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昆山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08 浏览量:68

来源:经济日报

昆山,以山得名。辖内玉峰山高不过百米,却在万顷平畴上挺起中国县域经济“第一高峰”。2022年,昆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06.7亿元,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连续18年居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首。

 

2009年4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调研,认为昆山的发展已经处于一个标杆地位: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昆山人勇攀高峰,经济总量十年内连跨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台阶,在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创造了县域发展的多个“第一”。

 

产业链制胜

 

“昆山之所以能够保持全球笔记本电脑‘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市场份额,就是坚持‘缺什么招什么’,打造了完整产业链。”在党的二十大首场“党代表通道”上,昆山市委书记周伟如此回应经济日报记者的提问。

 

产业链是如何成为昆山制胜法宝的呢?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能自由折叠弯曲的柔性显示屏、像窗帘一样可以卷起来的电视屏幕、能放进口袋的显示模组……在昆山开发区维信诺科技公司展厅,琳琅满目的各种新科技产品引人入胜。“得益于昆山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维信诺去年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3700多万片,全球第四、国内第二。”分管技术的维信诺昆山公司副总裁高孝裕介绍。

 

这是昆山智能终端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昆山电子信息业产值高达6000多亿元,是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

 

本世纪初,昆山承接全球电子信息业产能转移,集中招引了当时我国台湾地区十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厂中的6家,奠定了行业发展基础。但是昆山人并未满足于此,他们把笔记本电脑拆开,看有哪些是昆山还不能生产的,就重点精准招商。几年攻关下来,笔记本电脑几乎所有零部件生产环节都已布局。彼时,昆山一地的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就超6000万台,占全球市场“半壁江山”,也成就了“沪宁线上堵一堵,全球IT产业打喷嚏”的产业地位。

 

此后,昆山人又发现,虽然产业规模大,整机和终端占有量也很高,但面板、软件和芯片等核心技术一直受制于人。昆山顶住舆论压力和亏钱风险,瞄准光电产业转型升级机遇,先后引进龙腾光电、友达光电和维信诺等面板行业龙头企业入驻。

 

20年前播下的种子,如今正不断生根开花。每秒钟,就有一颗“芯”在这里完成封测;每分钟,就有一块屏从这里发往终端。最早设立的龙腾光电,笔记本电脑、车载、智能手机显示面板出货量均名列全球前十;友达光电一期量产以来,已跻身全球制程技术及生产设备最先进、良品率最高、研发能力最强行列;由华天科技(昆山)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等9家单位共同完成的“高密度高可靠电子封装关键技术及成套工艺”项目,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除了前瞻布局外,昆山还巧用“无中生有”。不是咖啡产地,也不是主要消费市场,但昆山从物流分拨、平台交易、研发烘焙、品牌销售等环节入手,硬生生架构出一条咖啡产业链。2020年,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落户并动工;2022年,瑞幸咖啡烘焙工厂“云签约”。随着星巴克、亿政、真金、铂金、诺丁顿等10余家咖啡产业龙头入驻,昆山咖啡产业生态日益成熟。

 

时至今日,昆山依然坚持“产业链招商”这个看家本领,做好创链建链、稳链固链、强链补链文章,汽车零部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一批行业都已成链成群,产业创新集群蔚然成风。“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链就是产业园”已成为这片沃土的真实写照,靠的就是昆山多年来对产业链的前瞻布局和持续经营。

 

搬不走拆不散压不垮

 

当产业链上下游聚集时,产生的效果惊人。

 

黏性增强,成链成势——作为长三角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最集中的区域,昆山已布局1000多家汽车产业的关键零部件企业。

 

完备的产业链条、便捷的产品配套、高效的要素保障,这对于产业链上其他企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苹果公司多个重要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都在昆山,其中包括富士康、和硕、纬创和立讯精密等。一个昆山就占苹果手机全球产能的15%。

 

规模效应,降本增效——“我们之所以落户昆山,就是看中了这里的‘链’上优势。”快仓自动化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总务经理朱文一席话,道出了诸多受访企业的心声。完备的产业链可以有效发挥规模效应,降低企业生产和物流成本,增强韧性。

 

不得不提的是,一头连着苏州主城区、一头连着大上海,“东张西望、左右逢源”造就了昆山的独特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昆山主城区到上海市中心直线距离只有约60公里,改革开放以来,昆山的每一次转型,几乎都离不开上海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星期日工程师”到如今的“同城人”,昆山与上海、苏州脉搏跳动更加贴近,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交流更加密切。

 

协同创新,集群发展——低温多晶硅、氧化物半导体、主动有机发光、液晶材料显示,是光电显示技术4条重要路线,在一个园区同时拥有这4个方向先进产能的,昆山是国内独一份。

 

这离不开昆山高规格打造以光电产业园为代表的特色园区。园区坚持“政产学研”联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即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校企合作研发,实现了技术与产业的无缝对接。园区内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根据市场变化大力推进技术、产品创新,不断推进更高世代、更新技术的发展,产业层次、科技含量得到持续提升。

 

新项目不断被引进,老项目持续加码。昆山的产业链搬不走、拆不掉、压不垮。外资更用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今年1月4日,由固特异轮胎投资的固铂高性能子午线轮胎扩建项目在昆山开发区完成注册,新增投资总额2亿美元,预计年平均营业收入达10.5亿元,是2019年以来苏州范围内最大的美资增资项目;2月份,友达光电低温多晶硅二期项目启动,这是昆山市外资单体投资最大产业项目;3月3日,昆山市政府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微软中国首个工业元宇宙应用中心项目落户昆山高新区……

 

“没有淘汰的产业,只有淘汰的技术。”昆山开发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何山给记者分析道,“搬不走”并不意味着没有一家企业离开昆山。一方面,部分企业为满足下游客户需求,必须相应调整生产布局,这是经济规律。但是开发区对企业摸底调研后发现,这些企业往往把中高端、附加值高的部分留在昆山。另一方面,开发区也在有计划地主动淘汰一些低端和落后产能,以满足产业升级换代需求。

 

守正创新,因时而变,昆山人一直在路上。

 

双向奔赴互相成就

 

“昆山是维信诺的福地。2006年,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正式进驻昆山高新区。2009年,维信诺转型做AMOLED,投资中试线3亿元,这完全是研发试验,失败就意味着3个亿都打了水漂,但昆山仍是全力投资支持。”高孝裕对此印象深刻。

 

昆山并非盲目“烧钱”。彼时,昆山已经意识到强大的制造业背后缺乏自主创新技术的支撑,开始探索解决“缺芯少屏”难题。昆山选择携手出身清华、专注OLED显示技术的维信诺,也是一次互利共赢的选择。

 

在昆山,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这里不仅有昆山速度,还有昆山温度;不仅造出了产业链,还让产业链留得住发展得起来,让产业与政府共同成长。

 

驱车行驶到昆山中环南线,清陶(昆山)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蓝白相间的厂房十分醒目。走进展厅,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大屏幕上展示的由著名材料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策文领衔的清华大学博士团队。这家企业创办于2016年,员工平均年龄只有30岁,是国内固态锂电池产业化的领跑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联合某车企开发出充一次电可续航超10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

 

清陶常务副总裁何泓材说:“当初走出清华实验室,带着‘嫁妆’来到昆山,两年里并没有为昆山创造实质性的经济效益,但昆山依然大力支持,为我们的研发以及技术人员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昆山是懂企业的。”昆山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管文乾对南策文院士的这句话记忆犹新。2018年11月份,清陶在昆山建成了全国首条固态锂电池量产线。当年,清陶团队作为昆山首批“头雁人才”及团队,获得了1亿元的项目资助,这对于清陶这样的创业团队来说可谓雪中送炭。“昆山的做法,就是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给予不同支持。此后,清陶产品中试需要厂房,开发区把收购来本准备拆迁的厂房保留给了他们。如今清陶要扩大生产,我们又拆出一块空地。”管文乾说。

 

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更是直截了当:考察了全国多个地方,昆山给的优惠条件是最少的,但昆山的营商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高。实践证明,我们选对了。

 

沐浴改革开放春风,昆山人早就尝到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甜头。如今,昆山继续把“店小二”精神发扬光大,推进营商环境从“BEST”(投资昆山万事如意)向“FIRST”(投资创业首选地)迈进。去年8月28日,“昆如意企业服务平台”入驻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成为全国首个县级平台。

 

凭借不懈努力,昆山吸引27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截至2022年底,昆山集聚79个国家和地区的9600多个外资项目,总投资超1200亿美元,4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昆山投资设立项目108个。

 

双向奔赴,相互成就,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在昆山不断上演,为昆山的创新蝶变打下了扎实基础。

 

“第一县”突围

 

作为县域经济领跑者,昆山也有苦恼:经济发展“有高原没有高峰”,大而不强、大而不新、大而不聚问题依然存在;环保、能耗、安全等方面约束趋紧,资源要素调整和开发难度越来越大,转型压力紧迫。

 

作为开放发展第一线,昆山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全球经济疲软复苏,通胀高企叠加发达经济体紧缩货币政策,外部需求减弱;国际产业格局面临深度调整,发达国家经济科技优势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低成本优势的“两头挤压”仍在加剧,产业链外迁风险仍存。

 

昆山经济体量大、开放程度高,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难题率先遇到,国际环境的超预期冲击也更为直接,“第一县”如何突围?

 

创新,还是创新

 

走进坐落于陆家镇工业园区的好孩子公司展厅,就像进入一座儿童车博物馆。全球最轻仅重3.9公斤的婴儿车、灵感源自大闸蟹的易折叠口袋车、与国际知名设计师合作的联名款童车、采用宇航吸能技术的安全座椅……

 

作为土生土长的昆山企业,上世纪80年代末从一家濒临破产的校办企业起步,到如今市场占有量稳居全球头把交椅,好孩子公司与“昆山之路”具有某种相似性,两个领跑者面临相似的问题——抵达“天花板”后,下一步该怎么走?

 

年过七旬的好孩子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宋郑还谈到这个话题时神采奕奕、语气异常坚定:“必须自己打倒自己。不仅国内要创新,闯国际市场同样靠创新。创新就是自己给自己签发的一张全球通行证。”

 

这与昆山的答案不谋而合。“昆山正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实现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周伟介绍,昆山紧扣“高质量发展”和“聚焦新动能”两条主线,用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创造未来更多可能性,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切实担负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责任。

 

从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转型。3年来,昆山实现了25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去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481家、创下新高、总量增至2745家,占苏州五分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提升至55.5%。截至去年年底,昆山上市公司达46家,今年目标是培育8家企业上市。“这些企业呈现高成长性、高科技性、高爆发性。从无到有,从0到10亿元,从10亿元到百亿元,只是短短三五年时间。”周伟说。

 

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利用转变。坚持以“亩均论英雄”,强化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机制,对“低产田”和“高产田”进行差别化的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在“有限”空间里争取“无限”发展。据统计,近年来,昆山税收亩均产出有较大提升,一些企业的亩均工业产出甚至超亿元。今年年初,昆山提出建造40个专业特色创新园区,推动园区实现从平面式向立体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从制造型向创新型的转变。“园区是产业创新集群的空间载体。从生产型产业集群到创新型产业集群,再到产业创新集群,必须强化政府主导。昆山未来的主攻方向就是产业创新,尤其是产业创新集群。”作为昆山产业创新集群特聘顾问,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胡汉辉直言。

 

从“两头在外”向以我为主跃升。昆山经济具有鲜明的“对外开放、外向引领”特征,过去以参与国际大循环为主,企业多居于“微笑曲线”中端。近年来,昆山以打造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为主线,加快形成科技创新策源地、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科技成果转化集聚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力量不断增强,一批以我为主、自主可控的科创企业茁壮成长,不断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高端挺进。

 

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战略定位,昆山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增量”,全力跑出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度”。

 

融合,还是融合

 

2022年9月7日,在昆山举行的新兴产业发展大会上,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对昆山提出要求:作为江苏对接上海的“桥头堡”,昆山要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和市域一体化发展的排头兵,并完成苏州市委赋予的“六个示范”使命,其中首要便是区域一体发展的示范。

 

纵观昆山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在区域协同发展之中实现自身发展,是其一以贯之的发展战略。

 

上世纪80年代,昆山从实际情况出发,顶住社会非议和压力,选择走横向联合之路,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借鸡生蛋”“借梯上楼”“借船出海”,迈出“农转工”步伐。90年代,抓住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机遇以及台资企业从“珠三角”向“长三角”大规模扩张的产业潮流,实现了“内转外”“散转聚”的历史转变。新世纪以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昆山也积极探索更为深度的“融”理念,创造更多一体化红利。

 

如今,凭借对“融字诀”的深刻理解,昆山提出“东接、西融、北联、南协”区域联动发展策略。向东接轨上海,当好苏州全面对接上海“桥头堡”;向西融入苏州主城,打造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创新强引擎;向北联动太仓,共同打造苏州先进制造增长极;向南协同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江南文化样板区。

 

一张区域联动发展的美好蓝图正逐步变为身边的现实。今年2月份,国务院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淀山湖镇、周庄镇、锦溪镇纳入示范区协调区。昔日鱼米之乡将绘好新时代经济与生态并举的青绿画卷。

 

2月8日,昆太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现场推进会举行,两地科技产业园签约合作共建。自去年以来,昆山与太仓就携手推进协同发展合作,联袂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集群,双城加速助力苏州市域一体化。

 

3月1日,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开启空载试运行。该线路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在昆山花桥站相接,预计今年年中开通,届时,乘客最快5分钟内即可实现双向换乘。苏州市民乘地铁直达上海迪士尼,上海市民乘地铁去阳澄湖吃大闸蟹,这样的场景不久后将成现实。这条地铁还承载着特殊意义:是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示范工程,也是我国县域首条全城穿越的地铁线路。

 

以“内聚”强化协同发展,以“外联”拓展战略空间。昆山面对重大战略叠加机遇,在“自转”与“公转”中找准自身新定位:不再简单做产业溢出的承接者,而主动做联动发展的同行人。通过与区域核心城市建立联动机制、加强要素流动,释放区域一体化的澎湃力量。

 

闯路,还是闯路

 

调研期间,恰逢昆山元宇宙产业大会2023春季会举行。16家元宇宙企业签约落地,8个元宇宙应用场景现场发布。产品展览会上,裸眼3D、动作捕捉、智能穿戴设备等各项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目不暇接。昆山去年底还发布了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建立了产业发展基金,提出“打造元宇宙产业看昆山、发展元宇宙产业来昆山”的产业创新集群品牌。

 

对于这么一个人们还说不清道不明、美国科技巨头投入巨资未见回报的产业,昆山如此兴师动众,是在赶时髦、蹭热点吗?“押注”风险是否过大?

 

自1984年自费开发“工业小区”以来,昆山产业发展经历“农转工、内转外、低转高、散转聚、大转强”5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昆山人立足产业发展实际、踏准时代节拍,主动求变、步步转型的结果。发展元宇宙产业亦是如此。在别人还在观望时,昆山已经抢先一步快人一拍,为未来的五年十年乃至更久,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的机遇谋篇布局。

 

“我在全国各地听了很多元宇宙的会,大部分在讲元宇宙是什么,只有昆山在讲元宇宙产业是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志强说。

 

当然,转型和布局并不是跟风转、瞎布局。“产业发展是需要积累的,元宇宙产业同样如此。”昆山市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科长郭颖韬说,昆山从第一代的笔记本电脑占据全球三分之一产能,到第二代智能手机占据苹果公司15%产能,再到第三代智能穿戴,苹果、Meta、谷歌等科技公司已在昆山研发智能穿戴装备。这样的产业链基础和优势,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

 

除了技术积累,昆山还做了大量的基础功课。去年9月9日,昆山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元宇宙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专题学习会;9月26日,昆山首次全过程采用VR虚拟现实技术在元宇宙空间举办元宇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会。11月8日,昆山发布《昆山市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2023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昆山以“数字城市元宇宙”为主题,邀请吴志强院士带来新春第一课。

 

“眼下,元宇宙产业园正在昆山开发区加紧建设中。未来,33层的META塔、24层的AI塔,将成为昆山现代产业的新地标。”昆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陈立青介绍,按照行动计划,到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建成15项以上典型应用场景项目,培育5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100家以上元宇宙“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元宇宙产业是昆山X个产业中的一个代表。面向未来,昆山提出打造“2+6+X”新兴产业布局。“2”是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这两个5000亿元级产业;“6”是指新显示、新智造、新医疗、新能源、新材料、新数字6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X”是指先进计算、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数字经济等一批先导产业。其中,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优势产业整体规模将向万亿级迈进,六大新兴产业将形成千亿级产出。今年,昆山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0家,未来3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每年跨上一个千亿级台阶。

 

从一个“无人区”走出,向下一个“未知地”进发。面向数字经济时代,昆山以“归零心态”不断奋进。

 

抖擞再出发

 

作为典型的人口流入城市,昆山过去数十年的快速崛起,离不开外来人口的有力支撑。据统计,2022年昆山市常住人口已突破300万,其中外来人口超过一半。

 

对于昆山来说,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意味着有更大的实力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然而,在城市治理中,如何突破滞后于现实发展的条条框框,让成果共享成为一个可持续的过程,是作为县级市的昆山不可回避的新课题。

 

幸福的“烦恼”

 

2022年,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显示,昆山首次跻身全国II型大城市行列。然而,这个依托在县城基础之上成长起来的全国II型大城市,不得不面对许多幸福的“烦恼”。

 

多年来,与昆山经济高速发展相伴生的,是城市人口的大量集聚与城市边界的不断延展。昆山的发展经历了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支撑工业化、产业与城市不断磨合与融合的过程,但随着时间推移,原有模式下城镇化的弊端也逐渐显现,生活配套设施缺乏、交通拥堵、老旧片区亟待改造等现象愈加突出,特别是快速城市化导致了空间破碎化程度较高,存量土地盘活成本每亩高达150万元。

 

现实难题不仅让当地产业发展面临着日益紧张的空间约束,也让民生改善中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给昆山现代化县域示范建设带来了诸多新挑战。

 

“我们的土地开发强度已经突破50%,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依赖土地增量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陈立青说,《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提出了工业减量发展的目标,一方面逐步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把同步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抓手,布局元宇宙等前沿创新产业集群,努力在新赛道上实现新发展。

 

相较于经济发展上的制约,民生短板的改善则更为迫切。如果按现有的县级资源要素供给来衡量,昆山在卫生、教育、体育、文化、养老、公共空间等公共服务配套方面都承担着较大压力。

 

“医疗方面,按照目前每千人5张床位的标准测算,昆山还有5000张床位的缺口;教育方面,如果按照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昆山现有教育资源远低于江苏省省定标准,幼儿园缺口有48所,小学缺口有15所,初中缺口有13所。”昆山市发展改革委综合规划科科长荆锐举例说,依据现有初三在校生静态测算,未来3年,昆山每年至少有1000个普通高中学位缺口,相当于每年要新建一所高中,才能满足生源增长需求。

 

面对城乡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水平不均衡等问题,昆山既因地制宜探索县域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新举措,又努力在现有体制框架下寻求创新突破。昆山人深知,一座城市吸引人,不仅要靠收入水平,还要拼基本民生保障。昆山要在县域现代化建设上做示范,不仅要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先行先试,还要在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方面做表率,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推进,为“昆山之路”注入新内涵。

 

苏州大学教授方世南长期关注昆山的经济社会发展,他坦言,昆山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除了市域发展一体化联动化有待加强、经济发展高效化集约化有待提升、城市功能体系化品质化有待完善等问题外,在城乡基层治理中普遍存在“小马拉大车”现象。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基层治理体系中的基础部分。近年来,昆山城乡社区居住形态不断分化,人口结构日趋多元,这都对包括社区在内的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方世南说。

 

走进周庄镇祁浜村,一条“T”字形河流在村中穿过,一栋栋白墙青瓦的农家院落绿植环绕、错落有致。春日暖阳下,村民悠闲徜徉,游客打卡拍照,好不惬意。

 

每周三,年过古稀的村民高学普总会来到祁浜村的乡村振兴讲习所里坐一会儿。讲习所里,有一道特别的“茶”——“吃讲茶”。在村干部和老党员的带领下,大家就着一杯清茶,围绕“美丽庭院”创建等问题献智献策。

 

“吃讲茶”是江南地区传统的协商议事形式,也是昆山创新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居民们在“吃讲茶”中交流想法、直言诉求,让民情民意融入到了社会治理的全过程。

 

从2004年开始,昆山持续探索县域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机制,大力打造“城乡共同体”,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并轨。2022年,昆山的村集体平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1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46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1。

 

更多的探索还在路上。今年2月24日,“昆小哥医院”服务项目正式签约,昆山的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就业群体,可以免费享受急救技能培训、预约就诊、体检等服务。当天,来自顺丰、中通、饿了么、美团等机构的首批新就业群体签订了服务协议。新举措让顺丰快递昆北片区紫竹路营业部负责人胡正刚很感慨:“太暖心了,咱们‘新昆山人’找到了归属感。”

 

实践中,昆山站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示范的新高度,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推动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加快构建社区治理与服务精细化的新模式新形态,持续促进公共服务行政体系与现代化治理的协同发力,努力探索社会治理的“昆山路径”、形成“昆山示范”。

 

“昆山之路”越走越宽

 

有人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毗邻上海是昆山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昆山想上工业项目,但发展工业所需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昆山统统没有,而隔壁的上海都有,引进来并结合当地丰富的土地、劳动力资源,昆山的发展似乎水到渠成。“昆山之路”能复制得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昆山究竟是一座怎样的城市。30多年前,由于在发展乡镇经济上慢了半拍,昆山一度成为苏州所辖县市中发展最慢的一个,被称为是“苏南的苏北”。不仅如此,昆山还要面临大城市的虹吸效应,此前“大树底下寸草不生”的例子,并不鲜见。

 

地理位置并不天然地成为区位优势,思想解放至关重要。要与上海合作,昆山也很矛盾,既要借东风,又担心会“吃亏”。但善于看大局、谋全局的昆山人,从“不平等”里看到平等,在吃亏里收获了“便宜”,力排众议并突破各种限制,开启了与上海的深度合作。

 

从想法到落地,实干精神不可缺。历史总是隐藏着许多让人难忘的细节。“在机场、火车站里鬼鬼祟祟向你推销东西的,十有八九不是什么好人。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上海虹桥机场鬼鬼祟祟向你推销的人,很可能就是昆山人……”一位从昆山开发区招商岗位退休的老同志回忆道,正是靠着在机场“蹲点”的笨办法,一个又一个项目在昆山开发区落地开花。仅用3年,开发区企业上缴国家的税金就已相当于昆山在开发区的投资金额。

 

在昆山市科博馆里,一张张发黄的审批文件、一件件充满历史感的老物件、一段段不算清晰的影像资料,展示着昆山改革开放的硕果,也记录着时代大潮中创业者们敢想敢闯、不等不靠的拼搏身影。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昆山在水稻田里划出3.75平方公里,自掏腰包建立开发区,由此开启了“昆山之路”的探索。30多年来,“昆山之路”不断向更高坐标系延伸。江苏省第一家县级中外合资企业、第一幅有偿出让土地,全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全国首张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增值税发票,以及近年来新设立的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都成为越走越宽的“昆山之路”的生动注脚。

 

“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是来自上级的部署或任务,而是昆山在国际国内大环境中主动捕捉发展机遇、不断释放改革红利的自觉行动。”昆山海关关长林伟东对此感慨良多:正是有了昆山干部群众的敢想敢闯、不断摸索、勇于担当,昆山才能始终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

 

光有敢想敢闯还不够,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坚守与耐心。小核酸是生物制药的一个新兴领域,它通过双链RNA分子在mRNA水平关闭相应基因的表达或使该基因沉默,实现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彼时,对于生物医药基础几乎为零的昆山来说,引进小核酸产业是一项风险极大的决策,即便是当时许多生物医药产业比较成熟的地区,也仍在观望之中。

 

2008年,昆山前瞻性地将小核酸生物制药纳入到当地产业发展布局之中,以“甘坐冷板凳”的发展定力,打造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园。难能可贵的是,这其间,昆山历经了6任市委书记、4任市长、8任分管副市长和3任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但发展小核酸产业的初心从未改变。如今,昆山小核酸产业园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小核酸药物研发基地,130多家优秀高科技企业集聚于此,“做核酸,到昆山”已成为行业共识。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昆山的启示与价值,在于贯穿其发展历程、体现在一个个经典案例中的理念、路径与方法。这是一条“敢想、敢闯、敢干”的开放之路,一条“不等、不靠、不要”的改革之路,一条“唯实、扬长、奋斗”的发展之路。站在新的起点上,昆山将继续保持“苟日新、日日新,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和劲头,向下一个目标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