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晚报
每一个人,都能为减碳出力,生活中的“减碳”无处不在。昨天,由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主办的“2023东滩论坛”在沪举行,论坛以“弘扬生态文化,践行低碳生活”为主题,邀请各界人士探讨如何发挥“人”在促进“双碳”中的作用。
推出一批体验线路
论坛中,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认为,目前垃圾分类仅是“上海模式”1.0版的成功,在逐步迈向“上海模式”2.0时代的同时,需思考新议题——如何可持续地引导市民分类?如何实现垃圾分类提档升级?如何更好助力“双碳”战略目标?而这些可从“低碳”这个词寻找破解之道。
邓建平表示,要引导市民了解低碳相关政策、掌握低碳知识技能。倡导大家用“固废碳管家”等碳测算工具,查询记录生活中的低碳贡献。比如分类回收1千克塑料,相比用原生料生产,可以减少0.36公斤碳排放;相比将1千克塑料作为干垃圾焚烧或填埋,可以减少0.71公斤碳排放。
他还提到,可推出一批可回收物体系市民实地体验和“云”体验线路,鼓励市民参与绿色账户“捡拾碳足迹”记录活动,提升大家对可回收物服务的感受度和获得感。
打造普惠性绿资产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志青认为,应将公众碳减排与大规模企业碳减排相融合,利用绿色金融等工具,打造“绿资产”(即所有能产生改善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高效节约利用的各类资产)。尤其在公众层面,有必要打造“普惠性绿资产”,让公众都能参与到绿资产的生产、交易和分配中,从而参与到碳普惠的进程中。
“比如,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购买或乘坐新能源车,使用节能型家电,通过参与‘碳账户’等平台将节能低碳行为转化为‘碳积分’,甚至在未来参与碳市场的交易,这些行为都将驱动和催生普惠性的绿资产。”他表示。
生态文化协会副会长凤懋伦则透露,去年生态文化协会与有关部门一同组织了“低碳从我做起”的征文活动,很多小学生对于减碳都讲出了很多道理,说明宣传教育是有效的。但由于双碳设计面非常广,工作仍有难度,要践行低碳生活任重道远。
减碳离日常生活很近
“减碳”听上去很远,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唐家富认为,“碳普惠”机制就是绿色低碳行为的生态价值体现。去年11月28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发改委、交通委等8个部门印发《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核心理念就是“人人低碳,乐享普惠”。
“我们不希望影响大家的生活,只要在传统行为习惯上做适当调整,在资源能源消耗上有所减少,都是符合绿色低碳的行为。”他指出,节约每一滴水,少用每一度电,少用一次性物品,使用地铁和单车出行,就是普通市民能为低碳做出的贡献。而这些行为应有可衡量、可比较乃至可交易的价值,这也是建立碳普惠体系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