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环保、双碳、政策
1、欧盟碳关税调节机制将导致韩钢铁业负担剧增
据韩联社报道,大韩商工会议所发布报告书预测,欧盟碳关税调节机制(CBAM)正式实施后,韩钢铁业承担的相关费用将由2026年的851亿韩元逐渐增至2034年的5500亿韩元,10年间累计金额将超3万亿韩元。这或将导致韩国内钢铁产业萎缩,对其他相关制造、服务业等也将产生负面影响。大韩商工会议所分析称,降低钢铁等相关产品的排放量是应对CBAM的根本之策,同时,韩政府应积极参与排放量国际标准的制定。
2、《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国家标准发布
生态环境部召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表示,《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已于近期正式发布。该标准是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规定了产品碳足迹的研究范围、应用、原则和量化方法等,主要借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ISO 14067国际标准,相较于国际上增加了编制具体产品碳足迹标准的参考框架、数据地理边界信息建议等,填补了国内产品碳足迹核算通用标准的空白,为指导编制具体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提供依据。
02 ESG金融
1、水利部:发挥“节水贷”等绿色金融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在重点领域广泛实施
为进一步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助力节水产业发展,水利部组织开展了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案例征集遴选,择优推出39个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案例,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下一步,水利部将指导各地加大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案例宣传推广力度,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等活动。加强合同节水管理工作跟踪辅导,积极促进用水单位和节水服务企业沟通对接,发挥“节水贷”等绿色金融作用,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在重点领域广泛实施。
03 社会实践、企业动向
1、首颗甲烷监测卫星将择机发射 填补我国商业化“双碳”监测卫星领域空白
近日,由我国科研人员研制的首颗高分辨率甲烷监测商业卫星研制成功,将于年内择机发射。这颗卫星具备甲烷泄漏位置监测、甲烷泄漏量评估、地区级碳中和能力评估等功能,填补了我国商业化“双碳”监测卫星领域空白。这颗名为XIGUANG-004的高分辨率甲烷监测卫星是由科研人员经过两年时间研制而成,重75公斤,搭载了甲烷浓度探测仪、叶绿素荧光探测仪及多光谱成像相机等载荷,可为环境监测、能源、金融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2、国内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超5000万千瓦
8月30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联合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抽水蓄能行业分会共同发布了《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抽水蓄能累计已投运规模达到5094万千瓦,约占全球抽水蓄能装机的28.1%,位列全球首位。已建、在建及核准待建抽水蓄能电站规模约2.3亿千瓦,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其中,在建规模也跃升至亿千瓦级。抽水蓄能产业已经成为国内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