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直属公司,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川沙新镇、祝桥镇:
现将《浦东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Ο一二年三月二日
浦东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同意上海浦东新区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函》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文明和中医药事业,解决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瓶颈问题,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途径,创新发展新体制机制。在国家和上海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浦东新区率先进行中医药事业发展综合改革试验,现制定本规划。
一、浦东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浦东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中医药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在医疗、预防、教育、科研、产业、文化等方面有序推进。
(一)中医药发展体制、机制有所创新和突破
浦东新区2006年制定了《浦东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建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为召集人,分管领导为常务召集人的浦东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每年召开会议,形成政府主导、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专业机构实施的推进协调机制。设立首批2亿元的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中医服务、中药研究开发、产业发展、创新体系建设和人才培育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并取得了初步成效。2008年,建立浦东中医药协会;两区合并后,浦东新区卫生局独立建制,并设置了中医药发展与科教处,从组织体制上加强了中医药事业的管理与服务。
(二)中医服务体系基本完善
加强中医服务能力,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的需求。我区于2009年10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服务示范区”,通过持续推进社区中医药服务达标建设,进一步加强了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立长效中医质控体制机制。新区卫生局委托曙光医院成立了浦东新区中医质量控制中心,制定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中医质控标准及考核细则,并将质控结果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形成一年两次(年中、年末)中医质控检查及自查与督查相结合的长效监管模式,质控覆盖中医医院、综合、专科医院中医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站、村卫生室;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进社区。我区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市卫生局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遴选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耳背静脉针刀割刺治疗面部扁平疣等8项适合本区域居民实际需求的中医适宜技术,以曙光医院、浦东新区中医医院、光明中医医院作为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应用;认真做好中医药继承工作,继续加强名老中医经验和学术传承。“十一五”期间,我区开展了“挖掘与抢救民间民方”项目,2010年7月,项目组编写并出版了《浦东新区名医名方集萃》,其中收集20世纪以来浦东地区名医50名,名方70张,系统总结了浦东民间名医的学术思想、诊疗特点、辩证思维和临床经验;开展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对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支持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十一五”期间,我区制定了《浦东新区开展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工作计划》和《上海市浦东新区坐堂医诊所管理实施方案》,规范审批流程,依据设置标准,突出区域特色,目前浦东新区已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8家,恢复传统的中医坐堂形式不仅丰富了中医药服务内涵,对于医师第二地点执业制度的探索也起到很重要的积极作用;推进中医信息化工作。率先建立以中医辨证分型、体质分型为基础、体现传统养生理念的中医健康档案,并使之与我区总健康档案系统并轨,资源共享;依托“浦东中医药”网站,开展中医循证导医平台、中医智能化诊疗辅助系统和交流平台的项目建设,从而为社区群众和中医从业人员提供便捷、可靠的中医信息化服务。
(三)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有活力
建设中医药国际化教育、培训核心基地。发挥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资源优势,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到2010年,新区中医药专业留学生达到2000多名;利用张江高科技园区中医药产、学、研资源的优势,引进国际医药教育管理和培训体系,合作办学,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建立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认证体系,把浦东建设成为中医药国际化教育、培训的核心基地;加强浦东新区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我区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建立了“浦东新区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利用基地开展中医经典、临床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等继续教育,并举办了“上海市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浦东班;加强中医科教工作,强化中医人才培养,积极推动中医学科建设。根据《浦东新区中医学科、人才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的文件精神,新区在“十一五”期间,分别立项资助了23个名中医(工作室)、10个中医特色专科、15名中医领军型人才、45名中医继承型人才、33名中医中青年骨干。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我区中医药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和学历水平,新区与市卫生局合办的“社区医师中医药知识与中医基本技能普及培训班”,有300余人参加了培训。新区卫生局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办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遴选出27名优秀中医青年骨干进行硕士同等学历的培养。
(四)中医药研发与创新步入快车道
大力促进中医药研发平台建设。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内聚集了大量中医药研发、生产企业,并拥有诸多国家级、市级中医药研究机构。“张江中医药产业集群”在2007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重点集群,2008年入选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位于原南汇区域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已构筑起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和现代医疗服务两条完整的产业链,被列为市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功能区之一;推进中医药产业研发创新体系。“十一五”期间,由新区科委按年度指南,组织项目申报,经严格筛选评估后,择优立项资助,第一批7个中医药开发项目,其中临床试验3项,临床前研究3项,制剂技术1项,分别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上海欣生源药业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承担,资助经费240万元。第二批项目共有18个,其中15个新药开发课题,2个研发建设平台课题,1个软课题,资助经费725万元;加大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搭建国家中医药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中医药专利数据服务平台、中医药知识产权转化交易公共服务平台、转化平台门户网站和项目筛选孵化实验平台,建立网站信息平台数据库,购买中药专利分析数据库。定期举办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沙龙活动,为中医药的研发创新提供全面的环境支持。
(五)中药产业水平得到提升
“十一五”期间,浦东新区以张江“药谷”为依托,中医药产业资源进一步积聚,中医药产业集群进一步孕育和发展,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中医药产业资源进一步积聚,产业链日趋完善。截至2010年,注册在浦东的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162家,其中中药饮片、中药生产企业12家,中药研发机构20家,中药经营企业469家,从中药基础研究、新药开发、CRO服务、平台支持到孵化中试、药品制造、流通经营,浦东中医药产业链日趋完善。其中,张江园区的中医药企事业单位41家,包括2家总部类中医药企业,成为新区内部中医药资源密度最高的地区;产业规模扩大,创新中药产业化获重要进展。2009年浦东规模以上中药生产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达12.58亿元,销售产值11.28亿元,利润总额0.5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58%、5.25%和1.63%,全年中药出口交货值2.24亿元;提升发展了中医药产业水平。开展了中医药产业招商引资,分别与西宁、吉林、云南等开展中医药产业合作交流,2010年与云南文山洲签署了《上海市浦东新区-云南省文山洲关于三七产业开发合作的框架协议》、《上海浦东新区-云南省楚雄州关于加强合作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框架协议》;启动浦东新区中医药产业化专项、中医常用诊疗仪器设备研究。2010年,我区启动了“中药产业化项目”和“中医常用诊疗仪器设备研究和开发项目项目”,两个项目分别重点支持中药项目的产业化、市场化和中医常用诊断、治疗、教学仪器设备以及技术标准的研究开发,从而促进中医药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快构筑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推动浦东新区中药产业规模和创新实力得以可持续发展。经过初筛、评审、实地考核等程序,最终确定了入选项目共12个,其中“中医产业化项目”最终确定了入选项目共12个,6项为重点支持,6项为一般支持;两大项目总扶持资金1600万元。
(六)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造福百姓
积极推广中医“治未病”工程,并将此工作列入疾控预防体系。我区作为国家中医“治未病”试点区,积极推广中医“治未病”工程。2009年在5个社区试点推广“降低脆性骨折风险”等5项“治未病”项目的基础上,推广到15个社区。2010年建设了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医院等“3+1”中医“治未病”中心。2009年7月,举办了“中医治未病与慢性病防控”论坛;提高社区居民中医药自我保健能力。自2008年起,新区爱卫会组织包括中医专家在内的百名专家下街道、社区,开设了“双周双休日健康讲坛”178场次,听众达10万多人次。同时开展了浦东新区“社区居民中医药养生科普”、“孕产妇中医药自我保健知识与技能培训”、“百名中医进百家居委”、 “特殊人群中医药保健服务”等项目。2007年我区将浦东新区传染病和肺科医院委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管理,启动了国家级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基地建设,制定和推广慢性病毒性肝炎、麻疹、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并将技术辐射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抗击SARS和甲型H1N1流感中发挥了中医药优势,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作用显著。2009年9月,新区还举办了“中医药与传染病防控”论坛,就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形势与全区中医药防控机制开展了研讨。
(七)中医药文化得到繁荣发展
“十一五”期间,走访和拍摄10余家单位和个人,设计制作中医药宣传册20000册,宣传片4000张,白皮书5000册,编印了《浦东中医药发展》白皮书、《中医药在浦东》中医药宣传册和宣传片,制作《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纪实》、《天道酬勤》等专题电视片和纪念画册。2010年,编辑制作《中医画册》1600册,全面总结了新区中医药发展“十一五”成果;此外,我区开展了浦东中医药“六名”评选活动,对新区范围内具有中医特色的“名医、名科、名院、名方、名企、名店”进行了筛选、评比和宣传。经过集中汇报、初步筛选、专家评审等步骤,最终评出了名医24名,名科10个,名院4所,名方10张,名企4家,名店6家,并通过《浦东时报》等相关媒体专栏、展板、小册子等形式进行集中宣传;以世博为契机,弘扬中医药文化。2010年5~11月,“中医中药世博行”系列活动期间围绕着“三个一”展开。由新区卫生局牵头,成立了中医养生体验中心,在新区中医医院和邻近世博会址的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建立“中医中药世博行中医养生体验中心”,为世博游客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开展中医药养生体验和指导,世博期间,共完成中医养生体验服务9366人次。同时建设了一条中医药养生旅游线路,组织开展“中医中药世博行”中医养生文化一日游活动,印发中医养生旅游宣传资料,结合我区独有的中医中药资源,游览千年中医药文化,参观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百草园等。举办了一系列中医文化宣传活动,通过发动医疗机构和街道(居委)参与,开展了丰富多彩中医文化宣传晚会、食疗药膳比赛、文化竞技比赛、科普讲座、大型义诊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20场次活动贯穿于整个世博会期,深入各个社区;设立“张江中医药论坛”。主要包括与中医药发展相关的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4个。
新区中医药事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长足进步,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疾病预防诊断和救治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一些原有的优势领域受到严峻挑战,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中医医疗服务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适应,一些保护和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中医药服务项目的价格不合理,“以药补医”和“以西补中”的机制,严重制约了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中医药的投入长期不足,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二是中医药特色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城乡差距大,中西医之间差距大。中医药学术水平、临床疗效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中医药产业集中度不够、企业规模不大,产值不高。“医、研、产”联动开发中药新药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不够。四是进一步发挥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等一流中医药教学和科研机构对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引领辐射作用不够,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亟待提高。五是要进一步完善推进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加大对重大项目的协调推进力度,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二、浦东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与《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遵循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策保障、体制创新、整合资源、打造品牌、传承发展的方针,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针对影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共性问题,转变发展观念,先行先试、攻坚破难,在中医药事业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全面发挥中医药服务在保障人民健康、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探索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促进新区乃至上海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率先建立中国特色的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继承与创新共进,中医与中药协调发展,中医与西医并重的原则,以中医带动中药,以中药强化中医。在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内涵发展。
坚持以中医药服务引领产学研发展的原则,将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医药服务百姓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提高服务能力的同时,带动产学研的发展,以产学研的发展来提升中医服务和预防保健水平。促进中医现代化,以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坚持国家、上海市和浦东新区联动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原则,把国家、上海市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综合改革试验项目首先放到新区先试先行。
(三)改革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到2015年,建立起适应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实现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协调发展,把浦东建成代表当代我国领先水平的中医药服务、继承和创新、现代化和国际化示范区。
——中医药发展体制、机制有所创新和突破。建立协调有力、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组织体系,充分统筹,有效率、有效益利用区域内的中医药资源,形成有活力、有积极性的运行机制。
——优化中医药网络化服务体系。建立二、三级中医医院及二、三级综合性医院中医科为区域性中医的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众多卫生综合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诊室为主体的服务框架基本。
——基本建成中医预防保健体系。建立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需求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形成多元化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格局,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形成中医药继续教育体系,构建和完善优秀中医药人才和城乡适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中医药临床基地和国际化教育基地建设,建成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
——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全方位构造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文化基地。
——加强中医药创新研究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建立符合新区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支持中医药科技创新,形成重大突破。
——打造新区中医产业现代化基地,形成一批中医诊疗设备的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产品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引进一批国内著名中医药企业入驻,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和国际化。
——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更加显著,中医药在国际传统医药领域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国际竞争力有较大提升。
2 、主要指标
中医药投入指标。政府中医药投入占政府卫生投入的比例有所提高。
中医药区域规划指标。到2015年,创建1家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迁建龙华浦东分院和光明中医医院,布局1~2所名中医会诊中心,3~4所三、二级中医医院分设的中医门诊部,组建中医医疗联合体,建设1家投资规模在2亿元以上的社会资本投资的中医医院,推广设置一批中医坐堂医诊所。
中医药医疗资源指标。到2015年,每万人口中医床位数达到4.78张,全区中医床位总数不少于2400张,每万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4人,全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总数不少于1200人;综合性医院中医病床数不低于总床位数的5%。
中医药服务能力指标。到2015年,各类医疗机构的中医总诊疗人次达到880万人次。到2015年,以二、三级中医医院及二、三级综合性医院中医科为区域性的中医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众多卫生综合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诊室为主体的服务框架基本形成。推广40项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药人才建设指标。到2015年,中医药卫生人员占全区卫生人员的比重达到18%,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占基层全科医师的比重达到20%;再建10个名老中医工作室,培养10名新区中医领军人才、20~30名继承型人才、30~40名中医中青年骨干;培养10~20名有扎实中医药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外语交流能力的高端人才;完成20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民间中医”以及40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民间中医传承人”的评选和培养。培养15名高端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200~300名西学中人才。
中医药科研课题指标。到2015年,申报成为市级以上中医药科研课题不少于20项,区级中医药卫生课题不少于50项。中医药项目获区级以上科学技术奖不少于10项。
中医药产业指标。到2015年,开发5~10个中药新产品,重点培育1~2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品种,争取1~2个中药品种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
中医药文化建设指标。开发一条中医药文化旅游专线,打造一条集中医中药、中医保健、中医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特色中医药一条街,建设1~2个中医药文化基地。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中医服务体系
优化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根据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医疗需求,合理规划中医医疗机构设置。布局并创建1家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其学科人才和技术达到上海市同类医院先进水平;加强新区中医医院改造,迁建龙华浦东分院和光明中医医院;规划布局1~2所名中医会诊中心,3~4所三、二级中医医院分设的中医门诊部。
加快中医药事业改革步伐。探索建立中医医疗联合体,推进中医体系联合体资源纵向整合工作,建立上下级医院梯度支撑关系,带动基层中医药服务发展,满足群众基本需求。
积极探索完善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投入专项补助、体现中医技术劳务价值的保障机制。探索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中医优惠支持措施,积极争取将中医适宜技术纳入报销范畴,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
完善社会资本中医医疗机构准入机制,进一步推进社会资本中医医疗机构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高层次的中医医疗机构、养老机构。重点支持社会资本在城乡结合部等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区域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建设1家投资规模在2亿元以上的社会资本投资的中医医院,进一步支持国医馆发展。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中医门诊部、名中医会诊中心,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
加强中医医疗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制定中医医疗机构和各级各类中医药科室建设新标准,结合新区实际,以高于国家和市级标准对科目设置、用房条件、人员配备、设施设备、开展技术、中医文化等方面实施全覆盖标准化建设。到2015年,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开设中医科室和中药房,中医服务量不低于总服务量的30%;综合性医院中医病床数不低于总床位数的5%。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团队服务模式,每个团队有一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中医医师,所有团队成员掌握中医适宜技术和中医防病保健基本技能。到2015年,在全区推广40项以上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技术含量较高的中医适宜技术。再建10个中医特色专科。
进一步深化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完善中医医院综合服务功能,夯实医务人员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加强中医医疗质量管理,开展包括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在内的全覆盖中医质控检查,重点开展对中医医疗、护理、中药饮片等的检查和指导,提高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在中医医院推广并落实“一站式付费”服务等八项惠民、便民措施,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努力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构建起和谐的医患关系。
推进中医应急体系(中医应急队伍、中医应急预案、中医应急保障)建设,进一步完善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急诊科急救流程和技术规范,提升各医疗机构在急诊中的中医救治率,制定和完善各类传染病中医防治操作规范和应急公共事件的中医救治方案,加强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病临床基地建设,建立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防治网络。
(二)建立中医预防保健体系
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在防病专业指导机构中成立中医预防保健科。在各级医疗机构的防保科中配备中医预防保健专业人员,指导相关科室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从而形成“浦东新区卫生局—防病专业机构中医预防保健科—各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门诊、社区服务团队”三位一体的组织管理架构,构建“居民就诊或体检—中医健康档案建档—宣教干预”的防病管理模式。
将中医预防保健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并完善科学的中医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分配和管理办法。建立中医预防保健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卫生监督所成立相应的监管部门,加强对中医药服务的监管与执法。
探索建立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规范化管理机制。制定本辖区中医养生保健工作的相关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支持社会资本开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
(三)开展多层次中医人才培养
继续实施新一轮中医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到2015年,再建10个名老中医工作室,培养10名新区中医领军人才、20~30名继承型人才、30~40名中医中青年骨干;同时,充分发挥区域内大学、医疗机构、国际合作机构、相关学术团体的教学和交流优势,建设国家级中医人才国际培训交流基地,从基础、临床、中药研究等方面着手,到2015年,培养10~20名有扎实中医药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外语交流能力的高端人才。
启动浦东新区“社区民间中医及其传承人”培养计划,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遴选出20名在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的“民间中医”,完成40名在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的“民间中医传承人”的评选和培养。制定“浦东新区中医人才导师培养制度”,分不同专业成立10个导师团队,分层次培养各类中医人才。
加强多形式、多途径的中医药继续教育。依托具有优势学科、特色专科的医疗、教育、科研等机构的教学资源,与市卫生局、市中发办、市教委等部门合作,建设上海市中医药执业人员培训考核中心,规范培养中医实用性人才。与市卫生局、上海中医药大学等相关机构合作,开展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规范培养中医实用性人才。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实施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和特色技术培训。开展社区全科医师中医药技能的全员培训,到2015年,为区域内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2~3名中医类别全科医师。提倡中西医结合,加强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实施基层中医药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计划,提升区域内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学历、技能和业务水平。鼓励西医师学习中医,开办“西学中班”,培养200~300名西学中人才,熟练掌握中医药知识及技能,并取得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执业资格。培养15名高端中西医结合人才。
(四)坚持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在“十一五”已开展的收集、整理名老中医验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对散布在民间的“名医名方”的挖掘和抢救工作,支持有条件的验方转化为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启动5~10个中医经典方和经典方新用途、名医名方开发及推进传统中药产品和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整理和编写《浦东新区中医药发展年鉴》。支持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建设国家研究型医院。
推动中医药科研立项,支持中医药项目获得区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在二级中医医疗机构推行“传统型临床学科”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建设10个符合“传统型临床学科”要求的综合或专科病房。
加强新区中医药临床转化医学研究和应用,构建浦东中医药临床转化医学平台体系。提升新区中医药的临床和药物研究能级,为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和服务。突出中医药的特点与优势领域,在中医临床治疗方案和技术方法方面开展归纳、整合并优化治疗方案。开展新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规范化研究及区内推广应用试点工作,实现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行业规范化管理,区域统一调配使用。建立中医传统经典方(《药典》范围)区内统一生产与调配机制。积极探索和开展中医药计划生育服务工作。
借助ISO/TC249秘书处落户上海浦东的优势,以课题形式,委托其在医疗机构标准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标准化、中药行业技术标准化、中医预防保健技术标准化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制定,积极参与中药质量系统国家标准的起草、制定等相关工作。加强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中医药在专利、商标、著作权、核心技术等方面的保护体制和机制,促进中医药国际专利的申请,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转化平台服务功能。
加强中医信息化工作。全面推进标准化中医健康档案建设,开展针对新区社区居民的中医信息收集、分析、追踪管理。开展新区中医保健辩证分析系统、中医循证导医系统、中医临床诊疗辅助及学习系统的建设,为全区群众和中医从业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健康评估、导医服务和交流学习的中医信息化平台。
(五)发展现代化中医药产业
加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制定有利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优惠措施。组织实施现代中医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中医药企业优势资源整合,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基地,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经营企业。加大对中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扶持与保护力度。优化中药产品出口结构,提高中药出口产品附加值,扶持中医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开展中药新药创制和临床确有疗效的复方中药的开发,以及传统中药制剂的二次开发,形成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中药产品。结合上海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总体要求,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推动中医诊疗设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企业与高校协作联动,以智能化、可视化、规范化为方向,力争在四诊客观化、中医智能化诊疗系统、中医治疗仪器设备等研制和产业化上取得突破。
(六)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
推进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系列活动以及中医药文化基地教育活动。依靠街镇等基层单位,丰富互联网、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针对各个社区、企事业单位、各类院校等不同人群,加强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生活方式等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新区人民群众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引领健康生活方式。在社区建立“中医文化长廊”或“中医文化墙”。组织社区群众开展持之以恒、寓教于乐的各项中医药文化活动。
在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医院中医文化建设。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医院宗旨、发展战略、院训、院歌及行为规范、环境形象、医院建筑等方面加以体现;二级医疗机构中医科在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思想教育、医德医风融入中医药文化理念,并使科容、科貌、环境布置、科普宣传彰显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开展规范化中医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服务的内涵。设计、制作系列浦东新区中医药文化标识,中医药文化宣传口号、中医药文化宣传歌曲,大力宣传新区作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形象,扩大新区在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方面的影响力。制作“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宣传片、成果总结画册以及新区中医药发展历史年鉴,开展中医建设成果评审与展示。
整合并优化新区现有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展新区中医药文化系列建设项目:
1、一套医疗机构中医药文化建设规范化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在浦东新区范围内研究、制订并试行针对各类、各级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文化建设规范化标准,从价值理念、发展战略、环境形象、医疗服务、学术研究、行为规范等全面规范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文化建设方式。
2、一系列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百草园”和“康桥益大本草园”为基础,进行资助和改造,并在有条件的社区公园等休闲场所开展和推广中医文化角的建设。从而形成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能够开展群众性预防保健、科普养生等宣传活动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3、一个中医药文化品牌。逐步打造出1个融海派文化、中医药传统文化、中医药资源、科普宣传、观光旅游于一体浦东新区中医药文化品牌,并在市内形成影响。
4、一条中医药文化旅游专线。在新区宣传部、上海中医药大学、童涵春、雷允上、养和堂等机构的支持下,投资建设一条中医药文化旅游专线,方便国内外群众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学习、“治未病”服务体验、中药炮制参观等系列活动。
5、一本中医药文化专业杂志。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的《中医药文化》杂志为基础进行调整,扩展栏目,增加专家访谈、百家争鸣、学术研讨等内容,进一步扩大服务人群,提升理论水平、提高内涵质量,成为代表浦东新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一张“名片”。
6、一个国际化的中医药年会。推进“相约张江—浦东中医药论坛”健康、持续发展,并通过与区域内大中院校、对外合作机构、各级医疗机构的合作,逐步将其建成一个国际性中医药年会。
7、一个区域性质的中医药文化网络平台。利用“浦东中医药网站”,拓展其服务功能,注重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建设一个集信息交流、服务查询、文化论坛、个人博客等服务方式于一体的区域性质中医药文化网络平台,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扩展中医药文化交流,深化中医药文化探讨。
8、一套适合中、小学生的中医药特色拳操。新区相关委办局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等机构合作,在新区中、小学范围内,结合太极拳、导引法的锻炼方法,编制并推广一套适合中、小学生的中医药特色拳操。
9、一本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普及读物。新区相关委办局协调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编写一本通俗易懂的中医药文化科普读物,纳入全区中、小学课外教学课程。
(七)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
引进一批国内著名中医药企业入驻,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和国际化。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开展的传统医药活动,进一步开展与国外中医药交流合作,扶持有条件的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拓展中医药服务贸易。积极争取对外合作交流项目中增加中医药项目。加强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对外宣传,促进国际传播。抢占中医药国际化市场。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管理体制与机制
完善浦东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指导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综合改革工作,结合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决定或审议在新区区域中医药方面的“先试先行”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或重要事项。构建由相关委办局共同参加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协调机制,通过中医药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落实和贯彻国家、上海市的各项政策措施,统筹协调新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加强中医药全行业管理,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区各街镇要统筹辖区内卫生、民政、体育、计生、协会等资源,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社区卫生公共设施的中医药项目开展,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事业工作的开展,街镇纳入卫生考核。强化浦东新区卫生局的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区内中医药资源优势,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财政投入
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遵照中西医并重的方针,确保政府财政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有计划地增加中医药建设项目份额,政府投入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公立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按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执行。
(三)落实服务保障
新区各相关部门应围绕国家、上海市和新区要求,支持和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支持利用社会力量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加强中医药法制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落实本市各项中医药政策,加强中医药执法监督,加强对中医药行业各种活动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中医名义的非法、无证行医、药品推销和其它不法行为。充分发挥浦东新区卫生发展研究院的政策研究、教育培训优势,开展对国家、上海市中医药发展方针政策研究;利用医学会、中医药协会等社会团体和组织开展中医药教育培训和适宜技术推广;利用人口计划生育、科协科普、爱国卫生等组织网络广泛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五、重点项目
(一)完善中医服务补偿机制
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政府对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投入予以倾斜,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实行专项补贴。开展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降低报销起付标准,合理提高中医药服务收费价格,增加辨证施治费等中医药特色收费项目,增加报销药物目录中中成药比例,将中医适宜技术纳入报销范畴,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等机制研究。
(二)建设中医预防保健体系
在浦东新区疾控中心成立“中医预防保健科”,承担中医慢性病防治、中医传染病防治、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健康体检、中医健康档案管理、中医健康宣教等工作职能,制定工作规范并组织实施。并逐步在在各级医疗机构的防保科中配备中医预防保健专业人员,指导相关科室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网底,开展各项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与现有防病体系整合联动,从而形成“浦东新区卫生局—专业防病机构中医预防保健科—各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门诊、社区服务团队”三位一体的组织管理架构;建立居民就诊或体检—中医健康档案建档—宣教干预的防病管理模式。并依托三、二级中医医院、卫生发展研究院成立“中医预防保健技术研究中心”、“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培训中心”、“中医预防保健质量控制中心”,开展政策研究、技术指导、教育培训、评估考核、质量控制、数据分析等相关工作。
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技术方案和工作规范,建立“居民就诊或体检—中医健康档案建档—宣教干预”的防病管理模式。在各级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体质辨识、保健指导的中医“治未病”服务;在社区全面实施属地化以宣教干预为主的综合性中医健康管理;先以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为重点,不断拓展“治未病”领域;制定和完善传染病中医防治规范,研究制定中医康复工作内容,加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研究,不断充实中医“治未病”内涵。
积极争取将中医预防保健作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成部分,匹配中医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并制定该经费分配和监管办法。卫生监督所设立相应的监督部门,加强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监管与执法。建立对专业防病机构、各级医疗机构中医预防保健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考核结果与中医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挂钩。
中医“治未病”服务和适宜技术规范化培训与资质认定。根据社区服务团队中非中医执业人员开展中医药服务需要资质许可的实际,制定中医基本理论、“治未病”服务和适宜技术操作规范的教学大纲,采取新区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可、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同意的形式,对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中的非中医执业人员开展中医药服务规范化培训,经考核合格后,统一颁发中医“治未病”服务和适宜技术资格证,在新区范围内予以执业资质认定,解决医务人员的中医服务资质问题。
探索建立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规范化管理机制。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制定本辖区中医养生保健工作的相关政策、技术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对本辖区各类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开展的服务进行检查、考核与评价,组织实施本辖区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培训。支持社会资本开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
(三)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
实施“社区民间中医及其传承人”培养计划。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遴选出20名,确有一技之长,或有家族传承的特色诊疗技术和方药,深受群众欢迎的“民间中医”,为其提供学术发展、学历提升、职称晋升的指导和便利;同时,完成40名“社区民间中医传承人”的评选和培养,为每位中医专家配备1名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1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传承人,发掘保护、继承发扬带教老师的珍贵临床经验。
制定和实施浦东新区“社区中医优势专病”建设项目。在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选出15个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群众认可程度较高的“社区中医优势专病”,开展规范诊疗、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系列工作,全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教、研的综合水平,加快形成社区中医药学科和人才高地。
发挥祖国医学“师带徒”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制定“浦东新区中医人才导师培养制度”。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龙华医院,以浦东新区名老中医、中医特色专科负责人、中医领军型人才作为“导师制培养”的核心,分不同专业成立10个导师团队,分层次培养各类中医人才,主要包括:完成培养任务的中医中青年骨干、中医继承型人才,通过评审择优录取后,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求,选择同专业团队的导师,跟随每位导师学习6个月,在本专业领域获得更全面的深造和知识面拓展;临床中医从业人员,通过评审择优录取后,选择同专业团队的导师,跟随每位导师学习3个月,进一步提高其中医临床业务水平,并成为下一轮新区中医中青年骨干、中医继承型人才候选对象;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青年中医医师,通过评审择优录取后,选择不同专业的导师,跟随每位导师学习3个月,以二年为周期,从各个专业领域学习中医诊疗方法、临床经验,更好的适应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通过“培养基地”的建设,为浦东新区的中医人才提供各个层次的后备发展力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加强“西学中”教学培训,鼓励西医师学习中医,开办“西学中班”,培养200~300名西医师,熟练掌握中医药知识及技能,并取得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执业资格。
(四)规范并推广应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开展“浦东新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规范化研究及区内推广应用试点”工作 。积极协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制定“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区内多点规范化临床验证”项目,完成10~30种左右制剂在全区多点规范化临床验证,实现院内中药制剂的行业规范化管理,区域统一调配使用。依托曙光医院,设立浦东新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区内多点规范化临床验证评价中心,通过筛选制剂、生产质控及统一调配、多点规范化临床验证等流程,以课题协作形式组织区内各级医疗机构,进行药物的配伍和稳定性评价,多中心临床疗效确证和安全性评估以及不良反应的监测,从而形成筛选、集中生产、调配使用、多点临床验证的长效机制。
建立中医传统经典方(《药典》范围)区内统一生产与调配机制。对临床医疗急需但无生产厂家生产的中医传统经典方,通过核定其运作成本,贴补生产缺额的办法,以项目形式建立区内统一生产与调配的长效运作机制,保障对各医疗机构的需求供给。
(五)建设中医药文化一条街
借助浦东迪士尼主题乐园的区位优势,整合“康桥益大本草园”,在横沔古镇打造一条集中医中药、中医保健、中医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中医药特色一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