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宏伟目标。中部地区的人口、资源、土地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也大体相当。蚌埠市地处安徽北部、淮河中游,是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可谓我国中部地区全面奔小康的一个缩影。因此,研究蚌埠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践,对于推进中部地区乃至国内其他类似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评价指标
长期以来,世界很多国家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单一线性经济发展模式。由此造成的诸如资源过度消耗、贫富差距扩大、生态严重破坏等一系列全球性严重问题日渐凸显。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后,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化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的发展观开始从这种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模式转变到“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开始探索用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来取代以反映经济发展为主的人均GDP作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也从1990年开始在《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由“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三大指标复合而成的人文发展指数(HDI)来衡量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在我国,自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尤其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国内外学者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评价指标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
(一)高校科研院所提出的评价标准
南京大学提出了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社会结构、社会公平4个方面10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参考美国现代化问题专家英格尔斯提出的10个现代化指标,研究并提出了包括社会结构、科技和教育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法制和社会治安等5大类共28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
中国科学院在《2004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了由发展动力、发展质量和发展公平3大类、4个层次共40个基层指标构成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二)专家学者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李培林等在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参考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水平,结合中国国情,在《中国小康社会》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6项主要指标,并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及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政策选择。
胡鞍钢从2002年就提出采用4个国际上通行的指标来评估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4个国际通行指标即人均收入、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人类发展指数(HDI)和国际贫困线的贫困发生率。他指出,依据这4个国际通行的指标评估小康社会,既简洁清晰,又易为国际社会公认。
(三)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
1992年,国家统计局提出了由宏观经济条件、生活质量和生活效果等3个方面12个指标组成的小康指标体系。1995年,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划委员会修改完成了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该标准由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等5个部分16项分指标组成。2008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建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印发给全国各地运行。该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6个方面23项指标组成。
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3年,国家统计局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研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做了重要修订。修订后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由两套评价方案即全国统一标准方案(全国及各地区统一目标值)和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化评价方案(东中西部不同目标值),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5个方面39项指标组成(见表1)。
二、蚌埠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现状分析
本文以201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方案二)中部地区目标值为基准,基于截至2016年12月蚌埠市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蚌埠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现状。
(一)经济持续发展
2016年,蚌埠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为138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增速居全省第3位,连续22个季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45.2∶39.8调整为14.4∶44∶41.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距全面小康的目标值(≥47%)还有5.4个百分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88.5%。(1)
人均GDP为41855元(折合6301美元),比上年增加3588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7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593元,增长6.4%。财政收入25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3.88亿元,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62户,实现增加值743.2亿元,居全省第3位,增长9.9%,增长率居全省第4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7.9%。
2015年全市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48.59万户,互联网普及率43.9%,距全面小康目标值(≥50)差6.1个百分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87.8%。2016年末户籍人口379.52万人,比上年增加3.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7.18万人,比重为33.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仅为55.8%。
(二)文化建设有新作为
强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近年来,蚌埠市文化产业快速增长,重大项目投资、文化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纳税额等指标年均增速保持在30%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2.57%提高至2016年的5.95%,位居全省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100%。
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5个乡镇、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完成市文化馆新馆搬迁、一期提升改造工程。全市75个公共文化场所全部免费开放,开展博物馆、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系列活动100余场。全市在建文化旅游项目完成投资91.2亿元。蚌埠市光彩书刊市场获评安徽省出版物发行基地。禾泉农庄进入2016年中国旅游投资优选项目。
(三)社会治理得到加强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仅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更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近年来,蚌埠市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水平。创新社会综合治理,推进平安蚌埠建设。蚌埠市实现了对实有人口、特殊人群、重点青少年、社会治安、矛盾纠纷调处等综治5大要素、9大模块的全面覆盖和日常动态管控。8个试点社区、15家单位信息资源实现共享整合,形成了一个紧密集成的一体化社会治理平台体系,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水平,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标准化试点城市。安全生产工作连续三年实现了争先进位。截至2015年末,共创建18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18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68元、11625元,增长9.2%、10.6%,分别居全省第2位和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和GDP增幅连续5年高于城镇。城镇新增就业8.32万人,占全省1/8,城镇登记失业率2.8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4%,比上年下降4.3个百分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100%。城镇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35.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拥有住房46.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5平方米。2015年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6.40岁,其中女性人均期望寿命79.54岁,男性人均期望寿命74.08岁,已经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保障覆盖面快速扩大、力度大幅度增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8.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85.6%。
(五)生态文明建设态势良好
“十二五”期间,蚌埠市逐步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总量减排为主线,以推动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积极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成功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跻身国家级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区域性试点。
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期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别比“十一五”末下降6.8%、8.8%、11.6%、13.83%。2016年蚌埠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的天数占全年67.8%。在全省率先建立水污染跨行政区域联防联控体系。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17.67%和22.79%。
三、蚌埠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总量尤其是县域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指标不足。根据测算,蚌埠市人均GDP要从目前的41855元达到2020年的57000元,4年内至少必须保持8%的年均增幅方可完成。但是,蚌埠市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需求总体不振,产业水平整体处于中低端,新兴产业规模不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县域经济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环境资源能源等要素对经济发展的硬约束与日俱增。对标合肥、芜湖、徐州等先进地区,差距明显。以与蚌埠市区域面积、人口规模均相当的芜湖市为例:1998年,二者经济总量相当,芜湖市为163.68亿元,蚌埠市为162.59亿元。但到2015年,芜湖市的经济总量为2457.32亿元,是蚌埠市的1.9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441.87亿元,是蚌埠市2.12倍;固定资产投资为2709.19亿元,是蚌埠市的1.86倍;财政收入为470.01亿元,是蚌埠市的2.06倍。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三产比重偏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反映一个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蚌埠市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发展仍然不够。2016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00.01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609.12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576.69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45.2∶39.8调整为14.4∶44∶41.6。一产比重偏高,二产近“半壁江山”,三产比重亟待提升。
3.社会治理任务艰巨。随着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些人产生了“经济至上,社会治理放一放”的思想。其次,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与质量不优并存,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的问题依然存在,皖北中心城市能级亟须提升。以生产安全为例,2016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15起,死亡101人。其中道路运输事故105起,死亡91人;工矿商贸事故10起,死亡10人。发生较大道路交通事故2起。
4.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2016年末户籍人口379.52万人,比上年增加3.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7.18万人,比重仅仅为33.5%,距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值(≥60)还有很大差距,4年时间内需年均提高6.63个百分点才能实现目标,难度很大。薄弱的农业制约了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脱贫攻坚难度加大。截至2015年底,蚌埠市共有贫困村88个,贫困户40004户、86023人,贫困发生率2.96%。今后几年将是蚌埠市精准扶贫工作“攻城拔寨”的关键阶段。
四、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是指挥棒、红绿灯。”因此,化“五大发展理念”为蚌埠市的崭新实践,就成为破解蚌埠市通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路所有难题的“金钥匙”。
首先,以创新发展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全市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一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系统推进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二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支持现有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调整布局,着力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孵化体系,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平台。实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引育计划,加大“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造就一批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的高端领军人才。发挥合芜蚌人才金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作用,加快在蚌建设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硕士生实训基地。三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深入实施调转促“486”行动计划,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二三产业比重力争突破90%。加快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牢固树立“发展经济,工业优先”的理念,努力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加速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四个一行动计划”。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升级,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推进“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商贸流通、互联网+文化旅游、互联网+民生”,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创造新型业态。
第二,以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增强协调性才能使经济发展行稳致远。一要统筹城乡、市县一体发展,坚持重大产业项目向县域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向县域延伸、优质资源要素向县域集聚,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二要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在城乡一体化中补农村社会发展的短板,核心是“让农村美起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由“以点为主”向“由点带面”的战略转换。三要坚持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相互协调,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四化同步”中补农业现代化的短板,核心是“让农业强起来”。
第三,以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资源能源的节约利用为重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加快建设“美丽蚌埠”。
第四,以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全面对接、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坚持进口与出口并举、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齐抓,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支持和引导保税物流中心提升服务功能,谋划建设综合保税区。大力实施口岸提升、主体培育、出口品牌和进口促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全面提升口岸功能和贸易便利化水平,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型升级。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大力推进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加快人才特区建设,打造京沪线人才集聚高地。推动开发区由速度数量型向质量特色型转变。
第五,以共享发展决战决胜同步全面小康。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一要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全民共享发展。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教育集团化推进力度,促进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促进起点公平和机会公平。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全面提高就业和创业服务、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二要有效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确保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继续高于经济增长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切实提高工资性收入,多种途径增加经营性收入,努力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扩大转移性收入。三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要深入贯彻中央、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组织实施脱贫攻坚“123”行动计划,一年实现贫困村脱贫,二年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县摘帽,三年巩固提高,确保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户都不掉队。推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注释: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是一种综合指数,是监测统计指标实际值除以标准值,然后再经加权综合而得的。实现程度60为总体小康,100为全面小康,也就是说,全国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是以60为起点,100为终点。
参考文献:
[1]蚌埠市2015、2016、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zwgk.bengbu.gov.cn.
[2]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zwgk.bengbu.gov.cn/com_content.jsp?XxId=978163655&DwId=86966862.
[3]胡鞍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是补强“短板”[N].新华日报,2017-03-23(11).
[4]张高丽.坚定不移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N].人民日报,2015-11-09(2).
[5]张占斌,高立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衡量标准与科学内涵[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1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