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口袋鼓不鼓,是衡量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尺。2016年,浙江经济稳中有进,为居民收入增长打下坚实基础;加之一系列促增收、惠民生政策的实施,使得我省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民生不断改善,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连续保持多年的“第一”
家住杭州市滨江区的马先生,2016年年终奖颇丰,刚刚带一家人去海南过了个暖洋洋的春节。而在距离杭州300余公里的云和县石塘镇长汀村,农家乐“漫长汀”的业主吴伟忙着改造自家的农家乐。去年“五一”开业后,半年时间他就赚了10多万元。“改造好了,期待客人更多。”吴伟说。
我省把百姓增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之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29元,比上年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增长6.4%;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7237元和2286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1%和8.2%,扣除价格因素增长6%和6.3%。至此,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已分别连续16年和32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在我省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占据“半壁江山”。实体经济持续平稳发展,成为居民增收的“蓄水池”。近年来,我省通过提升工业化水平,加快城市化步伐,为城乡居民创造数量更多、收入更高的就业岗位,推动更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更多农村居民到城镇落户。在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带动农村居民增收致富。
“0.003”背后的大意义
除了收入的增长,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比的逐步缩小更为可贵。2016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66,比2015年的2.069缩小0.003。
近年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按照2013年新口径调查和计算的城镇、农村常住居民收入,2013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比约为2.1∶1,2014年为2.09∶1,2015年缩小为2.069∶1,2016年则进一步缩小。
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的背后,是近年来我省不断增加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城乡居民的“同等待遇”渐成现实。
针对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大因素——财产性收入,我省实招准招不断。我省不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2015年底,浙江已在全国率先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全省近3万个村的3500多万农民当上社员股东。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用益物权、集体经济收益权“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改革,加大宅基地空间置换力度,把愿意进城的农民转化为市民,把愿意留在农村的农民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我省通过社会保障为特定贫困群体兜底,确保“一个都不掉队”。在2015年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现象、于全国率先完成脱贫任务后,我省持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2016年,我省试点“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工作,探索将“支出型贫困”对象纳入低保、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等范畴。目前,浦江等地已出台“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政策。同年,我省还出台《浙江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实施办法》和《浙江省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办法》,覆盖近80%的持证残疾人,164万人次残疾人因此受益。
“14.4%”里的民生福祉
对于民生,浙江向来舍得投入。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76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技、社保就业、卫生计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8项民生支出4873亿元,比上年增长14.4%。
一件件民生实事,真正办到了百姓心坎上。以“五水共治”为例,近期杭州市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公众对“五水共治”的满意度由上年的74.64%上升为86.5%。满意度提升的背后,是老百姓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水清清鱼儿游:2016年,钱塘江11个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成为全省首条全流域Ⅲ类水质的重要河流。
通过加强就业保障,我省百姓安居乐业信心足。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116.2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年末登记失业率为2.87%,比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全省新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6万人,新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5万人。
民生改善让百姓消费更有底气。2016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7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增幅比全国高0.6个百分点。同时,物价总水平保持温和上涨态势,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1.9%,涨幅低于全国0.1个百分点。省统计局调查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浙江消费者就业信心指数、收入信心指数分别为120.3和116.9,连续3个季度上升。
新闻链接
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看一个地区的发展,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速度,更要看百姓增加了多少获得感。浙江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并不是最大的,但一直在发展的高质量、均衡性上下苦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6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等一系列经济数据正是有力证明。
这些数据表明,浙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这些数据也表明,浙江经济正走上一条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新轨道。百姓只有口袋充实了,才有底气消费;消费强劲才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内生动力。同时,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政府财政收入才能更加充实,从而能够加大民生投入,给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
2017年,瞄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我们要继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