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来源: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10-09 浏览量:42

机关各科室、各基层单位,各相关单位:

现将《徐汇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徐汇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上海市徐汇区体育局

                         2021年9月15日

 

徐汇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徐汇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卓越城区”的重要五年,是上海全面推动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徐汇加快推进体育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标杆区的关键五年。根据《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上海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编制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体育发展回顾

  “十三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体育局的有力指导和全区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徐汇区主动服务于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奋斗目标,致力于打造徐汇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青少年体育引领区、体育产业先行区、体育文化标杆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十三五”主要指标全面完成,体育发展整体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一)全民健身成效明显

   全民健身工作扎实推进,全民健身发展指数评估连年处于全市前列。2019年,徐汇区市民体质达标率为98.4%,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占全区常住人口的2.91‰,每万人体育社会组织数达到22个,经常参加体育健身人数占全区常住人口的48%,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社区体育指导站“13+N”模式基础上,建立区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库,推出徐汇区公共体育配送服务菜单,年平均提供体育配送300场以上,不断满足市民群众健身个性化需求。针对重点人群开展体质干预项目,加强体质监测服务。2016—2020年,全区人均全民健身日常工作经费平均投入为29.48元,且保持稳定增长。

   (二)青少年体育成绩斐然

  有序推进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转变,建立形成以“三大球”为重点的校园联盟赛事体系,推广快乐体操、武术、游泳、棋牌、跳绳等项目,开展冰壶体验活动,促进青少年掌握2项运动技能、提升体育素养。重视“体育核心价值”的塑造与传播,坚持开展优秀运动员进校园活动,弘扬体育精神。探索多元化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体育人才。2016—2020年徐汇区累计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运动员331名,徐汇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7-2020)”。2018年上海市第十六届运动会徐汇区代表团获得青少年组团体奖牌第二名,2020年上海市首届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徐汇代表团获得团体奖牌、团体总分双第一。输送的运动员获得国际比赛金牌21枚,继吴敏霞、高磊、戴骏后,涌现出陈芋汐、李颖韵、罗帅等国际大赛冠军运动员。

   (三)赛事活动丰富精彩

  不断丰富和拓展各类赛事活动,以市民体育节、城市业余联赛等“市民系列赛事”为主线,形成有特色、大众化的市、区、社区、系统、青少年等多层次赛事体系,开展具有区域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一区一品”“一街(镇)一品”群众性体育活动,每年举办各类赛事活动200余场次,涵盖40多个运动健身项目,参与人次超过20万人次。上海马拉松、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斯诺克上海大师赛、PDC世界职业飞镖大师赛上海站、中国坐标·上海城市定向户外挑战赛、“解放日报杯”上海市学生健身操舞大赛、长三角电子竞技大赛等顶级精品赛事成为宣传徐汇城市形象的体育名片。

   (四)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出台《关于推动徐汇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徐府发〔2020〕2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2019年,全区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80.7亿元,人均体育消费超过3000元,位列全市前茅;体育服务业占比保持在90%以上,体育商品销售、竞赛表演、体育指导等行业优势明显。区政府与上海久事集团、上海体育学院开展区企、区校战略合作,发起成立徐汇区体育产业联盟,12家落户徐汇的体育企业成为创始成员单位。2017年,徐家汇地区被命名为首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2020年,徐汇区获评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体育与文化、旅游、健康、商贸、互联网等领域加快融合发展,2家人工智能企业获评上海市体育产业示范单位。

   (五)体育设施显著改善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建改建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个,新建市民健身步道14条、市民多功能运动场10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公益性开放率达到100%,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率达到86%,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实现应开尽开。截至2020年底,全区共有体育场地3090处,涉及田径、足球、游泳、篮球等35个项目,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十二五”期末的0.89平方米提高到1.09平方米,加上可利用体育场地,可供市民健身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22平方米。场地设施管理开启数字化进程。

   (六)行业发展安全有序

  加强体育行业管理,抓好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审批监管、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服务、体育培训市场综合治理以及**投诉等矛盾化解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体育系统训练比赛安全、场馆开放安全、重大赛事安全以及设施设备和消防安全,指导各街镇落实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属地化管理和全民健身活动组织保障工作,推进体育行业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织密系统内部防控网络,推动行业管理和发展转型,将新冠肺炎疫情对体育行业的冲击降至最低。

        二、“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体育既是重要的社会事业,也是前景广阔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十四五”时期,徐汇体育将步入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标杆区的重要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与困难。

  就机遇而言,体育发展将迎来三大“红利”。一是政策红利,体育强国已与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并列为国家2035远景目标,《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纲要》《关于本市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密集出台,体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二是市场红利,体育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体育消费将出现快速增长。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徐汇的人均GDP更是接近3万美元,体育消费已呈现井喷态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之后,市民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和体育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体育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推进,体育发展驶入“快车道”。三是项目红利,借助徐家汇体育公园升级改造,西岸金融城、鑫侨高国际邻里中心体育配套设施等重大项目实施推进,带动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布局建设和能级提升,徐汇区体育公共空间将得以优化拓展;依托轨交23号线、轨交19号线规划建设,串联上海体育场至华泾一线交通更加便利,区域体育功能也将全面提升;依托西岸传媒港、上海国际文旅中心优质资源,传播推广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为拓展体育朋友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以上因素将共同推动徐汇体育发展站上新的起点,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从挑战上说,徐汇体育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人民群众对体育的多元需求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还较为突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仍有待提升,突出表现在体育场地设施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体教融合有待深化,青少年身体素质和运动素养迫切需要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需要转型创新;体育领域数字化转型、创新性发展还需深入推进,产业集聚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体育消费需要新的增长点和“引爆点”。

        三、“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主动融入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坚持高质量发展、聚焦高品质生活、完善高水平治理,努力实现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体育文化氛围,为徐汇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卓越城区贡献“体育力量”。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建设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区,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优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让运动成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在共建共享中增加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通过整体优化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环境,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实现全民健身与提升体育消费能力的良性互动。

  2、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坚持“大体育”“+体育”与“体育+”的发展新理念,凸显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注重破解制约体育发展的制度性痛点、难点、堵点,优化体育发展的市场环境。通过简政放权、政策引导等方式激发市场、社团、市民的活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体育发展的良好格局。

  3、科学布局,集聚融合。统筹谋划、合理规划拓展体育空间载体,推动形成与“卓越徐汇”定位相匹配的体育空间布局。以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形成“处处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会健身”的城市环境和“以文为本、以商增值、以旅聚人、以体造势”的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

  4、协同联动,提质增效。加大体育发展区级层面顶层设计与工作统筹力度,注重体育发展中的市区联手、区企合作、部门联动以及事业与产业互动。注重完善和落实体育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发挥政策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满足市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体育服务需求。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体育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全市前列,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标杆区。“一核一带三片区”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体育公共服务全面提质增效,市民体育素养大幅提升,争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打造青少年体育先锋区、体育文化风尚区,体育文化软实力独树一帜,体育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城市精神的重要名片;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深化推进,徐家汇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徐家汇体育公园体育产业集聚区不断夯实,体育产业对城区经济贡献度明显提高,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基本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到2035年,建成更高水平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标杆区,加快迈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体育典范区。

  1、全民健身深入人心。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全民健身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各年龄段市民运动健身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明显提高。到2025年,争取区级综合体育中心规划落地,推进都市运动中心、社区市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以及其它体育活动空间的均衡合理布局,新增体育场地设施12万平方米,实现徐汇区“5分钟体育生活圈”基本全覆盖。

  2、青少年体育发展勇立潮头。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深化徐汇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推动“两个体系”“两个互通”“两个精品”建设,即打造“学校—家庭—社区—社会—政府”五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体系、具有徐汇特色的“四级”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政府—社会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互通、体教人才互通,培育精品青少年体育赛事、精品社会组织。继续保持徐汇区青少年运动水平在全市的领先地位,推动体育校园普及、社会化办训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徐汇区青少年体育在全市的先锋作用。

  3、体育产业快马加鞭。深化推进区政府与上海久事集团、上海体育学院战略合作,加强政策引导,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加大体育产业投入,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发展质量。基本形成以赛事为引领,南北两翼协同联动、体育服务业集聚、体育人才汇聚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实现“百千万”产业培育目标,即在徐汇区形成一个超过百亿规模、集聚千家企业、吸纳万人就业的现代化、融合型体育产业集群。

  (四)主要指标

  “十四五”时期,徐汇体育发展主要指标共10个,涵盖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三大领域,其中,“十三五”沿用指标6个,新增指标4个;约束性指标2个,预期性指标8个。

表:“十四五”时期徐汇区体育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分类

指标名称

单位

属性

2025年(目标)

目标值

1

全民

健身

新增体育场地设施面积

万平方米

约束性

12

2

5分钟体育生活圈*

-

预期性

全覆盖

3

新增社区市民健身中心

预期性

10

4

市民体质达标率

%

预期性

全国前列

5

万人拥有体育健身组织数量

约束性

≥24

6

青少年体育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数量*

预期性

6

7

注册青少年运动员数

预期性

2500

8

体育

产业

体育产业总规模

亿元

预期性

400

9

人均体育消费支出*

预期性

5000

10

重大体育赛事数量*

预期性

8

注:标注*指标为“十四五”时期新增指标。

四、主要任务

  (一)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一核一带三片区”发展格局

  1、一核:徐家汇体育公园及周边地区体育发展活力核。将徐家汇体育公园建设作为提升徐汇体育能级、展现城市活力的重要抓手,围绕上海建设“国际赛事之都”的总体目标,通过场馆功能提升和户外环境改造,将徐家汇体育公园建设成为“体育氛围浓厚、赛事举办一流、群众体育活跃、绿化空间宜人”的市级公共体育活动集聚区,成为卓越的体育赛事中心、活跃的大众体育乐园、经典的体育文化地标。围绕项目所承担的承办国内外顶级体育赛事、满足市民健身休闲要求、开展青少年业余训练和引领体育产业发展四项功能,加强周边的城市更新和环境配套,带动徐家汇中央活动区建设,辐射衡复、枫林地区,加强体育设施的复合利用,做好学校和社会体育场馆共享,集聚体育龙头企业和市级体育社会组织,打造体育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徐汇范式”。

  2、一带:徐汇滨江高品质文体休闲带。充分依托徐汇滨江11公里岸线公共空间全线贯通和提升工程,挖掘徐汇滨江丰富空间资源,优化布局步行道、跑步道、骑行道等慢行系统和嵌入式体育设施,完善新增多功能球场、冰上、户外运动等项目设施,满足高水平赛事组织、运动员训练和大众健身休闲的需求。积极推动智慧健康驿站、体质监测站进入“水岸汇”,组建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的健身指导志愿者队伍,提高滨江地区的公共体育服务标准。鼓励引导滨江商业载体增加体育主题业态供给,实现体文旅商有机融合,扩大体育投资和消费。通过7×24小时的高品质文化体育休闲供给,支撑徐汇滨江成为市民游客的“生活秀带”,打造世界著名滨水健身休闲带的“徐汇范式”。

  3、三片区:西部漕河泾开发区白领体育示范区、中部科体融合体验区、南部健康徐汇战略拓展区。西部漕河泾开发区白领体育示范区依托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中外高科技企业,满足在职人群特别是白领人群多样化文体需求,提升职工体育服务能级,推动体育产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打造职工体育和文化艺术集聚的充满活力的开发区。将“活力漕河泾”体育文化节打造成园区文体活动的一张名片,举办篮球、足球、网球、飞镖等白领体育赛事,进一步在园区弘扬体育精神,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园区文体场馆建设,布局都市运动中心、体育公园、职工健身驿站等各类载体,打造产城融合、充满活力的开发区职工文体活动“徐汇范式”。

  中部科体融合体验区以虹梅路、虹许路—漕宝路、龙漕路、龙华路—龙腾大道形成的“H”型干道框架为支撑,连接了本地区主要公园绿地、产业园区和居住社区,通过体科结合、体医结合,提升居民的体育体验。依托本地高校院所的成果转化、科技企业的应用开发和社区居民的测试反馈,形成体育相关科学技术“原始创新—应用开发—升级迭代”的闭环。通过政产学研联动,探索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和以人体运动学、慢性病预防控制等为代表的生命健康技术与体育健身相结合,推动建设智慧场馆、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强化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服务,探索推广社区健康师模式和运动处方,进而打造科技创新和生命质量同步提高的“徐汇范式”。

  南部健康徐汇战略拓展区以黄浦江—淀浦河“T”型骨架织就的密集水网和上海植物园、外环绿带等公园绿地为开展健身休闲活动提供了广阔空间,北杨人工智能小镇等产业载体和丰富的学校资源为推进赛艇、皮划艇、冰壶、蹦床等奥运项目提供了体育人口。通过市区联动、综合规划,在龙吴路立交桥周边集聚体育场馆、都市运动中心、体育公园等资源,加强嵌入式体育设施建设,新增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设施和器材,积极开展社区体育服务配送,支撑和服务华泾地区未来城市副中心定位。逐步使南部地区成为徐汇体育事业发展新的增长极,提高本地区居民的健身素养和健康水平,打造都市拓展区运动促进健康的“徐汇范式”。

  (二)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建设“5分钟体育生活圈”

  1、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布局。对标《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本市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意见》以及“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创建的具体指标,以从市民居住地为起点步行5分钟左右可达为目标,从基本健身场地设施开始,不断优化完善市民家门口的各类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布局。坚持需求导向,不断创新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持续推进体育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促进徐汇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均衡发展。实施动态调整机制,适时优化区级体育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推动区级、社区级体育场地建设管理全覆盖,赛事活动开展全覆盖,科学健身指导服务配送全覆盖,体质监测与健康干预全覆盖,更好满足市民群众体育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实现徐汇区“5分钟体育生活圈”基本全覆盖。

  2、提升全民健身指导服务。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改革,拓展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参与面,鼓励各类体育教师、教练员参与全民健身指导,培养和引进全民健身管理、赛事活动组织、体医结合等新兴领域专业人才,强化全民健身人才保障。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依托“一个平台”,即上海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小程序,加强日常培训、管理、上岗、监督、检查、激励、服务等,不断提高服务上岗率与活跃度,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升级“你点我送”体育服务配送,开展体育健身需求调研,提升体育资源辐射范围。利用水岸汇、邻里汇、邻里小汇,打造“运动汇”品牌,不断拓展市民身边的体育健身空间,提供体育器材租用、体质健康自查、体育知识宣讲、体育文化传播、体育健身指导等服务。探索体育服务按项目、按人群、按需求精准配送进社区、进园区、进企业、进学校的线上线下联动,并按节点开展成效评估。建设布局长者运动健康之家,进一步完善社区老年人综合健康“一站式”服务,打造徐汇区体医养融合示范点。

  3、提高体育社会组织发展质量。鼓励扶持基层体育健身组织良性发展,努力发挥市民身边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与站点、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组织作用。加强体育团体、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引导支持包括区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人群体育协会等组织和健身团队的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切实提高各类体育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鼓励各类体育团体、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承接赛事举办、标准制定、健身指导等事项,不断扩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探索激励机制,引导和规范网络组织、草根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

  4、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深入打造集品牌赛事、系列赛事和特色赛事于一体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做优做强“徐汇市民体育节”品牌赛事,承办主办上海市市民运动会、城市业余联赛项目,不断扩大群众参与度、社会知名度。承办保障大型赛事,做好上海马拉松、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斯诺克大师赛、中国坐标·上海城市定向户外挑战赛、攀岩锦标赛的对接;大力发展特色赛事,充分发挥“汇运动”平台效应,广泛开展园区和功能区运动会、区级机关运动会、特殊人群运动会,培育一批有徐汇特色的群众赛事。培育新兴趣味比赛,结合体育产业发展,引进自由搏击、卡丁车等集对抗性、娱乐性、观赏性为一体的赛事。注重“科技+体育”运用,打造更多可覆盖各类人群、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参赛形式与体验感更强的线上线下赛事活动模式。在组织保障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提高办赛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优化体育赛事服务保障,依法依规加强区内体育赛事分级分类管理,完善体育赛事管理方式,优化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水平,探索建立体育、公安、卫生、应急等多部门“一站式”服务机制,协调赛事重大事项,提供赛事指导服务,保障赛事有序运作。

  (三)完善多元协同体系,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走在全市前列

  1、深化体教融合。根据“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原则,与教育部门共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选派优秀教练员入校,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建立高水平运动队。开展体育教师运动项目技能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与教育部门整合赛事体系,共同拟定赛事计划,优化赛事体验。按照“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整合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联合评定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并加强指导服务与评估。充分利用冬夏令营活动,优化选材途径,实施技能培训。深化体校改革,推动建立徐汇区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与学校加强合作,为其提供场地设施、教学服务、师资力量。完善项目布局,促进实现各学段间技能培养的有序衔接。

  2、优化后备人才培养。树立生态培养理念,主动应对环境变化,不断调整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打造具有徐汇特色的“四级”人才培养体系。创建新周期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加强各单项基地、精英基地建设。支持社会力量积极投入体育后备人才体系,鼓励创建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制定管理扶持办法,建立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新格局。建立多元联动机制,实现政府—社会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互通,推进资源互补、人才交流、数据共享。不断巩固提升游泳、体操、蹦床、篮球、网球、赛艇、冰壶、棋牌等传统优势项目,拓展攀岩、马术、橄榄球等社会培养项目。强化科研保障,加强与上海市体科所、辖区内高等院校合作,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选拔、训练、康复、文化教育、竞赛分析、日常管理、成长跟踪等各个环节的科学化运行提供科技支撑。做好重大赛事徐汇籍运动员参赛保障工作,关注奥运徐汇籍运动员备战动态。

  3、增加公共服务。落实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锻炼器材配置指南》要求,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引导公园绿地、综合场馆、街道社区配备青少年体育健身器材,丰富社区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推进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免费或公益向青少年开放,推动学校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加强青少年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优化服务指导,推进青少年科学健身讲座、体育技能培训进学校、进社区。鼓励学校、部门、体育企业和社会组织举办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培育更多青少年精品赛事。

  (四)着力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1、突出重大赛事引领。打造上海国际体育赛事之都重要承载区,全面提升体育赛事显示度、引领度。依托徐家汇体育公园城市体育综合体,继续办好上海马拉松、斯诺克大师赛、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等现有国际顶级赛事。依托上海久事集团等资源优势,发挥入驻区内国际知名体育企业与市500强体育企业的办赛主体作用,培育和引进一批集体项目品牌赛事,以及拳击、自由搏击、电竞等娱乐性观赏性强的新兴体育赛事,鼓励举办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长三角特色体育赛事。加强体育赛事与文旅、商业融合力度,加快构建以重大赛事为引领、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以体育智能制造和体育融合发展为支撑的产业框架体系。

  2、促进体育产业集聚。以环徐家汇体育公园体育产业发展带、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徐汇滨江等产业高地为依托,推动与上海久事集团、上海体育学院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综合性体育大学高品质校区,塑造体育产业特色街区。服务好现有体育龙头企业,培育和引进一批体现“专、精、特、新”特色的体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挥体育产业联盟及标杆企业在重大赛事举办、自主赛事品牌培育以及体育服务产业发展、业态创新、产业融合发展中的主导与撬动作用,全面增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市场主体活力。鼓励国内外知名体育企业在徐汇设立总部机构、创意中心和营销总部,带动具有创新性、规模性和发展潜力的体育投资标杆项目在徐汇落户与生根发展。做实徐家汇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修订和完善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中“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扩大资金规模、拓展使用范围,探索建立“徐家汇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标杆企业”发布制度,重点支持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体育标杆企业做大做强,提高政策扶持的精准度。

  3、促进市民体育消费。研究制定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指导意见,优化体育消费环境、丰富体育消费文化内涵,创新体育消费引导机制和方式,满足社会公众多层次与多样化的体育消费需求。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大力培育数字体育、在线健身、智慧传媒等新业态,支持线上培训、网络体育赛事活动等新业务。增加市民闲暇时段的体育服务供给,大力发展节假日和夜间赛事经济,进一步拓展体育健身、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用品等消费新空间,打造都市运动中心和体育产业特色街区,支持市民健身休闲消费。利用多种媒体传播科学健身知识、宣传正确消费理念,加强体育市场管理,营造良好的体育健身消费环境和氛围,激发市民主动消费的意愿。鼓励各类经营性体育场所增加公益开放时间,推广使用体育消费券,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推动体育消费便利化。鼓励市民参加和观赏各类体育赛事,增加体育用品与服务消费支出,使体育消费成为市民日常消费的内容之一。

  (五)优化设施资源配置,提升设施综合服务能级

  1、逐步健全市、区和街镇三级体育场地设施体系。大力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不断丰富健身场地设施类型,加快设置一批布局科学、功能丰富、特色鲜明的嵌入式社区健身场地。配合市级层面推动实施徐家汇体育公园改造工程,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服务综合体,建设划船俱乐部滨江基地。在区级层面,制定《徐汇区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规划建设可供区域重大影响力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区级运动会及中小学校运动会召开、青少年业余训练、体育产业孵化、体育科研培训、面向全人群开放并统筹考虑公共卫生、应急避难、文旅会展等综合功能的徐汇区综合体育中心;聚焦多元健身需求,推动都市运动中心建设,在水岸汇、邻里汇、邻里小汇中设置一批体育活动空间,促进区域场馆设施均衡发展;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和资源整合,在外环绿带、中环绿带、公园绿地、河道沿线、产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等空间和路桥附属、建筑屋顶、地下空间、金角银边地等区域建设更多集健身娱乐一体的健身场地。在街镇社区层面,布局建设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骑行道、口袋公园等多种类型的社区体育设施,鼓励各街镇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小型多样、便民利民的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实现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基本全覆盖。

  2、大幅提升设施综合利用效益。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探索公共服务设施复合用地模式,统筹利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资源。推动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鼓励采取委托方式,探索由专业机构集中运营区域内学校体育设施的机制。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公益开放力度,鼓励场馆进一步扩大分时段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提高存量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率和利用率。加快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通过公开招标、委托运营管理等方式逐步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促进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支持场馆以体为主、复合经营,推动场馆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场馆社会服务功能和运营效率。

  (六)科技赋能,加快体育数字化转型

  1、建设数字化体育生活“徐汇样本”。依托智慧徐汇建设,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融入“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创新服务模式、提高管理效能,让市民在“家门口”“指尖上”感受数字化体育生活。探索全民健身智慧平台运作,提供场馆查询与预订、信息发布、在线健身指导、个人健身档案、健身管家、赛事组织报名等各类体育线上服务。编制徐汇区“5分钟体育生活圈”地图,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智能化改造工程,推进智慧场馆、智慧步道、智慧球场建设和运营,鼓励社会资源投入,提升体育设施建设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运动场景感知化、运动体验数字化、运动展示视频化、运动社交情境化。深化“体医融合”智慧运行,整合区内枫林生命健康产业园区、三级甲等医院和市体科所等优势资源,建立市民体质监测中心、智慧健康驿站联动的架构,实现线上线下健康检测、评估、干预三位一体的数字化、精准化服务模式,构建体育与康养领域结合的数字支点。组织线上运动会,推广线上线下融合的体育生活新模式,丰富人们的体育“数字化”体验。提高体育服务人性化水平,帮助老年人等群体跨越“数字鸿沟”。

  2、以数字化、新基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大体育领域新基建投入力度,利用数字技术搭建好体育系统信息基础设施。发挥徐汇区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势,大力发展“AI+体育”,不断提升体育产业的数字化水平,进而提高体育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发展质量。培育智能体育赛事品牌,丰富在线赛事活动,运用5G等新技术为体育赛事活动赋能。发挥体育明星效应,增加直播流量,带动群众性体育运动推广普及,提升相关智能产品生产应用。推动电子竞技、科技体育等新兴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培育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积极发展平台经济,引导互联网企业与实体企业发展线上线下结合、跨界业务融合新模式,加快体育与医疗、文旅、教育、健康等行业的共生发展。

  3、丰富应用场景,提高体育领域数字化治理水平。探索与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在传统体育业态数字化程度提高的基础上,增强对健身房等行业的态势感知,及时研判企业经营异动,提高预警能力,减少体育消费纠纷。增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游泳等场馆的应用,及时识别危险行为、异常状态,提高体育场馆安全管理能力。利用大数据充分激活体育部门数据资产,及时发现群众新需求,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体育宣传报道的数字化水平,丰富体育数字媒体产品,精准化投送,扩大体育信息受众面、感知度。加强引导,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构建覆盖全行业、全场景、全流程的数字体育发展新格局。

  (七)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繁荣发展体育文化

  1、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发扬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挖掘体育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核,大力推动新时代女排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度融合。加强对运动项目发展历史沿革、项目礼仪的挖掘和整理,加强对武术、九子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的继承和推广,充分发挥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等体育赛事多功能的教育作用,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树立“向上、向善、向美”的体育文化形象,弘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2、打响体育文化品牌。充分梳理徐汇体育历史、体育名人资源,挖掘徐汇区“篮球城市”“一区一品”及优势运动项目文化内涵,提炼运动项目独特的精神实质。依托徐家汇体育公园、康健社区体育公园鸿康体育文化收藏馆、徐家汇体育主题邮局等载体构建开放多元的体育文化展示和交流平台,推动开展集赛事活动、论坛展览、文化展示、项目体验、明星互动、体育旅游等于一体的体育文化活动。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长三角总部暨上海总站、央视体育频道(CCTV-5)的资源优势,打造高品质体育融媒体品牌。

  3、讲好徐汇体育故事。组织编撰并发布徐汇区《体育发展白皮书》,让更多人了解体育、参与体育、喜爱体育。培育具有良好品德和运动技能的健身明星,发挥体育名人效应与载体作用,举办奥运健儿与体育名人进校园、进社区、进园区等公益活动,广泛开展体育公益宣传和项目推广工作,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开展体育摄影、体育影视作品、体育收藏品、体育文创产品设计等的展示和评选活动,传播徐汇体育故事。加强体育对外交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发挥全民健身联席会议、体育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和体教结合工作小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内设)的作用,重点加强在政策规划制定、目标任务确定、重大项目推进、年度计划编制等方面的组织协调。把体育发展规划纳入本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和贯彻《徐汇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明确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把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纳入区政府年度目标管理工作任务,明确目标、进度、责任和要求,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二)强化法治保障

  推进依法治体,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健身保障相关要求,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力保障对全民健身的投入。优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规范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行政许可和事中事后监管,促进体育健身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强化政策支持,发挥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体育彩票公益金等资金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全区体育发展各项工作。建立和完善体育产业统计制度。

  (三)深化联动融合

  加强市区联动,充分发挥上海久事集团、上海体育学院资源优势,重点打造徐家汇体育公园世界级城市体育综合体,促进区域资源和区属资源双向赋能。完善部门协同,加强体育部门与发改、教育、财政、规划资源、建设管理、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绿化市容等部门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沟通协同,协调推进体育发展各项工作。加强平行互动,发挥徐汇区体育产业联盟等市场主体作用,激发体育发展活力,提升体育产业发展的引领度、关注度。加快行业协会脱钩改制,发挥区体育总会综合型、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促进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健康发展,不断提升行业公信力。

  (四)促进人才培养

  贯彻“五个人人”理念,坚持引进紧缺人才和培育领军人才相结合,创新体育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机制,健全更具竞争力的体育人才集聚制度,营造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强化体育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优化体育人才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把握共建上海体育学院徐汇校区契机,创新体育办学模式与体育人才培养机制,打造高端体育人才汇聚地,提升区域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配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