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相对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优势, 尤其在产业配套生产能力越强、产业结构越合理、产业整体水平越高的地方,中小企业创新的成果越显著。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出发,文章认为,发展产业集群是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创新动能
中图分类号: F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382(2009)01-0031-03
产业集聚不仅是工业快速发展的结果, 在产业集聚过程中衍生的大量中小企业以其特有的配套生产能力, 又强有力地拉动了区域产业新一轮的集聚发展。尤其在工业迅速崛起而配套生产能力明显不足的我国中部地区,引导产业的集中集聚,同时大量培育发展中小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 将会大大促进地区的技术创新活动,使地区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一、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创新的有效途径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这是由中小企业决策灵活、市场应对性强等诸多特性决定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一项关于“小企业状况”的报道显示,小企业平均每个雇员的发明是大企业的两倍半。最新的统计数据更表明小企业所具有的发明创造性:在日本,技术创新开发周期在1 个月以下者,大企业占1%, 中小企业占29.3%; 技术创新成功率在70%以上者,大企业占2.6%,中小企业占8%。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约65%的专利是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
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相对大企业的创新优势。但是,为什么国家和地区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和效果差别巨大? 我国30 年工业发展路径证明, 外部产业环境对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作用明显,即地区的产业配套生产能力越强、产业结构越合理、产业整体水平越高,中小企业创新动能越显著。
总体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无论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还是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及创新效益都还处于较低水平。表现为研究开发投入、科技人员比例等指标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也低于国内大型企业水平。首先,技术创新需要资金、人才和技术的大量投入, 而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集中于一般性竞争行业的低端生产加工业务, 单个企业难以解决创新必须的投入和研发成本。其次,技术创新具有长期性、技术发展和未来市场不确定性,以及技术创新收益的非独占性等特点, 由此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性。而中小企业容易受到各种发展条件的限制,风险规避能力较差。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 容易偏重于低成本和低风险的模仿创新和改良型创新,自主创新比例较低。再次,技术创新需要企业有较强的学习吸收能力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业主的素质看,普遍还不具备这种能力和水平。
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题? 为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出台过多项政策措施,内容涵盖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但是, 尤其是在中小企业创新绩效较差的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布局零乱、发展参差不齐等问题,总是令政策扶持难以到位。
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出发,理论界普遍认为, 发展产业集群是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首先,产业集群的分工协作体系可以使市场不断细分,促进了中小企业的专业化生产;生产的专业领域越窄, 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越集中,企业越有条件向专业知识的深度挖掘,因而较容易实现创新。安徽来安县一个专门生产医药瓶盖的小厂, 在率先完成天然橡胶瓶盖向人造橡胶瓶盖转换的创新后, 又在人造橡胶瓶盖的合理配方上取得重大突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居全国第一。可见在同等条件下,产品越小,创新的几率越大。其次,企业的专业化是与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相匹配的, 而规模化生产是小产品通过创新获得大收益的重要条件。如上述瓶盖生产案例,企业在专业化基础上实现创新,又在创新的基础上实现规模化生产;而在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企业创新所带来的超额利润,同样也呈规模性增长。因此,在一些零部件和配套产品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条件下, 政策措施只要引导得当,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能使诸多限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题迎刃而解。
二、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创新动力来源
产业集群是以大量中小企业存在为前提的。不论集群存在的形式如何, 产业的集聚都会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带来动力。首先,从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中小企业群体看, 产品的激烈竞争会导致集体利润率下降, 企业追逐超额利润的目标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实现。如1990 年代后期温州生产打火机的企业集群,产品和技术创新量每天平均可达500 项之多。其次,从为大企业生产配套零部件的中小企业群体看,产品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 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在一个成熟的、常规的和不断递进的条件下展开。因此,在以产业链延伸为纽带形成的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更具创新动力。其原因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及其对企业创新影响理论考察, 产业集群的竞争机制及其对中小企业创新动力影响,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1) 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产生的企业群体竞争优势。马歇尔最早发现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 认为产业内的企业大量集聚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他从外部经济角度将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概括为劳动力市场共享、专业性附属行业的创造和技术外溢三个关键因素。他认为,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使用专门人才、专门机构和原材料,这样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①。1990 年,迈克尔·波特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他运用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SCP),构架起该模型的四个基本支撑点,即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和企业竞争战略结构②。后来的西方经济学者更从地区的创新能力对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加以拓展,他们突出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和技术要素对区域经济的意义,强调集群的竞争优势在于区域创新能力。概括我国有关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讨论,大都是通过大量特色案例分析和总结,把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起因归结为市场的共同享有,以及市场细分下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由此而产生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资源、成本、市场扩张和技术创新等方面。
研读我国产业集群竞争方面的理论,发现其研究的深入过程表现为,后来的理论相对于早期理论更注重创新方面的内容。这也许因为,产业集群发展的水平越高, 越能为集群内的企业技术创新创造条件,即集群的创新带动力越强;同时,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也会在更大程度上来自企业群体的创新能力。
(2)集群内部的竞争激励提升了企业创新效能。作为一种网络组织, 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企业间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一方面,企业间的有机联系增强了企业间的资源互补性和合作性, 有利于知识和信息迅速传播、技术转移和新业务形成,加快了企业学习和创新的进程。另一方面,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越明显,就越能吸引大量中小企业向它集聚,由比较效应所产生的企业危机感也越强。尤其是集群内相同业务企业的彼此竞争, 使企业为提高产品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所进行的创新活动总是能得到较快的反馈和回报。这种显著效果又成为企业新一轮创新活动的动力。
为降低生产成本的创新活动促使产品生产分工的进一步细化, 生产专业化水平和资产专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知识外溢和信息传递的广度和深度, 不仅为生产过程在更高水平上的创新创造了条件, 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培育了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家, 他们把企业的创新活动推向一种永无止境的常态。
2. 产业集群的分工模式及其对企业创新影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企业是倾向不断扩大自身分工规模,还是选择将零部件生产外包? 从新古典经济学假定出发,认为企业有完全理性的选择,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 企业增加要素投入所引起的边际成本提高量(PC),是大于还是小于企业进入社会分工体系所引起的交易成本提高量(TC)。如果PC>TC,企业会选择进入社会分工体系, 增加契约合作; 如果PC<TC,企业会选择扩大自身分工规模,从而减少市场交易行为。
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实现产品的市场细分和产业的规模经济, 是因为产业集群具有可以降低中间产品交易费用的自身特点, 如近距离频繁交易带来的低物流成本、交易规则默认及机会主义难以实现等。因此,发展产业集群能有效瓦解传统体制下企业“大而全”的分工模式;在市场的不断细分中,“规模化”这个原本与中小企业无缘的概念, 通过小产品的大批量生产而使中小企业充分享有规模化生产优势。
产业整体的规模经济及中小企业内部因批量生产带来的规模经济, 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表现在:一方面,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可以弥补中小企业固有的技术、资金、人才和管理等方面不足,获得资源互补的创新条件和创新能量;另一方面,外部规模经济在增强中小企业实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单个企业抗御创新风险的能力; 而企业内部的产品规模化生产优势,则可以降低创新成本,加大创新带来的收益。
3. 产业集群的供货方式及其对企业创新影响
既然产品批量化生产对中小企业的创新型发展作用重大,那么,如何实现企业的批量化生产? 换句话说, 以何种供货方式连接组装生产企业与配套生产企业,最有利于某种产品的大批量生产?
在工业化国家, 成熟的产业集群主要有臂长型和层级集聚型两种配套生产模式。以美国GM 为代表的臂长型产业集群,根据古典的“分而治之”的原则,以组装厂家为中心, 直接与所有大小配套供应厂商签约和交易,以此使组装厂家居于主动,更好地控制配套供应厂商。而以日本丰田为代表的层级集聚型产业集群则不需要与所有配套供应厂商打交道。处于顶尖的组装生产厂家只是和有限数目的一级供应商交易和签约; 一级供应商再与数目有限的二级供应厂商交易和签约;以此类推到四级,甚至五级③。
比较这两种模式, 前者的主要缺陷是不利于分工规模扩大和生产成本降低; 后者虽有助于促进专业化分工细化, 但在行业标准欠缺或某些行业标准不能广泛通用的条件下, 狭窄的供货渠道不利于扩大产品的生产批量,同时存在供货渠道受阻的风险。
加大中小配套企业的产品批量生产优势, 必须建立大区域和多龙头企业形成的产业供货网络系统,即以区域中心为半径,建立最优的层级式多向供货产业体系。而目前这种零部件生产企业大都只为本地区的一、两家组装企业配套的生产格局,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生产的规模化问题。
层级式多向供货产业体系能有效克服臂长型和层级集聚型产业集群的缺陷, 通过一个较大区域内多个龙头企业带动的分工协作, 实现产业的市场无限细分和生产规模扩大。层级式多向供货产业体系的特点表现为:(1)产业分工的区域有效半径(即配套能力在最佳成本控制范围内)越大,产业龙头企业的增加使配套生产企业的供货面打开越广, 同种产品的生产批量越大;(2)同种产品的批量越大,企业越倾向于这种产品的创新型尝试和组装业务, 而把零件生产向外发散, 由此使产业配套生产体系实现多层级发展;(3) 层级向下的零部件生产分工越细,生产企业的供货渠道越多, 企业越能走上规模化经营的良性发展轨道,企业的创新动能也越强。
三、结语
区域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需要政府从其发展的方方面面加以引导、规范和扶持。相应政策的针对性内容主要有:一是如何按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以及本区域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方向, 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加强本区域的配套生产能力建设,避免污染和落后产能的集聚, 以及区域内产业的重复建设导致市场饱和下的恶性竞争; 二是如何协调产业内部分工, 通过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和优质配套产品供货目录,让优质零部件产品在区域内通行;三是注意引导产业集群的中介组织建设,如行业协会、产业大市场、融资平台和物流体系等服务功能建设,努力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作者简介:王可侠,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合肥230053)。
注释:
① 马歇尔著:《经济学原理》(上),商务印书馆1964 年版。
② 迈克尔·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年版。
③ 汪志平著:《企业论入门》,中央经济社2007 年版。
【来源】现代经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