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绿化林业“十二五”规划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3-01-09 浏览量:18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直属公司,各街道

办事处、镇政府:

《浦东新区绿化林业“十二五”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2013年1月10日

浦东新区绿化林业“十二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建设系统化、多样化、人性化的生态型低碳城区。

依托浦东新区现有的自西北向东南方向而形成的“水—城—田—城—水”的五个层次地域类型,建构城市生态的绿化空间景观格局。

全面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持生物多样性计划,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协调共生。

整合城市绿地景观空间,深化城市绿地系统,全面增加城市绿地总量,提高绿化品质,满足城市居民日常游憩生活需求,创造美好生存空间环境。

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载体,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精神文明水平,从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

以《浦东新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为契机,推进全区林地保护和利用工作,保护区域生态安全,增强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承载能力。

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工作方针,挖掘潜力,积极稳妥推进绿化林业建设;以提高城市绿化林业质量为目标,强化管理,提升功能;加强对浦东新区湿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着力构建健康、稳定、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空间。

(二)规划原则

1. 生态优先原则

以改善新区生态环境为核心,充分结合地形地貌,尽量结合河流、林地、生态保护区等景观优美地带,突出绿化的生态功能,强化生态廊道的保护和控制,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加强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保持物种多样性。

2. 整体系统原则

在绿化布局和绿地建设时,充分考虑到城市总体景观要求,与城市景观要素之间保持良好的协同性,各种类型的绿地应相连成网,联网成片。各级、各类绿地应形成层次分明、分布有序的布局形态,各级公园按各自有效的服务半径合理、均匀分布。

3. 可持续性原则

绿化近中期规划不仅是在图纸上规划,更需要考虑规划的可操作性及可持续发展。要充分考虑到浦东新区的地方特色和建设形态,在绿化建设上充分体现浦东的地域特色和地域文化。

4. 多样性原则

绿地功能的多样性。城市绿地系统除生态功能及景观功能外,更有其丰富的社会功能,如休闲娱乐、社会交流、安全避难等,绿地的设计应考虑多种功能的互补和叠加。

绿地景观的多样性。城市绿地系统景观多样性是绿地发挥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作用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景观多样性是城市绿化水平的重标志,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因子之一。

(三)规划范围和年限

规划范围:整个浦东新区行政区域,规划区总面积为1405平方公里。

规划年限:2011年至2015年,并展望到2020年。

二、“十二五”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打造滨水生态城市,创建国家生态城区。

以浦东新区总体规划为依据,整合原有的绿地系统规划,逐步完善绿林地布局,为浦东新区构筑起一个结构完整、总量恰当、分布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态型绿林地系统。

充分利用浦东新区作为长江入海口地区特有的水网平原和湿地滩涂的生态特征,建成具有浦东新区特色的城市生态体系,遵循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生和多样性原则,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打造滨水生态城市,创建国家生态城区。

具体分为四大分项指标:数量指标、结构(框架)指标、民生服务指标和绿地元素指标。

(一)数量指标

绿化指标体系继续保持在全市较为领先的水平。到“十二五”期末,新区绿地总量突破 1344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610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保持36%以上。3000平方米以上开放式公园绿地的步行500米服务区域覆盖率(以下简称“步行500米公园绿地覆盖率”)达到40%,森林覆盖率14.54%。

5年内新增各类绿地170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700公顷,其它绿地1000公顷,需净增林地面积2452公顷,净增森林面积2213公顷。

五年内受保护管理的基础生态空间达到5.56万公顷;野生动植物种类保持稳定、数量增加;自然湿地圈围速度低于自然年增长速率1-2个百分点,自然湿地保护率不少于30%;综合物种指数提高到0.5以上。

(二)结构(框架)指标

着力打造“滨江滨海,两环七廊架绿网;多片多点,园林绿楔固生态” 的绿地结构体系。

“滨江滨海”:浦东新区特有的三面临水,且为临长江、东海这等大江大海,依托东西两侧的滨江滨海生态景观环境,构建浦东新区富有特色的城市生态景观界面。

“两环”:即外环绿带,郊环防护绿带。

“七廊”:张家浜沿河绿地廊道、川杨河沿河绿地廊道、大治河沿河绿地廊道、五洲大道防护绿带、迎宾大道防护绿带、S2高速防护绿带、S32高速防护绿带。

“多片多点,园林绿楔固生态”:完善楔形绿地与城市公园的建设。

“多片”:规划控制五片楔形绿地(张家浜、外高桥、北蔡、三林、三岔港)和两个生态控制区(主题公园生态控制区和农业风光生态控制区)。

“多点”:建成一批有一定规模、一定水平、分布合理的城市公园,同时加快植物园、动物园、森林公园和儿童公园等各类公园的建设。

(三)民生服务性指标

步行500米公园绿地覆盖率从35%上升至40%。

位于居住区周边的大型开放式公园绿地是居民日常生活中出入频率最高的绿地,也是社区交往的重要平台之一。由于中心城区重新规划新建绿地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拟通过对城区现有绿地的改造提高步行500米开放式公园绿地覆盖率。同时,跟随城市的建设,在新的人口导入区同步实施开放式公园绿地的建设。

(四)绿化元素指标

多彩多元、特色生态、功能丰富、管理精细

——多彩:春季繁花、夏荫浓绿、秋季色叶、冬阳落地、四季变化的城市绿地植物景观;

——多元:屋顶绿化、围墙绿化、棚架绿化等多种形式绿化;

——特色:充分考虑到浦东新区的地方特色和建设形态,在绿化建设上充分体现浦东的地域特色和地域文化;

——生态:合理配置绿地植物,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体现生物多样性特征,使城市绿地系统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

——功能丰富:体现绿地服务综合功能,综合体现生态、景观、休闲、文化、社会交流等复合型功能;

——管理精细:建立科学的绿地规划系统,通过项目建设、管理等各环节的程序和管理办法的制定,优化各阶段的管理流程,实现绿化管理的精细化管理目标。

三、措施与保障

为达到绿地数量、结构、民生服务及绿地元素四大指标,必须通过工程性、管理性、科技性三大方面的措施予以保障,确保“十二五”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工程性措施

补楔建园消盲区,生态示范建连廊。

“补楔”:完善城市绿地林地的规划空间结构,推进楔形绿地及外环生态等大型结构绿地的建设;即把“十一五”期间要建设启动的楔形绿地在“十二五”期间建设。

“建园”:加快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空间。

“消盲区”:即建成区3000平方米以上开放式公园绿地步行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从35%提高至40%。

“生态示范建连廊”:基本完成川杨河生态绿廊示范工程,启动大治河生态廊道工程。

(二)管理性措施

牢固确立科学管理的理念,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逐渐形成多元化管理主体,在后世博的“十二五”规划期内,侧重围绕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制等,借鉴兄弟区县等经验,建立和完善街镇绿化专业管理部门和机构,探索部分职能和管理权限下放的管理模式。

组建成立二级绿委及下设绿办机构,探索成立街、镇绿化基层管理网络,形成区、街镇共管的绿化行业新格局。

公园管理完善建立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等机制。在绿地建设和投资机制上,要注重积极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多渠道的投资建设机制。

解决生态林已到期和未到期租地建林土地流转费问题,进一步落实和深化《关于浦东新区生态林土地流转的实施意见(试行)》(浦环保市容【2011】140号);推动公益林生态补偿工作,努力解决生态片林等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生态公益林的回购等工作。

(三)科技创新措施

在浦东新区“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机构设置下,如何解决浦东新区绿地设施量多面广带来的管理难题,必须在管理的机制体制方式上不断予以创新,提高管理的效率,形成长效管理的机制。

建立浦东新区绿化管理平台,完善绿化从规划、建设、管理、考核等四个方面的管理机制,用新的技术手段把各个环节的目标、任务进行流程设计,形成运用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平台管理绿化全行业的工作方式。

规划先行,以规划指导新区的绿林地建设。完成《浦东新区绿地功能控制性详细规划》、《川杨河生态廊道建设前期研究》、《浦东新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等规划的编制。

通过问题调研解决绿地建设与养护的难点。完成《浦东新区绿地功能定位及建设标准分析与研究》及《后世博绿化长效管理机制研究》课题的研究。探索林业产业发展,完成《浦东新区林业产业发展研究》课题。

四、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本次“十二五”重大项目应结合新区“7+1”多心组团的格局及“一轴三带”的空间布局,加快临港产业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包括张江中区、张江南区、张江软件园等)、后世博地区、国际旅游度假区、黄浦江沿岸等区域内大型公园的启动和建设。

根据城市市政建设推进进程,逐步完善现有道路及新增的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两侧的绿化带。

根据《上海市外环生态建设控制性导则》,加快推进外环绿带的建设,完善外环绿带生态休憩和防护功能,使之成为城市的一条绿化休闲带。

此外,加快生态公益林地建设步伐,通过对现状林地的抚育、基础设施改造等项目,提升林地的管护质量。对有条件的林地提升改造为郊野公园,为市民提供森林旅游的场所。

“十二五”期间,重点围绕五个重点问题导向,建设 “二、二、五”三大系列工程性项目,重点营造川杨河生态绿廊工程项目,使之成为浦东打造生态工程的标志性名片项目。

(一)“二”大生态工程项目

针对问题导向,即“环、楔、廊、园、林”先进的绿地规划理念与大型结构绿地建设相对迟缓之间的矛盾。“十二五”期间全面启动和推进“二”大系列绿化生态工程项目。具体为:

1. 启动并部分完成东沟楔形绿地、张家浜楔形绿地两块楔形绿地建设。

东沟楔形绿地位于外高桥新市镇范围内,区域面积574公顷,其中规划绿地面积268.8公顷。主要分为南、中、北三部分。结合外高桥新市镇的建设进度,“十二五”期间先行推进条件比较成熟的北块与中块约165公顷的绿地建设项目,力争建成面积100公顷以上。

张家浜楔形绿地位于罗山路-龙东路-外环线-锦绣路,根据《浦东新区张家浜楔形绿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该楔形绿地区域内共规划绿地面积456公顷,以金桥路为界,分为东西两块。“十二五”期间拟先行启动东块约130公顷绿地。

2. 推进外环生态补天窗项目、南汇生态专项及滨江森林公园二期等外环生态建设项目。

完成05生态专项建设工程。工程位于环城绿带沿线,主要涉及有三个镇,具体为曹路镇、张江镇和高东镇,总建设面积约109公顷。

续建并基本完成开天窗补绿工程。工程主要实施环城百米绿带一、二期建设时尚未拆迁的区域,涉及高桥、高东、曹路、唐镇、川沙、三林、张江七个镇,总建设面积158公顷。

续建并基本完成南汇生态专项建设工程。工程位于南汇康桥镇,为外环南汇段沿100米林带外侧400米宽区域范围。项目包括新建绿地95公顷,及400米一期约225公顷征地。

启动建设滨江森林公园二期工程。工程位于黄浦江和长江交汇处,总占地面积约191公顷,包括公园主体121公顷,高桥镇凌桥地区和高东镇两处生态防护绿地70公顷。

启动建设外环生态专项(S2-唐黄路)建设工程。工程位于围场河与S1迎宾高速之间的狭长地带,西至S2沪芦高速,东至唐黄路,长度约2800米,宽度500米,约127公顷。

(二)“二”大系列民生项目。

针对问题导向,即“绿地布局与人口需求之间的矛盾”和“较高的绿地总量增长与绿地功能之间的不匹配矛盾”,着力推进“二”大系列绿化民生工程项目,使新区的绿化真正让老百姓“看得见、走得进、玩得好”。“十二五”期间将通过新建和改建各类公园、开放式绿地,完成“二”大系列绿化民生工程。一是新建5个特色公园、5个居住区级配套公园,完成5个老公园改造;二是通过新建和改造部分3000平方米以上开放式公园绿地,改变原绿地元素单一的问题,提升绿地服务功能,提供市民直接服务需求的公园绿地及休闲式绿地,从而达到缓解或解决矛盾的目的。具体为:

1. 新建五大特色主题公园及五个居住区配套公园,完成五个老公园改造

(1)打造五大特色主题公园

改善新区绿地服务功能、服务人群较为单一的现状,丰富绿地的功能,通过建设各类特色公园,吸引不同年龄、产业的人群进入公园,使公园成为人与人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

北蔡老年公园

位于北蔡镇鹏海居住区,东至中心河、南至五星路(丰收河)、西至莲南附件厂、北至川杨河,总面积9.7公顷。

结合北蔡地区老年居住人口比例较高的现状,拟打造新区第一个以老年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特色公园。通过布置各类老年活动设施,为老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

牡丹园

本项目拟选址东沟楔形绿地北块区域,总面积约7.9公顷。

园内将迁建部分浦东的老建筑,同时设置牡丹专类园,是一个以牡丹为特色、以中式园林风格设计的专类园。

张江多媒体公园

项目位于张江软件园规划范围内,东至高斯路、南至高科路、西至金科路、北至祖冲之路,总面积约19公顷。

结合张江软件园的定位,拟建设一个充满现代感的、提供各类高科技体验项目的特色公园,和软件园相得益彰、相映成辉。

张江中区未来公园(暂命名)

项目位于张江中区规划范围内,东至川和路、南至智慧河、西至纳贤路、北至上科路,总面积约7公顷。

金海湿地公园

项目位于外环绿带规划曹路镇区域内,东至金丰路、南至川桥路、西至A20、北至银丰路,总面积约37.9公顷。

金海湿地公园充分利用规划地块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特点,通过水生与湿生植物的重建以及招引鱼类和鸟类等措施,营造人工与自然之间过渡的湿地公园景观系统,以维护城市湿地系统的生态平衡,保护城市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

(2)新建五个居住区配套公园

张衡公园(张衡绿地)

位于张江镇,东至创新河、南至川杨河、西至马家浜、北至张衡路,面积6.77公顷,为张江二号、三号居住区配套公园。

东陆公园

位于浦兴街道,北至巨峰路、东至曹家浜、南至东陆路、西至张杨北路,总面积约3.64公顷。

高行市民公园

位于浦东外高桥新市政规划E05-06及E06-05地块内,东至张扬路、南至纬八路、西至纬六路、北至纬七路,为高桥新市镇配套公园,总面积5.13公顷。

惠南新城绿地

位于惠南镇,东至新川南奉公路、南至新凤凰城一期、西至靖海路、北至南汇中心大酒店,为惠南镇凤凰城配套公园,总面积5.71公顷。

周康航大型居住区配套公园

位于周浦、康桥、航头大型居住区内。结合周康航大型居住区结构绿地及大型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建设,对其中方便居民出入的地块设置居住区配套公园。

(3)完成五个老公园改造

南浦广场公园

位于南浦大桥东侧引桥内部,建于1997年,总面积约3.28公顷。园内设施简单、景观较为单一,需进行全面改建。

古钟园

位于惠南镇卫星西路11号,建于1985年,总面积3.88公顷,园内设施较为陈旧老化,需全面进行改造。

泾东公园

位于罗山路200号,建于1989年,总面积2.16公顷,园内设施较为老化。

高桥公园

位于高桥镇通园路269号,建于1990年,总面积4.32公顷,是新区最老的公园之一,园内设施陈旧老化。

金桥公园

位于金桥镇台儿庄路362号,建于2000年,总面积11公顷,原建设标准较低,公共服务设施相对缺乏,拟通过改造增设各类服务设施。

2.500 米公园绿地覆盖率提升5个百分点

步行500米开放式公园绿地覆盖率是衡量绿地满足老百姓需求的重要指标之一。

由于城区再重新规划新建绿地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拟通过对城区现有绿地的改造,提高步行500米开放式公园绿地覆盖率。同时,跟随城市的建设,在新的人口导入区同步实施开放式公园绿地的建设。

“十二五”期间拟新建及完成30块3000平方米以上开放式公园绿地(新建滨江E18公共绿地、上海船厂滨江绿地、三林老街城市公园、周东路小游园等绿地共计约40公顷,改造浦发绿城公共绿地、由由小游园、南浦广场公园外围绿地等约70公顷),使建成区步行500米开放式公园绿地覆盖率从现有的35%提升至40%。

(三)“五”大生态廊道工程。

针对问题导向“绿地系统破碎化程度较高与绿地生态效益、生物多样性需求之间的矛盾”,启动建设5个生态廊道工程项目,重点打造“川杨河生态绿廊”工程项目。

通过生态廊道的建设,使原绿地系统破碎化程度较高的矛盾得以缓解,使浦东绿地系统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凸显生物多样性的理念,具体为:通过生态廊道工程连接各自独立、分隔、破碎的绿地,提供生物活动、栖息等的场所。主要包括:川杨河生态绿廊工程、华夏路高压走廊、长青路高压走廊、高清路高压走廊、两港大道两侧绿带工程。

1. 川杨河生态绿廊示范段工程

川杨河是浦东东西向的主干河道,也是“两环”“七廊”架绿网中的东西向廊道之一,全长23公里,两侧控制绿线宽度约30-50米,总面积约200公顷。穿越上钢、周家渡、三林、北蔡、张江、唐镇、川沙、合庆两个街道六个镇,其中中西段两侧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居住区。要利用川杨河所特有的地理优势,为两岸居民打造集生态、休闲、景观为一体的绿色廊道,使之成为浦东的一个形象和品牌。“十二五”期间将对川杨河生态绿廊进行总体规划,并率先推进北蔡、三林、张江等区段约45公顷的建设。

2. 华夏路高压走廊

该高压走廊位于张江南二区编制单元中环线(华夏路)南侧80米,全长约3公里(罗山路-申江路),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随着商飞基地及盛大彩虹等一系列项目的建设,需同步完成基地内高压走廊的建设。

3. 长青路高压走廊

项目位于三林集镇Z000601区域内,基地东至长青路,南至A13-2地块,西至A7、A8、A13、A14地块和济阳路,北至杨思路,总面积约12.19公顷。实施本工程,将改善三林杨思地区的生态环境,提升地区城市景观质量,为当地居民提供绿地休憩场所,该公共绿地的建设将填补三林地区大型公共绿地的空白。

­4. 高清路高压走廊

项目位于三林集镇Z000602区域内,“十二五”期间将率先实施东至东明路、南至高青路、西至云台路、北至住宅小区12-6区块,面积约2.7公顷。

5. 两港大道两侧绿带工程

两港大道是临港新城对外交通的快速干道,道路规划西起奉贤区奉城镇接A30公路,北至浦东国际机场南进场路接规划机场高速公路,途径临港新城,全长约50公里。本次实施的两侧绿带工程南起大治河,北至灶泓港,全长约8.33公里,为道路规划红线外50米宽的绿线控制区域内的绿化,绿化总面积约73公顷。

(四)“十二五”期间林业发展的重点

1. 推进林地建设

根据上海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相关下达指标,到2015年,浦东新区森林覆盖率要达到14.54%,“十二五”期间需净增林地面积2452公顷,净增森林面积2213公顷,其中以生态公益林建设为主,适当发展经济果林。

2. 推进林地功能提升建设

一是为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提高森林质量,更好发挥林地生态功能,五年内计划完成5000亩公益林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为加快生态公益林培育资源,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巩固造林成果,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五年内计划完成5000亩林地抚育工作。

三是发展林下经济(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根据不同林种,组织林下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建设,计划五年内实施500亩。

3. 推进林业“三防”体系建设

根据上海市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上海市三防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有关“一中、三台、十二站、多点”的建设布局,浦东新区根据市总体布局,拟建立“一站、四十三点”综合监测站、综合测报点和专项测报点。

4. 开展南汇东滩野生动物禁猎区水鸟栖息地基础生境营造与保护区能力建设

以《上海市野生动物和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十二五”规划 》为依据,推进南汇东滩鸟类的保护站点、保护设施、监测设施和巡护设备的建设和配置,实施生态恢复措施,开展湿地修复与水鸟栖息地优化平台建设。

5. 开展基层林业工作体系建设

以《上海市林业“十二五”规划》为依据,推进全区2个标准化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以及10个标准化林业养护社建设。

6. 开展林业管理项目研究

开展浦东新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南汇东滩野生动物禁猎区建设和管理研究、新区林业产业发展研究、人工绿林地不同生境影响鸟类多样性状况研究、桃树主要钻蛀性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东方杉在浦东新区造林中的应用与示范等课题。

7. 解决已建林地土地流转费

为有效缓解租地建林的矛盾,适当提高土地流转费补贴标准。

8. 推进生态片林建设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解决片林建设问题若干政策意见,加快推进对农业园区和新场镇大治河生态片林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9. 落实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

根据市有关部门下发的《关于印发 (2011年修订)的通知》(沪财预【2011】49号)文件要求,充分发挥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激励作用,推进落实公益林生态补偿相关政策。

(五) “十二五”储备项目

1. 张江文化主题公园

位于张江镇,东至张江路,南至吕家浜,西至高斯路,北至祖冲之路,规划面积10.7公顷。

2. 惠南镇民乐大型居住区公园

位于惠南镇,东至北门路,南至拱为路,西至城西路,北至拱成路,规划面积33.33公顷。

3. 泥城镇临港滨河文化公园一期

位于泥城镇,东至鸿音路,南至镜河路,西至池月路,北至彭平东路,规划面积12.7公顷。

4. 书院镇体育公园

位于书院镇,东至五尺沟,南至东大公路,西至规划Y5路,北至丽正路,规划面积6公顷。

5. 芦潮港桃花公园

位于芦潮港镇,江山路和港辉路以东,规划面积17.1公顷。

6. 新场镇古镇公园(熬波园)

位于新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范围内,总面积约20公顷。

7. 临港地区公园建设

启动临港城市公园一期及湿地公园一期项目,城市公园一期占地73.9公顷,湿地公园一期占地51.9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