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件作品,在2万平方米展示空间里,构成约4公里长的展线。即日起至8月14日,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在中华艺术宫对公众免费开放。这也是中国艺术节历史上,三大国家级专业展览首次“同框”亮相、集中呈现。
美术作品610件、书法篆刻作品319件、摄影作品270幅(组)。三大展览均采用征集、推荐和邀请等方式相结合,参展作者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展览涵盖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主题,艺术家们以不同的视觉艺术形式,用大手笔、大格局、大气魄讲述“中国故事”。
美术作品显能量 名家新作撑起“厅堂感”
在中华艺术宫的0米层,呈现的是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沿着形如石库门的展厅中轴线,观众就能看到一批大尺幅作品。油画、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给人带来十分震撼的视觉冲击,撑起了大气蓬勃的“厅堂感”。
“如果作品没有一定的‘能量’,就绝对镇不住中华艺术宫具有‘厅堂感’的展厅。”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介绍,在美术展的内容上,现实题材作品是主基调,不仅仅弘扬了正能量以及中国气度,还从各角度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包括陆家嘴金融城的党建工作、改革开放早期的创业者、精准扶贫进程中的点滴故事等,涵盖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
细细看来,一大批重要名家和领军人物带来了新作:油画界的靳尚谊、全山石、詹建俊、钟涵,国画界的郭怡孮、周韶华,雕塑界的盛杨、曹春生等老艺术家,在八九十岁的高龄提笔创作,参加展出,足见中国艺术节的影响力。
书法篆刻重传承 创新展陈打通文人书斋
在中华艺术宫的5米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展的展厅布置,展现出书斋文化与展厅艺术的有机结合。
“过去,书法篆刻都是关在书斋中创作。而在当代,书法篆刻面临从实用功能向审美功能的重大转型,此次展览的创新展陈方式,就具有导向意义。”中国书协副主席刘洪彪介绍,书法展部分还原了3600多年历史的中国书法发展史。
与美术展一样,书法展作品尺幅之大,同样十分罕见。其中,刘洪彪创作的《毛泽东〈沁园春·雪〉》尺幅最大,达到15米×4米。而曾来德创作的榜书《中国梦》,也达到11米×4米。曾来德介绍,要完成如此大尺幅的作品,用的墨汁不下10斤,用的宣纸需要100个工人才能制作完成。
而在篆刻部分,除了统一尺幅的印屏之外,还首次展示了造型、材质各异的原石。“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篆刻展欣赏起来门槛较高。这么小的印,不容易看明白。”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介绍,在汇集篆刻作品时,展览主办方还要求每名作者提交一件创作用到的原石,并把印面朝向观众,这样观众与展品的距离就缩短了,他们能够看清印面如何雕刻,篆刻作品如何诞生。
摄影作品求真实 “中国故事”记录时代脉搏
在中华艺术宫的B2层,摄影作品展追求的是真实性与艺术性,文献性与欣赏性的融合。
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李树峰介绍,摄影作品展分为“复兴新征程”“强军新篇章”“奋斗新风采”“人民新生活”“美景新天地”五个篇章,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各行政区,都有作品呈现。摄影家们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时事热点,作品内容既有中国商飞、北斗导航等大国重器,也有一带一路等中外交往活动,还有乌兰牧骑队员等基层故事。
“我们该怎么讲‘中国故事’?不能一直是指南针、火药,我们也要说出让人骄傲、自信的现代故事。”参展作者、以《大眼睛的希望》闻名的摄影家解海龙认为,“说当代的‘中国故事’,影像艺术是最为直观的。作品必须是真实的,这样才能留给后人存照。”
不同以往的是,军事题材在摄影作品展中首次独立成章。通过作品,观众可重温朱日和阅兵10枚不同型号的导弹同时发射、辽宁号航母打击群首次接受检阅、庆祝建军90周年陆军方队等英武形象,自豪之情也随之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