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居委干部严媛婷常常在“走来走去”中度过一天,原因很简单:自从2017年8月,她就职的浦东新区世博四居启动“家门口服务站”建设后,她的办公室就没了。不单单是她,居委会所有干部的办公室都改造成了社区百姓的活动室、阅览室、老人助餐点,就连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王忆茹也成了“流动人员”。
家门口是老百姓最熟悉的地方,也是社会治理的第一线。在过去一段时期里,浦东经济快速发展,但家门口的服务总是缺点温度,少点人气:百姓要办事只能去区里、市里,家门口办事功能不全,爱莫能助;养老、育幼等便民服务,家门口原本是最便捷的地方,却往往因为缺乏足够空间和专业资源,让居民兴趣索然。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家门口是一面镜子,也是一个支点。两年多前,浦东新区在全国率先提出“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如今已建成家门口服务中心、家门口服务站共计1300余个,实现了村居全覆盖,老百姓的家门口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干部失了办公室,赢得百姓心
两年前世博四居居委会的样子,王忆茹历历在目:“一楼入口处是一条狭窄的通道,两侧分布着办公区和工作人员休息区。二楼有一部分活动空间,但功能有限、设施老旧,许多老百姓不大愿意来。”如今再走进居委会,情形完全不同:服务站一楼入门空间被改造成了开放式的办事窗口;原先的办公区成了为老服务区;二楼的阳台经过改造,成了居民可以报名认养的空中菜园;偌大的舞蹈房和开放亲子区让老人小孩都能找到乐趣。
“这还不算什么。”王忆茹说,最大的变化来源于每个人的内心。“过去老百姓来办事,总要敲开‘两扇门’,一扇是居委会大门,一扇是办公室门。即便走进来了,居民和居委干部隔着一张办公桌对面而坐,总归是有距离的。”可如今在世博四居,王忆茹每天都在服务站的各个功能区域穿行,时刻关注居民有什么需要,就连休息、午餐,都和居民共享空间。社区里认识她这个80后居民区书记的人越来越多,常常是走着走着,就能收获热情的招呼,甚至还有暖心的问候:“你们累不累?”“我们在这里跳舞,会影响你工作吗?”王忆茹庆幸,自己虽然失去了那间办公室,但赢得了百姓的心。
随着办公室一起消失的,不仅仅是干群之间的疏离感,还有村、居干部的“身份感”。在浦东新区新场镇新南村,伴随“家门口服务站”建设,两年时间里,村书记盛丽萍的“身份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弱化”:先是办公面积缩小了一半以上——这在村民眼中,就是村干部去行政化的信号;第二次索性从二楼搬到一楼,从独立的30平方米空间,搬到了正对大门的村民办事大厅,让老百姓一走进家门口服务站,就能看见村书记。百姓眼中村书记的“身份感”彻底消弭,留下的是一个热情的、尽心尽力服务的干部形象。如今,不但大事小情村民都主动来找盛丽萍,村委会的相关工作,他们也愿意配合完成。
浦东新区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走的第一步便是“向内动刀”,推进村、居干部“趋零化办公”。这在新区地工委副书记凌军芬看来是十分必要的。凌军芬说:“所谓办公趋零化,就是要让村居干部集中办公、下楼办公、开门办公,提倡共享空间、共享工位、共享电脑,目的是充分释放空间潜能,方便群众。”
变化并非发生在一朝一夕间。空间改造后,村居干部长期习惯的办公室、办公桌没了,哪怕文件、档案等个人物品也要收纳在固定的位置。
“表面看,这样的安排太‘苛刻’了,可试点了一段时间后,每一位干部都切身体会到它的意义。”浦东新区川沙新镇界龙村党委书记马凤英说,“这次搬家,大家本来都非常舍不得,不少老干部也不太理解,认为没必要。但是从封闭办公转变为开门办公、从分散办公转变为集中办公、从楼上办公转变为楼下办公后,村干部的工作习惯、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村里像个小机关,开会要定时定点,当成一件事情来做。现在看看人都在,随时就可以开会了。”
村民的评价也很实在,“以往村干部坐在家具后面,总感觉跟我们隔了一层,现在把村委会布置得像家一样温馨,进门就能找到所有的人,信息比以前更全面了,态度比以前更好了,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更高了。”
服务接地气,获得感更强了
搬进浦东高青路上的万科新里程小区十余年,张艾娣说:“这两年最是开心。”小区与世博四居家门口服务中心隔着一条马路,如今每天早上,66岁的张艾娣会准时出现在家门口服务中心的观影室,窝在躺椅上看一场电影,静候时装队的老姐妹们齐聚一堂。
世博四居家门口服务中心功能可谓丰富。在为老区,老人可以看电影,阅览读物,每周二、四坐诊的全科医生,还可以帮助代开代配常见药品。中午时分,两荤两素、10元一份的套餐还会准时送进助餐点,有需要的老人均可预定享用。楼上的舞蹈房是老人们最喜爱的空间之一,宽敞的屋子和落地镜子便于组织各种文艺活动和学习。社区里的舞蹈队、戏曲团、合唱团等,都是这间屋子的常客。而张艾娣参加的老年时装队也在这里练习“走秀”。
隔壁的空间则留给了社区里的孩子。明亮的装修风格、柔软的地面和各式各样的玩具,组成了一间舒适的亲子乐园。隔着一道透明的玻璃窗,另一间屋里则满当当地围坐着一群年轻妈妈。采访当天,她们正专心致志地学做手机装饰外壳。邵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就在窗那头玩耍,随时抬头看看他,再低头做着自己的手工活,“既安心,又开心。”而今,世博四居家门口服务中心每月都会组织各类亲子活动和手工课,报名的年轻人比比皆是,一位难求。
家门口的另一个变化,就是服务的内容更丰富,更接地气。不管是在城区,还是在农村,老百姓的获得感更强了,家门口终于不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的医疗就诊册用完了,可以帮我办一本新的吗?”一早,75岁的张云来老人就来到书院镇塘北村市民事项受理服务站,宽敞明亮的大厅、温馨舒适的环境让他眼前一亮。进门“首问接待”的全岗通社工,详细解答了张老伯的问题,并指引他到窗口办理。张老伯拿出自己的社保卡,一会就办好了,“很方便,抬脚几步路就走到,再也不用跑到镇里去。”
张老伯享受这些便利服务的背后,其实是各方力量的支持和支撑。以往村务代理室仅提供少量代办服务,现在全区统一市民事项受理服务站建设标准,提供自助办理、当场办结、代为办理、现场预审、帮助办理五种服务,199个服务事项可全覆盖帮办完成。
而在浦东张江镇环东中心村卫生室,目前配备了7名全科医生、中医科医生,康复室增置了10种专业器材,药品种类由原来的180种增加到305种,并在候诊大厅LED显示屏滚动显示。3年前,村民宋阿姨突发脑梗,半身偏瘫,术后进入康复训练,家人轮流请假,来回折腾不少。自从“家门口”服务增设了中医理疗站,老伴每周二、四都推着轮椅陪着宋阿姨前来针灸、推拿,单程只需10分钟,全家人轻松多了。
乡村变“潮”,年轻人回来了
在浦东新区新场镇新南村,最近发生了一件远近闻名的“奇事”:村里建成了乡创中心,这可是农村几十年未遇的新鲜事。
一走进新南乡创中心的庭院大门,就能看到左手边摆放着两张有遮阳伞的咖啡桌,往前走一步,是由石板与鹅卵石铺就的步道,瞬间就能感受到一股小清新气息。一旁的草地上还有现代茶壶喷泉艺术作品,水在有高低差的茶壶中反复流淌着,传出小溪流水般的动静。角落的空地上,还放有一张躺椅,在安详的午后,晒着太阳,甚是舒服。
走进屋内,展陈室摆放着村里年轻人自己做的土布背包、彩豆画等文创产品,以及有机大米等本地特色农产品;墙面上布置着返乡青年的乡创活动风采展,亲子游、自然教育、手工课程等活动为新南村带来了活力。总面积约300平方米的乡创中心还包括创客联合办公区,可提供有需要的创客团队入驻,还有可开展沙龙、体验活动的多功能活动空间。
85后姑娘黄珠琼回到家乡新南村,一心一意做起了墙绘师。村里各处的墙绘都是她的作品,因富有创意,且造型独特,不少墙绘成了游客公认的“网红打卡点”。黄珠琼也把她的绘画功夫用在了家门口服务站里,做起了村民们的绘画教师。而今,新南村像黄珠琼这样的返乡青年越来越多。年初,村委会利用村级闲置房为他们改造建设了一处乡创中心,反过来助力他们的回乡创业梦想。
“农村的脏乱、落后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美丽乡村成为了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加入新南村乡创中心的高利燕说。去年,她关闭了在相邻镇上经营多年的店铺,开始专心学习烘焙,实现居家创业,她说:“回到美丽的家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感到很幸福。”
看着这些“孩子们”又回到自己身边工作生活,年过八旬的陆永福老人高兴得笑不拢嘴。“几十年来,年轻人都往镇里跑,往市里跑,只有我们这些老人还留守农村,看着祖屋。过去,农村环境差,也没有更多的发展机会,的确留不住年轻人。现在不同了,屋前屋后都搞起了美丽庭院建设,水清岸绿,空气新鲜,还有许多创业空间,年轻人可以回来就业,也可以经常回家住住,享受田园风光。现在,要我搬到城里住,我还不愿意呢!”
家门口的变化,留住了年轻人的心,也留住了农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