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傍晚,位于临港新片区的宜浩佳园南区门口行人和车辆不断。保安认真核查每一名进入小区人员的“绿码”或出入证,测体温无异常后方允许进入。近一个多月来,这套流程已经成了宜浩佳园和临港“四镇”众多居村的常态。
在上海确诊病例分布小区查询系统上,临港新片区没有代表确诊病例的红点。在这一大片土地上,不同形态的居村,考验着南汇新城、泥城、书院、万祥这临港“四镇”的疫情防控能力。
不少一户、不漏一人
申港社区是南汇新城镇的三大社区之一,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主城区,小区连片,人员密集。社区下辖7个居委会、3个居委会筹建组和2个生活服务中心,常住居民4万多,根据之前排摸,春节离沪的有约1.5万人。“我们这里没有原住民,都是新上海人,所以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比较大。”申港社区党委书记虞尧说。
为此,申港社区围绕守住门、管住人、尽好责三个方面,推出了八项举措,把疫情防控落到实处。为了不少一户、不漏一人,针对环湖西二路上3个逐渐交付使用的小区,申港社区成立了新建小区临时筹建组,联合派出所、外口办、物业公司,排摸到3个小区共计入住104户、176人。“现在,我们还在持续排摸,一旦有新住户入住,就可以第一时间掌握。”虞尧说。
据了解,整个南汇新城镇镇域内小区共划分为了63个封闭管理区域,社区干部、物业人员在出入口24小时值守。同时,由社区居委、小区物业、安保人员、楼组长、机关干部、志愿者组成的一线疫情防控队伍,分片包干加强巡查。每日滚动排查重点地区、关注地区人员信息,随时跟踪人员动态。
现在,境外疫情输入形势愈发严峻,南汇新城镇各居村积极排摸境外返沪人员,申港社区第一时间发布了中、英、日、韩四种语言的《致申港社区外籍友人的一封信》。
最大村、最大小区管起来
书院镇的外灶村,常住人口5600余人,外来人员1580余人,是书院镇人口第一大村。外灶村驻村干部姜葛弢介绍,村委会在进行人员信息排摸后,率先开通了返沪在线登记,制作外灶村防疫地图。村委会对43处小路采取了临时封闭措施,严格车辆、人员进出管控,严格登记发证和体温检测。将先后返沪的1089人纳入排查,做好重点地区返沪的241人的居家隔离工作,降低外来输入性风险。
万祥镇有10幢公房无人管理,零星分散。万祥镇对这些小区加装了“围墙”,实行刷卡进出。在此基础上,依托浦东新区物业管理中心老旧小区专项应急托底资金,将这些无人管理小区统一由浦发集团所属南发物业承接应急托底管理,实行“封闭管控”,扎紧了老旧小区大门这道“篱笆”。
云帆苑居民区则是泥城镇人口最多、管辖区域最大的居民区,共有277个楼道,常住人口7600多人。由社区骨干、党员及志愿者组成的云帆苑防控疫情先锋小队,始终坚守在小区进出口的岗亭值守点,严格把控所有进入小区的人员、车辆。
用行动书写青年人担当
“目前形势很严峻,需要支援道口值守,会很辛苦。”“没问题的,我可以上。”这是万祥镇综合党委书记与“95后”工作人员陆家欢的微信对话。
在领导同事眼中,小陆还是一名彻彻底底的“新人”。就是这样一名“新人”,义无反顾地要求上道口一线,而且选择的是最辛苦的通宵值守。在寒冷的夜里,测量体温、检查人车、登记信息,一站就是八个小时。
在临港“四镇”,正是靠着无数坚守在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守护着各居村的安全。“95后”亲姐妹卫兰和卫琦、大学生志愿者潘欣雨、新振村志愿者李思宇等一大批万祥“90后”,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青年人的担当。
泥城镇的万鹏苑小区,则是靠居民自治,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疫墙。“我的家园我来守”是这支特殊力量的防疫口号,从4人到16人,再到更多人,自发**起来的居民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大,小区居民的安全感、满意度得到了提升。
新泐村以党建引领强化“村级大网格、队组中网格、户数小网格”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班子成员下派网格挂组联系,并动员号召80多名党员、村民组长、村民骨干“联合作战”,包楼包户包路口,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