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热点

培育新质生产力 提升能源含“新”量

来源: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2024-10-16 浏览量:67

近年来,我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广泛开展能源国际合作,为全球绿色发展注入“中国动力”,我国能源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引擎。随着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快速推进,“技术就是资源”的趋势愈加明显。创新是加快能源转型、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巩固延伸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推进能源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不断提升能源含“新”量。

培育与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 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能源是经济的命脉,保障能源安全是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石,关系到国计民生。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能源的稳定供应和高效利用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涉及能源领域的内容众多,其中“推进能源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推进能源等领域价格改革”“完善推动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加强绿色发展、能源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等多项内容均与能源直接相关,必将对未来能源领域的改革发展产生重大深远影响。

统筹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面临风险挑战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能源支撑。我国是能源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煤、油、气和可再生能源共存的多元供应体系,能源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2023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8.3亿吨标准煤,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30亿千瓦。然而,当前我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仅为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2/3左右。随着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庞大的人口规模和不断增长的经济总量需要充足稳定的能源供应作为保障。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能源需求还将保持刚性增长,需要不断强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能源支撑。

地缘冲突叠加减排需求给能源安全带来挑战。近年来,世界地缘政治复杂、国际格局持续动荡,能源供需形势呈现众多新变化、面临诸多新挑战。例如,地缘政治冲突冲击全球能源供应链的稳定、国际金融资本因素引发能源价格高位震荡。此外,极端天气频发,减排呼声高涨,能源的充足安全供应已成为各国发展与安全关注的重点。全球能源安全大变局对我国保障自身能源安全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特别是能源贸易受外部环境影响、能源价格稳定承受较大压力。

统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低碳转型充满挑战。我国能源需求总量大且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为主,“双碳”目标下非化石能源在我国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要从目前的不到18%提高到2060年的80%以上。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我国能源供给制约因素较多、能源需求压力巨大,处于新旧能源交替阶段的能源系统在生产、供给、贸易、需求、消费和投资等各个层面均面临风险。各类风险叠加交织、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包括碳关税在内的各类贸易壁垒、能源安全内涵的不断演变、保持制造业持续领先的压力等因素给我国能源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统筹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

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有望破解能源发展难题

培育与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既必要又紧迫。工业革命以来,每一次生产力的大幅跃迁都以能源转型为重要驱动力,以能源品种的更新迭代为主要特征,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秩序重构。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的德国和20世纪的美国莫不如此。一方面,能源资源是推动和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改变能源供应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布局。多点发力,多种能源融合发展,提升能源系统韧性,为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强化新质生产力的能源资源支撑,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与更大的确定性。另一方面,能源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风电、光电、核能、氢能、储能、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众多产业皆呈现出新质生产力所具有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绿色生产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形成绿色生产力的关键。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是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能源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能源行业发展由量变转向质变。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在于能源转型,“双碳”相关行动正在引领培育和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随着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技术不断进步,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与能源相关的“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已经成为外贸出口中的亮点。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15.16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1.9%。2023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05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2.7%;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近3万亿千瓦时,接近全社会用电量的1/3。2023年,电动载人汽车(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合计出口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助力全球绿色转型与低碳发展。加快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带动科技创新和行业深刻变革,成为当下推动我国能源转型进程、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变革性力量,为破解能源发展难题、催生先进生产力质态、驱动经济绿色可持续增长持续注入强劲新动能。

以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产业优化升级新增长点

贯彻落实全会《决定》要求,推动能源领域的改革发展,要坚持系统思维,全国一盘棋,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加强顶层设计,以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统筹好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优化升级的新增长点,促进国家经济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统筹新能源发展与国家能源安全。发展新能源是能源转型的必然,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能源长期兜底的支撑作用。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应统筹推进能源结构改革,兼顾新能源发展与国家能源安全,以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在实践路径上,要科学把握和定位不同能源的发展阶段、发展路径以及能源转型的节奏,坚持“节能是第一能源”原则,稳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替代能源的经济性,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加快规划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

因地制宜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我国各地能源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差异较大,区域能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各类型能源产业的资金链、创新链、人才链参差不齐,产业规模、增速和产值、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地域差异。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要充分考虑各地区能源发展的特殊性、差异性,尊重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注重长期效果。谋划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在既有发展水平上综合考虑各地能源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生态环境条件、创新能力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选择合适的能源发展路径并合理配置资源,走出符合本地实际的能源发展道路。

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发展。推动能源领域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集群发展,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完善资金链与人才链,深化“补链”“强链”,以创新(尤其是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驱动科技和人力资本为主导的内生增长,构建面向全球产业竞争的新优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合理选择技术研发路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的联合攻关,加速前沿技术创新,强化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充分吸收能源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加强智慧能源的跨界融合与多元应用,推动能源与信息、材料、交通等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绿色算力、绿色电力、绿色金融发展,强化“能源技术+商业模式”协同创新,积极培育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畅通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急需人才的培育通道,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源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

全力营造能源可持续发展生态。以加快能源新质生产力形成为目标,打通产业全流程,形成可控程度高的能源产业全链条生态,持续变革能源工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加强统筹规划与科学布局,重视国家与地方战略规划的有序衔接,研究制定支持能源产业生态体系建设的专项政策。强化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撑制度体系建设,明确多能融合发展任务、实施方案,协同促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深度耦合,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应用基础设施协同,设计能源“发、输、储、用”全产业链一体化、电氢碳耦合等多元化技术发展路线,形成“一能多源”“一能多用”“多能互转”等不同形式的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倡导产业链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与政府、专业机构、消费者等共同参与产业生态系统建设,汇聚、整合、配置外部资源,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推进机制,通过深化合作、全面创新,共同培育新需求,实现风险共担和价值共创,形成能源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发展。

(张博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

新质生产力助推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际气候问题的日益严重,环保对石化等传统能源行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石化等传统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关键时期,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石化行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新质生产力伴随着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新时期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石化行业作为资源能源类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顺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不仅着眼于经济效益,更要聚焦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技术突破和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引领行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技术突破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

面对“双碳”目标实现时间临近和行业深度调整,我国石化相关企业经营压力剧增,营收和利润呈现“双降”态势。在国内部分石化产品产能过剩缺乏竞争力的同时,一些急需的化工产品还存在大量进口,如聚乙烯进口量连续7年超千万吨,2023年进口已达1300万吨。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石化行业的产业结构亟须调整,关键技术的突破性创新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

目前我国石化行业整体呈现大而不强的特点,产业规模和产能在世界上都占据优势,但在关键领域和高端产品方面仍然存在短板。行业内企业和科研机构需要在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工、高性能复合材料、高端膜材料等领域加大研发力度,解决一系列“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同时也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布局,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进行原创性研发和颠覆式创新,比如在组分炼油、分子炼油、绿氢制备、二氧化碳提纯固化等领域。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第一动力,石化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其核心就是要进行技术突破性创新,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的水平,必须以国家需求和市场发展为导向,积聚力量进行原始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用创新求发展、用创新求效益。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

2023年数据显示,尽管我国石化行业在总体规模上仍具优势,但传统生产要素的低效利用和不合理配置,已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国内石化企业通过投资、扩产、扩大规模来发展,导致大量资金和资源投入到扩大产能上,而投向结构优化的占比较少。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挑战和高端石化产品需求的持续增加,以往那种依赖过度投资、资源消耗及规模扩张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已难以满足石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石化行业向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转变,这意味着在生产要素配置上需要更加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转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石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8万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利润4294.7亿元,同比下降1.6%;进出口总额4740.8亿美元,同比下降2.5%。从具体结构来看,炼油板块实现利润同比下降幅度大于90%,化工板块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4%,石化行业“减油增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对应的生产要素亟待调整。石化行业必须从劳动者、资本、技术、数据等多个维度进行传统生产要素的创新性整合:一是加强产业工人的技能培训,实现从传统化工向精细化工、高端化工的转化;二是加大高端精细化工、高性能复合材料、高端膜材料等领域的资本投入和技术研发力度,避免“基础化工产品供给过剩、高端化工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三是结合数字化转型进行生产要素的精益管理,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手段,促进资源、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产业链内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

产业转型和升级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

随着“3060”目标的日益临近,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革命正加速演进。传统石化行业作为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之一,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压力。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激发行业新动能,在绿色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石化行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支撑。

技术创新引领的石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石化企业不断研发和应用新技术,如新能源技术、高效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不仅推动了石化行业自身的产业升级,也提高了能源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可持续性,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互促进、相互协同,在生产中不断优化生产要素,推动石化行业深度转型升级,从而实现生产力的跃迁。石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在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增加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这一转型趋势引领了能源结构的优化,清洁能源将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成为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产品的生产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低碳、环保的技术,油气的能源属性正加快向原料属性转变,而将油气作为原料的生产加工过程对于化工行业的低碳发展也是具有积极影响的。这种能源资源结构的优化有助于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石化行业向更加清洁、低碳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实现我国传统化工生产的高端化、精细化。

展望未来,中国石化行业将依靠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逐步扭转低端产能过剩局面,显著提升高端产品的自主研发与供给能力,有效缓解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向更加高端、绿色、可持续方向迈进。

(金镭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范心雨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