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国构建起以火电、水电等同步电源为主导的庞大交流同步电网,有力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广泛普及和相关技术的发展进步,尤其是我国提出“双碳”战略目标以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逐年提升,储能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番。这对国内以火电、水电等为主导的庞大电力网络来说将是一场翻天覆地的转变与突破。
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证光伏产品户外的长期可靠性和耐候性、如何保障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及电力电子设备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在日前举办的SNEC PV+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上,环球网采访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副主任徐少山。
建立户外实证平台,助力“追光逐日”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3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内累计电力装机规模为29.2亿千瓦。其中,风电累计装机4.4亿千瓦,占比15%;光伏累计装机6.1亿千瓦,占比21%。结合2022年底的数据可以计算出,2023年全国新增电力装机规模为3.6亿千瓦,其中, 光伏新增装机2.169亿千瓦,同比增长148%,占当年新增装机总量的60%。这意味着光伏行业已全面进入平价甚至低价时代。但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迭代更新,传统的实验室测试已不足以全面反映产品在户外实际环境中的功能、性能和可靠程度,特别是产品的长期可靠性和耐候性。对于这一情况,徐少山讲到,户外实证试验正是评估产品户外性能的重要手段,不仅能为组件制造商提供准确的性能数据,同时也为项目业主和投资者提供了关于产品质量与性能的透明和可预见性保证。在此过程中,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发挥了核心作用。
徐少山表示:“专业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确保了户外实证数据的客观性和精确性,增强了实证结果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这对于提升制造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极为重要,也为政策制定者和产业/市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据了解,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作为质量服务“国家队”,已建立了覆盖地域面积最广、气候环境类型最多样的国家级光伏产品户外实证公共研究和测试平台,涵盖了湿热、干热、寒冷等六种气候条件。这一平台通过进行长期精确的测试和评估,不仅验证了新技术在实际环境中的表现,还为光伏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帮助光伏企业优化产品设计并提升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正在与各大业主方合作共建创新户外实证基地,打造具有权威性和行业引导性的光伏产品实证平台,携手构建安全、稳定、智能和绿色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
开发“护卫者”认证,守护电力系统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飞速提升,电力系统逐渐呈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征。电力系统生产结构、运行机理、功能形态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低惯量、低阻尼、弱电压支撑等问题也开始凸显,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严峻挑战。
在新能源侧储能系统上增加新型控制策略,使其具备同步发电机或类似同步发电机的频率调节和电压控制能力,从而形成构网型储能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方案。2024年4月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关于构网型储能系统,徐少山认为,除了上述发电侧外,还包括用户侧的解决路径——“光储直柔”,并解释道:“这项技术拥有主动改变建筑从市政电网取电功率的能力,能够协同市电供应、分布式光伏、储能以及建筑用能四者的关系,解决用户侧电力负荷峰值突出的问题,以及负荷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形态相匹配的问题。”
在此之前,为了推进新能源系统满足新型电力系统要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研发并推出了“护卫者产品认证”,并围绕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制定了《CQC19-461262-2024 护卫者产品认证—构网型储能变流器认证规则》、开通了构网型储能变流器认证服务。在此基础上,预计今年9月份,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将推出“建筑光储直柔系统变换器认证”,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保驾护航。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标准认证。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能源绿色发展,积极壮大清洁能源产业,在促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助力全球能源转型、不断释放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将继续以高标准认证护卫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保证,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