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纵观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实践不难发现:国际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因是利益驱动, 客观基础是地区差异, 关键环节是技术转移, 主要载体依托企业和跨国公司, 而政府的介入是其重要保证。这些内在规律对安徽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有着深刻的启示, 课题组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产业转移;规律性;安徽省;启示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一、国际产业转移规律性的概述
二战以来, 国际上出现过几次大的产业转移:一是20世纪50 年代至60年代, 美国将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二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三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亚洲“四小龙”以及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低端产业向中国沿海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目前, 国际产业正处于第四次转移期间。纵观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践, 体现出以下规律。
1.利益驱动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因
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哪里有利益, 企业就会关注哪里;哪里的利益最大, 企业就会奔向哪里, 产业就会转移到哪里。企业这种坚持不懈的追求, 不仅着眼于当期利益, 更着重于长远利益。20世纪下半叶, 无论是早期的美国企业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的转移, 还是后期的日本企业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转移, 莫不如是。因此, 产业转移的实质既是生产力的转移, 同时也是生产力所有者利益需求空间的转移。因此, 利益驱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因。
2.地区差异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客观基础
先天的自然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了要素在地区间的梯度流动;后天发展中的差距, 使得一定程度的要素流动最终引致了产业转移。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根源于此, 从而成就了亚洲“四小龙”的辉煌;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依然催生于此,并将有力促进承接地经济的快速崛起。事实上,随着境内市场狭小与生产能力扩张之间矛盾的突显、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与企业追求更多利润之间矛盾的加剧、产业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瓶颈之间矛盾的上升, 无不使产业在地区间的转移成为必然。中国成为第四次国际产业承接地之一的主要原因正是缘于自身自然资源的良好基础以及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后发优势。因此, 地区差异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
3.技术转移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关键环节
产业的国际转移不仅仅是该产业资产、设备等生产资料的简单空间移动, 更为重要的是技术、管理、观念等无形资产的价值转移, 其中的技术转移尤为关键。产业承接地只有把握核心技术, 真正参与到产业价值链中, 才能减少产业转入的负效应, 增加与发达地区的正相关。日本在世界工厂形成过程中, 其钢铁等基础原材料工业和汽车等加工组装型产业, 之所以能在短短15年内就掌握了欧美各国历时半个世纪所开发的先进技术, 达到并赶超世界领先水平, 正是由于他们注重技术的引进、消化与提升。因此, 技术转移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关键环节。
4.企业和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元, 也是产业转移的行为主体。就微观层面而言, 产业转移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种具体行为方式, 企业扩张的活动过程推动着产业要素的梯度流动, 企业迁移的影响因素和动机决定着产业转移的运动方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 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60%、国际投资的90%、国际技术转让的80%和研发活动的90%, 其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影响到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为方式和发展趋势, 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名副其实的主力军。因此, 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5.政府介入是国际产业成功转移的重要保证
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践表明:在现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 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有效引导和调节。以韩国振兴为例, 正是运用政府的力量, 以产业政策为手段, 积极吸引外资, 主动承接来自欧美和日本的产业转移, 才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里走完老工业国用了一二百年才走完的历程, 使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日本及拉美等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起飞”也无不与其政府的强大作用直接相关。可以说, 现代市场经济并非是自由放任的, 其本质上都渗透着政府的宏观调控。因此, 政府介入无疑是国际产业成功转移的重要保证。
二、安徽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 国际产业转移有其内在规律性,正确认识、把握和利用这些规律, 对正在加速崛起的安徽而言, 无疑有着深刻的启示。据此, 安徽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应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呢?
1.为商富商, 以商引商, 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首先, 只有切实为转入企业创造利益空间,才能吸引国内外企业向安徽积聚。那么, 安徽能够给转入企业创造怎样的利益空间呢? 一是劳动力成本优势。安徽现有高等院校97所, 在校学生78万人;省级以上科研院所158家, 科研人员约有120万人。丰富的人力资源, 使得安徽的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 用工成本不到沿海的七成。二是运输成本优势。安徽居中靠东, 沿江通海, 水陆运输方便, 拥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快速交通网络, 这不仅使城市间人流、物流、文化联系更加紧密, 而且大大地降低运输成本。三是自然资源优势。安徽有3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 煤炭储量居华东之首;风景名胜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为东部沿海地区的1.7倍, 这些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值得充利用。四是产业基础优势。安徽已形成冶金、建材、家电、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业集群;钢铁、化工等众多行业的年销售收入已超千亿;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已形成产业发展共生圈, 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 目前综合商务成本只有沿海三分之一左右的安徽, 只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并以此创造更多利益空间, 就能吸引各方产业向安徽积聚。
其次, 只有树立转入企业的示范效应, 才能扩大东部产业不断向安徽转移的积聚效应。就战略角度和长远利益而言, 千方百计地让引进项目和转入企业有利可图, 是安徽在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竞争中赢得先机的根本保证。只有让企业先赚钱、快赚钱、赚大钱, 充分发挥先期进入企业赚钱的示范效应, 以商引商, 才能源源不断地吸引后续企业和相关产业大规模转入安徽。事实正是如此。几年前, 安徽省政府以极其优惠的条件和政策措施, 吸引联合利华(中国)公司将其生产基地从上海转移到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盈利能力较强的安徽;自此, 联合利华将数家工厂资源全部整合, 打造统一的合肥生产基地, 使其产品成本下降46%, 综合效益提高30%。在联合利华赢利示范效应下, 康佳、格力、美的等一些家电大户纷纷将生产基地转入安徽, 导致家电产业向安徽的快速积聚, 并使安徽成为全国第三大家电生产基地。
再次, 只有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才能提高转出地政府推进产业转移的积极性。利益驱动不仅适用于企业生产或产业转移, 同样也存在于各地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目前,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产业转移正面临着两难选择, 一方面, 本地发展空间不足、劳动力成本偏高、环境压力加大,迫切需要推进产业向外转移, 腾出发展空间, 大力发展服务业,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 又担心产业空心化, 出现税收减少、产业竞争力下降、就业不足等问题。因此, 作为产业承接地的安徽, 不能不考虑产业转出地政府的感受。只有积极谋划, 主动和产业转出地政府建立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 消除其顾虑, 引发其动力, 才能真正使相关产业转得出, 移得入。对此, 共建产业园区、共同分享利税是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 考虑到转出地政府税收流失压力, 可将企业管理营销部门仍留在转出地, 共建园区只承担加工制造部门, 以共同分享企业利税;通过税收分成让转出地政府分享共建园区收益;将共建园区服务业优先委托给转出地企业承担等。
2.统筹产业规划, 打造特色产业, 建立承接
产业转入的长效机制首先, 只有立足自身优势, 统筹产业规划, 才能避免落入产业梯度转移的陷阱。如前所述, 安徽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固然存在着资源、区位、交通和产业基础等方面优势, 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劳动生产率不高, 生产要素支撑能力不强;产业链较短, 国际竞争力较弱;整体环境不优, 在吸引外资方面存在着来自新兴发展中国家及中西部地区的挑战等。因此, 在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中, 安徽不能盲目乐观, 更不能追求短期效应, 一揽子承接产业转移, 而要紧密结合省情,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根据产业梯度转移要求和主体功能区划, 系统编制《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指导意见》, 将产业布局与省内各地区的独特优势结合起来, 对产业发展和规模布局作出科学、合理、长远的规划, 从而实现承接的产业与自身资源要素禀赋优势有效对接。事实上, 也只有大力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密切关注和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产业政策, 重点引入并发展那些国家鼓励、扶持、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才能避免出现简单转移、重复建设、产业分散、项目落后等现象, 才不至于落入产业梯度转移陷阱的尴尬境地。
其次, 只有立足产业现状, 打造特色产业, 才能吸引相关产业的集群式转入。怎样彰显地区产业发展特点, 既集中统筹、整体推进, 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走产业特色化道路, 是安徽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必须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为此, 在承接范围上, 应立足自身需要和产业发展趋势, 变“盲目招商”为“理性选商”, 努力在承接工业项目的同时, 大力发展为生产和流通环节服务的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咨询中介等服务业, 并以此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在承接方式上, 应避免产业雷同或低水平竞争, 实行错位发展, 将承接产业转移与地区优势产业的升级结合起来, 重点加强对先进技术和高端制造或研发项目的转移承接,并以此带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以加工制造业为例, 安徽已形成了以合肥、芜湖等为主的汽车产业集群;以安庆、淮北、铜陵、阜阳等为主的服装产业集群;以沿江石化和精细化工、沿淮煤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集群;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中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等。今后, 如何在承接方向上促进这些优势产业由“点状、线状”向“块状、面状”的聚集, 形成产业合作和产业转移的新模式, 以充分体现承接的有效性、开发的支撑性、示范的带动性, 将是安徽承接集群式产业布局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再次, 只有立足地区差异, 坚持科学发展, 才能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良性格局。当前, 奋力崛起的安徽, 究竟应怎样依托区域优势, 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呢? 或者说, 在具体项目把握上, 应怎样有选择性地做好产业转移承接, 实现承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呢? 根本的标准应以是否符合安徽科学发展为依据。理论上说, 不论是重工业、轻工业还是高新技术产业, 也不论企业规模的大中小, 只要能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发展, 都应欢迎投资。但事实上,还必须形成有利于安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承接产业体系, 杜绝上马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必须形成有利于安徽专业化分工、系列化生产、集聚式配套的产业格局, 杜绝与自身要素禀赋不相符、缺乏带动效应的产业转入。例如, 作为华东地区能源供应基地和国家级材料工业基地, 安徽可着眼于能源、原材料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大力推进行业技术改造和战略性重组, 着力延伸产业链条, 提高产业集中度, 加快建设面向长三角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和加工基地。总之, 只有以自身优势产业为依托,坚持科学发展观, 才能不断实现承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快产业转型, 推动产业升级, 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 要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主动实施自身产业转型。面对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 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安徽, 既要积极把握当前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动向, 主动实施产业转型;又要把握好产业转型的方向, 有的放矢地实施转型。当前, 我国已进入产业转型的硬约束时期,对沿海地区来说是一种冲击, 更是腾笼换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良机;对安徽来说是一种挑战, 更是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转型的契机。安徽理应把握机遇, 着眼大局, 顺势推进自身产业转型。应当看到, 我国现行产业结构依然建立在以汽车、住房为代表的消费结构上, 我国工业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且这一消费结构和工业发展阶段还将保持一段时期, 重化工业仍将是我国今后产业发展的重点。因此, 安徽需要加快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自觉推进产业转型, 促进重化工业升级, 使传统产业向品牌化方向发展;需要加大对能源、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等传统优势行业的扶持, 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着力把安徽打造成中国承东启西的加工制造业基地。
其次, 要在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大力推进自身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企业搬迁, 而是伴随产业层次的提升, 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只有加大承接技术转移的力度, 并逐步实现“以市场换技术”向“以竞争求技术”的转变, 才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真正获得最大化利益。因此, 安徽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时候, 必须时刻遵循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相结合、技术引进与技术层次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在鼓励外商来皖投资设厂的同时, 更要采取各种手段鼓励他们向安徽转移关键技术;在承接跨国公司由加工基地向研发中心转移的同时, 更要致力于技术层次的引进。如为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而开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的技术研发等。事实上, 安徽拥有合肥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市、服务外包试点市、芜湖全国动漫基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这些无疑都有利于安徽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产业升级。而处于后发地区的安徽, 也惟有把握技术进步, 才能实现中部崛起的历史使命。
再次, 要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动力。长期以来企业重引进、轻消化吸收, 尤其是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脱节的现象成为各地承接产业转移的一大陋习。近年来, 安徽虽然初步形成了以奇瑞轿车为代表的企业自主品牌创新;以合力叉车为代表的产品自主名牌创新;以马钢、海螺水泥为代表的结构调整创新;以华东光电所为代表的军技民用创新;以中科院物研所和中科大为代表的战略前沿自主创新等自主创新模式, 探索出了具有安徽特色的自主创新路子, 但怎样将自主创新由点到面的扩展开来, 真正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形成由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创新的良性循环, 仍是我们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为此, 安徽可考虑选择主要行业, 通过制定行业基本标准来整合相关企业创新需求, 建立由若干优势企业牵头、同行企业和专家共同参与的自主创新平台, 以企业合作开展的技术研发联盟形式,加大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 从而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正在推进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无疑值得期待。
4.树立招大商的意识, 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 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首先要更新观念, 坚定信念,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从项目转移到产业集群的转移。常言“发展要靠投资, 投资要靠项目, 项目要靠招商”。虽然始于2004年的“ 861”行动计划经过6 年的实施硕果累累, 不仅见证了安徽经济社会加速崛起的历程, 而且成为安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实现逆势上扬的强大引擎, 但总体而言, 安徽目前仍很缺乏能够产生拉动作用和形成集群的大企业和大项目。因此, 安徽未来的招商引资仍要强化大招商意识, 树立招大商信念, 把重点放在引进一批有竞争力和拉动力的“龙头”企业上, 并以其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大批相关企业的投资, 从而形成以点带面、从项目转移到产业集群转移的良性发展格局。以全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的合肥为例, 2008年, 京东方TFT-LCD六代线项目的成功引进, 不仅使合肥有可能成为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平板显示产业基地, 而且将极大地提升安徽家电产业的集聚效应和整体竞争能力。很显然, 京东方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 并不在于其自身高达175 亿元的总投资, 而是体现在将由此引致的20多个配套生产商的落户,体现在该项目对其上下游产业链2 ~ 3倍的投资拉动以及4 ~ 5倍的产出拉动。
其次要优化服务, 提高效能, 以产业配套催生有效的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践证明,只有优质的服务和有效的机制, 才能促使移入产业扎根本地, 开花、结果;只有全方位的产业配套体系, 才能真正促进产业转移带来的产业升级。相反, 那些仅为追逐优惠政策而产生的简单产业转移无法给移入地区带来真正有效的产业集聚,由此引入的“候鸟企业”, 一旦优惠政策出现调整, 就会离开。因此, 作为产业承接地的安徽, 一定要特别重视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作用, 认真研究大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个性化需求, 并积极创造条件, 着力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优质服务。这里的产业配套, 不仅包括产业领域内生产技术环节的联系, 而且还应涵盖为本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的诸要素供给, 包括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政策环境、中介服务等等。安徽深受沪皖两地关注的华谊集团的整体转移就是最好的例证。按照规划, 华谊将在无为化工园里规划建设23个项目, 总投资超过230亿元。这不仅促使安徽一批化工企业产品的调整和重组,以期在产业链上与之配套;而且也吸引了杜邦、巴斯夫、拜尔等世界知名化工企业的纷踏而至。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政策扶持, 转变政府职能,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承接产业转移环境。安徽要实现中部崛起, 就必须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与泛长三角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的衔接;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就必须要加强能源、环保、物流、通讯等公共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相关机制创新,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此,可利用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建立之机, 设立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 加大对示范区承接项目的资金扶持;制定支持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 明确和细化示范区先行先试的具体模式。与此同时,应按照“搭建平台, 疏通渠道”的招商引资工作思路和“首攻大上海, 融入长三角, 突破粤闽, 拓展港台”的战略部署, 积极拓展引资渠道;在进一步加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沟通与合作的基础上,加大与在皖外省商会的合作力度, 积极拓展港台引资渠道;出台鼓励企业跨地区并购与重组、支持配套转移和产业链转移的相关政策措施, 搭建承接产业转移的信息沟通与组织平台。
其次要转变政府职能, 提升服务理念,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众所周知, 市场经济环境下, 政府主要是在政策、机制、体制和环境方面发挥作用, 政府的介入并不能代替市场主体行为。正如前文所述, 国际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因是受利益驱动, 最终还是遵循市场化原则。因此,安徽要想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就必须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强化“以企业为重、以发展为重、以投资为重”的服务观念, 积极营造“开明开放、宽松宽容”的发展环境, 真正向有限型、服务型政府转变;就必须要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 完善市场机制, 建立有效竞争的市场秩序,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为此, 不仅要切实下大力气取消审批制, 推行登记备案制, 真正解决好审批事项多、办事效率低、工作程序太复杂、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尽最大努力让企业和投资者满意;而且要在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非禁止的范围内, 着力探索建立工业项目建设的要素供给保障机制, 帮助企业突破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尤其是要打破行政区划、地方保护以及市场壁垒的限制, 努力构建泛长三角区域内的统一大市场, 使安徽成为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承接热地。
参考文献:
[ 1] 安徽经济信息中心.“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J] .经济蓝页, 2009.
[ 2] 谢代银.全球产业转移与区域战略抉择[ 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3] 安徽经济信息中心.2009— 2010 年安徽省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J] .经济蓝页, 2009.
[ 4] 刘怀德等.企业迁移的动因研究[ 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0).
[ 5] 安徽省产业政策处.加大引资力度, 加快承接步伐[ EB/OL] .http://www.ahjjxxw.com.
[ 6] 吴克明.安徽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若干思考[ J] .江淮论坛, 2009, (1).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AHSKO7 -08D104)
来源:江淮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