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档案方志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徐汇档案方志事业要在新发展阶段,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开放的态度,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加快徐汇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卓越徐汇、典范城区”目标做出贡献。
一、“十四五”规划的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三五”时期,徐汇区档案方志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市档案局、市地方志办公室的部署要求,服务大局、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稳步提高徐汇档案和地方志工作现代化水平。
1.五年发展主要成就
(1)把牢政治方向,围绕中心落实国家战略
积极落实长三角地区民生档案“异地查档、便民服务”和全市“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工作要求,衔接四地239家档案馆查档工作,对接民生档案全市通办服务支持移动端申请新形式,拓展档案方志资源的社会化共享利用,推进全区疫情防控专项档案工作。
(2)深化依法治档,不断加强业务指导监管
优化本区档案行政审批事项,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制定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梳理档案行政权力和责任清单,持续营造依法治档良好环境。编制区机关和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范本,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分类移交工作,指导培育徐房集团、南模中学等单位创建成市级样板档案室,深化基层档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3)坚持人民至上,全面夯实档案基础业务
有序开展档案接收进馆工作,推进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完成第十六至第二十批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接受市档案局业务建设评价,夯实档案业务基础。18种民生专题档案远程查询服务接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及“随申办”APP,落实午间到岗值班、全年无休等便民服务措施,为全区16个查询点提供高效查档服务利用,“十三五”期间累计接待市民和单位查档96557人次。
(4)强化数字赋能,持续加速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徐汇信息化总体规划,推进档案远程服务和信息共享,开展区级机关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升级改造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建成直辖市中首个“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完善数字档案馆设施设备,对数字资源全过程管理,建立完整的档案信息安全工作制度,提升档案系统安全能级。
(5)坚定文化自信,有效提升档案服务能级
做好庆祝新中国成立和上海解放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决胜脱贫攻坚等重大活动档案宣传,结合 “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举办“不忘初心追求卓越——党的十八大以来徐汇创新发展砥砺奋进光辉历程”图片展、“见证:砥砺前进的步伐”档案文献展等,筹划拍摄“光影徐家汇”短片、“志?汇梦想”微电影,完成徐汇滨江历史文化课题研究。开通“徐汇记忆”微信公众号,“徐汇记忆”展览成功创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入“徐汇区光启博物馆联盟”。专题调研“打造‘国歌诞生地’文化品牌”,推进徐汇红色文化品牌建设。
(6)抓实修志编鉴,稳步推进地方志工作
组建区地方志书审稿专家库,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基本完成本区第二轮街道志编写任务。《徐汇年鉴》一年一鉴,公开出版,2019年启动实施精品年鉴三年行动计划,《徐汇年鉴2017》获中国版协综合年鉴奖二等奖,《徐汇年鉴2019》作为三等年鉴参加第七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审。同时,积极参与市级志书、年鉴的编写撰写。
(7)注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干部队伍素质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调研”、“四史”学习教育,深化党风廉政建设,锤炼出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干部队伍。每年定期举办档案教育培训班,做好中级职称评审咨询服务,组织人员参加理论培训、研修,深入开展业务指导,提升全区档案方志干部整体水平。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档案监管与方志规章制度的行政执法力度不够,二是档案工作缺少较为系统、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规范标准,三是档案和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充分,四是专业人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短缺,五是档案方志馆库硬件建设与建馆标准设计规范仍有差距。
(二)“十四五”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调整期、百年未遇之大疫情的持续影响期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环境和新要求,为徐汇档案和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徐汇档案和地方志各部门要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全面落实依法治档依法治志,提升档案方志工作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档案方志文化的社会教育与宣传功能,服务全区中心大局和社会民生需求。第一,要积极应变。面对国内外日益复杂的环境与趋势,徐汇档案和地方志工作要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应对新时代、新变化、新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努力提升自身服务能力与治理水平,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中实现本区档案和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第二,要努力思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徐汇档案和地方志工作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反复思考与磨砺中主动寻求工作的创新和突破,以人民满意为依归,稳步推动本区档案和地方志事业的转型发展。第三,要主动求变。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更迭,新媒体、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也为档案利用与地方志编修工作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徐汇档案和地方志工作要跨前一步更新思维方式,主动探索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举措,更好地服务公众和社会经济发展。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坚持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档案工作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为根本遵循,围绕 “卓越徐汇、典范城区”的目标,立足大局,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面提升档案方志服务能级。聚焦打造徐汇公共文化新地标,开创具有徐汇特色的档案方志事业新局面,为徐汇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典范城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主要目标
——服务中心大局。牢牢把握“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自觉提高站位,紧紧围绕中心,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尤其要重点对标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重要任务,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履职尽责、有所作为。
——健全法治格局。基于“十三五”时期形成的基本法治格局,结合新修订的《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注重把握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三个维度,明晰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的范围和界限,进一步梳理档案治理体系与方志编修体系,积极开展专项检查,完善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构建档案方志法治新格局。
——推动转型升级。以完成新馆建设契机,打造“公共文化新地标”,突出“三大功能”,即民生服务功能、公共文化功能和核心库房功能,进一步扩大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辐射面和影响力。强化数字赋能,大力提升档案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水平。研究建设10000平方米集中保管库房,满足机关文书档案和专业档案的保管需求,实现机关档案集中保管中心功能。
——夯实业务基础。坚持业务指导与监督管理并重,有效提升各档案部门档案治理能力,加强档案馆库建设、信息化建设、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工作,加大档案信息资源挖掘开发和档案安全保障力度,加快档案鉴定和开放步伐,完善网络查档服务以及异地查档机制,在档案公共服务能力、馆藏档案科学化管理、硬软件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档案干部队伍。为适应档案和方志工作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新形势,不仅要重视业务能力培训,继续办好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更要强调科研能力的提升,大力推进档案学科技术和专项课题研究工作,健全完善档案方志学科技术研究和交流平台,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徐汇档案和方志事业建设,力求产出在本市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档案和方志成果。
三、重要举措
“十四五”期间,徐汇档案方志事业要适应新形势、承担新使命、完成新任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思想,坚持依法治档、依法治志的基本理念,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全面建设“五个中心工程”,即惠民服务工程、新馆建设工程、数字馆库建设工程、文化精品工程、地方志拓展工程,开启徐汇档案方志事业发展新征程,努力建设与“卓越徐汇、典范城区”相适应的档案方志事业。
(一)大力实施远程服务惠民工程。践行“人民档案为人民”理念,积极落实“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和长三角一体化“异地查档便民服务”工作要求,做好新增民生专题档案数据、已有民生专题新增数据的梳理,改善民生档案数据归集质量和效率,提高民生档案查询的“不见面办理”和网办比例,推动档案查询服务实现“随身可办、掌上可查”,不断提高档案为民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高效性。
(二)加快落实档案新馆建设工程。对标“文化地标”定位,着眼于区档案工作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协同有关部门早日建成满足需求、经济实用、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档案新馆。围绕“一库两馆两中心”总体布局,积极完善和优化档案管理模式,突出“功能齐全、安全保密、服务便捷、节能环保”的建设理念,努力提升新馆服务大局、服务民生、服务社会效能,实现“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电子文件备份中心”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
(三)深入推进数字馆库建设工程。优先抓好“增量档案电子化”,聚焦数字档案资源,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研究开展业务数据、公务电子邮件、网页信息、社交媒体等新型档案资源的收集归档工作。深入开展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促进信息化利用,探索智慧化、智能化档案管理路径,积极融入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推进档案全行业向数字时代转型升级。
(四)深耕开展档案文化精品工程。围绕建党10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围绕党的二十大召开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事件,深入挖掘、收集、整理档案资源,协同相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持续开展徐汇特色历史资料征集和口述档案采集工作,争创更多档案文化精品。结合重大宣传主题,组织开展有特色的徐汇区档案系列宣传活动,留存城市记忆,传播徐汇文化。
(五)加强驱动方志多元拓展工程。探索地方志工作的多功能、多形式、多层面新面貌,力争丰富展览内容,探索多样形式,完善展览功能,力求使方志展览呈现立体化、多样化、丰富化的多元发展趋势。联合各街道办事处,共同推动街道史馆(室)建设,协助指导各街道继续完善并出版街道志,不断拓展和延伸地方志的职能和作用,保留城市记忆,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四、主要任务
(一)深化“四个意识”,全力服务大局
1.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自觉树立为党和国家事业服务的大局观念,努力使徐汇档案、方志工作积极融入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大局中,更好地发挥档案方志工作的基础型作用,为档案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建构奠定良好基础。
2.深化长三角地区“异地查档,便民服务”工作。加强沟通协调,积极探索查档联动服务向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延展,完善查档流程,扩大宣传力度,提升长三角地区“异地查档、便民服务”的便捷性、标准化和知晓度,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做出档案工作应有的贡献。
3.落实重大活动、重要工作、重点项目档案工作。精细化指导服务,有序做好区内重大活动、重要工作和重点项目归集、移交、征集、开发等工作,着力形成常态、长效机制。加强本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档案的收征集、归档和专题数据库建设,研究谋划主题展览,为城区建设发展留存时代记忆。配合做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城市服务保障档案工作。
4.服务“卓越徐汇、典范城区”建设。围绕“将上海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和建设“卓越徐汇、典范城区”发展愿景,聚焦优化城区发展格局、强化城区功能、把握数字化转型趋势、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重大课题,开拓思维,主动作为,保障重点工作推进到哪里,档案工作就覆盖延伸到哪里。
(二)强化法治理念,提升治理能力
5.健全档案工作制度机制。深入学习并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档案法》,进一步对接落实国家和上海市的各项规范要求,完善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以区基层档案工作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抓手健全档案工作基本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形成满足人民需求、富有徐汇特色的基层档案室管理制度体系。同时,积极参与到全市档案工作标准体系建设中,加强共享和沟通,更好地提升全区以至全市的档案工作治理能力。
6.优化档案行政权力责任清单和审批程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始终做到依法办事、制度管事,着力强化和改进档案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尤其要加大对区内各单位档案部门的执法、监督检查以及档案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保证档案依法行政能力与效力。
7.重视档案普法加大创新宣传。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开展新《档案法》释义和宣传贯彻工作,强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围绕新《档案法》设计新制度、新规定,针对社会主要关切,做好普法与法宣工作。积极拓宽档案普法宣传范围,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档案普法宣传中的作用,不断创新档案普法宣传形式。
(三)夯实基础业务,筑牢发展根基
8.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继续加大对9号令新增单位档案的进馆力度,做到应收尽收。挖掘民生档案数据资源,拓展声像、电子等特色档案收集渠道,探索接收对于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专业档案,优化和丰富馆藏。跨前一步拓展专题数据库和民生档案查阅门类,提高民生档案“不见面”办理效率。
9.完善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健全档案审核开放制度,加大档案开放力度,做好新修订《档案法》实施后开放鉴定存量部分工作,进一步细化档案开放工作流程,固化档案解密征询、通联会审等环节工作方案。每年及时更新划控鉴定标准和细则,做好鉴定人员的业务培训,完善历年开放档案目录台账,科学管理开放档案目录数据。
10.加快建设徐汇档案方志新馆。定位“公共文化新地标”,精心谋划设计,深度挖掘档案馆文化潜能,打造高品质文化展陈、高质量文化服务,会同相关单位落实好项目建设。围绕“一库两馆两中心”总体布局,优化完善档案管理模式,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理念新技术应用,推进工作流程再造、功能迭代升级,推动新馆作为重要部门的核心库房、数字档案馆和数字方志馆、机关档案集中保管中心、地方史志文献资料中心的功能落实,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同时研究建设10000平方米集中保管库房,统筹谋划解决区内单位涨库严重、专业档案存放难问题。
(四)聚焦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升级
11.健全档案信息网络。贯彻落实城市数字化转型战略,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徐汇信息化总体规划,积极对接智慧城区建设,全面融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依托全市档案开放资源信息平台和徐汇电子政务平台,提高民生档案及开放档案目录数据归集率和归集质量,推进档案远程服务和信息共享,发挥档案公共数据治理作用。
12.深挖数字档案资源。进一步加强对档案资源挖掘和收集,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制度,加强电子印章、数字签名、四性检测、数字水印等技术应用,努力打通电子档案全流程管理堵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新经验,探索更深层次的电子档案管理策略,为档案和地方志工作赋能增效。
13.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发挥“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的引领带头作用,以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为基础,加强数字档案室建设,推行“增量电子化”,加速“存量数字化”进程,提高本区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保管的纸质档案数字化比例,以数字化档案代替原件提供利用。同时指导区内各街道尽快建立街道数字档案室(库),进一步完善数字档案馆体系建设。
14.寻求突破提升智慧化水平。探索创新业务流程和技术,努力实现“一键归档”,深化长三角民生档案和“全市”通办服务,建立“能跑数据就不跑腿”的服务模式,拓展档案利用服务模式,推进档案全文检索投入实际应用,提升查档便捷度、满意度。加快推进“掌上档案馆”建设,拓展微信公众号实现档案查询、服务预约等公共服务功能,加强现代科技与档案工作深度融合的科研攻关、转化应用。
(五)挖掘特色资源,开拓文化座标
15.开展徐汇特色历史资料征集采集工作。结合重大宣传主题,围绕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等主题,开展区域珍贵档案资料的征集工作,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珍贵档案资料,持续开展徐汇特色历史资料征集、采集工作。注重收集挖掘特色档案和地情资源,提高特色文化资源编辑研究和开发利用能力。
16.扩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按照《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求,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力度,配合主旋律宣传,促进内涵发展,提升教育功能,完善公益服务,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滋养青少年爱国情怀的重要课堂。
17.深化档案地方志文化宣传。围绕建党10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要时间节点、重大庆祝活动,综合运用新媒体平台,结合“国际档案日”和“地方志法规宣传日”,开展档案方志特色的文化宣传活动。推进家庭档案品牌建设,注重各类别、各载体珍贵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提升档案宣传专业性,加快档案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强化“徐汇记忆”品牌建设,扩大宣传影响力,传承文化根脉,留存区域历史,开拓徐汇档案文化传承的新座标。
18.助推档案方志编研成果产出。形成和完善街道志方面的指导制度、指导模板,建立工作范式。优化地方志专家库结构,促进多领域、各层面的专家汇集,帮助提升志书年鉴质量,提高地方志理论研究水平,继续围绕“精品年鉴”实现年鉴编纂优质化。培育档案科研能力,以解决发展难题、驱动徐汇档案事业创新发展为目标,推进档案学科技术和专项课题研究工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徐汇档案事业建设,健全完善档案方志学科技术研究和交流平台,与区内高校、档案行业领军企业等建立协同合作模式,力争形成1—2项在本市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深入挖掘本区历史文脉资源、收集珍贵档案资源,借助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机构团队等智库资源,共同开展档案地方志编研工作。谋划第三轮区志编修工作,学习探索新时代修志经验。
(六)守牢安全底线,保障档案安全
19.落实档案安全工作要求。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档案安全管理,在新馆建设中加强档案安全设施设备的配备和更新,改善档案保管的基础条件,建立健全档案库房日常管理、档案流动过程管理等系列档案安全防范制度机制。继续做好档案异地备份、同城备份工作,加强档案实体抢救和预防性保护工作。
20.提升档案安全管理能力。结合新馆搬迁工作,在双库房环境下,融入档案信息化、人工智能技术,积极探索档案的协同管理、保管、利用新模式。提升信息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技术水平,进一步健全档案信息审查制度,严防杜绝失泄密情况,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提高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应急处置能力。
21.加大档案外包监管力度。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分类监管,有效解决档案业务外包和中介服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落实档案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合同管理,强化档案业务外包全程监管,努力建设并用好档案管理社会化服务新机制、新途径。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
牢记“档案工作姓党”,充分发挥“党管档案工作”的体制优势,做到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在档案保管、开发、利用、宣传上都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强化政治把关、注重政治效果、尽到政治责任。要找准档案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着力点,履行好档案主管部门职责,聚力抓好档案新馆建设等档案事业发展重点任务,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二)完善制度建设
对标更高标准健全完善我区档案和地方志工作制度。加强档案、方志工作全局和重要领域创新发展的规划设计,通过制定实施年度计划、专项计划、实施方案等,分解落实各项任务事项,明确责任主体,分步有序推进规划的实施。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合作,推动规划目标的实现。跟踪评估年度、中期、末期实施情况,及时掌握规划实施进度,视情况进行动态修订调整。
(三)强化队伍建设
贯彻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严管干部、严抓作风,增强干部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努力锤炼档案方志干部队伍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以更加优良的作风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坚持人才强档,加紧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档案干部方志工作者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为多层面档案方志人才创造流动和学习发展机会,鼓励广大干部在专业学科技术领域探索创新。加快档案方志专业人才聚集,建立专家库、智囊团,在档案、方志事业关键环节贡献智慧,为推进徐汇档案和地方志事业科学有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