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加强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 构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第一届泛长三角经济和社会发展高层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0-15 浏览量:28

来源:江淮论坛

        2009 年7 月5 日,由安徽省发改委和安徽大学主办,安徽省经济协作办公室和安徽大学泛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一届泛长三角经济和社会发展高层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大学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合肥城市规划设计院等十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六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围绕泛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合作及其体制与机制、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升级与区域扩张、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思路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研讨。

        一、关于长三角与泛长三角的区域范围

        讨论中专家们对长三角与泛长三角区域范围的理解仍然存在差异。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肖金成研究员首先区分了经济区域的三种类型,即政策区域、合作区域和规划区域。认为政策区域强调区域的同质性,划分目的是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为了促进合作而划分的经济区域,可以范围大一些,相互间有些重叠;为了规划而划分的经济区域,是不可以相互覆盖的,否则,规划区域就会发生冲突。比如,西部开发的区域就属于政策区域,泛长三角就是合作区域,长三角地区则是规划区域,它包括了安徽的一大部分,但没有把安徽全部都包括进来。

        安徽大学荣兆梓教授认为长三角经济区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长三角经济区应该与泛长三角等价,即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中心,包括与之经济联系紧密的全部外围地区在内的经济区域。狭义地理解,长三角经济区就是以上海大都市为核心的当代中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无论从哪一层意义看,安徽都是长三角经济区的一部分。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的加速扩张,安徽境内的皖江城市带已经或者正在逐步融入长三角,其东部的合肥———马、芜、铜城市圈已经包括在国家建设部制订的“长三角城镇发展规划”之中。不包括安徽的长三角发展规划是不完整的,不完整的规划不仅不利于安徽经济发展,对于江浙沪三地的长远发展也同样不利。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教授依据省际间贸易量,计算各省与沪、苏、浙的经济联系程度,把与之贸易量最大的省份放在一起,提出7+1 的泛长三角概念,七个省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河南、山东,然后加上上海市。他认为,按照这样的泛长三角范围看,安徽应该与沪苏浙一起构成泛长三角的核心地带。

        二、泛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合作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安徽正处于积极融入长三角的关键时期,安徽应抓住机遇,积极开展泛长三角的分工与协作。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政研室主任韦伟进一步指出,泛长三角的分工与合作是一个国家战略,积极融入泛长三角是安徽省确立经济发展定位与归属的必然选择,是顺应自身产业倾向与国家战略空间相一致的需要。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环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后凯研究员认为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拐点,传统高增长、高消耗、高排放、乱开发、不协调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区域经济已经开始从不平衡增长向均衡增长转变,经济增长点多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安徽在区域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融入长三角更有利于推进自身发展并延续整个区域经济的活力。

        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张颢瀚研究员认为,苏皖的产业结构联系密切,因此我们要研究安徽与江苏的产业结构的异同,安徽和江苏的产业结构对接,安徽的产业结构如何定位。安徽与长三角是互补、还是同步、还是跨越发展,或者说兼而有之,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安徽省委党校副校长曾凡银教授指出,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有充分的客观基础,除了与长三角地区具有地缘相连、历史文化相通、习俗相近、产业关联的客观背景外,安徽还拥有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靠近内需市场等比较优势。合肥工业大学刘志迎教授通过安徽与江浙沪的经济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指出安徽与江浙沪地区的经济差距在进一步扩大,尤其是第二产业差距大,对外开放程度仍相对较低,其中制度因素是形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未来开展合作与协作的重点在于制度开放和技术创新。

        会上,许多专家都强调,安徽不能被动的等待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必须结合自主创新在更高层次上提升自身竞争力,主动参与到泛长三角的经济活动中来。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栋生在发言中指出: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向长三角地区发起竞争挑战才有可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跨越式发展。魏后凯也认为,没有竞争就没有合作,上海与苏南地区进行合作时受到来自于苏南地区强有力的竞争。他着重强调,当前中国区域经济竞争的一个新动向是竞争已从个体竞争转向了群体竞争的新时代。这里的群体竞争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城市群的竞争,一个是产业链的竞争。这种竞争不是单个企业要跟哪一个企业来竞争,而是整个长三角城市群和安徽城市群之间以及其他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产业链也要和其他产业链竞争。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安徽省一方面要不断地融入长三角,同时要把自身做大做强。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自铎也主张要树立“凭借实力才能分享一体化融入的诸多利益”的理念。

        循着这一自主创新的思路,安徽财经大学副校长陈忠卫教授特别提到团队层次的企业家精神,这种高水平的创业精神与高水准的技术创新相结合,并形成良好的扩散效应,才有可能把我们自身经济做大、做强、做久、做活。

        三、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协调的体制与机制

        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协调,体制与机制是保障。会议期间,泛长三角地区分工合作的体制与机制成为学者们讨论的重点之一。

        陈栋生认为,在融入过程中要注意地区经济协作是以市场为主体,充分调动企业的自主性,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不能越过市场来进行经济活动,这样只会导致本位主义。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教授也认为,合作关系不是简单的政府之间的关系,真正的合作主体应该是企业。这种以市场或者说以企业为主体来实行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的看法得到参会学者的一致认同。

        市场为主并非意味着政府可以无为而治,实际上在开展泛长三角区际合作的过程当中,政府职能的发挥也有着重要作用。张晖明认为泛长三角地区从产业同构到产业分工的过程当中,政府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内需市场等方面。肖金成也指出政府需要通过消除行政区域的壁垒和基础设施的共享共建来架构合作框架以实现两个经济区域的无缝连接,促进泛长三角的共同发展。孙自铎认为泛长三角区域的分工与合作必须建立新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不单单需要安徽做相关的工作,同样需要长三角地区的主动性。长三角地区应该在思想上接纳安徽的融入,而且在政策上消除歧视性。与会学者不仅对于安徽融入泛长三角寄予厚望,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陈栋生建议,一市三省的科研机构、高校要针对泛长三角的经济社会发展展开合作研究,先易后难,提出一些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他还建议在泛长三角分工合作中更多发挥三省一市人大和政协的作用。安徽日报社理论评论部宋宏主任也认为,社科研究部门作为中介要发挥沟通和连接的作用,为更高层次的重大决策提供丰富的视点,也能够在理论层面上推动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会上,安徽省经济协作办公室周禹副主任,还向与会专家报告了我省在推进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体制与机制建设中所做的努力,所采取的措施。

        四、泛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与承接

        关于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徽应该成为产业承接地的第一选择。但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只是手段而并非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实现自己的跨越式发展,因此要顺应长三角城市群的区域扩张,承接对安徽发展有利的产业,着力于促进皖江东城市带的产业升级。

        韦伟指出承接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承接产业转移能让我们的自主创新有更多的空间和平台,而自主创新可以让我们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宽的领域中承接产业转移。安徽要积极承接关联配套的产业、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产业格局,提升产业竞争力,在全国加工制造业鼎力形成安徽板块和安徽制造。

        孙久文主张安徽要调整产业结构来加速产业转移。实际上安徽离长三角这么近,可以在产业结构相似条件下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发展。从这样的思路去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形成与长三角地区竞争合作的发展态势。如果只强调产业的错位发展,对我们并不一定有利。因为高端产业已经都在江浙沪了。

        张灏翰研究员提出“高品位对接”概念。他指出:安徽不要把资源优势看得很重,资源优势如果不能转为竞争优势的话,最后永远是落后。世界上所有适应资源优势发展的国家,最终都受到资源包袱的约束而发展滞后。因此,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必须把资源优势转为竞争优势。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安徽省社科联研究员程必定提出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的“粘性”概念。由于市场、技术、行政挽留等因素的存在,使得产业转移存在一定“粘性”;同时,产业承接也具有“粘性”,如果承接地产业、区域条件优越,就会对产业转移发生吸引作用。因此,要减少产业转移的“粘性”,增强产业承接的“粘性”。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可侠研究员认为,安徽参与长三角产业合作,是以资源性工业为基础的。长三角产业升级速度越快,安徽发展资源性工业的空间就越大,而在深加工层次上发展资源性工业,将有助于安徽工业的升级转型,以及地区经济的成长和发展。安徽师范大学陆林教授从旅游业的角度分析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和辐射带动作用。

        张晖明教授强调,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必须有选择性。重拾沿海地区十年前的产业布局,未必是科学合理的选择。必须结合存量产业的研究,才能对承接产业转移做出更好的选择;应当积聚整合优势产业,形成经济增长的龙头。

        五、长三角的区域扩张与皖江城市带的定位

        长三角的区域扩张与皖江城市带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定位,及皖江城市带的空间布局也成为讨论的热点。会上,构建皖江城市带、江淮城市群等构想纷纷浮出水面。

        浙江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陈建军教授指出,经济区域的半径是随着经济发展的程度和广义要素成本的缩减而扩散的。长三角经济区的范围也是随着上海这个核心城市集聚和扩散能力的增强而扩张变化的。城市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之一,城市群对其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产业链的空间离散化和价值链的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纽带。安徽当前面临着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在其城市发展过程中不能走均衡发展的道路,需要先发展核心区域,再通过区域扩张来辐射周边地区,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肖金成从区域竞争的角度提出:如果安徽整个省要等待长三角的辐射、等待上海的辐射,这非常被动。所以我们讲长三角架构,要讲四大都市圈,四大都市圈就包括合肥。上海、南京、杭州和合肥。安徽拥有一个都市圈才能够对周边形成带动作用。

        魏后凯认为,安徽还缺乏一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城市群,省会合肥这几年发展很快,但它的经济实力还不足以承担更高层次的职能,在合肥之下一大批的中等城市,包括马鞍山、铜陵,竞争实力也不强。现在有了一个省会经济圈和皖江经济带,从发展的眼光看,应该把这一圈一带整合起来,推进这一圈一带的一体化。只有我们自己水平提高了、竞争力强了,我们才有可能和上海、江浙竞争,坐在一起平等地对话。

        合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姚本伦院长利用大量数据资料,论证了皖江城市带会成为长三角城镇群新的增长点,而合肥应当成为皖江城市带的增长核心与动力源。安徽财经大学周加来教授也指出,泛长三角视角下安徽城市群应当以合肥为龙头,辐射周边城市。

        复旦大学陆铭教授从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趋势出发,预测安徽省人口将向沿海、向区域性的大城市集聚。在此过程中,将有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居民,因此,安徽的人口总量相对于江浙沪会有所减少,皖江城市带的人口密度在省内会进一步突出。未来的区域均衡发展将是人均GDP 的均衡,而不是GDP 总量的均衡。我们的区域政策应当适应这一客观规律。

来源:江淮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