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热点

碳监测相关设备制造商将迎新市场需求

来源: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2024-08-14 浏览量:34

双碳领域近期出台多个重要政策。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简称“《意见》”)。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年-2025年)》(简称《标准计量体系方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简称《碳排放双控方案》)。

在方案实施时间和目标上,《碳排放双控方案》提出,到2025年,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五五”(2026年至2030年)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标准计量体系方案》提出,到2024年,发布70项碳核算、碳足迹、碳减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国家标准,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2025年,面向企业、项目、产品的三位一体碳排放核算和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形成,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100家企业和园区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试点。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董战峰在接受财联社采访时表示,实施碳排放双控是适应双碳目标的政策新供给。市场激励作用更强,碳排放双控引入市场机制,如碳交易等,通过经济激励方式促进企业减少碳排放,具有更强的市场驱动力(3.200, 0.00, 0.00%)和灵活性。

碳监测的实施将带动常规污染物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

对于如何理解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董战锋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碳排放双控能够更科学精准地开展评价考核,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并展现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同时,碳排放双控可以避免能耗双控中存在的“一刀切”问题,通过市场机制更有效地引导全社会节能减排。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能耗双控的特点是在能源消费强度指标进行约束基础上,对能源消费总量提出预期要求。现在将约束性指标往碳转移,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人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碳排放双控方案》系统部署了下阶段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的各项主要任务,标志着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即将迎来一次重要转变,将从过去只控制碳排放强度转变为碳排放总量控制为主线。

《碳排放双控方案》明确,着力完善地方、行业、企业、产品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升“双碳”相关计量、统计和监测能力,为“十五五”时期在全国范围实施碳排放双控奠定基础。

董战锋表示,碳监测技术与服务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对于那些专注于碳监测技术的研发、设备制造及监测服务的企业,随着碳监测市场的扩大,将有更多的机会承接政府和企业相关项目,包括提供碳监测设备、系统解决方案及咨询服务等。”

“此外还有相关设备制造商。碳监测的实施将带动常规污染物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相关设备制造商将迎来新的市场需求。这些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满足碳监测市场的更高要求。”董战锋表示。

“碳排放监测、计量等行业或迎来新风口”

《碳排放双控方案》提出将碳排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地方层面,山东和内蒙古目前均已经开展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先行先试工作。

今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自治区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先行先试工作方案及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提出将在“十五五”时期(2026年—2030年)全面实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5月,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山东省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实施方案(2024—2025 年)》,称“为主动适应国家‘十五五’时期全面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要求”,制定其方案。

林伯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未来五年规划中,各省所面临的主要指标将聚焦于碳双控指标,而非传统的能耗指标。尽管如此,能耗问题依然是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方面。

“以钢铁厂建设来说,钢铁产业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地方经济的GDP贡献显著,建议相关企业在进行此类高能耗项目时,应积极探索并应用清洁能源技术,发展清洁能源,以有效抵消和减少项目运营过程中的能耗,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满足未来碳双控指标。此外,碳排放监测、计量等行业或迎来新风口。”林伯强说。

地方应如何应对碳排放总量控制?唐人虎建议,地方碳排放控制工作的前提是要做好基础能力建设,即要做到“心中有数”。地方政府应加强地方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夯实整体区域(市县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等多维度统计核算基础,完善基础数据质量,并逐步纳入不容忽视的工业过程排放,做到碳排放数据的可信与可比。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基于物联网的精准计量监测体系,实现生产过程中基础数据的高频采集和碳排放的实时计量,与现有统计核算体系形成协同互补。

利好新能源产业、各类节能减排工艺

中创碳投首席双碳官孟兵站对记者表示,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政策明确,首先,利好新能源产业;其次,利好各类节能减排工艺。

“碳排放双控意味着,重点行业企业工艺生产过程的排放也将纳入管控,比如水泥生产过程中,除了在煤炭煅烧环节产生碳排放,在生石灰分解过程也有大量排放。另外,种植业、畜牧业、废弃物处理等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也会被纳入碳排放双控。这些内容过去不在能耗双控范围内。”孟兵站表示。

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谢安认为,细化的数据需求有助于发现企业的高排放环节和潜在减排机会。例如,电力行业企业需要减少煤电比例,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钢铁行业公司则需推进低碳冶炼技术,进行大规模环保升级;化工行业公司必须优化生产工艺,加强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废气回收利用等。

《标准计量体系方案》提到,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双碳相关计量仪器研制和应用(如高精度多组分气体快速分析探测仪、光谱仪)、开展共性关键碳计量技术研究等举措,为碳排放统计核算、碳排放在线监测、低碳技术研究等提供计量支撑。

谢安表示,两份方案将对绿色金融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绿色金融需要准确、透明的碳排放数据来评估项目的环境影响和环境效益。通过全面、透明的碳足迹信息,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可以更好地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助于绿色金融产品开发,促进资金流向低碳产业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