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

来源: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7-02-28 浏览量:32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和能级,以“科创中心承载区、创新经济先导区”为目标,构建徐汇服务经济向创新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把徐汇区打造成为最具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力、文化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不断推动徐汇建设成为卓越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区,根据《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等,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成效

  “十二五”期间,徐汇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积极成效,产业经济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新常态下产业变革,徐汇区产业经济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创新发展,积极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贡献度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创新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1.现代服务业主导地位日益稳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一是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区域经济贡献显著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至2015年我区二三产业比例为12.7:87.3。其中,现代服务业以年均14.6%的增速,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至2015年,我区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74.89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3.2%,实现税收171.58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45.5%,实现营业收入1780亿元,迈上千亿大关,现代服务业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7.9%。二是优势行业壮大发展,经济驱动力有效增强。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培育和扶持,专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等优势行业不断集聚发展,专业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到现代服务业营收的近70%。专业服务业营业收入占比达到51%,牢牢占居现代服务业半壁江山的优势地位,并逐步形成了以企业总部管理、投资与资产管理、各类咨询、职业中介服务、广告为主导的五大优势子行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

  2.制造业生产规模平稳放缓,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一是工业生产有所放缓,制造业基础依然固存。受多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企业外迁影响,我区工业生产持续下行,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52.16亿元,虽比2011年下降12.6%,但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保持稳定增长。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11.81亿元,较“十一五”期末增长115%。二是高技术产业稳步发展,新兴经济得到培育。发挥区域产业资源优势,聚焦技术创新、模式创新,聚焦产业协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软件、芯片、平台、终端等一批以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应用为典范的企业快速成长,腾讯上海、思科、安吉星、汇付天下、携程,杉德等互联网新兴企业成为经济创新转型发展的重要标杆,推动了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稳步发展。2015年高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170.1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0.8%。

  3.现代商贸业实现稳步增长,商业品质有效提升。

  一是商业发展能级不断提升。持续推进徐家汇商圈品牌结构调整。新增上海环贸广场,促进淮海中路(徐汇段)中高端商务商贸重塑与提升。精致打造专业特色街衡山坊等项目,促进商旅文有效联动。推动电子商务与传统百货融合,成功转型和吸引一批O2O新兴电商企业。二是社区商业蓬勃发展。引入竞争力较强购物中心、连锁商业企业和新兴商业形态,已有田林、长桥等5个国家和市级社区商业示范街。2015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4260.9亿元,是2010年销售总额1856.7亿元的2.3倍,年均增长18.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9.8亿元,是2010年零售总额352.1亿元的1.7倍,年均增长11.2%。

  4.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自主创新能力稳步增强。

  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资源,强化创新功能,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十二五”期末,全社会研发投入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市2015年目标为3.3%以上)。“十二五”期末区域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40件,位列本市第一,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数的比重超过40%。二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增强。至2015年,徐汇区累计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家;累计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市级技术中心27家,区级技术中心55家。421家中小科技型企业列入市“四新”抓手领域样本企业。高新技术企业440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1604项。三是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完善。推动腾讯创业基地、可可空间等52家众创空间在徐汇集聚发展。完善知识产权服务链,佰腾等一批知名服务机构入驻徐汇,漕开发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通过验收,并获准新一轮示范区建设。在代理、商用化、法律、高端咨询等六大功能性产业链上已集聚150余家服务机构。

  5.区域招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区域招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功能区主体运行机制逐步建立。着力构建政府与市场推动产业发展的合力机制,发挥国有企业引领作用,建立国资经济发展公司推动相关功能区发展,形成“国资平台+功能区公司+社会合作”的产业促进机制。加强与合作项目主体、载体运营主体、企业服务及招商服务专业机构等七类主体的多方位合作。二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经济开放度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累计合同利用外资50亿美元,较“十一五”期间增加31.6%,其中,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超过70%,经济开放度不断提升。总部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十二五”期末,总部机构数达到107家,较“十一五”期末增加41家。其中,强生中国、默沙东、西安杨森、唯美血液、昆泰、辉正等国际知名药企落户徐汇,带动了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增长,2015年生命健康产业达到30%的增长速度。三是楼宇经济稳中提质,产业集聚效应日趋显现。“十二五”期间,我区共有商务楼宇127幢,楼宇经济共产生税收117.48亿元,较“十一五”期末增长102.27%;税收超过亿元的楼宇共31幢,较“十一五”期末增加了18幢。新增高端精品楼宇环贸广场,上海湾等,产业园区33个,涌现出越界、文定生活、尚街LOFT、易园、德必等创意特色园区共31个。载体资源丰富和品质提升带动了功能性项目的集聚,吸引了行业龙头企业入驻,带来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群发展。

  (二)存在的不足

  1.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动力不足。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明显。政府主导的科技创新格局尚未改变,科技创新投入未形成有效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创新主体活力未完全释放,产学研合作机制仍然缺乏有效粘合,科技资源开放协同不足,科技服务相关主体市场化程度不够,贯通产业链上下游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咨询、商务服务等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尚不成熟,还不能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创新服务能力不强,创新政策支持不到位,开放、多元、包容的创新文化氛围还不浓厚,创新生态系统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创新元素还不够,符合区域创新发展的企业家、核心技术以及标杆创新企业都不多。

  2.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效果不明显。目前,徐汇各个产业领域都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全市、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优势尚未充分凸显,受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区域内“五大”资源优势没有能够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作为体现徐汇创新功能的漕开发地区,对全区的溢出带动效应也相对不足。中城、华泾等功能区未能充分承接漕开发的辐射效应,产业布局有待调整优化。产业的集聚度、显示度、融合度彰显不够,有代表性的特色产业集聚区或产业集群尚未形成。

  3.应对新变革、新变化的能力不强。在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自贸区“虹吸效应”明显和招商体制改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引大引强存在短板,集聚行业领军企业和新兴行业龙头企业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引进总部型企业和大型项目面临更大的压力。在新产业变革的冲击下,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尚未实现“增长替代”的有效突破,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新兴产业尚处挖掘和培育阶段,新业态、新模式的增速不足以覆盖传统业态的疲软态势,经济增长动力逐步减弱。传统产业业态的提升、形态的改造、消费模式的创新、功能的再造等挑战已经刻不容缓。

  4.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才与技术已经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引擎,发展动力由单纯吸引产业资本向集聚各类创新要素转变,发展模式由移植型经济向内生型经济转变,区域竞争力由“政策优惠”向“服务致胜”转变,大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活力迸发的创新环境、快捷便利的商业环境和宜居宜业的区域环境、宜居的生活环境已经迫在眉睫。

  (三)面临形势

  从国际来看,随着世界多级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经济秩序加速演变,发达经济体之间分化加剧,世界经济仍处于后危机时代的结构调整期,经济环境面临的不确定性依然突出。从国内来看,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一带一路”战略为重点的多极化开放格局继续推进,经济运行动能换档和结构调整阵痛相互交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深入,市场活力有望持续释放。从上海来看,“四个中心”基本建成,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将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仍为关键环节,创新驱动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从徐汇自身发展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新产业变革,跨界融合成为现代产业发展主流趋势,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产业能级提升和经济转型。新常态经济倒逼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全面深化改革助力经济发展新动能。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和全球卓越城市带来大好发展新机遇。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着眼全球卓越城市核心功能区建设目标的愿景,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谋划和全力推进。

  面对“十三五”新形势与新特点,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立足创新引领,加快转型步伐,健全体制机制,发挥综合优势,深化改革开放,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开创“四个徐汇”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上海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及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目标,着眼上海的城市性质(至2040年建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和上海的城市愿景(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以改革开放创新为统领,以“科创中心承载区、创新经济先导区”为目标,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产业创新融合集聚发展,加快构建彰显时代特点、体现徐汇特色的以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徐汇区建设成为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不断推动徐汇发展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区。

  (二)基本原则

  1.更加注重创新引领,强化发展动力。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氛围培育、创新能力提升,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分工合理,开放多元的协同创新体系与创新服务机制,提升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水平。大力推动互联网+产业领域的互联互通,促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催生经济增长新动能,打造新经济战略增长极。

  2.更加注重集群发展,提升竞争能力。发挥区域“五大”资源优势,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注重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互动,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加快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推进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3.更加注重开放合作,  提升产业能级。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着眼全球,主动对接、服务和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开放战略等,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扩大与周边区县、长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以及全球城市中心城区的交流合作,推动实现开放共赢发展。

  4.更加注重绿色生态,确保持续发展。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统筹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注重生产生活生态联动,推动形成“高端、低碳”的绿色经济新品牌,提升产业高端发展水平,促进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按照“十三五”上海产业发展更加注重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徐汇区将积极贯彻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区建设,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内涵、规模能级,聚焦打造“信息、生命健康、文化创意、创新金融”四大产业集群,并有效带动制造业高端智能发展,商贸业创新转型发展,构建徐汇服务经济向更高层次创新经济升级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把徐汇打造成为创新氛围浓厚、产业实力领先、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强劲的上海“科创中心承载区”、“创新经济先导区”,推动徐汇区建设成为最具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力、文化影响力和城市亲和力的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和卓越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区。

  2.具体目标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新经济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稳中有升、稳中求新、稳中向好,加快形成现代服务业为主体、高端商贸业为重点、先进制造业为特色,“四新经济”引领、“四大集群”协同、“四化特征”鲜明,创新驱动强力支撑的现代新型产业发展体系,全力打造“科创中心承载区、创新经济先导区”。具体经济指标:

 

“十三五”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发展目标

属性

创新型发展

1

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

12

预期性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17

预期性

3

商品销售总额年均增长率(%)

6

预期性

4

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长率(%)

12

预期性

5

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

10

预期性

6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65

预期性

7

全社会研发投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8以上

预期性

8

集聚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个)

50

预期性

集群式发展

9

信息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8

预期性

10

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0

预期性

11

  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8

预期性

12

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5

预期性

外向度发展

13

新增外资总部机构数(个)

20

预期性

14

年均吸引外资合同总额(亿美元)

10

预期性

15

涉外经济税收占总税收的比重(%)

35以上

预期性

绿色化发展

16

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率(%)

按市

下达数

约束性

17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率(%)

按市

下达数

预期性

18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450

预期性

19

工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

4

约束性

   

 

三、主要任务

   

  (一)聚焦创新驱动力,实施产业质量效益提升工程。

  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服务经济主导地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针对徐汇区实际情况和特点,“十三五”期间徐汇区将以两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契机,围绕具有徐汇优势和基础的现代服务业五大领域、生活性服务业的五个高品质领域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五个重点子行业,构建“3×5”的服务经济新体系,力求实现从简单的“迭加效应”迈向融合的“乘数效应”,确保“十三五”期间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2%。

  (1)持续做大做强具有徐汇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以支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为重要抓手,优化现代服务业五大特色领域的内部结构,彼此促进,协同发展。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扩大信息服务业规模,增强信息服务业研发创新能力,提升信息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发展专业服务业,引导专业服务业拓展服务能力与服务半径,促进专业服务业规模化、市场化和高端化发展。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着力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及研发中心,引进全球事业总部及区域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资金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拓展总部经济内涵,积极引入跨国公司地区准总部和贸易型总部的入驻,提升总部经济能级。优先发展科技研发服务业,打造覆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科技服务体系,提升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化发展金融服务业,塑造金融服务核心品牌,加快金融服务机构集聚,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创新发展文化服务业,扩大文化服务业规模与影响力,推动文化与商业、旅游、体育、休闲等融合发展,打造都市文化国际品牌,初步形成文化功能核心区。

  (2)积极做精做优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着眼民生需要、区域品质提升和国际化人才需求,积极培育新兴生活性服务业,做精做优教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体育服务业、旅游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统筹利用区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 形成规模化的教育服务新业态和新产业,辐射长三角地区、服务全国、面向国际,打造国内外知名教育品牌;发展体育赛事、健身休闲、场馆服务、体育中介和体育培训等体育服务业。以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以“一带一区多园”为布局,建设徐汇滨江“品牌赛事集聚带”、徐家汇体育公园及周边“体育产业集聚区”,建立衡-复体育文化体验园、漕开发体育信息科技园、徐汇中城体育创意综合园、枫林生命健康园等;立足于新阶段居民休闲消费和体验消费需求,发挥区域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徐家汇源”、“魅力衡复”、“活力滨江”、“绿色华泾”等为品牌,大力发展都市休闲旅游业,加快推进旅游业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融合联动发展;引进国际知名医疗服务品牌和先进医疗技术,发挥龙华医院优势,支持中医药“走出去”开展跨境服务, 推广中医保健、养生康复、医疗旅游等高端健康服务,打造“海上中医”国际服务品牌;应对人口老龄化,发挥信息产业集聚优势,引导企业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硬件等技术,创造养老服务的新业态和新模式。

  (3)重点做深做细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

  务业,率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和创新链高端延伸。以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为主攻方向,积极培育和引进行业内标杆企业,深化院地、区校、区企等合作机制,推进战略合作,推动万众创新、协同创新。以漕河泾开发区(东区)和华泾镇(北杨、华泾工业园)为重点区域布局生产性服务业,并深化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抓住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新一轮建设的机遇,发挥区域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集聚的优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服务新高地、科技服务创新示范区,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重点环节的科技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十三五”期间,区域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是发展创新经济的关键前提。构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具有完整创新服务链的知识产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交易中心和孵化中心。开展面向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知识产权培训、专利运营、分析评议、专利代理和专利预警等服务,增强知识产权对区域科技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发展检索、分析、数据加工等基础服务,培育知识产权转化、投融资等市场化服务。推动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集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十三五”末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达到160家以上。研发与设计服务是发展创新经济的核心内容。以满足需求、提高能力为重点,大力发展关键领域的研发创新,鼓励企业发展第三方研发设计服务,支持研发设计企业与制造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鼓励设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提高研发设计服务能力,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的研发系统和解决方案。“十三五”期末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0个。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重超过10%。信息技术服务是发展创新经济的有力抓手。发挥信息产业集聚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于制造业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的软件、系统和解决方案,促进工业生产流程再造,促进定制生产等模式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是发展创新经济的重要支撑。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专业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是发展创新经济的有效途径。搭建创新资源和市场需求对接平台,引进科技中介机构,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支持高校、院所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依托中科院上海分院和华东理工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以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加快产学研优质项目对接。鼓励企业整合高校院所、社会资本等资源,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机制,共同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筹建徐汇技术转移综合服务平台,拓展和延伸服务功能,打造一体化、全方位技术转移服务链。

  2.创新发展现代商业模式,推动商业转型升级。

  聚焦现代消费需求,突出增强有效消费供给,着眼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促进品质消费,发展体验消费,引导智能消费。按照“2+1+N”的商业总体布局,加快完善“两个市级商业中心、一个地区级商业中心、N个社区级商业中心和特色商业街区”,加快形成智慧商圈、社区精准营销、服务消费为转型动力的消费新格局。“十三五”时期商品销售总额年均增速为6%。

  (1)高标准建设智慧化、体验化、融合化的市级商业中心。推进徐家汇市级商圈和淮海中路(徐汇段)整体转型发展。加快重大载体项目建设,推进“商旅文体”深度融合。构建徐汇商业高端智慧、时尚体验、线上线下融合交汇的现代商贸新地标。对接徐家汇连廊新建和“太平洋数码二期”改造,协同徐家汇中心建设,整体推动徐家汇商圈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推动发展体验型购物中心、品牌集成店、特色主题商店、概念店、个人定制商店等体验化新型业态,打造国际高端品牌消费圈。以城市商务商业中心区为淮海中路(徐汇段)的功能定位,以上海环贸广场等商务载体为基础,完善具有高品质商务配套功能的APM(日夜经营)商业经营概念,成为高端商务人群和年轻时尚人群的生活、休闲、娱乐生态圈。同时,加快建立淮海中路(徐汇段)与衡复风貌区、淮海中路全段有机联系,促进区域间产业的共享共生。

  (2)高品质建设个性化、高端化和特色化的地区级商业中心。按照中央活动区的标准,通过南拓北连,加快形成总长11.2公里的“S型”发展带的“一带”、“三核”、“三区”的布局,实现集商务办公、文化创意、创新金融、休闲观光、居住生活功能的国际滨水岸区。以推进绿地缤纷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上海“梦中心”大型商务文化设施配套商业以及沿岸商业串联为抓手,以发展精品商业为导向,积极引入购物与文化、休闲、艺术紧密结合的体验型业态,加强塑造精致、优雅、内涵、艺术的商业文化氛围,为产业集聚提供商业环境支撑。

  (3)高起点建设集成化、精准化和便利化的社区商业中心和特色商业街区。按照15分钟步行生活圈的标准,重点布局社区商业,完善园区、楼宇等配套商业。新建龙华、凌云、华泾社区商业中心,改造提升田林、康健、长桥等社区商业。完善7个市级商业示范街、6个社区商业示范街(其中国家级社区商业示范街2个、国家级社区商业示范街4个)建设。针对徐家汇商圈转型升级后商务功能增加的情况,徐家汇中央活动区的生活功能模块为天钥桥路休闲娱乐特色街的定位,围绕商务人群需要,巩固提升食品和餐饮特色,增强“白领午餐”功能,同时积极引导个性化、品位足的设计师服装、专业专卖精品店、创意精品点以及银行、理财服务等金融服务网点集聚。

  (4)高水平推动商业模式转型发展。以“互联网+”、“O2O”等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支持实体商业应用新技术、发展新模式,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网络终端+网上商店+快递配送”为核心的网络零售商业。积极培育、引进和集聚消费类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支持面向国内外消费者的网上商城、网络商店等做大做强,争取总部结算功能等落户。全力推动商业企业销售移动互联网化,支持零售商在独立官网、第三方平台网店、移动客户端等方面开发应用,真正实现O2O全覆盖。扶持发展一批本地优秀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壮大电子商务规模。建设一批业态模式创新的互联网化社区民生精品项目,促进社区商业转型,打造城市更新下的宜商宜居的社区环境。通过精准营销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大力实施互联网+生活服务,支持连锁超市、便利店等社区商业推行电子商务应用,促进互联网无店铺销售、3D网上商城、APP项目、网上订餐、网上菜市场等电子商务新兴业态,建立模式创新、服务亲民、便利快捷的“社区网店”,实现主流消费需求下“最后一公里”的云社区、微生活的新型商业形态。

  3.积极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和绿色化发展。

  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以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为核心,以产业联盟、产业平台和政策引导等为抓手,通过“腾笼换鸟”和转型升级,重点发展高端智能制造,积极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有选择发展都市型工业,保持适度工业规模。“十三五”期末工业总产值规模保持450亿元左右,工业增加值占比4%左右。

  (1)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坚持依靠科技创新,率先推动制造业升级,走高端化、智能化道路,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大力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大工业机器人、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领域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力度,培育集聚一批引领辐射能力强的新业态与新企业。支持制造业企业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鼓励相关企业在关键性技术上实现突破。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重点行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和集成能力,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手对接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参与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推进“区域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建设,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技术、产品和品牌竞争优势。

  (2)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深入推进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转型,促进创新、跨界有机融合,鼓励制造+服务整合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为重点,培育和引进服务能力强、行业影响大的服务型制造企业,并鼓励企业创建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3)大力发展绿色制造。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环保综合管理服务等产业,力争使节能环保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维持较大占比。发挥国家级核电研发机构和核电行业龙头企业集聚徐汇的独特优势,打造核电服务的特色品牌。支持上海核电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和运营咨询管理一条龙核电服务平台(绿色、低碳、环保的核电新能源产业园,简称核电园)落户徐汇(上海自动化仪表设计院)。鼓励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核电研究设计院。

  (4)鼓励发展时尚制造。发挥制造业对产业经济的支撑作用,推动传统制造业与时尚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促进传统制造向时尚品牌制造转型升级。对食品加工、服装、设备、日化等制造业,根据城市环境约束及市场化原则逐步推动其转型、升级或淘汰。引导都市型工业适应多元化需求,发展个性化定制,发展高端珠宝设计制造及展览展示、高端服装设计与定制、日化产品时尚品牌制造等产业。支持老凤祥等企业在黄金、珠宝和饰品领域研发设计高端化、个性化产品,注入更多文化创意元素。

  4.构筑区域创新生态体系,打造创新经济战略增长极。

  (1)深入推动“四新”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实施以 “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为特征的“四新”产业重大工程和示范项目。主导发展智能制造为重点的网络视听、互联网教育等新兴业态,智能车载、智慧医疗、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卫星导航等智能技术装备和产品,加大工业机器人、大数据、虚拟现实、3D打印等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培育集聚一批引领辐射能力强的新企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形成新兴行业优势,增强未来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2)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协同创新为抓手,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国际化发展,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项目,聚焦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重点行业、重大装备,着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重大创新工程和重大项目,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升自主研发设计能力,推动产品技术质量和自主品牌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上的核心竞争地位。聚焦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通过完善扶持政策、建立产业创新联盟等,鼓励基础软件领域做大做强,加快发展数字内容领域,推动集成电路领域转型,提升智能硬件领域能级。“十三五”期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

  (3)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注重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以“四新”经济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引擎、以中小企业为动力,形成跨界融合与多元协作局面,推进优势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顺应产业变革趋势,聚焦优势产业,重点推进信息产业和生命健康产业两大创新极,以“互联网+”模式为主导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和品牌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围绕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形成一批科技服务产业集群。“十三五”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长12%左右。

  (4)服务重大战略科技专项实施,引领创新先发优势。加强与国家、市级部门对接,重点争取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文化创意、创新金融等国家、上海市的重大创新工程、创新项目落户徐汇。支持脑科学及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实施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国脑计划),形成国际一流的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中山医院-华大基因联合实验室建设,共建“中华精准医学中心”,在心血管、代谢等领域开展临床合作和应用研究。支持上海天文台SKA科学数据处理分中心建设,参与SKA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提升超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积极支持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支持开展临床方案推广、基础研究、中医药创制、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科研活动。到2020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承接3-5个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专项,新建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聚焦产业竞争力,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工程

  1.深化提升信息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先导、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的信息产业集群。聚焦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拓展上中下游产业链。依托传统电子产品生产制造优势,拓展电子信息产业链向电子材料、产品销售、技术服务等上下游环节延伸,形成设计、制造、服务和销售融合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新格局。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制造与服务融合,建立健全现代信息服务业务体系,促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融合,加快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数字服务、智能软硬件研发、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业的联动,增强区域“软硬件结合”研发、制造与服务竞争力,凸显在全市的地位与特色。重点发展基础及应用软件,优先发展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等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核心性软件产品,鼓励支持面向行业应用的各类应用软件产品,形成面向重点行业的软件产品体系;加快发展数字内容领域,凭借发行渠道和传播牌照等先发优势,加快创新技术与市场需求对接,重点支持数字游戏、互动娱乐、影视动漫等细分领域的发展;聚焦集成电路领域,推动系统级芯片、通信芯片、传感器芯片等集成电路设计重点细分领域的发展,推动集成电路制造业升级,增强芯片制造综合能力,促进产业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智能硬件领域整体能级,扩大智能终端企业的优势地位,引导企业投入机器人、3D打印、可穿戴设备及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鼓励传统代工厂提升产业能级。培育车联网领域发展,发展智能汽车终端综合远程服务。“十三五”期末力争使信息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8%。到2020年,产业规模突破1100亿元。

  2.加快培育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建立以枫林和漕开发为双核,徐汇中城与华泾为两翼的生命健康产业布局,重点扶持和引进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生物医药企业总部,引导高端医疗、精准医疗、临床研发服务、互联网健康、健康金融等行业加快发展,大力提升医疗用品和创新药品销售的规模与服务能级,着力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生命健康制造业,推动建设中国一流、亚太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根据区域科研院所、高校和医院的重点学科和企业的重点业务,从产业链的上游(研发)、中游(转化)、和下游(产品和服务)完善老龄健康、精准医疗、新型医用材料及医疗器械等全产业链的布局,加速徐汇区生命健康产业的增长。扩大总部经济载体建设,吸引跨国公司或生命健康产业成熟、规模以上的大型企业入驻。同时,搭建数据库、园区企业评估体系等,对现有园区资源配置进行优化设计。培育发展健康服务业,积极推进移动医疗健康服务,鼓励发展移动医疗慢病云平台系统建设,加快形成国内最大的区域个人健康信息数据库。强化总部管理、商业流通、临床研发服务等细分行业优势,加快引进总部型生物医药企业,支持生物医药研发和创新,鼓励健康器械和医疗终端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等,推动发展现代中医药医疗保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依托三甲医院和科研院所,推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等实现创新突破。支持强生全球创新中心建设,建立生命健康产业协同创新基地。依托徐汇枫林生命科学园等区域医疗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上海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快引进国内外著名研发、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和跨国公司总部,力争建成符合国际新药开发和临床研究标准的示范区,成为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水平最高地区之一。“十三五”期末力争使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

  3.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依托区域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歌剧院、大戏院、市级国有文艺院团等优质文化资源集聚的优势,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构建“一带三区、多方联动”(西岸国际文化发展带、徐家汇文商旅体融合体验区、衡复海派精品文化街区、漕开发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夯实“1+2+3”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推动工艺美术品生产等都市型工业向时尚制造、个性化定制转型升级,引领消费新潮流,传承海派经典文化和技艺;做大做强媒体业、艺术业两大特色行业;扩大数字内容、创意设计、广告会展三大优势行业。“十三五”期末力争使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

  以“上海梦中心”为引领,推进西岸传媒港、西岸艺术品自由港、龙华A地块博物馆、油罐演艺中心、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跑道公园、龙华航空文化中心、西岸美术馆、水边剧场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构筑独具魅力“美术馆大道”,推动滨江“西岸文化走廊”成为中国潮流文化和全球新兴文化交汇的新地标;以上音歌剧院、上海大戏院(改建)等项目建设为契机,实施“衡山复兴计划”,构建衡复海派精品文化街区。在区域有机更新和功能提升的过程中,加强名人故(旧)居的修缮和开放,布局音乐、话剧、艺术品、时尚设计、文化衍生品、创意商店等业态。加强优质文化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区域文化名人名作的集聚,使之成为国际高雅艺术的创作、演出和体验中心,全面释放衡复地区厚积薄发的商业和文化价值;坚持以文化丰富产业内涵,以文化引导消费时尚,创新徐家汇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模式,深化“徐家汇源”4A级景区建设,继续推动漕溪北路上影集团基地建设,打造徐家汇文商旅体融合体验区,扩大海派文化品牌影响力;发挥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优势,以互联网企业巨头为重点,提升数字文化发展能级,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鼓励发展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在动漫游戏、影视制作传播、旅游产品展示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应用和推广,催生新兴文化创新创意的新模式、新业态,拓展开发文化休闲娱乐新功能,引领文化发展新时尚,打造文化产业新高地。

  4.着力打造金融产业集群。以“徐汇滨江金融带”为核心,强化漕河泾开发区、徐家汇、衡复地区的布点与支撑,形成“一核多点”的创新金融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文化金融,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培育发展各类普惠金融、创业金融,探索发展绿色金融。集聚创新型、融合型、功能性金融机构,在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基础上,重点引进金融控股集团新设的创新型机构、各类产业基金及VC、PE、股权投资等。积极探索实施“创投+孵化”、投贷联动、专利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科技金融创新举措,大力发展第三方支付工具研发、金融服务外包、金融信息处理等,实现金融支撑科技、科技反哺金融的良性互动。以漕开发和徐汇滨江为重点集聚区域,依托与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战略协议等,打造科技金融创新服务示范区和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构建服务于创新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良好配套环境,努力建设国际性创新型现代金融产业集群,“十三五”期末力争使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

  (三)聚焦持续发展力,实施绿色经济品牌塑造工程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推进工业、建筑节能低碳发展,深化低碳商务区建设,“十三五”期间,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率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能耗下降率完成市下达指标。

  1.持续推进工业节能低碳发展。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按照“分步施策,多措并举”的原则,加大对建筑材料、零星化工、零星钢铁、危化行业等调整力度,推进徐汇滨江地区、漕开发地区、华泾地区重点区域的成片淘汰。至2016年实现零星钢铁行业全行业调整完毕,至2020年基本完成淀浦河(徐汇段)沿线混凝土加工类企业调整,外环线内零星化工企业全部实现“进区入园”计划,调整淘汰劣势企业4家,减少能耗6000吨标准煤。完善能耗增量准入评审。逐步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严格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耗审查制度,从源头把控工业项目能源消费新增规模,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倒逼机制,促进低碳节能项目在本区落地。加强工业企业节能管理。全面推进工业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效对标工作,加强生产过程能源消耗的监测和统计,推动节能管理精细化。结合国家和上海市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对能效水平高企业采取授牌等奖励措施,对低能效水平企业实行差别化电价等手段,倒逼企业提高能效水平。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鼓励企业结合自身用能特点,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技改措施,提升企业能效水平。

  2.加快推进建筑节能低碳发展。新建建筑全面推广绿色标准。全区民用建筑100%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新建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按绿色建筑二星及以上等级建设,在土地出让或项目能评、能审阶段明确落实绿色建筑要求。重点推进新建商业建筑的节能准入评审,提高新建商业建筑节能降耗水平。推进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管,推行绿色建材、绿色施工、绿色装修等认证,重点推进1-2个建筑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运行标识)。“十三五”期间累计推进绿色建筑100万平方米。规模应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推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率先在公共建筑、大型居住社区等新建建筑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大力推广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积极推广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微风发电等技术的应用。开展公共机构、商场、宾馆建筑能效对标和能耗公示工作。结合市旅游饭店能效对标平台,在全区37家星级旅游宾馆开展旅游饭店能效对标试点,推进能源管理标准化建设,树立标杆;充分利用建筑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统计基础,按照市相关用能标准,积极开展区内商场、宾馆、会展等各类公共建筑能耗公示、能效对标达标管理。到2020年开展能耗公示的大型公共建筑占比不低于50%。推进公共机构、商场、宾馆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结合能效对标达标工作,制订能源审计年度计划并予以实施,不断挖掘公共机构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潜力。以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开展空调、电梯等节能综合改造,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十三五”期间累计推进既有公共机构、商场等建筑节能改造10万平方米,争取完成1-2个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示范工程。创建一批绿色节能示范项目,发挥引领效应。通过加强公共机构节能、节水、资源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应用和绿色消费,扩大节约型公共机构的示范效应,“十三五”期间力争再创建一批市级节约型公共机构。持续推进旅游饭店“创绿”,通过节能管理和低碳宣传,全力打造绿色客房,力争复评、新增共计37家绿色旅游饭店。

  3.深化推进低碳商务区建设。不断提升漕河泾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水平。加强生态园区建设的理念宣传,提升企业绿色低碳意识,深入激发企业节能减排动力。聚集国内外各种低碳领域创新要素和资源,引进高端的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低碳技术和管理经验,建设若干示范项目,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园区建设。持续做好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和跟踪评价,对桂果路绿化带等进行前期设计研究,试点园区标准路段环境改造工程。探索建立园区的全能源管理平台,加强能耗监控,推进自主产权建筑分项计量工作,遴选园区典型建筑开展节能改造试点工程,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点推进徐汇滨江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着力开展创建上海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工作。徐汇滨江地区新建民用建筑按绿色建筑二星及以上标准建设的建筑面积不低于50%,其中徐汇滨江核心区新建建筑100%达到二星及以上标准,标志性建筑100%按照三星级标准建设,并试点建设零排放建筑。大力推广应用节能示范项目。在徐汇滨江地区积极推广江水源热泵等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在徐汇滨江西岸传媒港能源中心积极应用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微风发电等技术。到2020年,建成徐汇滨江低碳发展实践区。继续推进徐家汇绿色商圈建设。建设与完善徐家汇商圈大型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加强对重点企业能耗监测和分析。针对问题和薄弱环节,指导实施一批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通过设备技术改造和引入绿色技术,进一步推动徐家汇商圈重点企业降低能源消耗水平。

  (四)聚焦资源配置力,实施开放型经济能级提升工程。

  按照“连接全球网络,辐射区域腹地”的目标,善于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打造总部经济和研发经济的高地,提高经济的全球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

  1.对内加强合作。

  在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区内企业跨地区投资。提升徐汇服务全国的能力,发挥徐汇在产业升级、制度创新、改革开放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管理、服务和品牌输出力度。扩大同友好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加大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力度,集聚本土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提高内资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2.对外加大开放。

  以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研发经济为升级动力,加快形成利用外资新格局,助推徐汇加快建设创新济先导区。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打造特色鲜明、有竞争力的城区品牌,进一步探索经济新常态、管理新变化(备案制)下利用外资的有效途径,鼓励国际知名企业、跨国公司把营运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落在徐汇,加快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和研发中心,“十三五”期间新增外资总部机构20家,其中力争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5家,成为上海市外资总部机构数量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继续在七个中心城区中位列第一。不断提高总部经济贡献度,发挥外资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年均吸引外资合同总额10亿美元,涉外经济税收占比超过35%。充分考量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区位选择因素,加大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外资研发机构引进力度,引导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引进核心技术,开展相关研发活动和技术交流。瞄准波士顿、硅谷等世界科技创新中心,把握徐汇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定位,加快推进各类跨国创新主体落地。“十三五”期间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达到20家。

  以一般贸易、服务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为增长动力,加快形成对外贸易新结构。优化贸易结构,大力提升货物进出口总量,重点发展服务贸易,提升贸易竞争力。推进技术进出口、离岸服务外包等,加快金融、保险、文化、信息等新兴服务进出口增长。加快集聚贸易型总部,鼓励具有国际国内资源配置能力的企业设立贸易型总部,重点引进和培育以国际贸易为主营业务和以平台交易为主营业务的贸易型总部,创新发展平台经济为代表的市场流通和交易模式,突破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构筑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提高贸易集聚度和辐射力。

  以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为扩张动力,加快形成对外投资合作新层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和创新链,加快全球产业布局步伐,提升国际竞争力。鼓励区内企业“走出去”,支持龙头企业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开展国际合作,通过重组、并购、参股等方式有效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3.完善开放合作推进机制。

  适应经济新常态,适应改革新变化,建立健全对内合作和对外开放的工作推进机制。优化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构建政府与市场推动产业发展的合力机制。继续完善“国资平台+功能区公司+社会合作”的产业招商机制,做实做强功能区招商队伍。坚持走公司化、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招商道路,运用多种招商方式,注重引大引强与引智引税结合,产业招商和精准招商并重,联合招商和渠道招商并举,源头招商和智慧招商并行,探索人脉招商等方式,加快优势产业的集群集聚。建立载体建设、功能定位、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和开放合作等深度结合、有机融合机制,做到统筹考虑、同步推进。定期发布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阶段目标、投资指南和产业指导目录。

  (五)聚焦区域吸引力,实施产业发展环境营造工程。

  1.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围绕决策、执行、监督、评价等各个环节,大力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法治化水平。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体系和执法程序,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完成徐汇区公共信用信息子平台优化项目建设,加快形成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整体框架,以政务诚信建设和商务诚信建设为突破口,带动社会诚信建设和司法公信建设同步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精准服务,聚焦重点、抓住痛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借助区域优势资源,围绕创新团队激励、人才公寓建设等方面建立普惠性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在科技成果转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建立各类公共服务平台,针对各类人才、面向各种企业,持续积累公共服务资源,整体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引导中小微企业发展“专精特新”品牌,培育细分市场“隐形冠军”。

  2.锻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

  树立“互联网+政务”理念,推进智慧政务建设,建立健全线上线下融为一体,政府、社会、市场紧密协作,事前审批、事中事后监管高效透明,商事、人才、法律、知识产权等服务完善,重点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全面覆盖的综合服务体系和高效政务环境,提高政府精细化服务、系统化统筹和体系化推进能力。完善“区行政服务中心+园区服务中心+产业促进中心各分中心+街道镇”的线上线下“组团式”服务机制,建立“网上政务大厅”、“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区政务信息大数据运用项目”、“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平台和项目建设。落实大数据驱动战略,政府对内要消除部门壁垒、打破单位界限,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共用。政府对外要加大数据开放和宣传力度,为企业了解徐汇、智库研究徐汇提供条件,增强徐汇影响力,提高徐汇美誉度。整合政府、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商务服务企业等各类主体的资源,打造品牌效应突出、服务能力卓越的服务力量。支持市级第三方服务机构和专业化服务公司准确对接企业需求开展社会化服务,在法律、融资、知识产权等方面关注企业发展痛点,协助企业突破瓶颈环节。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职能配置,完善综合监管体系,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建立权责清单制度。积极复制和率先推广自贸区政策,发挥溢出效应,加快投资与贸易便利化改革,推进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出入境管理等领域的示范建设。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建立健全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人员的教育培训、交流学习等制度,开拓国际化视野,提高专业化水平。

  3.打造活力迸发的“双创”环境。

  对标波士顿、硅谷等世界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创新创业环境,加快与微软等创投加速器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国际影响力。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论坛、创新创业大赛、高端科技论坛、峰会和创新技术发布会等活动;继续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创业梦之星”等项目;开展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城市示范;探索建设创新创业社区;建立“徐汇众创空间联盟”,推动众创空间深度合作;建立健全人才服务、科技融资、知识产权服务等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平台;增加创新环境标识,打造漕河泾开发区、枫林地区、徐汇滨江等城市创新地标。树立创新创业典型,激发大众创新创业活力。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4.塑造品质卓越的人文环境。

  汇融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放精神、以黄道婆为代表的创新精神、以龙华烈士为代表的奋斗精神,凝练“汇文化”精神内涵,塑造“汇文化”精神品格,打造多元、宽容、创新的城市人文环境。树立崇尚创新、鼓励探索的价值导向。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意识。聚焦徐家汇、衡复地区和徐汇滨江三大中央活动区,着眼建设卓越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区,以生态、绿色、人文为核心,深度推进文化、教育、旅游、健康、体育、休闲和高端商业、公共空间等融合发展。

   

四、空间布局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的要求,结合徐汇区规划纲要,按照“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建设愿景,构建徐汇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7(3+2+2)+X”的空间布局新模式,优先发展三大中央活动区(徐家汇、衡复、滨江)、聚焦发展两大创新活力区(漕开发、枫林)、优化发展两大绿色生态区(徐汇中城、华泾),重点打造三个“30+”创新经济载体(“30+”重点楼宇、“30+”重点园区、“30+”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

  (一)三大中央活动区

  1.徐家汇国际商务商业核心区

  根据商务环境高效、消费环境舒适、创新环境活跃、人文环境独特、生活环境宜人的上海标志性中央活动区、城市公共活动首选区的目标定位,巩固和深化“徐家汇知识文化综合商务区”内涵,加快促进徐家汇地区转型升级和功能优化,以打造商务服务高地、提升商业服务能级为引领,以塑造区域文化、休闲、交流等公共活动功能为支撑,全面推进区域环境改造、功能优化、服务管理创新,逐步使其成为知识集聚与辐射、文化碰撞与交融、价值创造与传播,体现上海国际大都市魅力与形象的重要窗口。以“体验型消费、智慧型商务”为引领,以徐家汇中心、徐家汇T20、港汇恒隆广场局部、六百-汇金、徐家汇空中连廊等重大功能性项目新建改造为契机,带动商圈整体形象和功能的提升,重点发展投资管理,总部经济、专业咨询、广告传媒等现代服务业优势行业,协同与周边区域“科技知识”、“绿色人文”、“体育文化”和“时尚设计”功能板块互促互融、联动发展,集聚形成购物、旅游、休闲、文化、体育等多元融合发展的国际商务商业核心区。

  2.衡复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着眼于城市有机更新,按照“三减三增”总体要求,加快历史建筑修缮和风貌道路整治,以品牌重构、业态更新和结构调整为重点,推动历史街区集聚地域风貌、商业文化和人文精神融合渗透的功能开发和完善。围绕“慢品生活、名人文化和音乐休闲”定位,以淮海路—复兴路为东西轴线,乌鲁木齐路为南北轴线,将风貌区划为四个功能引导象限:西南板块突出行政文化办公功能,严控商业发展;西北板块突出历史建筑的万国博览,名人名居的文化内涵,营造优雅居住环境,限制商业发展;东北板块突出居住与文化、时尚、音乐艺术的结合,引导艺术人文品味提升;东南板块突出居住和休闲体验的融合,适度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精品商业。做精做深“漫游慢品武康路”文化体验项目,周信芳庆祝馆、夏衍旧居文化传承项目以及个性化定制等品质型业态引进发展,打造形成淮海东路生态商务、上音上交文化特色、武康路宜居示范,衡山路生活休闲、襄阳路生活服务特色街区,整体提升城区人文生活品味,使风貌区成为体验历史文化、精品商业、高端商务、总部经济、特色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慢生活街区。

  3.徐汇滨江国际滨水魅力区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对徐汇滨江的功能定位,抓住上海市“2017年实现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45公里岸线空间全部贯通”的机遇,对标全球城市滨水地区,以“更绿色、更活力、更人文”为理念,以营造有利于创新创意创造的活力为支撑,坚持“规划引领、文化先导、生态优先、科创主导”,从北至南按照活力示范区、文化核心区、自然体验区和生态休闲区的功能布局,打造具有徐汇滨江特色的国际品牌,打造上海面向未来的新名片。重点集聚发展文化创意、创新金融和科技产业。引入标志性项目,在文化场馆品质方面保持全市引领地位,在文化活动组织上打造亮点。强化“上海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塑造,抓住梦工厂、华东民航服务中心、西岸金融中心、西岸艺术品自由港等一批集聚文化创意、创新金融、高端商务功能性载体项目建设,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增强“文化滨江”的品牌辐射效应。打造“美术馆大道”等文化新地标,汇聚发展融合全球影视传媒、时尚创意、演艺娱乐、艺术休闲以及航空服务、生命健康、创新金融、商务商贸、科技等重点产业和领域,推动滨江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二)两大创新活力区

  1.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立足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目标定位,全面提升全球创新主体及创新资源要素集聚交汇功能,积极构建促进创新转化、培育创业孵化的多元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提升发展信息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以数字内容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以科技金融为主的创新金融产业,推动制造业向智能高端转型升级。以中环线和桂菁路·上澳塘为南北纵轴,自西向东分为西区、中区和东区,西区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一期和二期为载体,重点布局总部经济、研发设计、创新孵化、商贸服务等产业;中区在漕河泾开发区公园、漕开发公共运动场等基础上,以桂果路绿化带、上澳塘沿岸等为重点区域,增加绿色和通透,探索建立生态休闲和公共活动空间区,深化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东区以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研发、车联网等。创新区区、区企合作机制,重点加强与普天、仪电、航天等深度合作,推进仪电科技研发楼等载体建设,加快形成创新要素流动、创新信息共享的创新网络。围绕“产业、创新、城区”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推进以信息产业和科技服务业为主导、以总部经济、平台经济、“互联网+”经济和“四新”经济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和集聚,深化科技金融示范区和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加强与“张江核心园”的联动发展,促进漕开发成为创新功能与商务功能有机联动、创新空间与创新服务配套完善的现代科技服务集聚区和国际一流水准的综合性高科技生态园区。   

  2.枫林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

  对标美国波士顿等国际一流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以创建中国一流、亚太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创新能力突出的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为发展目标,突破思维瓶颈,优化发展策略,确定发展路径。聚焦“核心功能板块+核心企业+国家战略项目”,强化产业发展顶层设计,优化载体布局和政策配套。充分发挥区域内研发和临床医疗资源优势,聚焦以生物医药、医疗服务、精准医疗、互联网医疗等产业特色,大力引进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生物医药企业总部,着力培育一批领军企业,打造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重点支持创新药物领域研发及产业化,提升创新药品的销售规模和服务能级;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医疗器械,重点支持新一代生物诊断试剂和仪器、医学影像设备、生物植入材料等领域,形成产业优势和特色;做强高端医疗和临床研发服务,依托区域内医疗和研发资源优势,鼓励发展精准医疗、远程医疗、第三方影像诊断、在线医疗及转诊、医药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建立“1+N”公共服务平台模式(1个大平台,即枫林产业联盟;N个专业平台,即展示、交流、孵化类平台;科技研发转化类平台、人才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等),以平台汇聚资源、以资源拉动投资,开辟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建立上海枫林国际交流中心,举办枫林高峰论坛,打造符合国际化生命科学产业的创新价值体系和投资体系;建设中医健康旅游服务平台,推动中医药保健产品的发展;对标美国波士顿医学园区,建设“上海-波士顿”中心,创建枫林生命健康创新研究院,搭建枫林联盟网上技术交流促进平台,形成和张江药谷等区域的联动创新机制,协同与徐汇中城、徐汇滨江、漕开发等地区的资源共享互促互联,整体推动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命健康产业高地。

  (三)两大绿色生态区

  1.徐汇中城生态文化商务区

  以“一核、三轴、一带、六组团”为整体空间功能布局,以徐汇万科中心、日月光载体项目为核心,聚焦发展商务办公、文化休闲、商业娱乐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协同漕开发、滨江等周边区域的产业联动,推动石龙路片区文化特色改造,主动承接邻近区域的产业延伸与配套,促进交通、居住、产业与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融合发展,进一步打造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总部经济、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和软件信息为支撑、商业休闲、智慧居住、公共服务于一体的 “宜商+宜居”魅力生态区。

  2.华泾产城功能拓展区

  按照“一核、两轴、三园区”的空间布局,围绕华泾广场和华泾公园打造商旅文体绿一体的综合功能区,重点发展社区商业和文化产业等;滨江发展轴重点发展休闲、文化、旅游、商务等产业;沿轨交15号线发展轴打造商务和产业为主的城市走廊;以北杨地块整体开发和华泾园区二次改造为契机,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服务外包、新材料等为重点,加快推进市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加强关港园区与枫林、徐汇中城、漕开发等地区产业承接和联动,积极发展高端医疗科技产品、临床诊断试剂、动物电子标签等生物技术服务业以及生物医药研发、高端医械制造等生命健康产业。以轨交15号线建设为契机,推动华泾地区特色文体、旅游服务和社区养老等生活服务业,整体打造集生态、休闲、文化、商务商业为一体的宜居华泾。

  (四)重点培育和支持3个“30+”载体

  1.精心打造“30+”重点楼宇。按照税收贡献度、楼宇属地率、单位面积产出等,优先选择“30+”重点楼宇,通过“一楼一策”等手段,给予支持。围绕“四大”产业集群,分别在漕开发、枫林和徐汇滨江打造若干各具特色的楼宇(楼宇内特色产业企业户数占比超60%)。探索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楼宇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路径和方法,发布徐汇楼宇经济报告,宣传优质楼宇,扩大楼宇影响。建立政府部门、楼宇业主、物管公司、入驻企业交流与合作平台,及时沟通情况,高效解决问题,发挥政策引导、市场主导作用,合力打造楼宇经济“升级版”。尝试对楼宇运营、物业管理等方面的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满足楼宇经济发展的需要。力争在“十三五”期末楼宇内入驻企业的户数属地率达39%以上,楼宇税收单位面积产出达到3800元/平方米/年以上。

  2.重点支持“30+”高品质园区。全面梳理徐汇区各类产业园区、科技园区、产业基地、示范基地等现状,完善园区星级评定指标体系,重点选择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产业集聚明显的,有一定影响力和贡献度的“30+”园区进行扶持。鼓励现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优先支持产业园区创建上海市级“四新经济”示范基地。“十三五”期间市级“四新经济”示范基地新增5家以上,培育8家年度税收贡献过亿的“亿元园”。

  3.重点培育和支持“30+”众创空间。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鼓励高校院所、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和专业孵化团队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众创空间建设。推动仪电集团加快“创鑫天地”项目实施,在宜州路区块建设创新创业集聚带,打造国际化特色的创新街区。发挥综合资源优势,提供多元化创新创业环境空间和技术资源共享平台,推进产学研结合应用,建设具有徐汇特色、上海水平和国际视野的众创空间。支持企业主体提供符合产业培育需求的创新创业服务,提高众创空间培育孵化绩效。引进国内外先进孵化模式,鼓励传统孵化器探索新型孵化路径。推动各类众创空间和众创服务平台协同发展,形成创新创业资源的集聚效应和活动的规模优势。积极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探索建设创新创业社区。完善众创空间评价扶持体系,科学研判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全面考核众创空间服务绩效,注重培育成功率和培育企业流向,“十三五”期末众创空间数量达到50家,重点培育和支持“30+”优质众创空间。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加强规划统筹协调

      集聚和整合全区资源,形成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区级层面成立区推进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区政策、资金、人才、规划、建设、服务等资源的整合,形成整体性、系统性推进机制。建立区现代服务业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商务委、科委、金融办、文发办、旅游局和体育局等部门,定期召开现代服务业工作联席会议,交流情况、明确任务,分工协作、协同推进专业、信息、科研、金融和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业的工作。

  (二)有序推进,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加强规划引导和宣传,加快重点目标任务的推进实施。发布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规划内容和阶段性目标任务,各有关部门对规划所涉及的主要指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重大政策要分阶段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实施进度要求,确保如期完成。对列入规划的重大项目,要争取与国家和市、区规划项目的衔接,优先保障规划选址、土地供应和融资安排。建立完善新产业体系下产业指标统计分析系统,加大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的研究力度,加强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保证规划执行的有效性、延伸性和可持续性。

  (三)财力支撑,优化支持配套政策

  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有效衔接,每年安排一定预算资金,支持用于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领域,产业部门要对接规划内容开展深化研究,对产业集群、空间布局等进行细化研究,科学制定产业指导目录和产业政策。积极发挥产业政策的引领、扶持、培育和激励作用,聚焦“信息、生命健康、文化、金融”四大产业集群,围绕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商贸业、智能制造、外资研发、“四新”经济等重点领域,精准制定招商类、创新类、载体类、环境类、人才类等配套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人才集聚提供更好环境。积极发挥市、区产业引导资金和创投基金作用,更多用市场化的方式放大政府公共财政资金对新兴产业的投入效应,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同时,不断完善政策评价体系和监测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