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们将成立一个以国家碳计量为特色的产业联盟,聚集产业链上下游的生态伙伴,共同打造国家级碳计量、碳监测产业集群。”在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的办公室内,福建瑞碳光电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科技副总经理章振谈起南平“双碳”产业前景时,眼神坚定自信。
南平是福建重要生态屏障。好山好水,为南平高质量发展“双碳”产业,孕育了深厚土壤。2023年8月,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正式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落地南平工业园区,成为我国第4个国家碳计量中心。如今,这里已汇聚近100名“双碳”人才,近九成专业技术人员是“90后”。产业新、人才新、技术新,为助力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年仅30岁的“90后”博士章振正是其中一员。
2017年,章振和爱人余赛芬在中科大开始攻读博士学位,课题研究方向正是大气二氧化碳分子探测。然而当时在国产化碳监测仪器,特别是中尺度上的激光雷达探测上仍然存在瓶颈。“看着师兄师弟在他们的研究课题上相继出了成果,我们三年一个成果都没有,当时压力非常大。”章振回忆。
压力越大,反弹的动力才越强。2021年,经过多年“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连续攻关,研究终于有了成果,而章振和余赛芬也因此延期一年毕业。毕业后,章振和余赛芬跟随导师夏海云教授入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制成功世界首台能够应用于商业化的中尺度二氧化碳通量探测激光雷达。
“当时国家出口商品正面临欧美‘碳关税’壁垒,全球碳排放核算体系由发达国家主导,因此,建立我们自己的碳计量标准迫在眉睫。”章振说。
“它可以实现半径6000米区域内风速风向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的同步探测,可以分辨每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区域,二氧化碳浓度到底哪个高哪个低,进行碳排放溯源。把它应用在森林,就可以监测森林当中碳储量以及碳汇的总体量是多少。”在位于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的实验室里,章振向记者介绍,有了这套激光雷达,就有自主的监测方法以及监测的标准,推动国家碳监测碳计量产业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更好地支撑中国在国际上有关于碳方面的话语权。
2023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并落地南平。9月,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签署合作协议,成立福建瑞碳光电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制造二氧化碳监测激光雷达等高端装备。
在南平求贤若渴的盛情邀请下,2023年年底,章振夫妻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借调到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并举家搬迁到南平,分别出任福建瑞碳光电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
“我们很喜欢南平,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在这里有机融合,碳产业发展前景可期。”章振说,目前,公司年轻化团队中有2名博士、2名硕士、2名工程师以及12名技术人才。
2024年初,福建瑞碳光电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二氧化碳通量探测激光雷达在一批大型企业中突围,获批福建省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设备。经营上也喜报频传,签订了多个大订单。
“大家正是青年,应担负新时代责任和使命,尽己所能为南平‘双碳’事业作贡献。”章振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把好产品质量关,在科技和产业转化领域不断发力,为我国的碳计量体系建设和标准建立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