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各委、办、局,各管理局(管委会),各直属企业,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
《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2021年7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发展“十四五”规划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顺利完成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乘势而上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第一个五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根据《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等部署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挑战和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知识产权制度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世界各国都在加快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浦东新区将向着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新目标扬帆进发,知识产权工作应当抓住这一发展契机,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的改革和创新,适应、服务浦东新区的知识产权发展新思路、新特点、新趋势,确保知识产权工作占据国内、国际发展的新高点、新层次,为浦东推进新时代高水平改革开放做出重要贡献。
(一)持续提高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能力
“十三五”期间,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工作有了极大的提升,但知识产权质量有待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果有待显化等问题依然存在。关键是健全和完善与浦东经济发展相适配的知识产权防范预警和“严、大、快、同”保护体系,提升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二)升级提档知识产权服务能级
在着力打造知识产权功能性平台的同时,如何提升公共服务的方式、功能和质量是面临的紧迫问题。开展重点产业中的知识产权预警、引导、风险防范和案件协调应诉指导等工作,健全知识产权诚信体系,提升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级,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服务品质,才能为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三)创新融合知识产权生态链建设
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的模式和制度创新,提升对浦东重点产业、企业知识产权国内外优势的维护、优化和保护能力,是对浦东新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回应。在浦东优势产业发展下,强化知识产权前瞻布局,构建完整创新链的知识产权生态圈;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通过充分竞争和深度合作向价值链上游攀升;为把浦东新区建设成为全球范围内科技创新资源最集聚、创新转化机制最灵活、创新创业最活跃、融合最紧密的科技策源和创新发展高地作出贡献。
(四)探索研究知识产权工作特色机制
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如何在“四合一”新形势下发挥行政资源集聚和协同优势,实现“1+1+1+1>4”的效果,探索形成有效支撑浦东新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新型知识产权综合行政管理体制,是新区知识产权工作当前的主要内容;重视与国际国内相关部门、单位的知识产权工作交流和合作,借鉴先进制度经验,结合浦东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富有成效的制度创新,是浦东新区知识产权未来工作的重点,也是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的应有之义。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新一轮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为行动指南,以实现新时代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为总体目标,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和优化营商环境的作用,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做出新贡献。
(二)总体目标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依据市委、市政府对浦东新区在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中勇当标杆、敢为闯将的具体要求,深入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将浦东树立为知识产权保护标杆的部署内容,主动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线,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把浦东新区建设成为引领知识产权未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高地,打造世界一流的知识产权保护标杆。
(三)阶段目标
到2022年,“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具有浦东特色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基本建成。
到2025年,知识产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市场主体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知识产权的能力显著增强,促进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和优化营商环境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本建成亚太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四)主要定量指标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0件以上;
——专利国际申请(PCT等)数量较“十三五”翻一番,年度突破1000件;
——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成功案件数较“十三五”平均水平翻一番,达到650件;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一)主要任务
1.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
在专利方面,坚持“数量布局、质量取胜”,以浦东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竞争实际为导向,形成一批核心技术的专利,支持创新主体积极开展PCT等途径的专利国际申请与进入国家获权;推进专利导航、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和预警等工作。大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严格监控非正常专利申请,为发挥知识产权对科技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打好基础。
在商标方面,支持市场主体注册和使用自主商标,引导市场主体丰富商标内涵、增加商标附加值、提高商标知名度,鼓励市场主体进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注重商标国际布局,严格监管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恶意注册申请行为。
在版权方面,加强版权服务,形成一批精品作品创作和优秀软件著作权,打造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版权企业,推进全区版权登记状况及版权布局分析,促进版权运营。
在地理标志方面,落实地理标志产品监管和保护的新职能,强化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设,加大培育力度,增加地理标志数量,加强地理标志宣传工作,提升地理标志质量。
2.彰显知识产权保护效果
巩固深化司法保护、行政保护、调解仲裁、社会监督的“四轮驱动”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各项工作。强化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加大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社会监督共治。
深入推进“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线识别等技术,建立重点市场智能化监管机制,完善重点领域、重点产(作)品在线监测工作,提升打击侵权违法行为效率和精准度。通过深化“四轮驱动”的保护模式,完善“严、大、快、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密切部门联动协作,夯实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机制,持续加大浦东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力度,使之成为新区一流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保证。
3.增强知识产权综合运用效益
注重知识产权运用,持续推进和完善投资、贷款、保险、交易、服务“五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机制,切实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通过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多渠道实现知识产权的转移转化,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将知识产权金融创新融入经济发展大局相关工作中,促进知识产权运用从单一效益向综合效益转变。
4.提高知识产权综合监管效能
按照新区率先构建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治理体系的要求,优化信用、风险、分类、动态四个监管和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探索知识产权智能监管,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开展知识产权事中事后监管和知识产权竞争态势的监测、研判。
深化完善浦东新区知识产权“1+5”诚信体系,深入开展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推动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知识产权发展环境。
5.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级
在现有发展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智能化手段,推动人工智能在知识产权工作和平台建设上的全面适用和提升,建立知识产权智能业务应用系统。加强知识产权大数据管理,掌握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发展水平,满足产业发展分析研判与展示业务需求,为实现知识产权需求供给的精准匹配提供决策依据,为知识产权保护、监管和发展提供支持。
结合浦东新区经济特点和产业特色,发挥浦东先行先试优势,引导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制定知识产权专项政策措施,鼓励企业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引导企业注重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能力的提升。加强知识产权制度解读、政策宣传工作,提升创新主体尤其中小微企业的政策知晓度,进一步扩大政策受益面。
6.探索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行先试经验
继续坚持浦东新区的知识产权工作卓越发展趋向,积极探索、加强激励,为知识产权发展的制度创新提供新思路、新做法。
通过体系化、标准化、理论化建设,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工作在全市、全国的标杆作用,巩固提升浦东新区知识产权领先地位。
(二)重点工作
1.完善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探索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现代化
(1)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
探索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创新,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紧扣自贸区和科创中心发展需求,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充分发挥知识产权集中管理体制优势,更好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2)继续深化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功能
深化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功能建设,完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为权利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渠道。
完善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仲裁调解、社会监督的“四轮驱动”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加强行政与司法的高效衔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基层联动工作机制,搭建知识产权基层联动平台。在优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同时,积极发挥调解的积极作用,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自律和信息沟通机制,推动社会共治模式。
(3)强化重点领域、重点市场的精准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优化各类保护资源,继续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专项执法行动,完善浦东新区对重点领域、重点市场的精准知识产权监管模式。在电商平台、展会等知识产权保护关键领域,建立公证存证、仲裁调解、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之间的衔接机制,构建行政执法、仲裁、调解等快速处理渠道。强化对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和实践,形成体现浦东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的精品案例。
(4)夯实长三角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联盟
加强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办案协作,健全部门间重大案件联合查办和移交机制。建立区域知识产权快速**机制,推动地区间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仲裁等机构的资源共享、业务合作和交流互动。以长三角已有的知识产权服务机制为基础,依托各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建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联盟,整合、互补各地区资源、产业和知识产权优势。建立健全跨地区、常态化、长效性的协作会商机制,完善区域高价值专利共同培育、知识产权信息互通、人才共享等机制。
2.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释放知识产权经济价值
(1)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与布局
以浦东优势产业发展为基础,大力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支撑高质量发展。强化知识产权前瞻布局,构建完整创新链的知识产权生态圈。引导支持企业加强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行业布局、区域布局和国际布局,特别是对国际专利申请(PCT等途径)的服务和**保护。借助专家库等优质资源开展集中培训,加速开展技术联盟及融合工作,积极探索与海外技术兼容发展模式。研究制定浦东“走出去”企业的知识产权国际布局指南、知识产权相关贸易调查应对指南等,帮助企业适应知识产权国际化生存,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竞争。
(2)推进知识产权强企建设
继续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运用能力。积极运用导航、评议等手段,培育一批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和优势企业。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完善知识产权强企工作的公共服务支撑。鼓励、支持以行业领军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为牵引,组建新区相关行业专利联盟、技术标准联盟,鼓励企业以核心技术专利参与或主导国际标准,推动知识产权生态圈建设。
(3)加强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
积极引导行业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实施和应用,强化创新主体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联盟建立知识产权转化运营中心,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完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激励模式和实现机制。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和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区域商标品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对区内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
(4)推进知识产权高水平园区建设
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行动中,推进重点技术领域平台化管理,结合企业专利试点示范工作的优化发展,推进各园区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园区知识产权运营管理能力。试点建设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聚区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产品示范基地。
3.巩固知识产权监管机制,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
(1)建设知识产权风险研判预警机制
以浦东产业发展为导向,建设服务于“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六大硬核产业的研判预警机制。研究发布行业性知识产权发展趋势报告,加强知识产权竞争态势的监测、研判,强化知识产权风险隐患排查,为浦东“卡脖子”技术相关的重点行业、企业建设开展高价值知识产权研判预警服务,为浦东优势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2)完善知识产权事中事后监管模式
探索推进浦东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打造“专利代理机构”、“商标代理机构”等两大智能监管应用场景,推动知识产权事中事后智能化监管和处置机制建设。建立对非正常专利申请、商标恶意注册等行为的监管与处置机制,净化区域知识产权发展环境。
(3)加强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设
深化完善浦东新区知识产权“1+5”诚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将电子商务领域的知识产权侵权假冒等严重违法行为纳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为“信用浦东”建设做出知识产权新贡献。持续推进浦东新区“销售真牌真品,保护知识产权”活动,营造诚实守信的商业环境。
(4)完善自贸区知识产权监管体系
加强自贸区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监管措施,完善知识产权信用承诺、信用记录、红黑名单、分级监管、联合惩戒等制度,推动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完善行业规范、中介服务、企业自律、公众参与、行政监管等五位一体的监管模式。
4.加强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1)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深入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促进知识产权金融资源的有效融合,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知识产权运用的支持力度,开发知识产权商业性资产的融资功能和服务。拓宽科创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探索知识产权融资租赁,鼓励企业以知识产权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或资产支持票据(ABN)。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鼓励保险机构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开展知识产权综合险种,不断拓宽保险服务范围,为企业提供完善的保险服务保障。推动政府主导下的基金会模式构建,多元化引入优质投资者,为产业提供全方位的对接和发展空间,通过基金分红实现投资人与产业共赢。
(2)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技术保障
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化手段和技术创新成果,全面升级技术基础保障与应用,加强知识产权的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建设,全面升级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技术基础保障和应用,拓展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内容,努力探索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现代化建设。
(3)提高知识产权服务品质
为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功能,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效率,开展知识产权基础数据的收集、生成和分析工作,进行集约化整合、网络化共享、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应用,满足企业、市场、政府的知识产权服务要求。进一步优化线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加强E-PCT系统的操作培训,鼓励、引导企业在海外开展国际专利申请和保护。规范担保机构、技术交易机构等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市场服务秩序,建设高端化、专业化、便利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业。
(4)发挥国际知识产权组织机构集聚效应
在国家、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的统筹协调下,发挥区域政策优势、重点技术领域龙头效应与产业链拉动效应,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建立积极的工作联系,培育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推动建设“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浦东分中心”,支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仲裁与调解中心上海中心完成建设和高效运营,引进海内外头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浦东设立分支机构或服务中心,形成高端知识产权服务资源的集聚地。
5.推动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创建知识产权保护特色
(1)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探索建立新媒体知识产权文化展示和教育平台,建立面向企业、社区、学校的知识产权宣传教育阵地和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知识产权文化宣传和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中小学生知识产权教育实践活动,逐步开展国家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建设。
(2)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
持续深化“4+2”知识产权人才综合培养工程;丰富知识产权培训渠道,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公益性教育网络;推行知识产权继续教育培训机制,推进专利工作者、专利代理师、专利管理工程师等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培训和职称评定工作,建设可持续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和人才交流,支持企事业单位引进和培养中高级专业人才,实现知识产权高级人才的集聚效应,建成全国首批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示范区。
(3)构建多维度的海外**模式
加强对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防范和应对的指导,提高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能力。对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知识产权规则,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协作,努力为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营造良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4)打造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样本
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总结完善知识产权工作具体实践和做法,探索新区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促进、服务等规范建设,建立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工作的标准体系,提炼形成具有浦东特色标签的制度模式创新成果。
四、重大项目
(一)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建设
根据《浦东新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城区)建设工作方案》的规划,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四大功能性平台”建设,巩固深化“四轮驱动”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各项工作。健全完善投资、贷款、保险、交易、服务“五位一体”知识产权价值实现体系,强化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和服务。大力支持知识产权人才与企业发展,持续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为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高质量推进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建设,以良好成效接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验收。以打通知识产权运营全链条和服务体系为牵引,加快推进重大枢纽型平台和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运营体系建设,促进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机构、资本和产业等要素融合发展,推动知识产权运营与实体产业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积极培育和引进国际化、专业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打通创新主体知识产权运营全链条。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集聚区,引进培育一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服务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三)上海知识产权国际枢纽港建设
以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运营(上海)试点平台和业内领军企业为依托,以知识产权制度支撑浦东六大“硬核”产业发展为目标,集聚各类优质知识产权服务资源,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级,推进知识产权优秀服务业态的集聚和发展,积极培育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生态和服务组合,努力打造市场化、国际化的知识产权交易、运营、许可、转让、**枢纽,促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与实体产业相互融合、相互支撑,进一步优化新区营商环境,加快培育和提升浦东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浦东新区知识产权智能化平台建设
建设浦东新区知识产权智能化平台,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化、智能化,为市场提供开放、透明、全面、公正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通过平台的大数据挖掘,链接知识产权与技术、人才、资本等产业核心要素,发挥智能监管、智能保护、智能服务、智能分析的功能,为企业提升知识产权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帮助。建设知识产权大数据智能应用管理系统,探索专利导航决策咨询机制,完善现有知识产权转化交易平台体系,实现线上资源与线下实体的有机结合。
(五)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版权服务中心建设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版权服务中心是浦东新区建设的功能性平台,是全国首个在自贸区内设立的版权专业服务平台。为更好发挥这一平台作用,全面开展版权快速登记、快速监测、快速**,不断深化公共版权服务创新、新型版权业务等试点。加强区域版权发展状况的分析、管理、监测,促进版权的运用。建设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
(六)涉外**浦东分中心建设
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浦东分中心作为首批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的地方分中心之一,紧紧围绕浦东产业企业海外业务特点,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效能。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帮助企业提高涉外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浦东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需求,为浦东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保驾护航。
五、实施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结合部门改革,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责任分工,优化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的集中统一管理,提升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效能。充分发挥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功能,定期听取和审议规划阶段性实施情况,研究推进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加强统筹协调,形成知识产权工作的合力。
(二)加强财力保障
改革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投入,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指导效应,加大对严格保护、高效运营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联动和协同政府资金、社会资本和市场资金投入,利用浦东新区金融机构、平台、资金的集聚优势,拓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范围和内容,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和项目创新,确保知识产权资金投入,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
(三)加强考核评估
新区知识产权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方案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完善考核和评估工作。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会同相关部门按照方案要求,建立目标责任制,按照部门和职责分解落实,建立方案实施情况的评估机制,对方案目标、任务、工作落实情况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估工作,及时总结和汇报。特别是将国际专利申请、倍增行动完成等情况与年度考核、年度评选等挂钩,选好树好倍增行动推进过程中的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