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上工作服,戴好安全帽和工作记录仪,深入控排企业核查计算企业碳排放量相关数据;协助政府举办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培训,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双碳”发展政策;帮助企业做好碳排放的日常管理和交易管理等,实现企业碳资产的保值增值……
这些常人看似陌生的场景,正是国检集团湖南公司碳排放管理员陈海燕和她碳中和事业部同事们的工作日常。
“双碳”目标,催生碳排放管理员职业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攀升,全球气候变暖,人类面临全球性干旱,海平面上升的生存危机。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会议上首次提出我国的“双碳”目标: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碳排放管理员职业应运而生,并被人社部纳入新工种。
彼时,攻读人居环境设计专业的陈海燕,在学校的研究方向正是建筑节能,在导师的引导下,她开始了解这一新职业。毕业后,陈海燕顺利入职国检集团湖南公司,成为一名碳排放管理员。
“碳排放管理员是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而衍生的职业,虽然目前大众了解得不多,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一个比较有发展潜力的职业。”陈海燕告诉记者。
据专家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需要的“双碳”人才在60万至100万左右。其中,碳排放管理员占到75%左右。
如此大的人才需求,那么作为从事企事业单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询等工作的人员,碳排放管理员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呢?
陈海燕透露,碳排放管理员需要具备环境、能源、化工等专业知识,还要熟悉国家“双碳”政策,更要掌握碳排放管理的关键指标和碳排放量计算方法,能熟练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建模和数据分析。
“此外,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帮助我们很好地胜任工作。”陈海燕说。
专业人才,让碳排放由成本变资产
近年来,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逐步建立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稳妥有序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
2023年,国检集团中标并签署《湖南湘江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服务项目合同。国检集团湖南公司全力支持新区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部署与政策制定,提供碳达峰实施方案的编制等服务,同新区合作发展,携手共进,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绿色发展。陈海燕也有幸参与其中。
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陈海燕总结了碳排放管理员的核心工作: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单位提供国家“双碳”政策解读、咨询服务,做好概念普及和市场教育;摸清企业的碳排放情况,通过建模和数据分析,评估碳排放现状和趋势,为企业制定减排方案;受政府委托,对企业的碳排放情况进行文件评审和现场核查,并出具相应的核查报告或声明,为政府制定减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事实上,随着碳排放管理服务链的不断延伸完善,作为新兴岗位的碳排放管理员,工作也正深入到碳交易、碳中和等多个环节。
“对于企业来说,碳排放管理好了就是资产,管不好就是成本。”陈海燕告诉记者,若企业当年的碳排放量超过碳配额量,需要去碳市场购买超标的额度用于清缴履约;若未超标,则可以卖出富余的碳配额获取收益。“目前,除了企业参与到碳交易市场,甚至也有不少个人也进入碳交易市场‘炒碳’。”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国家绿色经济快速发展,包括碳排放管理员在内的“双碳”人才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将参与其中,共绘绿水青山,建设“双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