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三省一市 2021年GDP均破4万亿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12 浏览量:4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1-15

截至120日,长三角三省一市陆续召开地方两会并公布2021年经济运行数据。安徽省2021GDP首破4万亿,上海也成为继北京后全国第二个官宣GDP4万亿的城市,GDP达到了4.32万亿元。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王振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作为城市经济体,这一数额也意味着在全球的国际大都市中上海进入第一方阵,而且势头好于其他全球城市,差距在加快缩小。可以预见,长三角地区占全国经济的份额进一步提升,可能超过25%,这说明长三角地区在全国稳经济中作出了更积极的贡献,而且影响在进一步提升。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区,2021年长三角三省一市都达到了8%及以上的GDP增速,在大体量的经济总量下,这一区域的整体增速在全国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

“当前经济运行处于爬坡过坎的关口。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1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三省一市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扩大有效投资、加快科技发展、增强区域联动发展等已成为2022年长三角稳增长的关键词。

三省一市GDP均破4万亿

截至2022120日,长三角三省一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全部公布。统计显示,沪苏浙皖经济均持续回升向好,2021GDP增速均不低于8%,分别为8.1%8.6%8.5%8%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拉动多地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江苏为例,2021年,江苏软件、物联网等6个产业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39.8%47.5%。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过3.7万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2家。新建成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示范车间、行业级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获批创建全国首个区块链发展先导区。

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便利完善的交通体系和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过去一年,浙江建成杭台高铁、金台铁路、杭海城际、杭绍城际、宁波舟山港主通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五年行动计划落地实施。江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首个国家批复的都市圈规划,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太仓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700万标箱,连云港入选“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

由于2021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全面复工复产较难实现,导致大量国外订单流入国内,浙江抓住此次机遇,利用区位优势,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据悉,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额跃居全国第3,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6.2%。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3年全球第1,成为全球第33000万级集装箱大港和第6大加油港。

对于2022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沪苏浙预期GDP增速分别为5.5%5.5%6%,安徽则更为乐观,预期GDP增速为7%

20227%增长目标的设定,既贯彻了中央精神,又符合安徽省经济运行情况,体现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同时,考虑到要努力缩小与沪苏浙的差距,未来一段时期必须拉高标杆,保持更高增速。”安徽省经济研究院投资与金融研究所所长夏兴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安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随着沪苏浙对口帮扶的落实推进,安徽制造业、基础设施、房地产、第一产业和其他领域投资增长都有较好基础和支撑,拉动明年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保持9%以上投资增速是有较大可能性的。

亟待拉动有效投资

11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处于爬坡过坎的关口。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持不搞“大水漫灌”,有针对性扩大最终消费和有效投资。

近期长三角多地两会都在进行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各地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强调了稳增长在2022年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在投资、消费、外贸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安排。

比如,浙江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激活居民消费,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其中,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实施优结构、扩投资“1+9”行动,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实现有效投资增长6%左右。

江苏提出,把扩大内需作为发展的重要牵引,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加大对市场主体支持力度,切实做好能源电力保供。

安徽实施投资项目攻坚行动。全面延展“双招双引”,完善项目推进保障机制。

上海更是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之前,专门发文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布局扩大有效投资和经济稳定发展。

118日,上海发布了《2022年上海市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这已经是上海在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第二次发布助力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发展的相关专门政策。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建议,从上述文件中可以看出,今年上海投资方向和重点有了新的变化,预计还将带动其他省市类似政策的出台,如果长三角各地政府在投资政策上有一些联动会更好。此外,在人员流动方面,以前是人动资本不动,今后地区之间人员的大幅流动想必会告一段落,更多的将是资本、产业的空间转移,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经济互利合作将更加密切,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得到逐步解决。

重视区域联动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深化推进,区域联动越来越成为长三角三省一市工作部署中的重要方向,也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各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结合区域发展规划进行了相应的经济工作部署。

“城市新空间是今年和未来上海投资领域的‘主战场’,将上演扩大有效投资的‘重头戏’。”上海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上海将继续加大城市发展新空间在交通、生态环境、新基建、社会民生等领域的建设投入,加快聚集重点产业,提高区域投资强度和密度,打造城市发展最具活力的重要增长级,为实现上海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上述负责人透露,浦东新区、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点区域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承载区,近年来在投资总量上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在投资增速上跑出了加速度。比如,浦东新区的投资总量占到全市总量近三成,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2021年的投资增速达到62%

“在中央、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长三角外围城市与核心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透过外围城市在中心城市设立‘创新飞地’等方式,中心城市向外围城市的技术输送通道已经打通,跨越行政边界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已经步入正轨。”曾刚建议,在规划未来投资过程中,应该鼓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让企业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唱主角”。依托长三角综合实力强的整体优势,发挥商会、协会作用,推动三省一市企业联合组团到其他省市、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