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刚: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10条建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5-15 浏览量:21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本期“每期一题”聚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从标准化生产、农产品体系、产业集聚、品牌建设等维度提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可操作建议。

        一、推动特色农业发展

        (一)发展特色农业。地域、地质、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禀赋对农产品的产量、品质、成本、类型等影响较大,以致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特色农业。特色农业是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根据市场需要和社会需求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农业。我国是农业大国,生态环境多样,具备农业特色资源优势的地域极为广袤,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业和特色农业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色农业包括都市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精品农业、水体农业、立体农业、绿洲农业、旱地农业等。特色农业技术涉及种植、养殖、储藏、保鲜、加工等各个方面。特色农业的发展,要改变传统农业发展的思维方式,从量的增长转变到质的增长,从传统无序的生产转变为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特色农业与产业化经营这一有效的组织形式相结合,将会大大提高农业竞争力。

        (二)以规模化、专业化与特色化原则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围绕着特定的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规模化和专业化的产业集聚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资源整合方式,而专业生产区域化是农业产业化有效的生产组织与经营模式。过去人们认为,只有规模大才能取胜,小规模难以达到有效目的。但小企业和农户,如果以产业区的方式进行重新组织,集中搞好一个产业,也能够形成竞争优势。而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在特色农业领域中,众多与特色农业联系密切的生产者、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特色农业是常规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常规农业,具有区域优势、产出名优产品的农业, 具有市场前景和较高效益的农业,同时也是可以引进并有一定规模的农业。

        (三)推动在一定地理空间形成规模化的优势农产品产业集聚区。农业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基地化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发挥地缘优势,集中连片开发,推动农业生产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集聚发展,在一定地理空间形成规模化的优势农产品产业集聚区,变特色产品为致富产品,以特色产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形成区域农业产业化新格局。

        二、发挥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效应

        (四)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国外已经有100 多年的历史。我国农业资源丰富,地域特色明显,农业文化底蕴深厚,在农产品地理标志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优势。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对于整合各地优势农业资源,提升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和质量,保护我国民族特色产品和产业,对于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以及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

        (五) 以地理标志为链接促进特色农产品连片开发。在土地资源有限、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的现实约束下,商标的注册和使用,可以使农产品走向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挖掘市场空白和扩大市场份额,进而赋予农产品更高的价值, 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农产品地理商标是特定区域内申请主体成员所共有的知识产权,具有一定的区域共享性,有助于将分散经营的农户和中小企业联合起来, 实现规模经营,形成拳头产品,促进特色农产品连片开发和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规模化,形成农业专业区域产业化。

        (六)挖掘、培育和发展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优势农产品品牌。有条件的区域要制定本区域内农产品商标培育计划,挖掘、培育和发展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优势农产品品牌,探索建设国家级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促进特色农产品向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以规模大、效益好的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为重点,构建科学合理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梯次培育计划,加大指导服务力度,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同时,利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资源, 带动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以及流通、中介、仓储、包装、印刷、餐饮、金融等中小企业发展,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产业服务配套体系。

        (七)实现农产品地理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转换。地理标志农产品受到国家保护,具有“5 个特定”,即特定的品种、特定的品质、特定的地理环境、特定的人文历史、特定的生产方式。在特定的生产方式方面,受“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在产前、产中、产后、储运、包装、销售等环节都有特殊要求,更有利于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有严格的资源条件和质量规范, 生产者在申请“农产品地理标识”保护时,必须出示有资质的产品安全检测证明。因此,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不但具有和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的安全性,而且还具有独特的优良品质、独特的营养风味,更含有深邃的人文历史文化。标有“农产品地理标识”的农产品和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以“三品一标”的形式,满足人们不同的消费需求。将农产品地理商标附着在农产品之上,可以缩短消费者的认知过程,为农产品走向市场、实现交易打开了便捷之门,实现农产品地理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转换,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名优产品。

        三推动龙头企业+地理标志+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发展

        (八)探索适宜的农业产业化新模式。随着全国各地农业产业化的深入推进,其经营组织模式正在不断创新,主要有“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和“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四种模式,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证明, 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每一种组织模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一定的适宜条件。“龙头企业+地理标志+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是一种适宜于推进农产品地理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转换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九)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在农业产业化推进过程中,龙头企业处于核心地位。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主体,龙头企业已成为吸纳先进生产要素、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 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各地的实践经验也表明,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注重发挥带农惠农作用,不断创新和完善利益分享机制。通过保护价和加价收购农产品、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多种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让农民共享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果。在这过程中,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民市场意识、合作意识、经营能力也都得到明显提高。“龙头企业+地理标志+基地+农户” 经营模式可以在一个地理标志下有几个龙头企业,每个龙头企业有单独的商标,形成农产品加工的多龙头带动机制。通过由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和农户,整合政府资源、地理标志、市场渠道、种植技术、土地和人力等资源,推动区域特色农产品走基地化种植、精深化加工和品牌化营销的产业发展模式。

        (十)推动农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围绕自然资源禀赋选择合适的特色农业产品,以“粮经并重、集中连片、规模开发”为原则,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是“龙头企业+地理标志+基地+农户”模式取得成效的关键。通过品牌带动和以品牌为核心的“龙头企业+地理标志+基地+农户”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推广,对区域从事同种或者相关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农户和企业,组织起来集中管理、规模生产和市场营销,分散的农户以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通道连接到市场,建立农户可以分享生产和销售的整个市场的利益,同时也使政府资源、企业资源和农户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特色产品、人力、土地、市场信息、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诸多资源的有效整合,标准化与产业化紧密结合,以品牌化推动标准化,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企业等各经营主体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作者单位:孔令刚,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