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代表、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主任谭金凤最近在传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时表示:十八大强调“提高就业质量”,这是广大劳动者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促进就业工作的新目标。这需要政府、企业、工会等各方共同努力,劳动者自身也要与时俱进提高素质。
攻克道道难关促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谭金凤从事劳动就业工作已30多年。90年代后期,她着重推公益性岗位,为下岗再就业人员解除后顾之忧;10年前,她忙着跟企业打交道、寻岗位,为“4050”提供就业援助;5年前,她顺应市场化就业机制,帮助青年人就业搭建服务平台;当前,她正在积极为今年上海市推出的“青年就业启航计划”拉着“宅男宅女”忙里忙外。通过“专场招聘会”、“实训教室”、创业“微公益”以及开办“家长学校”等系列举措,帮助年轻人攻克就业的道道难关。谭金凤说:“能够为老百姓办一点事,高兴。”
关注群众诉求解难题
保障是民生之安。谭金凤经常到村、社区倾听百姓诉求,想办法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2006年,本市推出高龄老人纳保政策,70岁以上、户籍在上海30年以上的没有保障的老人,可以每月领取400多元养老金。但月浦镇有不少老人在上海居住时间超过30年,但落户口却不满30年,无法享受这一政策。谭金凤了解到这些老人现在只能靠老伴或子女供养,看病也没有医保。之后,她多次向区、市劳动保障部门反映,并通过**联席会议等渠道呼吁。去年,市政府出台城镇居民社保试点指导意见,谭金凤率工作人员深入有关单位排摸,掌握到全镇共有195名这样的老人。之后,新政策正式出台,只要是有上海户籍、年满60岁的无保障老人,都可以领取每月400元的养老金。在区纳保工作会议召开后,谭金凤当晚就组织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把好消息一一通知到195位老人和其家人。谭金凤还放弃周末休息,组织工作人员加班,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开出专门窗口。工作人员把老人一个个请进会议室,帮助他们填写表格。仅一个星期,所有老人都办好了手续。
勇于创新求发展
创新是发展之道。在谭金凤的引领下,社区受理中心各项工作走在全区的前列。中心率先出台《关于鼓励促进就业优惠政策的实施意见》,并每年加以完善和调整;成立首家以就业援助员名字命名的“小艾就业援助工作室”,为小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帮助;成立月浦镇首家“开业专家志愿团”,为本地区的创业意向者提供了“家门口”服务;在全区成立了首家街镇巡回仲裁庭,为实现区县仲裁向街镇的延伸奠定了基础;成立首家宝山区企业联合会月浦分会,为促进月浦地区企业间的交流,反映企业正当要求,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在整合资源方面也独具特色。一是依托工商、税务、镇经济发展办、开业指导专家等成立了创业“一门式”服务站,实现创业者“少跑一趟路、少跨一个门槛、少走一道程序”的目标;二是依托高校、职校、培训机构及镇团委、镇妇联、镇司法等相关力量,成立“职场综合帮扶团”,并推出全年综合帮扶行动计划;三是依托“三会”(镇工会、镇企业联合会、镇商会)力量,共同打造“创业实训基地平台”,探索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途径。她个人也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乐于扶持小微企业
服务是代表之职。“对小微企业多一些扶持”,这是谭金凤在十八大小组讨论会上关注的话题。她说:“小微企业是创业带动就业的主力军,但目前普遍存在负担较重,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的困难。”为反映基层企业的心声,谭金凤在去京赴会之前,一连开了十多个座谈会,跑遍全镇27个居委会和周边小微企业,归纳了小微企业创业后遭遇的“两个不”的症结:一是用人成本过高,“用不起人”;二是经营风险大,“不敢用人”,这是企业创业促就业的最大瓶颈之一。谭金凤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听了很振奋,她认为,扶持创业初期的小微企业,帮助其尽可能地促进就业、增强就业稳定性,将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渠道,她要努力让小微企业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新亮点。
她为数以百计的求职者带来了希望,解除其就业的后顾之忧,为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