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的政府、企业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区域合作机制,区域合作范围已由16个相邻城市扩大到沪苏浙三省市,初步形成了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次、相互联动的区域合作机制。
1.在政府层面,形成了“高层领导沟通协商、座谈会明确任务、联络组综合协商、专题组推进落实”的省(市)级政府合作机制。所谓高层领导沟通协商,即从2004年起,沪苏浙三省市党政主要领导每年定期召开协商会议,就事关区域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和重大事项进行磋商,所达成的一致意见,成为长三角地区开展区域合作的直接依据。所谓座谈会明确任务,就是三省市每年轮流承办由常务副省(市)长参加的“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按照三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在磋商中确定的区域合作重点,明确工作任务。这个座谈会下设联络组和专题组,联络组负责综合协调;专题组负责对共同确定的重大问题合作研究,提出实施方案。通过座谈会机制,将高层磋商确定的重大问题加以协调、落实。目前,“小长三角”16个城市之间构建了更加紧密的政府合作机制。
2.在行业层面,形成了有关职能部门牵头组织沟通协商的行业性跨区域的共建共享合作机制。沪苏浙三省市政府的许多职能部门围绕共同关心的跨区域重大事项,也相应建立了行业性的联席会议或联络制度,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协商、协调达成共识,然后付诸实施,逐步形成行业性跨区域的共建共享合作机制。目前,长三角城市间已有40多个部门和行业建立了这种合作协调机制,一些重点行业和领域已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1]。
3.在企业层面,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引导的企业自主参与合作机制。如上海的上汽、宝钢、百联、华联、绿地、上电等优势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广泛合作,投资兴建了一大批合作企业;浙商在沪苏两地发展的投资者达75万人,投资额达2000亿元。
2007年5月国务院召开的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两个重要文件。以此为标志,长三角区域合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种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的合作机制将会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并将出现两大新趋势:一是区域合作机制的深化,另一是区域合作机制的扩展。
区域合作机制的深化,是指长三角地区的内部,沪苏浙三省市之间的合作将会提升为联动,区域合作机制也就联动为区域联动机制。长三角地区将在产业、市场、体制、政策、环境等广泛领域加强融合、互动发展,进入区域一体化的新阶段。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未来发展过程来看,其合作的内容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目前表现为“五化”,即交通一体化、人才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政策一体化。交通一体化是指长三角政府共同规划,在未来5年内,把长三角16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个小城镇全部纳入“3小时都市圈”。建立以公汽、地铁、轻轨为主的大城市公共交通骨架体系,减少对汽车的需求以形成高效率、高强度、高密度、清洁的城市空间。人才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整合实现突破。长三角16个城市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签署了《关于建立长江三角洲紧缺人才培训合作协议书》。16个城市的人事部门还在专业技术职务、异地人才服务、博士后工作合作、高层次人才智力共享、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务员互派等六个制度层面开展合作。市场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标志。它包括商品市场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产权市场一体化、信用市场一体化等[2]。
目前,长三角已建立起了一批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的金融、技术、商品等要素市场,形成了一批年成交额超过百亿元的商品市场。据统计,在全国十大生产资料市场中,长三角就有6个,其中包括华东不锈钢中心批发市场、上海宝山钢材交易市场、宁波开发区生产资料综合市场、绍兴中国轻纺城原料市场等。政策一体化包括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则主要体现在长三角的产业分工按照“一个发展极(上海),两个支撑点(南京、杭州),五条发展轴(沪宁、沪杭、杭甬、宁通、宁杭)”的基本格局展开。各市在区域性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优势。长三角各个城市已建立了一批自己的优势行业和特色,如上海以金融、证券、信息为代表的高层次服务业、以信息、汽车、电子、生物工程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南京的石化、电子业,杭州的轻纺、旅游业,宁波的石化,舟山的海水捕捞和养殖都具有相当规模。
区域合作机制的扩展,是指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将向长三角相邻地区延伸、扩展。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2008年在制造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之后,国务院对长三角的定位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即由制造业转型为服务业。长三角要充分利用相邻地区的比较优势为自己“腾笼换鸟”,实现新的提升。安徽省是长三角最适应区域合作机制扩展的相邻地区[3]。
二、安徽与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一直重视与沪苏浙的经济合作;特别是近几年长三角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以来,安徽更加重视了与沪苏浙的经济合作。在对接长三角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1.借助南京经济圈,加快基础设施的对接。南京市过去是长三角的边缘城市,南京都市圈的提出和付诸实施,对我省东向发展具有促进意义,加快了我省融入长三角。南京都市圈强化了苏皖两省交通基础设施对接。皖江和苏江(长江江苏段)是长江下游的前、后段,在“长三角”加快发展,江苏省实施全线沿江开发的今天,皖江城市带在加速与沿海、沿江经?济一体化方面拥有十分有利的条件。沿江的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等市,通过长江“黄金水道”推进融入长三角。特别是马、芜、铜,实际上已是南京市的延绵区。《南京都市圈2006—2010五年建设规划纲要》中,规划到2010年,南京市都市圈形成以超特大城市南京为核心,以扬州、镇江、淮安、马鞍山、巢湖、滁州、芜湖7个大城市为主体,以27个中等城市(县级市、县城镇)和一大批小城市为基础的,分工合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都市圈城市体系。南京都市圈成员的选择,对城市的区位、关联度有具体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地理上该城市与南京的距离必须控制在100公里以内。此外,对产业的关联度、历史交往、文化渊源等方面也有一定要求。按照规划,从2006年到2010年间,南京都市圈要在快速交通体系建设上大做文章。一方面促进区域客运铁路高速化,合理布局铁路枢纽;另一方面还将加强城际铁路建设,建设沪宁城际铁路南京段和镇江段、沪宁城际铁路南京南联络线、南京———马鞍山———芜湖城际铁路、宁杭城际铁路南京段,宁滁城际轻轨也被列入研究规划日程表。区间内一般铁路及连接线将得到有序完善。在公路建设方面,2010年前,南京都市圈内将建成宁淮高速公路、宁蚌高速公路、宁常高速公路二期、宁杭高速公路二期,扩建宁通高速公路、宁合高速公路南京段,建设宁杭高速公路镇江段、镇江———溧阳高速公路镇江段。南京至宣城高速公路高淳段、扬州———滁州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镇江段、马鞍山———溧水高速公路、马鞍山—————溧阳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芜铜段、芜太高速公路芜雁段等相继开工建设。在区域公共交通网方面,下一步都市圈8城市将商讨变跨省长途客运为区域公交运输,一张IC卡可刷遍都市圈8城市,实现区域交通的公交化。南京在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的空间布局上,为安徽的许多城市预留了高速通道。因此,南京都市圈在安徽融入长三角中起到了沟通作用,对泛长三角的形成有重要贡献[4]。
2.出台东向发展的鼓励政策,全面支持毗邻苏浙县市融入长三角。2005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东向发展”战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省财政厅分别下发了《关于支持毗邻苏浙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了六大措施,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对毗邻苏浙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具体内容包括: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这一地区加快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体制和政策环境。鼓励、支持毗邻苏浙地区积极借鉴长三角地区好的经验和做法,大胆开展各类改革探索,在体制上与长三角地区率先接轨。加大毗邻苏浙地区行政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下放权限,提高行政效率。实行计划直接上报,简化项目申报、审批程序。加速完善基础设施,为全面无缝长三角对接奠定良好基础。把构筑全面对接长三角地区的快速便捷综合交通网络,作为毗邻苏浙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加快合肥至南京快速铁路和蚌埠至南京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以国家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为契机,加大县乡公路与长三角通道连接线的建设力度,使各乡镇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达长三角地区。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与长三角在产业上的对接。省发改委“三高”扶持资金、高技术产业化资金等,在同等情况下,优先支持毗邻苏浙地区发展产业集群。加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省县域重点工业园区发展财政贴息资金的40%用于毗邻苏浙地区。加强沿边重点城镇建设,使之成为实施东向战略的“桥头堡”。集中力量加强来安汊河镇、和县乌江镇、当涂博望镇等沿边重点城镇建设。积极争取沿边重点城镇成为第二批国家发展改革试点镇和国家级综合开发示范镇;在毗邻地区尽可能多地设立省级发展改革试点镇;大力扶持边贸市场。
同时,安徽省财政厅出台《关于支持毗邻苏浙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从工业园区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农业项目等方面加大对安徽省毗邻苏浙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其发展。设立“东向发展”资金,促进这些地方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扩大规模,做大做强。在基本建设、农村公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等专项资金安排方面,优先考虑毗邻苏浙地区。加大对毗邻苏浙地区社会保障方面投入,帮助建立健全养老、失业、卫生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增加省级担保机构资本金,并以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依托,采取直接担保、信用支持、重建、新建等多种形式,加快毗邻苏浙地区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完善使用担保体系。3年内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毗邻苏浙地区中小企业提供的担保和再担保不收取担保费用,由省财政实行担保贴费,减轻企业负担。毗邻苏浙地区农业产业化等财政支农项目直接报省财政厅,由省财政扶持资金直接拨付,减轻相关县财政负担。
几年来,《关于支持毗邻苏浙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对毗邻苏浙的安徽23个县市区有很大促进,加快了发展和融入长三角的步伐。2007年,和县、当涂、广德入选由上海国际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论坛组委会评选的第二届“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此次“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评选范围包括泛长三角(含上海、浙江、江苏三省市及安徽省沿长江各地市)县(市、区)域范围内的200余个县和县级市。2008年,第三届长三角投资发展论坛组委会与上海文汇报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等联合组织评选泛长三角(含上海、浙江、江苏三省市及安徽省沿长江各地市)县(市、区)域范围内近200个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根据科学严格的评价体系,由国家有关部门与沪苏浙皖四省市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评估计分,共有22家开发区被评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其中,我省当涂经济开发区、和县经济开发区、广德经济开发区获得“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称号。
3.因势利导,鼓励部分行业和部门率先与长三角融合。加入“长三角”区域通关改革,有利于推动我省与毗邻的沿海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对进出口企业更是好处多多。我省外贸进出口总额70%以上是在上海、南京和宁波完成清关程序,给企业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增加了进出口成本。2006年加入“长三角”区域通关改革试点后,我省试点企业将享受“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的优惠,实现在省内海关就地报关、直接在“长三角”海运口岸海关提取或者装运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目前,区域通关改革已从试点阶段的四关区,扩展到长江沿线海关关区,包括合肥、安庆海关等关区。与此同时,符合海关规定条件的企业在进出口货物时,可以自主选择向属地海关的任一海关单位申报,在货物实际进出境地的口岸海关办理货物验放手续。由于手续简便,通关时间大大缩短,被企业形象地称为“通关高速公路”。“直通放行”形象地说,就是把过去口岸、内地两道关口变为一道关口,通关效率将大大提高[5]。
长三角地区检验检疫机构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发展等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自2002年开始,长三角区域的检验检疫机构就建立了检验检疫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系人制度。2008年6月,长三角检验检疫合作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同年7月,长三角4家检验检疫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明确了建立长三角区域检验检疫机构实施直通放行制度合作机制、建立长三角区域检验、检测、监管、执法等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与合作机制。在面临业务急剧增长和人员紧缺的环境下,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内涵,不断提升合作的技术含量,更好地优化整合各地区间的信息资源,提高区域合作的有效性,成为长三角地区检验检疫部门关注的焦点。接着,长三角检验检疫信息化区域合作扩展到上海、江苏、浙江、宁波、安徽、江西等6个直属检验检疫局。
在旅游方面,我省与沪苏浙共同签订了有关旅游协议,积极加入长三角统一编制的旅游交通图;联合推出名城(上海)+名湖(西湖)+名山(黄山)精品旅游线路。我省的黄山、池州、宣城和滁州等市加入了长三角旅游城市联盟,合肥、芜湖、马鞍山、池州、安庆、宿州、六安、巢湖市等进入南京旅游经济圈。
在发展城际轨道交通方面,国家发改委正式同意将安徽纳入长三角城际铁路网规划范围,并要求铁道部会同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三省一市,共同开展长三角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修编工作。长三角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修编的主要思路,是以区域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为基础,构建区域内快速城际铁路网;根据区域内都市圈规划,构建都市圈之间和内部城际客运系统;结合主要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补充完善部分城市之间和市域内城际轨道交通线路。今后三、四年内,安徽铁路建设的特点是项目多、线路长、等级高、工期紧。到2012年底前,我省至少要完成32个铁路建设项目,完成投资近3000亿元,增加营运里程2000公里,占上海铁路局新增营运里程的40%,其中目前在建的6条铁路中,有4条时速在200公里以上,所占比例达到三分之二。
4.强抓机遇,积极规划和申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区域经济格局进行了一次“洗牌”,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中西部地区日益成为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近期,我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即将通过国务院审批,皖江城市群发展面临重大战略机遇。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省皖江城市带将成为新一轮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抓住这一重大机遇,我们可以提高区域发展优势,加快皖江城市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选择一批产业和区位优势区域,大胆创新,先行先试,重点承接长三角产业组团式转移和产业链整体转移,形成一批特色园区和示范园区。着力推进与长三角的产业对接,能推动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规划中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涉及城市包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州、宣城、滁州等9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基本思路是要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自主创新结合起来。既以现有开发区为主,又要在沿江、沿交通干线、沿大桥、沿港口等,规划一些新的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在主要承接工业的同时,将积极承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转移。此外,在梯度承接的同时还要提高承接产业档次,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嵌入式承接环境和平台,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功能。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皖江城市带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时将有所选择,按照错位发展、补缺等原则承接转移。比如,目前长三角地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我省就要积极承接其生产环节、加工制造业、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同时还要发挥优势,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港口物流等产业。该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将整合现有开发区,集中力量进行建设,同时支持开发区扩区,增加规划面积。届时将对开发区用地指标进行单列,并对开发区实行零收费制度[6]。
5.打造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加速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在泛长三角的框架下,安徽是以一个独立的经济板块出现的。因此,安徽正在调整发展战略,改变过去各个城市分散融入的方式。就安徽城市现状论,单个城市融入长三角难度大而价值小,而以群落化或称组团化方式则可能更好更快地融入长三角,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长三角,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区,而是一个大的城市群。城市群是以快速交通通道网络和高效通信网络为基础,城市之间交通通信方便快捷。长三角城市群通常是指以上海为龙头,由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和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16座城市所组成的。这一城市群所构成的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三大经济圈之一。现阶段,安徽对接长三角、建设泛长三角经济区的最好的方式是加强自身城市群建设,打造安徽的增长极城市群,构筑与长三角以及国内城市发展群落化趋势相同的平台,形成一般制造加工业基地来承接产业和资本的梯度转移。这样既有利于安徽加快发展,也有利于原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模式的转换。
近几年来,安徽已初步形成三个城市群雏形:省会经济圈、沿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并且这三个城市群有进一步相互融合的趋势。在全国最新一轮区域发展方略大调整的背景下,这一以合肥为中心,以芜湖、蚌埠为次中心,涵盖部分皖江城市以及沿淮城市的区域,在未来将成为泛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今后10至20年,安徽已初步形成的三个城市群在东向发展中将进一步融合,逐步形成江淮城市群,并且渐渐与长三角合并[7]。
三、优化安徽与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对策
1.安徽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应做到“虚”与“实”的结合。要深度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三级”运作体制机制的主要活动,积极发挥我省在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作用,促进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快介入执行层活动,在参加交通、能源、科技、金融等四大专题合作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继续进入信息、环保、信用、社保、涉外服务、工商管理等重点合作专题组,认真落实相关合作协议,全面履行我省的责任与义务。要推动各市县主动与长三角地区各市县建立相应的联系,扩大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2.安徽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应加强制度化建设。要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制度。如尽快建立区域性建设项目的利益共享机制,尽快研究跨区域的产业转移、利税分成、土地指标、水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等的收益分配和协调机制,尽快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共担机制,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形成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8]。
3.安徽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关键是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关键是产业对接。“十二五”期间,全省要将扎实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区域合作的重中之重。建议尝试在皖江北岸建一个或几个面积较大规模的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类似于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在吸引长三角企业方面,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保证转移过来的长三角企业享受不低于原来的政策和服务。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就需要科学地招商引资。安徽要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全省的各市、县、区都要研究长三角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转移动机,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
4.安徽与长三角区域合作要立足于我省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各县市要充分利用区位、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注重搞好产业培育,把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工业园区的建设作为重点,有效引导长三角地区企业来我省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配套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提升和优化我省的产业结构。要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为依据,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推进我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皖江城市带要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带动其他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5.安徽与长三角区域合作要克服“瓶颈”因素。在“十二五”期间,原有的“瓶颈”因素可能还会延续,新的“瓶颈”因素可能又会出现,形势不容乐观。应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坚持发挥优势与克服“瓶颈”因素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特别是要用足用活国家中部崛起和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相关政策,以及我省关于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及促进皖北地区加快发展的相关政策,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以发挥各地的优势来克服“瓶颈”因素,通过克服“瓶颈”因素进一步发挥各地的优势,推进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深度发展。安徽要与长三角通过建立产业转移利益分配双赢机制,促进长三角产业加速转移[9]。
6.安徽与长三角区域合作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扶持和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和联合会等中介组织,发挥这些中介组织在区域合作中“第二平台”的积极作用,探索和构建政府、中介组织和企业共同参与,各负其责的区域合作机制,推进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活机制的发展。
要充实省区合作中的协会力量,发挥协会在推进我省经济技术与交流工作中的参谋与“智库”作用。要支持异地商会和异地安徽商会的发展,帮助异地商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地反映它们的诉求,发挥其在区域合作中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纽带”作用。支持在皖异地商会向市、县延伸,支持安徽商会在长三角地区的大发展,推进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新发展。
7.进一步完善安徽与长三角合作中三个层面的“统分结合”。首先是政府层面的“统分结合”,发挥各级地方政府在区域合作中的积极性。一方面,重大合作事项由上一级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履行责任、义务,同时要放开并支持下一级政府之间的区域合作,协调、解决下一级政府在合作中的困难、问题及不当行为;另一方面,下一级政府既要服从上一级政府的统一规划、统一政策、共同责任与义务,又要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与长三角合作。第二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统分结合”,发挥各类企业在区域合作中的积极性。引导、鼓励安徽企业与长三角企业的并购、合作、联盟,企业在投资、产业链分工中自主决策、自由合作。第三是政府与中介组织之间的“统分结合”,政府要为中介组织提供引导和保护性的政策措施,同时中介组织要代替政府发挥自身优势帮助企业在区域合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10]。
参考文献:
[1]张道刚.泛长三角猜想[J].决策,2008,(4).
[2]程必定.长江三角洲与下游地区大城市带及安徽与长三角经济技术合作的前景[J].战略研究,2008,(1).
[3]吕连生.泛长三角的形成与安徽城市群的东向发展[J].江淮论坛,2009,(1).
[4]长三角联合研究中心.长三角年鉴2008[Z].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8.
[5]肖金成.中国空间结构调整新思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6]何一峰.和谐长三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肖金成等.中国十大城市群[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8]张子云,于武,杨柏.横向布局中国———泛流域经济带崛起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殷君伯,刘志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10]程必定.统分结合: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创新[J].安徽大学学报,2009,(5).
作者简介:吕连生(1957-),男,安徽桐城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乡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基金项目:安徽省省长课题《安徽参与长三角发展分工的合作机制研究》(编号:SKYQD09-15)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