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

来源: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07-29 浏览量:24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管理局(管委会),各直属企业,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

现将《浦东新区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2021年7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浦东新区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上海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总体部署,以及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的总体安排,推动浦东新区“十四五”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取得新突破,实现《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各项目标任务,促进浦东新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挑战

(一)发展基础

1. 节能降碳目标超额完成。“十三五”期间,浦东新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逐年提高,节能考核口径下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了4.20%、3.99%、7.59%、3.56%、5.28%,累计下降22.36%,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十三五”节能目标。2020年,全区2020年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119吨标准煤/万元(低于全市各区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187吨标准煤/万元。“十三五”期间,浦东新区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32.58%,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下降18%的目标。

2.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浦东新区坚持坚持转型发展与调整淘汰同步考虑,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专项、重点企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能级提升工作。一是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十三五”期间,累计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项目237项,腾出土地1079亩,减少能耗4246吨标准煤。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贯彻落实《浦东新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导意见》,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区制造业产值比重提高至48.44%。三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业,强化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至76.9%。

3. 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成效显著。一是开展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燃煤(重油)锅炉清洁能源替代,2020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从2015年的44万吨下降到0万吨。二是积极发展光伏、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推进光伏、风力发电项目建设,至2020年底,区内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26万千瓦,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51.47万千瓦,光伏、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位居全市第一。三是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明显提高,2020年,天然气、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比重为31%,比2015年上升7个百分点。

4. 工业领域资源节约工作稳步推进。积极推进工业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管理,“十三五”期间,累计开展了工业领域节能技改项目40余项。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建完成19个绿色工厂、3个工业园区、22种绿色产品、4条绿色供应链。推进高耗能企业的清洁生产,累计推动75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工作。“十三五”期间,区属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累计下降17.86%,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2.47%。

5. 建筑、交通等非工业领域资源节约工作成效显著。建筑方面,“十三五”期间,累计获得绿色建筑二星级标识项目107个、三星级标识项目25个。前滩国际商务区2019年被评为2019年上海市首批绿色生态城区试点项目。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23.52万平方米,其中浦东新区行政办公中心既有建筑改造项目获得2017年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更新改造铂金奖,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既有建筑改造项目获得2018年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更新改造金奖。推进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建筑233.35万平方米。完成52栋建筑的能耗公示以及50栋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完成30家商业企业能耗对标管理。交通方面,截至2020年末,浦东新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新能源公交车占全部运营车辆的56%,改造完成16处新能源公交充电站,可服务2075辆新能源公交车;出台《浦东新区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暂行办法》,引导区内企业和个人购买新能源车辆;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14545个,完成码头岸电改造62座。

6. 节能低碳试点示范工作亮点突出。积极参与国家级、市级的节能、绿色、低碳试点示范工作。临港产业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工业园区被列入国家级绿色工业示范园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入国家低碳工业园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地区于2017年被列为2017年上海市首批低碳发展实践区;世博园区、前滩国际商务区、国际旅游度假区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低碳发展实践区。浦东新区机管局荣获国家级“能效领跑者”称号(2020年),8家单位创评成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3家单位创评成为市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101家单位成功创建上海市“节水型机关”。10家绿色医院完成创建工作。

7. 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能级稳步提升。大宗工业固废利用率达到99%,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率达96%。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基本实现100%,可回收物基本实现“点-站-场”三级网络全覆盖,餐厨废弃油脂处置应用环节取得突破,综合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再制造产业品类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废旧电子电器拆解利用向深度化、规模化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启动海滨资源再利用中心(3000吨/日)建设,完成浦东黎明有机质垃圾处理厂(300吨/日)建设和有机质固废处理厂扩建项目(700吨/日)建设,建成黎明建筑装潢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中心(70万吨/年)。

8. 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区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降耗联席会议办公室管理协调机制有序运作。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统筹安排节能低碳专项资金,“十三五”期间,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清洁能源替代、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技改等方面累计投入资金约4亿元。能耗监测信息化系统不断完善,299栋建筑接入本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216家重点用能单位接入本市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实现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和实时监测。建立“上海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网上直报系统”浦东新区公共机构名录库,实现浦东新区公共机构能耗直报“全覆盖”。

(二)“十四五”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十四五”期间,浦东新区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影响因素明显增加,气候变化、塑料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广泛关注的全球性议题,主要发达国家在已实现碳达峰的基础上加速推进碳中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也会并在市场准入和国际贸易等方面对其他国家提出更高要求。以更少的能源资源和环境污染代价带动更大的经济增长是抵御外部风险的必然要求。同时,当前正处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颠覆性变革的前夜,虚拟电厂、能源互联网、云储能、建筑调适等系统集成节能技术初现、蓄势待发,相关技术进一步成熟和运用将为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带来突破性机遇。

2. 国家和上海市的更高要求。我国已向全世界承诺,中国努力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全国性的碳市场建设等重大举措深入推进,全社会绿色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十四五”期间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成为发展拥有前所未有的普遍共识。上海市更提出了2025年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力争努力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优化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十四五”期间及未来,需要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3. 从新区来看,。浦东新区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十四五”期间及未来,要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优化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率先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要坚持把节能低碳作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指引,加快形成绿色、生态、低碳的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围绕实现2025年碳达峰目标,浦东新区需在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增加生态碳汇等方面持续用力。能源结构方面,,浦东新区风电、光伏发展势头良好,国家提出的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以及良好的政策环境,将促进浦东新区风电、光伏发展将会极大的促进浦东新区风电、光伏发展。在产业结构方面,浦东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以“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蓝天梦”“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六大硬核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不断深入推进。增加生态碳汇方面,2020年底,浦东新区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8.21%,“十四五”期间,浦东新区绿色建设力度和资金投入仍将保持高强度,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计划达到19.5%。

4. 总体来看看来,。“十三五”时期浦东新区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挑战。:一是本区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压力大。集成电路、机器人、新能源车等浦东新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IDC、5G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爆发式增长,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科创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加快推进,居民对对生活品质需求的提升,都将带来对能源消费总量新的增长提出需求。二是资源化利用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稳定生产和发展压力较大,浦东新区企业数量逐年萎缩、,规模日渐减小,随着固体废物管控的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提高,跨区域流通和处置难度更大,未来资源利用处置缺口将进一步加大。三是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如何科学合理的分解“双控”指标仍还在探索中,“双控”目标考核结果尚未得到充分应用,。节能监察体系尚未完善,有效的监督执法亟需加强。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政府引导、企业主责体、市场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积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浦东新区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结合浦东新区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开展中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形势,“十四五”期间浦东新区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注重绿色发展,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促进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

2. 注重循环利用,着力推进资源节约使用。建立健全源头减量、精细分类、高效利用、循环再生等全环节覆盖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 注重技术推广,着力推进节能技术应用。加大重点用能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推介力度,鼓励数字技术与节能的深度融合,推进“互联网+智慧节能”的发展,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助力“节能、提效”。

4. 注重对标引导,着力促进企业持续节能。完善和充分发挥好能耗“双控”制度的引导作用,落实企业节能主体责任。全面推动与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对标管理,促使企业节约能源,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5. 注重全民参与,着力打营造全社会共治格局。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全社会形成节能低碳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激发用能主体的内在动力,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浦东新区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得到合理控制;非化石能源占综合能源消费比重明显提升;资源产出和循环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工业、建筑、商业、旅游等主要用能领域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用能强度明显下降;建立比较完善的政策支持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1. 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率保持全市领先水平。2025年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4%,力争完成15%。

2. 能源消费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十四五”期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年均增长3%左右。

3.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十四五”期间力争新增光伏开发装机容量60万千瓦,新增风电开发装机容量60万千瓦,到2025年,浦东新区非化石能源占综合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20%左右。

4. 资源循环利用显著提高。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到92%。

“十四五”期间浦东新区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目标

序号

领  域

牵头责任部门

指标名称

规划目标

指标属性

1

总体指标

浦东新区节能降耗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

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14%

约束性

2

能源消费总量

年均增长3%

预期性

3

工  业

区科经委

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10%

预期性

4

商 业

旅 游

区商务委

区文体旅游局

行业内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达到合理值比例

95%

预期性

5

行业内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达到先进值比例

50%

预期性

6

建  筑

区建交委

超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率

5%

预期性

7

公共机构

教  育

区教育局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率

4%

预期性

8

卫  生

区卫生健康委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率

5%

预期性

9

机关

单位

区机管局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率

6%

预期性

101

资源循环利用

区生态环境局

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

92%

预期性

112

区生态环境局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70%

预期性

123

区建交委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

93%

预期性

三、主要任务

面对“十四五”期间新区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新要求、新挑战、新机遇,为有效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十四五”期间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能源结构

大力推动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继续实施分布式光伏项目初装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创新光伏开发建设机制,在农业、交通、市政设施等多个领域推广“光伏+”专项行动,结合交通枢纽建筑、公交车站站点候车棚、地面轨道交通站点、蓄车场、车辆基地等建设光伏项目;与农场、鱼塘、喜阴植物大棚等相结合,在有条件的场地,建设农光互补、渔光互补项目;结合竹园污水处理厂、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厂以及凌桥、金海、南汇等制水厂等市政设施,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十四五”期间力争新增光伏装机容量60万千瓦。积极鼓励风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如上海港外高桥港区、老港地区、五号沟、临港新片区等,因地制宜发展分散式风电,推进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南汇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力争新增风电装机容量60万千瓦。到2025年,浦东新区非化石能源占综合能源消费比例力争达到20%左右。

(二)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进落后产能退出淘汰落后产能。持续优化融合发展、共同发展的三次产业结构,深入推进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至2025年,浦东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比重例达到45%。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原则上不支持新建、扩建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围绕“产业基地、产业社区、零星工业用地”三级产业空间布局和规划体系,进一步加强产业空间优化治理,提升存量空间绩效水平,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动高桥等重点区域转型升级,结合镇级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实施企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综合应用差别电价、财税支持等手段,推进落后产能淘汰调整。

(三)推进重点领域资源节约

1. 推动工业节能技改,合理控制数据中心能耗过快增长。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淘汰落后的高耗能用电设备,推广使用符合国家能效标准的节能型产品。实施工业节能“百一行动”,推动工业领域重点用能单位采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对既有项目实施节能技改,,“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每年实现1%以上的节能量。严格执行新建数据中心能耗限额标准,强化节能审查、验收、监察、执法的全过程闭环管理,从严控制新增数据中心项目。重点推动外高桥区域低效数据中心项目实施节能改造,优化运行管理,提高综合能效,到2025年,既有大中型数据中心平均PUE不高于1.4。加快张江卡园向金融数据港转型升级,由金融数据集聚向功能集成转变,打造金融数据场景应用的“样板间”,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积极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创建,提高能效及管理水平。

2. 发展绿色建筑。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逐步实施绿色建筑专项验收。大力推进超低能耗建筑建设,推动超低能耗建筑示范不少于10万平方米。“十四五”期末,低碳发展实践区和重点功能区内新建民用建筑全部实行二星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和上海市绿色生态城区。政府投资工程率先采用绿色建材,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打造一批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大力发展新型绿色建材。以旅游、商业建筑为突破口,以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有计划地实施公共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结合住宅综合改造和大修工程,积极推进居住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完成既有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100万平方米。推进商业、旅游饭店业等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开展能效对标管理,推广节能产品与技术在商业、旅游饭店业的应用。持续开展绿色商场创建,“十四五”期间创建10家全国绿色商场。

3. 发展绿色交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交通服务创新升级,以手机APP或者电子站牌等方式提供公共汽车来车信息服务全面实施。加大力度推广新能源汽车,更新公交车均为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公交车占比。积极推进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建成7000个公共充电桩。鼓励充电设施互联互通和自用、专用充电桩分时共享,鼓励企业建设和申报充电桩示范小区和新能源出租车示范站。优化居民出行结构,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出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降低小汽车通行总量,整体提升绿色出行水平。到2025年,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以上。

43. 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探索开展能耗定额管理,逐步建立针对医疗、教育、卫生、公安等系统的能耗定额管理体系,进一步深化推广能源审计工作,将能源审计结果作为公共机构能效评价依据之一,为主管部门实施能耗定额管理、规范和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奠定基础。加大能耗公示力度,将能源利用状况、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能效对标情况纳入通报范围,不断强化公共机构的节能目标责任意识。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节水型机关等示范创建,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绿色公共机构,完成70%以上公共机构创建为节约型机关(绿色机关),创建3家美丽学校,筛选6家公共机构食堂参与创建绿色食堂。

(四)推进资源循环利用

1. 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全面落实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政策要求,推进一次性塑料制品源头减量,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规范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推广合理消费、打包和“光盘”行动,减少餐饮浪费。加强过度包装治理,减少电商寄送环节的二次包装,在电子商务、快递、外卖等行业,进一步推广可循环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做好包装废弃物的分类投放和清运处置,积极回收利用包装物。

2. 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全面巩固垃圾分类实效,强化废弃物的协同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积极打造“无废城市”。到2025年,全面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以上。

3. 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保障黎明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中心项目稳定运行,完善“一镇一点”(装修垃圾、拆房垃圾临时堆点和资源化设施)体系,促进规范运行,推动资源化产品的推广应用。推进老港基地装修及拆房垃圾资源化设施建设,提升拆房、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

4. 完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与处置体系。建立和完善工业固废管理制度,规范工业企业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分类收集、贮存、利用和处置活动。做好浦东新区工业固体废物基础数据的申报,有效开展工业固废的全过程管理。推动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引导企业开展固废减量工艺改造,促进工业固废的源头削减。

5. 打造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对标瞄准国内领先、对标国际一流,建设老港综合性生态环保循环经济基地,提升城市运行保障能力。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发展壮大临港再制造产业,引进国外先进再制造企业,扩大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等领域再制造规模。规范一批资源循环利用企业,保障优质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用地需求,培育一批在本市具有影响力的资源利用行业龙头企业。

6. 发展循环型农业。推动农作物秸秆和蔬菜废弃物多元化利用,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拓展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等多种离田利用方式,到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8%以上。加强废弃旧农膜、黄板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到2025年底基本实现全量回收。鼓励农用棚膜的资源化利用,推进全生物降解地膜的试点应用,将地膜纳入生活垃圾处置体系。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农药化肥减施,提升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技术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8%;运用专业化设施装备,推进肥料、农药减施,鼓励增施有机肥料、,使用生物农药增施。

7. 强化节水和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持续推进集约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到202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维持在0.74以上。结合南汇新城规划建设,探索推进重点领域污水资源化利用。滚动实施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深入开展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到2025年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不高于9%。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推进雨水集蓄利用示范工程,集中新改建区域雨水资源利用率达2%以上。

(五)推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

1. 推进低碳发展实践区不断提高低碳发展水平。继续推进临港、金桥、世博、前滩、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新片区等低碳发展实践区绿色低碳发展,统筹考虑控制能源和碳排放总量、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效提升等工作,结合区域特色和发展战略,在绿色建筑、低碳交通、区域能源中心、海绵城市等领域创新理念、应用先进低碳技术和模式,形成一批具有体示范引领效应的项目,进一步扩大集聚效应,加强示范应用。

2. 提升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水平。推进临港、金桥、张江、临港新片区等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改造,推动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等。鼓励建设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协同互济的综合能源项目。

3. 加强国际绿色发展对标。基于不同重点区域的发展特点,对标国际,提出不同的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对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世博前滩地区等经济贸易服务聚集区域,加强与东京、伦敦、纽约等国外先进城市CBD地区的绿色发展对标;对于临港、张江、金桥、临港新片区等先进制造业及科技创新区域,加强与国外先进工业园区的绿色发展对标。借鉴国外发展先进经验,探索适合区域特点的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六)加强城市碳汇能力建设

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建立森林生态网络。聚焦重点结构性生态空间,实施造林,完成S2、S32、G1503等市级生态廊道以及大治河生态廊道建设,推进泐马河、团芦港等生态走廊建设。“十四五”期间,新增林地5万亩,新增绿地1500公顷,新建绿道100公里,新增立体绿化25万平方米,至202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9.5%。推进湿地城市建设,强化湿地保护,启动老港造林区域内湿地修复,积极推进临港赤风港湿地公园建设,因地制宜推进有湿地生态功能的公园绿地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区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降耗联席会议的指导和协调作用,夯实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管理职能,细化优化部门工作分工,强化年度工作计划制定与实施,逐年落实各项目标任务,适时开展规划评估评价。

(二)落实目标责任

完善目标分解和考核机制,深入落实条块分解的目标责任制度,实行区、管理局(管委会)、开发区(镇)、重点用能单位相结合的节能目标分解制度,建立统一的节能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考核程序的内容,实行目标考核问责制度,加大对考核结果的公开力度,落实节能奖励政策。

(三)加强能力建设

完善公共建筑能耗在线监测平台、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不断扩大覆盖范围、提高数据质量、创新数据运用。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对重点用能单位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综合运用信用惩戒、约谈公示等多种方式引导重点用能单位加强用能管理,落实企业节能主体责任。

(四)加强资金引导

继续发挥节能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修订《浦东新区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支持范围和重点领域,充分发挥节能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加大对节能示范、低碳试点项目、新能源应用项目、智慧能源体系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节能低碳示范试点积极性。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健全绿色信贷机制,创新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服务,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五)积极宣传引导

结合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题活动,广泛、深入开展节能低碳宣传。建立展览会、论坛、主题活动、媒体宣传、教育培训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教育体系,引导全社会形成节能低碳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鼓励企事业单位、市民通过购买节能产品、节能设备等多种方式主动承担更多的节能义务。持续加强科学舆论引导,增加社会成员主动参与节能低碳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