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刚:合肥都市圈生态空间布局与空间共建重点领域研究(上)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5-30 浏览量:20

来源: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摘 要构建都市圈生态文明一体化机制建设生态共同体和生态都市圈是都市圈发展方向合肥都市圈已经跨过省会经济圈和合肥经济圈两个阶段正在向合肥都市圈方向演化需要在生态空间总体布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共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共建等方面加强研究,推动建立起符合区域整体利益长远战略利益的协同发展机制

[关键词] 合肥都市圈;生态空间共建;生态文明一体化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一方面带来全球经济结构的整合, 另一方面也推动各种城镇群体空间结构的加速整合, 都市圈成为城镇群空间结构的整合趋势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都市圈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区, 也是资源环境问题高度集中的地区, 有关都市圈的研究成为热点, 都市圈区域生态污染和保护问题也日益成为学界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共同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生态共同体和生态都市圈应该是都市圈各城市的共同努力方向

关于都市圈生态一体化研究综述及启示

城市的空间本质特征是聚集, 城市群是城市空间聚集的高级阶段, 而都市圈空间结构又是城市群结构的高级化王玉明2015认为面对城市群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需要引入城市群环境共同体的新思维打破分割式的环境治理模式通过构建城市群环境共同体, 充分发挥共同体的功能, 推动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1]汪波2015认为中国城市群不断扩展核心城市群已呈现连绵一体的发展态势, 也会使环境保护失去自然缓冲带导致环境污染的叠加效应区域性生态污染已使传统发展道路无法延续, 走出区域生态治理的公共困境是城市群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这逼迫城市群区域必须推进生态一体化治理[2]吴殿倬在研究京津冀都市圈环境保护一体化问题时针对京津冀都市圈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出现的由于缺乏严格的资源环境空间管制措施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大大降低等问题, 认为京津冀三省市同处一个生态单元地理相连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三省市任何一方都不可独善其身, 而必须是同呼吸共命运”,提出都市圈各城市要打破一亩三分地各自为政的现状采取统一行动实行联防联治[3]

以上关于城市群和都市圈生态一体化建设的研究对合肥都市圈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合肥都市圈目前包括合肥淮南六安滁州桐城五市2015 年总面积4.68 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2194.8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9107.1 亿元,分别占安徽全省的33.5%36.1%41.4%,不仅在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功能在国家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新格局中也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合肥都市圈的前身是2006 年成立的省会经济圈,2009 年又拓展为合肥经济圈合肥都市圈区位条件优越,科教优势明显,自然与人文资源较为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10 年来基于成员城市的共同努力在会商机制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分工合作联合招商引资市场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科教资源共享干部人才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经济实力大为增强,社会发展明显加快成员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核心城市合肥成长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带动经济圈向都市圈战略升级,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合肥都市圈区域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与人口产业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在空间上更加高度关联加之各开发建设主体不考虑生态环境外部效应粗放式发展, 这种过度利用资源, 占用生态空间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模式极大损害了区域整体发展的利益同时在现行政绩考核体制下, 只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发展利益的开发建设行为几乎难以收到约束和管控因此合肥都市圈发展模式必须转型, 在生态空间总体布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共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共建等方面加强研究, 推动建立起符合区域整体利益长远战略利益的协同发展机制

二、合肥都市圈生态空间布局及生态空间共建重点区域

塑造都市圈生态空间特色适应都市圈扩容调整后城乡建设出现的新情况, 进一步强化不同区域的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控制开发强度加强开发管控保持良好的城乡空间形态建立稳定的区域生态网络, 塑造山水田园水绿交融的生态空间特色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形成有特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4]

1. 优化都市圈生态空间格局

都市圈生态空间建设以环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统领共建一核一区四廊多斑块的生态空间格局。“一核为巢湖生态核,要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坐标[5];“一区为大别山生态保育区构建长江经济带生态屏障;四廊包括淮河江淮运河裕溪河+兆河)、滁河-驷马山生态廊道江淮分水岭生态廊道,多斑块包括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在内的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公园采煤沉陷区和饮用水源地等重点生态保育板块和生态点源2020都市圈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基本建成产业绿色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有效保护的生态经济圈

2. 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共建

加快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城湖共生三生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示范区生态功能评估体系以全面控污与生态修复为核心合力推进环巢湖流域山矿区森林保育推进流域水环境区域大气环境治理强化重点矿区重点污染源及重点污染区域环境综合整治, 共建环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将环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打造成都市圈优质三生核心区2020巢湖流域率先建成清洁生产示范基地10%以上的重点工业企业达到清洁生产国际先进水平40%以上的重点企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90%以上的重点企业达到国内平均水平

推动巢湖流域水质持续改善把巢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坚持应急防控与长效治理并重恢复巢湖环境容量使巢湖成为具有持续自净能力的生态大湖加快巢湖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污染行业的治理和管控加强环湖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及截污管网建设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执行比一级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主要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和总磷等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IV 类水质标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 发展环巢湖生态农业实施龙河口引水工程西河兆河引水工程驷马山引江西输工程和引江济巢工程有序恢复江湖自然沟通加快水体循环与交换增强湖泊自净能力对塘西河外湖和十五里河入湖区蓝藻实行物理-生态拦截提高蓝藻应急处置能力实施巢湖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工程开展入湖河渠生态清淤, 建设河道防护林保护滨岸湿地自然植被带构建不同类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