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永超: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分析(下)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1-25 浏览量:23

来源: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中部地区发展规划的新思路

根据产业转移的新趋势,确定中部地区发展的新思路为:

4.1着力提升综合优势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正由资源基础型向综合环境型转变,而环境优化标准越来越高。中部地区承接转移的产业不仅仅有走资源环境、劳动力或土地低成本路线,而且也有走产业积聚、人才、技术以及区位与市场路线。因此承接地比较优势会由某类优势向综合优势转变。

不同的企业对投资环境的要求不同,机械制造企业要求土地、电力、交通、运输等能够得到保障,以争取成本优势;科技型企业要求有人才基础,以争取更强企业竞争力;生产消费品企业考虑的是承接地的区位,以争取好的市场布局。

如果承接产业是在一个层次上的,跨度较小的,那么产业承接应对的压力就会较小,然而即将面对产业承接的区域竞争是空前的,没有哪个地区仅凭某一两种优势,就会全面胜出,产业转移的层次跨度越大,对区域发展的优势与条件的要求就会越高,这就要求中部各地着力培育综合优势,使得要素很快在这一地区进行积聚,从而保障产业承接地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4.2重点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要由产业集聚到产业集群的发展,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会有大大小小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产业集群在产业转移中成长壮大,中部各省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扶持龙头企业,加大配套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引进力度,承接配套产业转移,完善产业配套,形成具有联系效应的产业链条,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主导产业,从而做大做强各省主导产业。

国家对中部地区发展的基本定位是全国商品粮和优势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能源生产基地、重要原材料生产基地、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输出基地和重要的文化和旅游基地。中部六省在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已在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能源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形成了自身的主导产业群,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这也是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依托,产业移人必须紧紧围绕壮大这些主导产业积极实行差别化的承接政策来进行。包括设置差别化的市场准入标准,通过给予特别的土地、信贷、财政贴息和税收刺激等政策支持,鼓励主导产业项目及其相关项目的进入,限制非主导产业,尤其是资源消耗高、能耗高、排放高、产品档次低的一般性产业和产品的进入。

4.3产业链的深化和整合

在产业转移中,产业之间的渗透与融合是必然的。既有通过对产业链上相同类型企业的约束来提高企业的集中度,扩大市场势力的横向整合,也有产业链上的企业通过对上下游企业施加纵向整合,使之接受一体化或准一体化的合约。另外,还有包括横向与纵向整合在内的混合整合,涉及股权转让的并购、拆分以及战略联盟会越来越多。

(1)以企业关联为基础

产业竞争最终表现为产业整体的竞争,因为任何经济行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都不是孤立的,在市场分工体系中与其他主体产生关联。产业内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及其支持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在一起,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并通过与产业内外其他企业的关联,为产业链的有效整合奠定了微观基础。因此,企业的协作程度及某一特定区域企业的数量,对产业链的整合至关重要。中部地区中的核心企业与产业链上关键企业结成战略联盟,进一步加强整合重组和上下游产业融合,展开产业链整合与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是企业扩张、重组与联合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重头戏”。

(2)调整企业发展思路,重新确定优势产业

调整企业发展思路,重新确定优势产业,改变传统的发展思路,立足可持续发展内生优势可再生资源,把那些能有效促进中部产业链整合的较快富民的产业确定为优势产业。把这些产业确定为核心产业,可以较快地积累资本,增强产业关联度,实现产业链整体的协调统一,进而促进两部地区经济发展。[4]

(3)从培育企业群产业链网络体系着手,改善转移产业的成长环境

中部地区承接转移的产业链整合尚处于初级阶段,转移产业普遍存在着同业无序竞争严重、缺乏中介机构支持、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问题。我们应从培育企业群产业链体系入手,着力改善产业成长环境。一是建立中介服务平台,为个业交流信息、有效沟通提供服务。二是建立金融机构、中介服务平台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整体效应。

(4)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地区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产业是否具有市场优势,而产业是否具有市场优势取决于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产业的比较优势不再局限于传统贸易中所依赖的资源禀赋,而是由产业链上各环节竞争、协作、创新等动态因素所导致的优越,即产业的内生比较优势。内生比较优势的发挥可以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来扶持优势产业,加强产业配套,促进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形成分工网络,进而扩大产业范围和产业规模,降低内生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内生比较优势的发挥还可以通过加强资金的积聚和积累,拓宽融资渠道,在外牛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建立特定的产业,在原有的优势上不断培育出新的内生比较优势,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任静.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23—327,

[2] 安徽省社科院课题组.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思路[J].战略研究,2009(4):11—14.

[3] 梁云,计永超,刘银国.全球金融危机下的我国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2too(1):39-41.

[4] 庄晋财,吴碧波.两部地区产业链整合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研究[ J].求索.2008(t0):5—8.

收稿日期:2010—09—15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如何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全面融入长三角”(AHSKW08DOI);安徽财经大学青年科研项目“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仄产业转移的政策转犁研究”(ACKYQ0939ZC)

作者简介:梁云(198l-),女,广西桂林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电子商务研究。刘银国(1964-),男,安徽阜阳人,安徽财经大学商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公司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