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在“双碳”目标下,发展绿色制造是同时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和实现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有效手段。
绿色制造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制造模式,在产品制造环节主要通过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环境管理体系、再制造等降低产品的环境负外部性,目标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实现资源利用率最高、环境污染危害最低,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协调优化。绿色制造包括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个方面。
“双碳”目标下发展绿色制造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十三五”期间,我国完成了“千家绿色工厂、百家绿色园区、万种绿色产品”目标。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是绿色生产和消费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对绿色制造的支撑保障作用不足。二是绿色制造激励政策的协调性不足。不少地区对绿色制造给予资金奖励,缺乏政府采购等其他政策的联动性,政策间尚未形成有效合力。三是绿色制造水平的评价工具和标准体系不完善。标准是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先行内容,特别是绿色产品标准建设推进缓慢影响企业的研发、推广以及申报的积极性。
四是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在持续提升试验检测、标准检测、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基础服务的支撑能力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但目前建设较为滞后。五是绿色技术创新质量不高,对绿色制造的支撑不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绿色科技整体仍处于跟跑阶段,缺乏尖端核心技术。六是企业绿色制造和公众绿色消费观念不足,尚未形成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的氛围。
此外,绿色制造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较高的地区依然集中于东部省市。经过测算,“十三五”时期我国工业绿色制造指数虽呈现总体上升态势,但东中西三大区域呈现出明显的自东向西阶梯状过渡分布,东北地区进展缓慢,区域差距十分明显。“双碳”目标下促进绿色制造发展的政策建议为了进一步增强绿色制造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作用,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标国际先进,优化绿色金融体系,加强绿色自主技术创新,培育绿色经济新动能,强化国际合作。绿色制造具有系统性、长期性、战略性,亟须围绕“双碳”目标,对整个绿色制造产业链进行重构规划,特别是对于绿色制造发展水平较为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制定中长期技术路线图和配套运行规范,为工业绿色制造中长期发展提供全面参考。
对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研究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为主线的合理需求和总量控制,提出全局性的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完善排放许可制度;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与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制定碳排放总量配额,有序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面。在法律法规方面,亟须制定专门的“绿色制造促进法”,补齐绿色制造关键领域的法规体系短板。
立足于现有的绿色制造法律框架体系,推动已经应用成熟和效果显著的政策集中上升为法律,尽快出台“绿色制造促进法”;建议出台“绿色采购法”,将绿色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制定适用于当地的绿色采购配套办法,注重绿色采购文件的可操作性。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等组织绿色制造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在绿色产品认证体系方面,进一步构建系统科学、开放融合、指标先进、权威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健全配套政策;参考国际最新实践,完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继续增加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的市场供给;推进绿色产品信用体系建设,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完善绿色产品监督方式,优化认证指标量化评估机制;加强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平台建设,继续培育一批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检测专业服务机构,构建统一的绿色产品信息平台。例如,在绿色工厂评价方面,进一步优化指标体系,将各系统作为整体综合权衡考虑,兼顾社会属性相关的评价指标;明确准入规则,增加满足二级指标相应的基本要求,依据行业特点,建立绿色工厂认证评价模型,灵活分布权重;针对已经进入绿色工厂名单的企业,设置动态退出机制。
实施差异化绿色信贷和保险政策。重点支持高耗能行业应用节能高效工艺技术,支持制造企业实施传统能源改造,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绿色低碳转型,鼓励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着力建设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控中心,提升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加大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政策倾斜,重点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重点支持再制造关键工艺技术装备研发应用与产业化推广。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探索将排污权、碳交易权等纳入抵质押担保范围。创新和推广绿色金融产品,鼓励保险机构探索创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绿色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绿色企业环保节能设备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保险、碳保险等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重点率先突破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技术领域,实施一批绿色制造重点示范项目,推进关键节能减排技术示范推广。
重点推进与生产工艺及节能环保装备相关的技术研发应用,研发智能、高效的清洁生产工艺。选择一批龙头企业及若干典型地区,实施节能技术装备与应用示范工程;针对基础制造工艺缺失的关键工序开展生产工艺绿色化改造;建立柔性化、绿色高效的数字化工厂,优先在制造装备集聚地区,建立专业化的基础制造工艺中心。在钢铁领域,重点完善和推广适应劣质矿粉的成块技术、炼焦经济配煤技术;积极探索智能化设计、生产运行技术,高效清洁的全废钢电炉冶炼新工艺。在流程工业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发展虚拟制造、网络制造、无模制造技术,重点完善和逐步推广铸锻智能成形技术等。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做好绿色消费大文章。加强舆论宣传和观念引导,建立健全绿色消费长效机制。利用市场手段,合理制定绿色产品的基本价格。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打造的绿色产品营销模式。
建设一批绿色制造先行区,坚持结果导向与过程导向相结合,制定绿色制造区域评价办法,逐步以市(县、区)为评价对象,定期发布评价结果。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政府绿色采购信息管理中心,及时收集、整理、发布相关采购信息。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服务,培育和发展一批绿色制造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能源审计、评估、检测、环保技术咨询、清洁生产审核、节能诊断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咨询等服务。充分利用中欧、中法、中意等绿色制造交流合作机制开展交流。推进中欧、中韩绿色合作园区建设,研讨绿色园区建设方案和评价标准、生态设计和能源标签等。推动实施中意工业能效提升项目;推动开展中英、中德再制造合作,实现装备关键零件的高性能再制造。联合世界银行等组织机构实施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投融资项目。围绕“一带一路”建设、RCEP等,推进绿色产品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绿色产品贸易。合理运用绿色产品技术贸易措施,积极应对国外绿色壁垒,做好绿色贸易规则与进出口政策衔接,优化贸易产品结构,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构筑绿色产品贸易体系。
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聚合平台,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价值理念,传播ESG的企业实践行动和榜样力量,推动中国ESG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ESG评估标准的建立和企业评级的提升。
依托ESG评级中心,新浪财经发布多只,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新浪财经成立,携手中国ESG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通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ESG投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