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脆饱满的巴旦木、芳香醇厚的巴旦木蜜……在中国巴旦木之乡——莎车县,一条甜蜜的产业链,正打响舌尖上的脱贫攻坚战。2017年以来,上海援疆莎车分指以巴旦木为切入点,打破以往单一集中销售巴旦木干果的模式,多途径拉长销售产业链,力推精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通过一系列扩大宣传、创新开发、确保品控等,逐步串联起一条巴旦木全产业链。
蜜香飘到巷外去
你可能吃过巴旦木,但你尝过巴旦木蜂蜜吗?在莎车县内的乐义蜂业门店里,经理刘文慧向游客介绍,“莎车的巴旦木蜜不仅营养价值比一般蜂蜜高,而且口感芳香醇厚,浓度要达到42度以上。”
但这全国独一无二的蜜,长久以来却因为“巷子太深”而鲜为人知。2018年4月上旬,由上海援疆莎车分指专门拍摄的一支采蜜视频在各大媒体、销售平台上亮相。巴旦木树下,穿着罗裙的维吾尔族姑娘们辛勤劳作,采集原蜜,仿佛电影一般的场景,让不少人第一次知道了巴旦木蜜,了解到巴旦木蜜的独特魅力。半个月内,2.8吨巴旦木蜂蜜销售一空,当年莎车当地蜂蜜外销量比前一年翻了两番。
2019年4月,春暖花开,第二支推广视频如约而至,万亩粉白色花海再度刷屏朋友圈。在推进发展莎车蜂蜜业的同时,也为今后巴旦木的销售打下基础。
除了拍摄宣传视频外,上海援疆莎车分指还在喀什机场、莎车机场投放介绍莎车巴旦木的宣传广告;在乌鲁木齐至上海、北京、广州的列车上投放宣传广告,并在列车上销售巴旦木产品。
“这几年分指对我们的大力扶持,让我们坚定了信心,今年的销售额预计可以突破300万元。”乐义蜂业董事长张乐义笑着说,通过各类媒体、社交平台在巴旦木开花季、结果期、成熟期、收购期进行连续的报道宣传,巴旦木蜂蜜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常有顾客、经销商远道而来采购。
把巴旦木“吃干榨尽”
经过不断的宣传推广,莎车巴旦木知名度越来越高,2018年来莎车采购巴旦木的企业比往年增多,收购价比去年提高了30%—50%,种植户亩产增收500元左右。
但仅仅销售巴旦木干果,在市场上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为此,上海援疆莎车分指广开思路作文章,积极引导当地企业改变只生产销售原味巴旦木的习惯,经过精深加工的巴旦木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例如,以巴旦木为主要原料的每日坚果、椒盐味巴旦木等产品,在上海深受消费者喜爱;经过深加工的巴旦木乳、油、粉等产品也已推向新疆以外的市场。在分指的推广下,巴旦木仁还有望出口到日本,并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但仅仅销售巴旦木干果,在市场上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为此,上海援疆莎车分指广开思路作文章。
据悉,分指正积极引进上海深加工企业落户莎车,通过烘焙、多口味炒制、裹巧克力或蜂蜜等加工方式,开发以巴旦木果仁为主要材料的中国“费列罗”。那些挑拣后破损的巴旦木仁也能再利用,进行巴旦木乳、油和营养粉生产,增加收益。
要“吃”透巴旦木的潜力,分指还积极探索拉长巴旦木销售周期。去年7月,巴旦木鲜果成熟后,在分指的推广牵线下,首次将巴旦木鲜果引入上海市场,价格还略高于干果销售收益,促进了一批种植户增收。此外,受银杏仁用作食材的启发,分指将巴旦木鲜仁通过冷冻保存,推荐到上海某新疆菜餐厅作为食材,扩大消费范围,在去年的首次合作中也取得了食客和餐厅的认可和赞赏。
品质把控是关键
巴旦木学名扁桃,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医用价值、营养价值,以其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及丰富的氨基酸、18种微量元素等特殊的品质,被誉为“干果之王”“西域珍品”。而被誉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巴旦木之乡”的莎车,既是巴旦木适生区又是全国主产区。全县共种植90多万亩,是全国最大的巴旦木种植基地。
巴旦木产业是莎车县农业支柱产业,直接影响到20多万贫困农户的增收情况。但长期以来,莎车巴旦木在新疆外的知名度不高,再加上种植品种杂、管理粗放、林下间作农作物等因素导致产量非常低,品质较差,商品率低,因为缺少深加工企业,产品大多以原料形式卖出,这些困境,让种植户达不到理想收益,也降低了当地对种植巴旦木的积极性。
要让巴旦木卖得好,就要把巴旦木种得好。为了促进巴旦木提质增效,分指狠抓源头,以标准化种植作为提高巴旦木品质和产量的重要保障。
针对莎车巴旦木品种杂、好品种少、产量低,且90多万亩大多由农户分散种植,当地农户种植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上海援疆莎车分指以援疆资金为撬杆,对近10万亩低质低产巴旦木进行品种改良嫁接,并在全县成立800多人的林业养护队,对全县以巴旦木为主的林果业进行统一管理服务,提高巴旦木的品质和产量。同时,通过对农户的种植技术培训,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以巴旦木为主的农业产业打好坚实基础。
一颗颗巴旦木,在援疆干部和企业的共同浇灌下,变得愈发饱满,以巴旦木作种子,栽下的“甜蜜经济”茁壮成长,必将长成一棵福泽当地农户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