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热点

五大关键词读懂产业发展新蓝图 转型升级 | 乘“数”而上 向“绿”而行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5-01-10 浏览量:12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在广州,制造业“智改数转”进程步入快车道:得益于人工智能、柔性自动化和数字孪生技术的融合应用,宝洁广州黄埔工厂重塑生产流程,实现库存成本降低30%、物流成本削减15%,三年内的准时交付率达到99.9%,彰显了数智化转型的卓越成效。

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步伐同样铿锵有力:广州金融城见证了国内首座超高层近零能耗建筑——中建四局科创大厦的拔地而起。凭借“光伏遮阳一体化、建筑节能设计、可再生能源运用”等建造技术,这座大厦实现年均综合节能率61%,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传统建筑业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

广州提出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并非忽视传统产业,而是要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推动其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中建四局科创大厦是国内首座超高层近零能耗建筑。

■加“数” 助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在当今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断迭代,前所未有地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在此背景下,广东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扎实培育数字化转型行业平台,推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成功培育出华为、树根互联、美云智数等9家企业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排名全国第一。

在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广州,数智化在产业转型的浪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2024年,广州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等试点示范,深厚的制造业底蕴和数字经济基础,正是广州在产业数智化转型赛道上加速的底气。

在制造业领域,广州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超7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个产值在3000亿元以上的优势产业集群,这为产业数智化改造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强大的产业支撑。

在数字经济领域,广州信息和软件服务业连续10年增速超两位数,培育出3个国家级“双跨”平台和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遴选出100多个“四化”赋能重点平台等,为产业数智化改造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推动产业数智化转型,是广州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选择。广州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数智化转型,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增“绿” 响应“双碳”行动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要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赋予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的重任。

在此背景下,产业绿色化转型,也成了广州的一道必答题。

翻开广州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广州增绿降碳的坚定决心和清晰的规划。

2022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汽车、电子、石化等传统优势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2023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2024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和清洁生产;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而在实践中,广州产业转型“绿”意涌动:广汽零部件(广州)产业园屋顶建成6.7MW光伏发电系统,建成并网后第一年的发电总量就达到700万kWh,86.6%电量就地消纳,每年能给业主节省140万元电费;入选全球自然城市计划并获“灯塔城市”称号;大力推广智能建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近50%;自2021年开展以来,广东绿电交易规模持续扩大,累计交易量超120亿千瓦时;南沙区的汽车制造主机厂商广汽丰田今年1—10月绿电交易电量达2348.49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5416.65吨……

产业绿色化转型既是响应“双碳”行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广州有信心、有能力在产业绿色化转型的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就,为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贡献广州力量。

■向“新” 政策加持、资金扶持让传统产业加速蜕变为新质生产力

没有落后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事实证明,通过改造升级,传统产业能够“破壁”而出,蜕变为新质生产力。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要求“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这一政策导向不仅是对传统产业潜力的再认识,更是对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的重新审视。

广州提出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没有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而是引导其通过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巩固产业优势,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如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引导,制定改造升级的具体路径、支持方式和配套政策。

为此,广州出台了《广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到2026年底完成不少于710家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并达到数字化水平二级及以上;《广州市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广州市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规范绿色制造名单单位培育创建工作;《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推进“四化”平台赋能企业实施方案》加快推动“四化”平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要提供资金支持,让技术改造投资成为拉动生产力的有效手段。

为此,广州提供设备奖励,按符合条件的技术改造项目不超过新设备购置额(不含税)的20%进行奖励,单个支持项目奖励额度不超过3000万元;提供银行贷款贴息。按已支付利息额不超过30%给予补贴,企业单个自然年最高贴息500万元;提供保险增信补贴。按其完工日前5年(含完工日当年度)中任一年度已支付保险费用的不超过50%比例给予补贴,单个项目单位每年最高补贴40万元。

有政策,为传统产业“两化转型”提供明确指引;有扶持,为传统产业“两化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未来,随着这些政策的深入实施和不断完善,广州的传统产业必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在数智化、绿色化转型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