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必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中国区域发展的时代价值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21 浏览量:61

来源:江淮论坛

一个地区被国家列为某种示范区, 应在解决区域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作出贡献, 这就是对区域发展的时代价值。皖江城市带于2010 年1 月20日被国务院批准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对中国区域发展就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产业转移既是发展趋势,但也存在着“区域粘性”,在这种情况下,皖江城市带如何承接产业转移,从而体现对中国区域发展的时代价值, 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发挥示范作用,就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问题。

一、中国区域问题与“十二五”期间的区域发展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是重要因素,各省(市)区经济也同样是持续快速发展。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却不断扩大。“十五”以后国家虽然陆续推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战略, 但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扭转,成为中国需要解决的重大区域问题。

从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份额看,自1990 年以来,东部地区GDP占全国经济总量的份额持续上升,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GDP 占全国经济总量的份额不断下降(见表1)。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所加快,GDP 占全国的份额由2000 年的17.76%上升到2005 年的18.17%, 但很快有所下降,2008 年又下降到17.80%, 回落到2000 年西部大开发初期的状况。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虽然也产生了积极效果,但并没有改变这两个地区经济总量在全国份额持续下降的局面。

 

再从东、中、西及东北地区人均水平的比较看,统计资料表明,在“十一五”前3 年,中、西及东北地区人均GDP 与东部地区人均水平的差距,除西部地区略有缩小外,中部和东北地区都是扩大的(见表2)。而人均GDP 与东部地区略有缩小的西部地区,2008 年人均GDP 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5%、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3.0%、中部平均水平的89.6% 、东北地区平均水平的61.6%,一直处于全国的“低谷”。因此,从人均水平来看,中国区域发展的差距也是较大的。

 

针对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这样的重大区域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思路,应该成为统揽中国区域发展的时代主题,而且这个主题已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成为这个规划纲要第五篇的主要内容。为了实现这个发展主题,国务院自2007-2009 年, 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先后批复了9 个带有改革试验性质的国家级层面的区域战略规划,其中中部地区3 个(湖北武汉、湖南长株潭、江西鄱阳湖)、西部地区4 个(重庆、成都、广西北部湾、关中—天水)、东北地区2 个(辽宁沿海、吉林长吉图),这些区域战略规划的实施对促进当地的改革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但是,由于其改革试验的主题都是局域性的,不是广域性的,没有涉及到跨区域发展问题,尽管这些试验区的不少探索和做法对其他省区有示范和借鉴价值, 但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却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一个新的主题在一个省区试验,既能促进本省区的发展,又能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探索新的路径,就是国家在制定新的区域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区域发展差距实质上是产业发展的差距,缩小我国的区域发展差距应从产业发展入手。而在区域间存在产业发展差距的情况下,推进发达地区产业向发展中地区的转移,使发展中地区通过承接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 提升内在发展能力,加快经济发展,就是十分必要的。重要的是,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在产业转移与承接中形成新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关系,可以构成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 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既现实、又可行的路径,从而能逐步化解中国区域发展的突出问题,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在“十二五”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为控制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进而逐步缩小这种差距,应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中国区域发展的时代主题。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在国际上也具有普遍性。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产业转移完成了三次大的浪潮,每一次产业转移都使一些后发国家(地区) 缩小了与先发国家的差距。第一次是20 世纪50 年代到60 年代,日本和联邦德国通过承接美国钢铁、纺织等产业转移,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第二次是20 世纪70 年代到80 年代,亚洲“四小龙”即香港、台湾、韩国和新加坡通过承接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产业转移,经济持续20 年快速发展,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第三次, 则是20 世纪90 年代到2008 年金融危机前,我国作为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地,制造业迅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在这种背景下,皖江城市带选择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被批准为国家示范区,正是从产业发展层面探索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路径。由于产业的转移与承接是跨区域的,是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产业发展的共同任务,在产业转移与承接中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所形成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关系, 会形成长效发展机制,并渗透进政府、企业、市场等层面,使区域经济发展的统筹具有可操作性,使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协调具有可持续性。可以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发展中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探索道路、提供经验,既是针对中国区域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又突现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利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从而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中国区域发展时代价值的体现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巢湖、宣城9 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 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 万平方公里,人口3050万人。这个示范区是安徽省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2008 年的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分别为43.8%和41.6%,国内生产总值5818 亿元,占安徽省生产总值的66%。皖江城市带紧邻长三角地区,与长三角地区有着悠久而广泛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个地区在2000 年以后的招商引资中, 约有60%左右的项目和资金是来自于长三角地区,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共生圈的组成部分,又是我国统筹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皖江城市带也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既有合肥、芜湖、安庆等老工业城市,又有马鞍山、宣城、滁州、铜陵等新兴工业城市;既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产业集群,又较早的启动了产业园区建设,有一批产业承接载体。如安徽省的4 个国家级开发区全在皖江地区,还有近65个省级开发区,占全省开发区的3/4 以上。这些都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国务院批准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对皖江城市带提出了四个重要的战略定位: 一是强化与泛长三角地区的分工合作,创新合作机制,将皖江城市带建设成为全国区域合作发展的先行区;二是探索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路径,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推进城乡一体化, 将皖江城市带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三是承接东部、辐射中西部,加快产业集聚,将皖江城市带建设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四是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将皖江城市带建设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皖江城市带在上述四个战略定位的指引下承接产业转移,在以下四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对中国当代区域发展的时代价值。

从产业层面,实现中部崛起的新突破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工业在产业中起着主导作用

国际经验表明,后发地区通过承接先发地区的工业,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捷径。我国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就是在对外开放中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目前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主要是工业落后,只有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提升地区产业发展水平,才能加快崛起。而皖江城市带处于东中部地区的接壤地带,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可为中部地区发挥示范与带动作用。这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可以在产业发展中实现中部崛起的新突破,体现出示范区建设对后发地区加快发展的时代价值。

(二)从转移层面,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的新提升

产业发展是不断演进的,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在新的形势下,由于土地、资源、环境的压力,产业结构急需转型。2008年9 月,国务院在《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出,长三角地区的发展目标是,产业结构要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比重要明显提高;创新能力要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大幅度提升;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要趋于合理,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要明显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重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要得到遏制;社会保障体系要覆盖城乡,公共服务能力要进一步增强,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长三角地区要全面实现这些目标,产业转移和转型就十分迫切,而皖江城市带主要是面向长三角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和转型提供新的发展空间。这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就从产业承接方面促进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体现出示范区建设对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的时代价值。

(三)从承接层面,探索区域分工合作的新机制

承接产业转移从表面上看是产业布局的空间变化, 实质上是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扩展和深化。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的区域指向主要是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而这些地区是比皖江城市带经济技术更为发达的地区。这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后发地区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既能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又达到双赢的区域合作目标,在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利益层面等都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探索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新机制。为此,国务院赋予示范区先行先试权,采取更为灵活的政策措施,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和双赢的区域合作机制。比如,支持皖江城市带选择合适地址新建产业承接集中区,探索省级直管、跨区域共建的协调机制,对重大项目选址,转出地可与安徽省协商选定,形成统筹协调共赢机制。又比如,支持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等沿海发达地区,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开发园区,或是将开发园区整体委托,建设“托管园区”,由受托方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 或是与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联合建设“共管园区”,双方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管理, 合作共建园的发展成果由合作双方共享,新增的增值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双方按一定比例分成,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按比例分别记入各合作方。这种探索可为中西部地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积累经验,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构建区域分工与合作机制,从而体现出共同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时代价值。

(四)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层面,探索缩小区域差距的新路径

前已指出,我国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区域差距扩大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主题, 加快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可操作的主线就是产业转移与承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就是以产业发展为着力点,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集聚、规模扩张、结构升级,培育皖江城市带的产业优势,必然会逐步提升皖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带动安徽全省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这样,皖江城市带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可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层面,探索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新路径,从而体现对当代中国区域发展的时代价值。

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克服“区域粘性”问题

产业转移是产业发展的空间推移,形成国家间、地区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关系,既存在着产业转移的区域相关性, 也同时存在着产业转移“区域粘性”现象。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体现中国区域发展的时代价值,必须克服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提高承接产业的综合效应。

所谓产业转移的区域相关性,即在相同条件下,产业转移与空间距离成负相关,也就是说发达国家或地区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空间距离越短,产业转移的可能性越大。皖江城市带正好与长三角地区紧连,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辐射最接近的区域,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区域相关性最大; 所谓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 是产业在原产地形成的多种关联性而对产业转移产生的阻力,又削弱了产业转移的区域相关性。皖江城市带尽管与长三角在产业转移方面的区域相关性最大,但也存在着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 未必就能理所当然地承接到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因此,皖江城市带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体现对中国区域发展的时代价值,就必须注重、克服产业转移“区域粘性”。

概括地说,产业转移“区域粘性”的产生,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是产业的生命周期。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很大。从理论上讲,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初期阶段,创新因素是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需要有较高的研发投入和高素质的人才,具备这些条件的区位是经济技术比较发达、科教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在我国,主要是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这类产业的区位选择,就具有向沿海地区城市、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城市集聚的倾向,而不是向中西部地区的扩散或转移。只有当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创新因素已转化为成熟技术逐渐向社会扩散,成本成为产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这样,产业就会向要素成本比较低的区位扩散或转移,在我国,主要是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向中西部地区扩散或转移,包括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向皖江城市带中西部地区的扩散或转移。显然,创新产业具有向沿海地区城市集聚的倾向、成熟产业具有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倾向,就是由产业生命周期所决定的产业转移区域相关性的一般规律。所以创新产业的产业转移就存在着“区域粘性”。

是企业的运营成本原因。处于生命周期成熟阶段的产业虽然具有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倾向,但在产业转移中也同样存在着“区域粘性”。因为这类产业的区位选择是由成本因素决定的,而正是企业的运营成本约束,造成了这类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一般地说来,约束产业转移的企业运营成本主要有两类:一是由市场因素决定的机会成本,二是由投资因素决定的沉没成本。前者主要是那些市场占有率高的成熟产业,如轻工、纺织、食品、机械、电子等行业,这类产业区位选择具有市场指向,而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市场容量大,这些企业先在沿海地区发展起来,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机会成本较高;后者主要是那些资本密集型的成熟产业,如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重型机械、重化工业等行业,这类企业投资巨大,回收期长,这些企业在沿海地区也很发达,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沉没成本较高。所以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不会忽视运营成本而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样成熟产业的产业转移也存在着“区域粘性”。

是地方政府的行政原因。在我国,地方政府是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一些行政决策,也会造成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比如, 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出于社会就业、财政收入和经济景气的考虑,往往对那些应该并也愿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企业给予种种行政挽留,尤其是在2008 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这种行政挽留行为比较普遍;又比如,发达省区也存在着省内发展的区域差距, 地方政府出于缩小区域差距的战略考虑,积极支持和鼓励省内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这样,在空间尺度较小的省内不存在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但在空间尺度较大的跨行政区范围,就会出现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特别是在强调省内区域间协调发展、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这样就造成了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

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我国的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有增强之势,对产业转移与承接会产生深刻影响,给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皖江城市带的承接产业转移必须慎重地作出战略选择,确立科学的承接思路。一方面,要借势于产业转移的区域相关性,充分发挥包括区位在内的各种现有优势,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要充分估计到产业转移“区域粘性”的约束,抓住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培育皖江城市带的新优势,深度参与泛长三角发展的区域分工,提升皖江城市带对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

基于这种分析,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皖江城市带的产业基础及发展前景来看,皖江城市带应该从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两个方面,积极化解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

要提升产业存量、扩展产业增量,从产业方面培育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化解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分工方式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由传统的产业间的分工向产业发展的要素分工延伸,产品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配置到最利于获得竞争优势的区位,在这种变化下,只有那些具备要素优势的欠发达地区,才可能有效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所以在新的区域分工背景下,为克服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皖江城市带对产业转移承接的立足点,必须提升本地区的产业水平,培育产业发展价值链环节中的要素优势,充分发挥相对优势,提高产业承接能力,化解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

皖江城市带着眼于产业提升承接产业转移,应从产业存量和产业增量两个方面来考虑。从产业存量上考虑,应以国家的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指导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存量产业价值链相应环节的要素优势,提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内在能力。皖江城市带具有优势的产业是以汽车、机械设备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 以冶金、化工、非金属材料为主体的原材料产业,以家用电器、农产品加工和纺织服装为主体的轻纺产业,以及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电子信息、生物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随着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实施, 这些产业将会发生大区域的重组与转移,皖江城市带的相关产业应抓住这个机遇,充分发挥原有的产业优势,重点在产业价值链环节的提升上取得突破, 努力在这些环节上形成要素优势,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连接点,将其与最具有区域相关性的长三角地区有相应产业分工与合作,由产业之间的分工延伸到产品内部的要素分工,这样,不仅可以化解相关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形成互赢互利的区域分工格局,而且可以在较高层次上承接产业转移,增强皖江城市带的产业发展能力。再从产业增量方面考虑,应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后续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处于产业生命周期初期的新兴产业的创新优势,提升皖江城市带产业发展对市场新需求的适应能力。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人的消费方式都在发生重大转变,物质生产层面更加强调生态文明和节能减排,经济增长方式正由高碳经济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人的消费模式也由获得温饱和初步小康向追求质量和全面小康的转变。皖江城市带应抓住这种机遇,把新兴产业纳入承接产业转移的决策视野和系统考虑之中,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给予重点安排,既要突出产业创新,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至高点,又要借助于长三角地区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体制优势,形成错位发展的新格局,以新兴产业后续产业转移,不断增强皖江城市带对国内外市场新变化的适应能力,通过提高产业承接能力,逐步化解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

第二,要优化皖江地区城市资源配置,加快城市群建设,从空间方面培育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集聚能力,化解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

城市是产业布局的空间载体,也是产业转移的承接宜地。因为城市的公共设施、市场程度、企业集聚等形成的经济外部性,可以降低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吸引企业聚集。尤其是城市产业具有内部产品分工和外部关联协作的条件,对转移产业就更具有吸引力、承载力。但是,单个城市对化解产业转移“区域粘性”的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在产业转移集群化趋势下,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也加大,仅凭单个城市的承接能力是难以消解这种“区域粘性”的。皖江城市带作为我国惟一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如要获得产业集群式的转移与承接,就应该通过多城市的优化组合提高产业承接能力。优化的方向是构建城市群,优化的途径是整合城市资源,推进皖江地区的城市带向城市群的跨越。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更是受产业发展集群化、高度化的推动。从表面上看,城市群的出现是城市之间通达条件的改善,但从实质上看,则是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推动。而且,城市群作为相邻或相近城市的集群,会内在地产生“群合”机制,能有效化解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比单个城市有更强的承接能力。这样,产业的转移与承接就是城市群成长的主线,而城市群的发展壮大就是产业转移的必要充分条件。因此,皖江城市带必须整合城市资源, 在城市带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群,通过培育城市群的综合优势化解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更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

但皖江城市带的规划示范区只涵盖安徽的长江流域地区10 个城市, 没有包括属于淮河流域的淮南和蚌埠两个城市,使得皖江城市带对皖北地区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有限,也使得皖江城市带只能利用长江水道而未能利用京沪铁路大动脉与淮河水道优势,这对发挥长三角的辐射作用,以及泛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大局也存在着区域功能缺陷。为克服以上的区域功能缺陷,皖江城市带应该优化布局,将沿淮城市淮南和蚌埠纳入示范区建设范围,及时构建江淮城市群,推进皖江城市带向江淮城市群的跨越。这样不仅可以形成带动皖北地区和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功能作用,而且对优化我国的城市群布局、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更具有长远性的战略作用。

皖江城市带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从产业层面推动区域之间的联动发展,对于解决我国区域差距扩大问题,从而在统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上体现重要的时代价值。当前,安徽全省正在按照国务院批复的规划,积极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也得到了国务院各部门和长三角地区各省市政府的支持,具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Z].2010-01-12.

[2]国务院.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Z].2008-9-7.

[3]范恒山.乘产业转移东风 促皖江经济腾飞———解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N].安徽日报,2010-03-11(08).

[4]程必定.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路[J]. 华东经济管理,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