低空空域管理一直是限制通航业发展的政策瓶颈。作为试点地区,浙江正在探索创新闯新路。
政策利好也在逐渐明朗化。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廉秀琴表示,对于通用航空,国家已明确了“放管结合,以放为主”的原则,目的是让通用航空器飞起来,让爱好者热起来。目前,已取消了通用航空器的引进备案程序,今后不管是个人还是各类法人,购买通用航空器都不需要拿政府购机批文。同时也取消了通用航空企业的注册资本要求,即不一定购买航空器,采用租赁飞机运营形式,也可设立通航营运企业。
据透露,未来通航营运,将分为载人、载货、作业、培训4类,按照放管结合的思路,除了载人类以外,将放松或放宽飞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