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必定:重构安徽省城镇化空间格局(上)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6-28 浏览量:19

来源:池州学院学报

[提 要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角度,提出安徽城镇化的空间布局是“一群三区”的总体布局趋向,强调发展江淮城市群,并相应发展若干次区域的城镇圈、城镇组团,以优化全省城镇化空间布局。

[关键词] 城镇化;城市群;空间布局;安徽

[中图分类号] F0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1102(2015)03-0001-07

安徽省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导向

在新形势下推进城镇化,应以问题为导向研究空间布局趋向。对于安徽来说,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优化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应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1 解决散与弱的问题,加强集聚的原则

安徽的城镇化目前存在着“一散二弱”的突出问题,在广域上,虽然城市密度不低,但城市之间关联度很低,全省虽划分了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三大城镇群,但“群散”现象突出,其中沿淮城市群带还有人为拼凑的迹象,因而单个城市的实力弱,城镇群的实力也很弱;在局域上,全省960多个小城镇,许多小城镇上与城市的联接性不够,下对乡村的辐射力不强,绝大多数小城镇带有“乡村性”而缺乏“城市性”,小城镇的“散”又必然导致“弱”。此外,单个城镇也普遍存在着内部布局分散、城镇功能较弱的问题。针对这样的突出问题,推进安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加强集聚的原则,对外,突出紧凑性的城镇体系发展;对内,突出紧凑性的城镇规划与建设,提升城镇化的发展质量。

1.2 解决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的问题,促进统筹的原则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安徽省城镇实力相对较弱,城镇化在快速发展的初期,往往是靠吸纳农村优质要素支撑城镇快速发展。这样,城镇发展越快,农村优质要素的流失就越多,城乡差距也就扩大。另外,安徽省由于区域差异比较突出,相对发达地区的城镇发展吸纳了欠发达地区的优质要素,这样,相对发达地区的城镇发展越快,欠发达地区的优质要素的流失就越多,区域差距也就扩大。针对这样的突出问题,推进安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促进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在城乡之间,突出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在区域之间,冲破行政区障碍,突出区域合作与中心城市带动,加快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推进区域统筹发展,加快缩小区域差距。这样,以城乡统筹、区域统筹为原则推进城镇化,就能实现城镇化造福全省城乡居民的本质属性。

1.3 解决众城一面、主体功能不明的问题,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区发展的原则

未来二十年,安徽城镇化仍会保持高于全国的发展速度推进。安徽在前一阶段城镇化快速发展期所暴露的一个共性问题是,许多城镇发展求快而忽视了求好,城镇规划往往是一届政府一变,城镇建设也不注意培育特色,不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产业有很大程度的同构,城镇面貌也有很大程度的同相,以至于主体功能不明,城镇化质量不高。针对这样的突出问题,推进安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分区发展的原则,单个城镇的发展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培育城镇的主体功能;分区城镇发展也应因区而宜,突出合作特色,以城镇或城镇群为载体培育区域的主体功能。这样,既有利于提升每个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又会优化区域城镇体系布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空间支撑。

“一群三区”:主体功能区建设格局

2.1 安徽主体功能区格局

主体功能区是新常态下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形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对国土空间综合评价,统筹考虑国家和安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以是否适宜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为基准,将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三类。重点开发区域是应该重点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限制开发区域分为两类:一是农产品主产区,二是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的区域,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根据上述原则,20131124日《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将江淮地区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发展区域,构建以江淮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格局;将淮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平原三个农产品主产区被列为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将皖西大别山区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将皖南地区列为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此外,将1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1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世界级地质公园、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重要湿地、12处国家级湿地公园、29处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列为禁止建设区

完善安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的构架,要根据省区主体功能区与国家级主体功能区相衔接和突显主体功能的原则,按照主体功能区思路,即江淮城市群、皖北区、皖南区和大别山区(见图1)。

程必定1.png

江淮城市群:长江与淮河之间的江淮地区,除大别山区之外,面积74200平方公里,人口3732.5万人,包括合肥市(县级巢湖市)、六安市(不包括金寨、霍山及舒城的部分地区)、淮南市、蚌埠市、滁州市、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池州市区、安庆(部分)、宣城部分11个市,构成以合肥为中心周边10个省辖市组成的“1+10”江淮城市群(见表1)。

程必定2.png

皖北区:地域范围包括本省淮河的以北淮北市、亳州市、阜阳市、宿州市,面积30700平方公里,2012年人口2518.8万。

皖南区:地域范围包括沿江城市以外的南部地区,面积22060平方公里,2012年人口361.5万,包括宣城市部分县、黄山市和池州市石台县。

大别山区:地域范围包括六安市和安庆市的大别山地区,面积12400平方公里,人口289.6万,包括霍山县、金寨县、岳西县、以及舒城县、潜山县、松县和太湖县的部分区域。

程必定3.png

是“一群三区”的面积、人口、耕地、GDP占全省的比例,由表可见,江淮城市群是全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GDP占比最高的地区。正因如此,《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江淮地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2.2“一群三区”的主体功能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江淮城市群的主体功能作为全省制造业集聚地、科教集中区和创新基地,从省级层面看,江淮城市群的主体功能区应是工业型、科技型、创新型的主体功能。将会吸引人口、生产要素及企业向这个地区流动,从而成为全省的“黄金区域”,但是这个黄金区域的人口密度却仅为501/平方公里,比全省平均水平每平方公里仅多5人(见表1),说明江淮城市群对人口承载还有很大的潜力。

在全国性的产业转移、结构提升中,江淮城市群就会起到一个战略支点和示范带动作用,因而具有全国性的战略意义。经验表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要缩小与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差距,最有效的一个途径是承接产业转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位于江淮城市群之中,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也在其中,因此,江淮城市群要在全省发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产业创新、要素配置创新、增长方式创新、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创新等作用,“区域创新”应是江淮城市群在国家层面的主体功能。

根据江淮城市群的主体功能,皖北区、皖南区、大别山区的主体功能也就一目了然了。皖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发展前景很好,无论是从国家级层面还是从省级层面,应突出现代农业、能源工业和生物质经济三大主体功能。这个地区人口密度最高,达820/平方公里,发展现代农业,剩余农业劳动力与农村人口,可以向城市、特别是向江淮城市群地区大量进行转移,以减轻该地区的人口承载压力。皖南区在国家层面属于限制开发区,但这里旅游资源品质高,生态环境质量好,又与长三角地区紧邻,且人口密度低,每平方公里仅164人,在省级层面的主体功能应是旅游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区。大别山区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且人口密度偏高,资源禀赋不足,在国家层面是限制开发区兼禁止开发区,但这里山地土层深厚,林茶资源丰富,在省级层面的主体功能应该是特色产业和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区。

根据上面的简要分析,“一群三区”在国家和省级层面主体功能的区域分工由表3可见。

程必定4.png

2.3 江淮城市群的空间结构

2.3.1 江淮城市群的形成在我国东、中部地区接壤的腹心地区,是我国城市化的“凹地”,这个地区正是安徽省江淮地区,主要缺少一个城市群,这是中国城市群区域布局的一个重大缺陷。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已将江淮地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近年来,正在崛起的江淮城市群,可以补上这个缺陷。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和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是最早研究江淮城市群的学术团体,20085月初向安徽省委、省政府及国家发改委提交了《关于构建江淮城市群并列入国家重点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安徽省委、省政府采纳了这个建议,省政府于同年527日以皖政秘[2008]47号文件,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国家重点开发区的函》,请求将江淮地区列为入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将江淮地区列为全国18个重点开发区之一。

2010年,由中国科学院方创琳课题组经过9年系统研究,提出中国大陆可以建设23个城市群,其中就有江淮城市群,也是“110”空间结构,他们还对23个城市群的发育程度作出量化排序,江淮城市群位列第15位。再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倪鹏飞课题组对中国城市群作了总体分析,第一次提出了“江淮城市群”,被列为成长中的区域性城市群。在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一些学者,以及安徽省城乡住房与建设厅、合肥市政协等部门,都先后研究并提出了江淮城市群,省城乡住房与建设厅还认真做了江淮城市群的规划。可见,江淮地区发展为一个城市群,获得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赞同。

江淮城市群在空间范围上,既是合肥经济圈的扩容,又融进了皖江城市带的全部地区,吸纳了皖北城市群的蚌埠、淮南两市(图2),是对“一圈一带一群”的有机整合,可以克服安徽城市群“一散二弱”的缺陷。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一圈一带一群”正趋向融合,江淮城市群已经成型,并会快速向成熟型城市群发展。

2.3.2 江淮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江淮城市群的11

地级市,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一核四副六城”的空间结构。其中,合肥市是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芜湖、安庆、蚌埠、淮南是城市群的四个副核心城市,分居于城市群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角,辐射四方,带动全省;其他如马鞍山、铜陵、池州、宣城、滁州、六安等六市,是所在区城的中心城市(见图2)。

程必定5.png

芜湖、安庆、蚌埠历来是皖东南、皖西南、皖东北的中心城市,三市作为江淮城市群的副核心城市,无论是区位与实力都是相匹配的,而淮南市是煤电为主的资源性城市,又与蚌埠、合肥相近,为什么也是江淮城市群的副核心城市呢?这就需要对淮南市的功能定位作出重新认识。

淮南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电化工业城市和全国18个“较大的市”之一,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国家和省级层次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彰显,曾成为被“双重忽视”的城市,致使城市发展方向一度出现了迷茫。

在国家层面,淮南市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核心地区的煤电供应基地,地位和作用固然重要,但长三角核心地区的煤电供应地又不仅只有淮南,国家高度重视长三角核心地区的发展,淮南市因为不是长三角的核心地区,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被长三角核心地区替代了,也就相应地在国家层面被视。

在省级层面,安徽作为发展中的省份,加快发展、奋力崛起是全省上下一致的追求。从产业层面看,煤电产业固然重要,但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国家层面即长三角核心地区,对本省的崛起不具关键作用;从省内的次区域层面看,淮南市在沿淮地区的地位次于蚌埠,在皖西北地区的地位次于阜阳,更使淮南市显得“窘境”,在省级层面也成为被忽视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