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来源: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6-11-30 浏览量:23

新区各部、委、办、局,各区级机关,各人民团体,各开发区,各直属机构,各直属公司,各街道、镇,有关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

经区委、区政府领导同意,现将《浦东新区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档案局

                          2016年11月3日

   浦东新区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推进“十三五”时期浦东新区档案事业发展,依据《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结合浦东新区档案事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浦东新区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作为浦东新区“十三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一、“十二五”时期浦东新区档案事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浦东新区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始终秉承浦东“二次创业”精神,紧紧围绕浦东改革发展大局,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档案事业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浦东新区档案局(档案馆、城建档案信息管理中心)荣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主要成效:

(一)档案事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档案事业发展,从各个方面为档案事业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动力,制约档案事业发展的一些短板问题得以逐步解决。全区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大档案”体制进一步完善;档案局行政执法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基层档案干部队伍进一步充实。档案馆新建档案库房项目批准立项并稳步有序推进。馆藏存量纸质档案全文数字化专项工程批准实施。至“十二五”期末,区档案馆馆库面积达到20275平方米。2015年年初,区委办、区府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浦东新区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浦委办〔2015〕1号文),成为指导新形势下浦东新区档案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二)档案依法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全面清理并推行行政权力和行政责任清单制度,推进档案行政审批集中统一办理,规范档案行政权力运行。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推行实名通报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档案普法宣传,年均开展巡回普法宣讲50余场次。全区一级建档单位和进馆单位均建立了规范化档案室,强化了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档案干部的三级责任体系,强化了大口业务系统对所属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管作用。“竣工档案在线全程监管验收平台”投入实际应用,实现了建设工程(项目)竣工档案申报、指导、审批、验收一站式在线服务,实施了竣工档案纸质、电子双套制接收;开展了基于BIM技术的三维电子档案接收管理利用研究。

(三)档案资源建设稳步推进。严格把好档案“进口”质量关,扎实抓好档案接收工作。同时,通过接受捐赠、征购、采集口述历史等多种渠道面向社会广泛开展档案征集,积极开展影像资料、口述历史征集拍摄,不断丰富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推进“浦东城市记忆工程”。实行馆藏档案按年度常态化开放鉴定,年均核准向社会开放档案3400余卷。截至2015年底,区档案馆已拥有档案全宗362个,馆藏档案总量320万卷(件);全区各建档单位档案室室藏档案总量420万卷(件)。指导建交委、人保局等大口行业系统建立档案文件中心,实行档案集约化管理。积极探索新型载体档案管理,抓好声像档案规范化建档指导,与浦东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合作建设共享利用的声像媒资库。

(四)档案现代化管理能力有效增强。文档一体化系统、区域档案分级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全区得到推广应用,构建起区域档案信息管理服务网络和档案信息交互利用平台。“十二五”期末,全区一级建档单位电子文件接收进馆率达100%,馆藏档案数字化全文原始数据16.8TB。积极构建基于大数据管理和云技术平台的数字档案馆框架,启动并组织实施馆藏纸质档案全文数字化工程,开展无纸化办公条件下电子档案在线归档试点。构建了以岗位资格培训和继续教育为基础、以专题专项培训为主干、以“定制式培训”为特色的多层次档案教育培训体系。组建了区域档案工作专家库,建立区域档案科研管理和创新激励机制,“十二五”期间有6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和市级奖项。档案学会建立了档案社会化服务企业团体会员制度,并推行星级评估,引导行业自律,促进档案中介服务市场良性发展。

(五)档案服务效能不断彰显。不断延伸档案监管服务领域,积极抓好区划机构调整、国企改革、新农村建设、“两新组织”建设、社区“三中心”等重要领域的建档指导。积极推进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地区、重点开发区、商飞研发总装基地、前滩国际商务区等重大项目建档工作指导。推出婚姻档案自助查阅打印、网上和微信预约查档、社区事务受理服务窗口远程利用、村居委就近取件等民生档案查阅利用便民服务举措,并与“上海市民云”合作,实现了9类常用民生档案“全区联网、实时利用”。积极参与“全市通办、跨馆出证”,首创“跨省联动、异地利用”的服务机制,已与8个省市档案馆建立了合作关系。“十二五”期间,共向社会提供档案查阅利用服务30余万人次。免费提供档案资料和工程图纸打印复印130多万页(张),窗口服务满意率连年保持在99%以上。围绕地方文史和时事热点,推出了一批贴近社会需求的编研成果和特色展览。编著综合性地方文史专著《浦东简史》。“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成效显著,影响不断扩大。精心打造档案馆中小学生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十二五”取得的成果,为浦东新区档案事业“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存在一些发展中的不适应问题:基层基础档案工作相对比较薄弱,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档案工作的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库房基础设施还不适应档案数量显著增长和档案类型更加多元的需求;全区档案资源分割现象还比较突出,档案治理模式、管理手段、服务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适应智慧城市、政务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信息化发展和转型更加迫切;档案人才队伍建设与事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凸显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十三五”期间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决定性阶段,是浦东新区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承载自贸试验区、“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和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的攻坚和关键时期。“十三五”时期,浦东新区档案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把握时代脉搏,勇担历史使命,更加奋发向上、更加主动作为,为谱写浦东开发开放新的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一)指导思想。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浦东新区“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坚持服务大局、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的发展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构建与浦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档案工作格局,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档案管理和利用需求,继续保持新区档案事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十三五”时期,浦东新区档案事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 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政治责任贯彻于档案工作始终,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围绕浦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百姓生活和民生期望推进档案事业发展。

——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档案工作的核心,努力满足社会各方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更好地为浦东新区各项事业发展服务。

 坚持补齐短板的工作导向。注重协调、持续、健康发展,解决档案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全面加强各项基础业务建设。

—— 坚持安全高效的底线思维。把档案安全摆放在档案工作头等重要位置,坚持实体安全与信息安全并重,切实提升安全保障效能,牢牢守住档案安全底线。

—— 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档案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和服务,着力提升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智慧型、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事业发展基础。档案工作体制机制运行更加顺畅;档案依法治理能力显著增强;档案资源更加齐全丰富,资源分级管理、信息集成更加有效;档案信息整合共享程度明显提高,档案利用服务更加便捷普惠;档案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有机融合,智慧档案馆建设有明显进展。档案安全基本条件和应急、灾备机制更加完善,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的档案安全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形成体现时代特征、具有浦东特色、符合发展规律、 不断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档案事业发展新格局。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完善档案行政管理新机制

1.提高档案行政效能。按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法定职责,依法治理档案。强化对各部门、各单位档案工作的督导检查,不断提高行政效能,逐步搭建档案工作诚信体系,形成行政管理新机制。不断优化档案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档案行政审批程序,依托浦东网上政务大厅审批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云、大数据管理等现代信息化手段,提高行政审批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提升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2.推进档案服务社会化。以推动档案事业创新发展为目标,积极搭建档案社会化服务平台。支持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档案服务类企业和社会组织承接档案事务,鼓励开展业务培训、行业交流、技术革新和档案科研。促进档案科研和创新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通过开展档案服务类企业星级评估等方式,引导规范档案服务市场发展。加强档案社会化服务市场执法监督和业务指导,规范从业行为,提升服务质量。

3.复制推广电子档案单套制归档模式。总结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管理局开展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试点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电子文件归档范围及电子档案保管期限表,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与应用系统,在整个自贸试验区范围内率先推广实施,并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后,逐步在全区条件成熟的单位及行业推广,实现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科学管理。

4.创新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监管服务。聚焦浦东新区“十三五”时期经济转型发展、核心功能增强、科创中心建设、公共服务完善、城市品质提升等重点工作,创新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监管服务。重点加强“一轴四带”功能开发、“4+4”重点发展片区、“3+3”重大文化项目和市、区重大工程等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监管和服务。研究探索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PC(建筑预制装配)等新技术建设项目的档案管理新模式。

5.增强全社会档案法治意识。开展档案“七五”普法,创新法治宣传方式,扩大档案法治宣传“六进(机关、开发园区、企业、学校、社区、乡村)”辐射面,不断提升全社会档案法治意识。坚持普遍与重点、综合与专项、实地检查与书面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形式多样、灵活高效地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加大对档案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处置各类档案违法违纪问题。

(二)有效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6.指导区域单位规范建档工作。围绕新区“十三五”时期自贸试验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等创新转型发展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点项目等的规范建档工作。继续推进就业、住房、医疗、教育、民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宗教文化等领域专业档案、民生档案,以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经济领域的规范建档工作。继续推动村(居)委建档,完善农业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土地确权、集体资产制度改革等档案管理工作。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档案管理等新情况、新问题,完善业务规范和标准,增强业务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7.依法开展档案收集工作。严格落实国家档案局8号令、9号令、10号令,确保纸质、电子、声像、实物等各种门类、各种载体档案的完整收集和规范管理。及时修订档案馆档案收集范围,依法开展文书档案“十年一进馆”接收工作,确保应进馆的各类档案及时接收进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建设项目档案监督指导和检查,规范建设项目档案验收接收工作。探索推进各级政府网站、网上行政审批等事务和新媒体信息的收集归档工作,探索重要网页资源的采集和社交媒体文件的归档管理办法。

8.加强特色档案征集工作。鼓励社会单位、团体和个人主动向档案部门捐赠重要档案和资料,加大对散存在民间和境外的具有重要保存价值档案的收集力度。重视对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的征集,加强口述历史、社会记忆、浦东早期开发、浦东 名人轶事、家谱家训等主题征集工作,努力丰富馆藏,形成特色。

(三)不断深化和拓展档案服务

9.深化档案资政服务。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工作大局,加大对浦东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重大部署、重要活动的关注度、参与度,积极参与全区性重大纪念活动和宣传项目,加强对档案信息的综合分析研究和深度开发,深入发掘各类档案信息,构建区域共享的档案资料库,为党委政府决策和各行各业发展提供服务。

10.完善民生档案利用服务。改进服务方式,简化档案查阅利用手续。优先整理、鉴定和开发利用各类涉及民生的档案。依托浦东网上政务大厅、市民政务云、浦东档案信息网、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互联网平台和移动终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推进档案远程利用服务。不断丰富社区、村居委等档案利用服务内容。利用网盘加密传输技术,拓展民生档案跨省利用服务的范围和效率,创新档案利用服务新机制。

11.推进档案文化服务。多渠道开发档案资源,不断推出档案精品力作。围绕建党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以档案史料编研为基础,联合地方文史部门、媒体机构,形成系列编研出版物、展览和影视作品。深化“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利用新兴媒体,举办各类线上、线下受公众欢迎的展览、研讨等互动活动,扩大社会参与面和影响力。继续做好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有效发挥档案馆和档案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文化教育、科普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

(四)加快档案管理智慧化转型

12.坚持档案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积极融入智慧浦东建设,落实《档案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声像档案媒资管理系统建设,实施因特网平台桌面虚拟化集成。继续推进档案在线集成和社会化服务系统建设,档案审批指导纳入新区网上政务平台。推动档案信息数据的共建共享,开放档案数据纳入新区政府信息共享开放平台。加快信息技术与档案工作深度融合,推进档案信息等级保护与分级保护工作。实现电子档案智能备份、迁移和各类数据资源的分层次存储,不断开拓档案信息服务新领域。

13.大力推进智慧型档案馆(室)建设。依托智慧浦东建设成果,构建档案资源集中与分布管理系统,实现基于“实体分布、信息集成、共享利用”的区域档案资源分布可控管理。探索利用数据抓取技术,开展档案大数据关联分析推送研究,提高档案数据管理效率和档案利用查准率。建设档案云端工作平台,努力形成贯穿档案收、管、用各个环节的智慧型档案馆架构。“十三五”时期,浦东新区档案馆要建成“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100%完成馆藏存量档案数字化任务,馆藏档案原始数据超过30TB;新区一级建档单位档案室室藏进馆档案100%数字化,50%以上档案室达到数字档案室标准。

14.加快提升电子档案管理水平。落实《电子档案移交和接收办法》的各项要求,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明确各类办公系统、业务系统产生的电子文件归档范围和电子档案的构成要件。加强对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区级机关全面开展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

(五)巩固档案安全保障

15.持续推进档案馆库建设。档案馆新建库房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启用,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到“十三五”期末,区档案馆馆库实际可使用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在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中开展“标准档案室”评估,推动各级各类档案室房屋类型、建筑面积、硬件设施等全面提升,促进档案室硬件建设规范化。积极推动条件成熟的行业主管单位、开发园区、街镇建立行业性、区域性、街镇档案文件中心,充分合理利用档案馆库资源。

16.确保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完善落实档案库房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安全管理能力与安全技术水平。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公开发布保密审查制度,严防涉密文件和档案信息上传非涉密网络。切实做好各类档案外包服务中的安全防护工作。建立健全档案数字化加工标准体系,探索档案整理、数字化等业务的集约化模式。继续做好数字档案资源异地异质备份。制定数字档案馆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加强档案保护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运用,推进破损珍贵档案的修复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着力解决问题。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依法管理档案事业,强化法治保障,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完善保障机制,为档案部门依法管理档案事务提供条件。围绕档案事业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形成落实本规划的重要支撑和抓手。

(二)推进科研创新。聚焦浦东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前沿问题、难点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档案科研攻关。加大档案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力度,促进科技与档案业务工作紧密融合,增强档案工作的技术保障能力。“十三五”期间,力争取得3—4项在档案系统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发挥档案学会专家库的作用,为新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注重队伍建设。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档案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增强档案干部队伍的终身教育和职业规划理念。加强各级各类档案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岗位培训,促进档案干部的知识更新与能力提升。注重培养使用年轻干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探索有助于档案干部成长的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增强档案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向心力。

(四)开展宣传交流。创新档案传播手段,深化“浦东档案”微信和微博公众号等分众化的融媒体建设。探索微电影等新型传播方式,主动讲好浦东故事,有效传播优秀档案文化。深化与浦东文博、史志等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合作机制,广泛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组织的工作,拓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