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经济能否崛起,直接影响到安徽经济的协调发展。多年来,皖北的落后主要落后在工业。那么,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宏观产业政策,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能带动皖北加快崛起?
一、皖北工业化的两难困境
皖北的工业化起步于依赖当地资源走低投入、低成本的粗放式道路,这是加快皖北工业发展的现实选择。但是这种选择在改变皖北面貌的同时也带来了工业化的困惑。
1、外部经济缺乏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目前,依靠煤矿资源兴起的电力、化工等产业,几乎成为皖北各市的支柱或重要产业。以淮南为例,上世纪80年代的轻重工业百分比为30多比60多;90年代是14:86;到2007年5月仅为3.2:96.8。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格局与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形成较大的反差与矛盾,表现在:(1)重化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普遍较高,它的片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地区庞大的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
(2)重化工业属于延伸型的基础工业,而皖北普遍存在的轻、小、散、低的企业现状使地区产业承接力不足,重化工业的产业带动力难以发挥,只能低水平地自我发展和循环,表现为发电要依赖外送、化工产品依赖低端消费市场等。
(3)目前的技术条件和产业水平,很难改变重化工业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由此带来的环境容量问题已经显得十分突出。
2、工业生产的成本优势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矛盾。在皖北,多数中小企业面对的是低端市场配套或消费。企业所具有的成本优势,一是靠众多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二是靠对各种资源的粗放式使用。如煤矿资源下的小化工、石灰石等资源下的小水泥、棉花资源下的小纺织、粘土和石灰岩资源下的低档瓷砖等等。与此相应,皖北地区工业的科技含量低、外向度低。2004年,地区大中型企业R&D投入仅相当GDP的0.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2005年,地区工业新产品产值率5.2,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2个百分点;地区的外贸依存度仅为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9个百分点。这种靠成本优势走低端市场的发展模式,与日益趋紧的国家产业政策形成的抵触很大,其结果是得到的政策扶持很小,被动发展的困难很多。
3、产业布局零乱与产业化路线的矛盾。
重在“有”字,是前几年工业落后地区各级政府发展工业的一大理念。从传统致富的观念看,“有”总比“没有”好,再加上政绩考核的短期性促使政府必须“有”、尽快“有”,至于“有”什么,倒变得不怎么重要了。工业化之所以是一个过程,就在于产业延伸、扩张、演化和提高的系统性,没有系统化的条件就没有工业化走向高端的过程。当然,这个条件什么时候都可以打造,但是,初始阶段的有序规划可以大大节约产业系统成长的成本。产业布局和产品生产零乱的地方工业格局,无法形成产业配套生产能力,影响了产业的成长性。这种工业越“有”得多,纠正工业化路线的成本就越大;无法承担这种成本的地方,工业有可能落入低投入—产出率和低水平循环的路径依赖陷阱。
二、皖北工业化要有整体规划
1、加强地区整体的产业规划,明确进一步工业化中限制类、促进类和扶持类产业的政策内容。
限制类产业,无论从轻重工业的有序协调发展,还是从生态和资源的保护看,都必须对该地区重化工业的迅速扩张加以限制。限制重化产业,主要是对新上项目严格审批,尽量不上新项目(坑口电站等合理利用资源类的项目除外);同时对原有项目规模扩大的要严格外部经济的成本论证。但是,限制不等于不要其发展,只是发展的内容应该由外延式走向产业内部提升:一是抓好节能减排,减轻生态负担;二是深化技改,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三是通过循环利用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促进类产业,主要是装备制造业和汽配业,以及其它技术含量较高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制药、纺织及其产品深加工等。这些类型的产业虽已遍及皖北各地,但企业规模小、层次低、布局零乱,以及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等诸多问题,使这一地区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像样的产业规模。地方政府在梳理本地产业时应关注这类产业的成长性培养:一是建立集群化生产基地,注意引进龙头企业和上下游生产链配套企业;二是兴办与产业相关的技术教育和市场物流;三是重视提升和培养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
扶持类产业,主要是农副产品加工类产业。皖北的农产品不仅品种繁多,而且产量丰盛,能为加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2005年,全区粮食、油料、棉花、肉类、药材和水果等产品产量分别占全省同类产品产量的66.8%、41%、60%、58.7%、87.5%和75.1%。但是,皖北丰厚的农业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利用。有数据显示,世界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的平均水平为1:1左右,发达国家是3:1,我国的平均值为0.28:1,而皖北地区仅为0.17:1。这几年,农副产品加工业正在皖北各地悄然兴起,如宿州市2006年农副产品加工产值已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8.8%。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有很大的自发性,因此规模小、发展慢、层次低等问题明显。该产业由于税收减免政策,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小;但是农民得到的实惠大,同时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工农业同步发展等。
2009年,在国家产业政策明显向农业倾斜的背景下,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加大对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同时把农民增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快皖北地区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
2、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把发展工业与基层行政体制改革同步推进。
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是皖北崛起的一大瓶颈。除了极少数地下能挖到煤的县之外,大多数县因农业比重过大而包袱沉重。这个包袱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是财政收入少,相对吃财政饭的人多,没有多余的钱投入发展建设;二是工业基础差,多数企业只能在各种资源的缝隙中“小本经营”;三是有大量只能从事简单劳动的农业人口。以上影响因素的前两项是互相胶着、互为条件的,二者的相互作用可以走向良性循环,也可以走向恶性循环。因此,发展县域工业,必须与县乡行政体制改革同步才能取得实效。按照2009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未来县乡一级的财政会有大的改观。我们能否尽快集中一部分财力用于县乡级的农民培训和办学,并把它与企业孵化、市场培育结合起来。大批做这些事的人可以从“体制内”人员向外分流,并让他们逐步走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