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环境“十二五”规划

来源: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2-12-17 浏览量:19

一、“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期间是黄浦绿化市容取得快速发展的五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局的有力指导下,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提出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在打造靓丽市容景观、提升城区功能形态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迎世博及世博保障工作成绩显著,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 绿化市容管理水平连续多年在全市中心城区中名列前茅。
  (一)注重低碳环保,城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十一五”期间,原黄浦、原卢湾整合资源,绿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稳步推进。2010年末黄浦区绿地总面积达260.7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1.84平方米,林木绿化覆盖率14.88%,达到了“十一五”绿化规划预期目标。
  1、推进绿化建设,生态环境显著提升。完成外滩源33号绿地、73号地块公共绿地、南园公园改扩建工程、延中L4绿地及草药园等公共绿地建设项目;完成淮海公园北广场改造、复兴公园等公园改造项目;新增世博配套道路行道树2142株;积极推进配套绿化及特色绿化建设,完成世茂大厦、区财政大厦、金外滩等屋顶绿化5.32公顷,完成南京路、思南路、西藏中路沿线等道路沿线垂直绿化建设。
  2、抓住世博机遇,绿化景观全面优化。世博期间,原黄浦、卢湾区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管理制度,使城区绿化景观得到明显提升。迎博、办博期间,共整治绿地43.61公顷,调整改造绿地23.51公顷、新辟花坛花境3.27公顷;重点区域增加花卉121万盆、摆放花箱2074个、组合花卉1666组、灯柱悬吊花柱花球824只,主题花卉景点88个。超额完成了迎世博600天优化绿化景观任务,提升了中心城区绿化景观面貌,营造了热烈、祥和、欢乐的世博氛围。
  3、创新管理机制,绿化养管质量持续提升。一是全面落实办博期间绿化管理运行保障措施,建立了三级巡查和自查自纠制度,增加绿地养护单位的保洁力量,延长作业时间,加强绿地循环保洁,提升绿地保洁水平,确保绿地内干净整洁。二是完善绿地考核管理办法,坚持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内部抽查与外部专业检查相结合,细化、深化、量化各项任务指标,形成了有效运作机制,促进了管养水平和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三是全面提高公园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公园管理,完善公园“三位一体”管理机制,落实公园各项便民利民措施,不断提升公园服务质量。
  (二)加强市容管理,城区环境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1、重点区域保障方式推陈出新。积极推行保洁新方式,探索形成了重点地区、主干道夜间机扫为主、白天人扫为辅的新型作业法。逐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全区道路机扫率达到85%,冲洗率达到96%。继续推进环境卫生保洁进居民小区的工作,区域保洁效能显著提高。在行业中率先推出和组织实施重点地区、重要时段、重大活动的“三重”保障,圆满完成世博会、“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活动保障任务。
  2、固体废弃物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加强对生活垃圾和粪便的清除和管理,共清运生活垃圾153余万吨,清除粪便120余万吨。组织开展粪便纳管处理调研,已有7座公共厕所实现了粪便纳管直排。在全区近500余家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实行了“三分类”、290多个居住小区实行了“四分类”。对餐厨垃圾、装潢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实行专项收运、处置,共收集餐厨垃圾71860余吨,清除暴露垃圾13070余吨、大件垃圾34940余吨;实行装潢垃圾属地化管理,处理装修垃圾454800余吨。建立有害垃圾专门回收点4个,共回收有害垃圾40余吨。组织一次性泡沫饭盒、废塑料等的回收工作,共回收利用一次性泡沫饭盒1100多万只。
  3、科技信息研发和应用进展快速。加强覆盖各项工作领域的信息系统建设,先后建成二级信息指挥中心,初步建成了电信、短信播发系统。建立了绿化、环卫图像处置、反馈信息系统,建成了市、区、公司三级对讲呼叫系统。研发了“一口式”管理应用软件,建立了4个信息化质量监控系统,形成了多个质量监督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了清运考核系统、清道监控系统、渣土监管系统。
  (三)坚持统筹规划,环卫设施设备配置更加完善
  1、公厕设施布局更趋合理。新建公厕16座,改建公厕35座,新增拉臂式厕所11座,拖挂式厕所4座,流动公厕8座,公厕供给量有新的增加。对全区公厕进行了立面、功能、减臭除异味等人性化改建。同时,加大社会公厕对外开放力度,全区对外开放的社会公厕有300多处。设计制作新一代公厕导向标志,新增、更新852块(次)公厕导向图(其中智能型导向图81块),形成了公厕导向新系统。
  2、设施设备配套更趋完善。共更新、新增各类车辆395辆,形成生活垃圾收集、抽吸粪、道路机扫冲洗、餐厨垃圾收运等门类齐全、车型美观、配置合理、功能完善的作业车辆系统。新建小型垃圾压缩站11座(小区配套10座)、改建小型压缩站18座,新增、更新废物箱共6148只,环卫设施设备面貌焕然一新。
  3、环卫综合设施改造顺利完成。按照举办世博会的要求,新建开平公司综合停车库、办公楼,进行会馆街环卫综合码头改造,对码头外立面改造,内部进行功能性结构调整和完善,整治后的环卫综合码头成为市环卫大型设施的一个亮点。完成2座大型停车库的改造和整修,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四)强化综合治理,居民生活环境得到切实改善
  1、优化区域景观面貌。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全面实施并圆满完成《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和《优化城区综合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灯光景观凸显精品特色。按照“美、新、雅”的要求,通过面上增量和点上添亮,完成246幢楼宇灯光建设,形成靓丽天际线。建筑立面焕然一新。完成530万平方米建筑立面清洁,实现“市容增亮、市民受惠”,使区域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区域文化特色进一步凸现。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治理取得突破。共拆除、调整户外广告设施1690块,店招店牌2865块,空间环境更加美观。
  2、认真落实为民实事项目。在全市同行业中率先推出20座公厕夜间免费开放,目前,全区公厕已实现免费开放全覆盖。在全区118座倒粪站、30座垃圾箱房上安装除臭装置,完成50座居民楼垃圾管道封闭,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落实“三个二”投诉快速处理机制,对百姓反映的急、难、愁问题,及时快速处理,受理率、处理率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97%以上。
  3、强化城区难点顽症治理。在全市率先实施渣土运输专营,从源头有效遏制了渣土运输超载和偷乱倒造成的环境污染。实施非机动车停放专业化管理,非机动车固定停放点达到192个(原卢湾),非机动车初步达到停放有序的标准。
  在充分肯定“十一五”取得成绩的同时,本区绿化市容发展仍存在一些亟需破解的问题:
  一是绿化建设与管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存在绿化拓展空间有限、绿地布局不均衡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特色不够鲜明、主题不够突出的问题。土地、资金对绿化建设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绿化建设难度逐年增大。绿化行业管理的覆盖范围仍需进一步扩大,公园社会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凸显,绿化养护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是固体废弃物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质量不高,与达标要求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管理措施。需要拓宽对中小型餐饮商家的餐厨垃圾收集覆盖面,餐厨垃圾收运处置流程需进一步规范。
  三是运行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绿化市容管理动态性强,短期性集中整治只能治标,常态长效管理机制仍不够健全。“十一五”期间,我局在探索城区市容环境综合管理方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但体制调整后的行政效能还未能充分发挥,绿化市容的常态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程度还不够,道路保洁还比较粗放,与现代化精品城区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二、“十二五”形势分析
  “十二五”期间,是上海经济、社会、城市发展进入战略转型的新阶段,原黄浦、卢湾“撤二建一”后,新的黄浦区委、区政府对城市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绿化市容行业的持续发展、稳步提升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一)发展机遇
  1、两区“撤二建一”为绿化市容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深广的空间和潜力。两区合并,强强联手,资源优势更加明显,为绿化市容环境工作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为绿化市容环境工作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思路。绿色、低碳城市的发展定位,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区建设要求,客观上要求不断降低生活垃圾产量,提高绿化覆盖率以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为绿化和市容环境工作联动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3、世博效应的延续,为绿化市容环境新一轮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借鉴。世博保障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机制、新办法,为进一步创新绿化市容管理工作方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传承世博理念,放大世博效应,必将推动绿化市容工作新发展。
  (二)面临挑战
  1、社会发展对环境资源的压力日趋增大。流动人口增长、多元化消费等因素,造成废弃物产生量的不断增长,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加大,控制固体废弃物增长,实现源头减量、资源利用任务将相当繁重,给绿化市容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2、市民改善生活环境的需求日趋增强。随着后世博效应的逐步显现,市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城区整洁、环境美观等方面的需求日趋强烈,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对绿化市容环境工作的管理和保障、固体废弃物全过程管理等方面,带来新的考验。
  3、社会对公共服务的要求日趋提高。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绿化市容环境公益性特征将更加凸显,社会和公众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增强综合管理能力,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管理模式,不断提升中心城区绿化市容管理运行的效能。
  三、“十二五”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黄浦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商务区和上海“四个中心”重要功能区的目标,坚持践行低碳、绿色、环保理念,充分发挥世博后续效应,以改善城区形象、提升城区功能、保障城市运行为重点,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环境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城市管理运行系统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健全绿化市容长效机制,切实提升城区安全运行的服务保障能级,努力形成“环境优良、管理先进,运行有序”的城区管理运行体系,营造整洁、有序、美观的城市形象,为实现新黄浦绿化市容环境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总体目标
  以“整合提升、创新发展、传承经典、打造精品”为发展主线,以“作业标准化引领市场,管理精细化扮靓市容,服务人性化惠及市民”为发展要求,到2015年,努力实现黄浦区区域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有新的增长,绿化生态的系统性、均衡性、功能性有明显增强;生活垃圾分类及源头减量取得突破,基本实现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绿化和市容环境的保障服务能级和水平有明显提高,努力形成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公众需求的绿化市容保障服务体系。
  (三)具体目标
  1、构建与黄浦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绿地、绿化生态空间系统,新建绿地6公顷,区域绿地总面积达到265.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15.18%。(以上统计数字按照区域行政面积20.52公顷、预计人口87.19万人统计)
  2、构建与现代化精品城区相适应的城区市容环境保障体系,扩大道路机扫冲洗范围,区域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88%、冲洗率达98%。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促进源头减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比2010年减少25%以上。
  3、构建与行业发展相匹配的管理运行体系。设施设备配置更加先进合理,管理更加精细科学,队伍素质和文明素养有新提高,队伍整体形象有新提升。
  四、主要任务
  (一)坚持精品战略,努力提升绿地生态服务功能

  1、完善绿地系统规划。加快区域绿地系统规划工作,根据新黄浦区的总体规划和区域功能定位,结合我区绿地分布不均匀现状,逐步完成“一带、两街、五个功能区”的绿地系统规划,重点抓好思南公馆和外滩源区域的绿地规划。落实“规划建绿”的思想,以挖掘潜力和扩大绿量为出发点,按规定标准规划绿化用地面积,特别是针对我区部分缺绿少绿,绿化指标较低的区域,尽可能创造条件扩大绿化用地,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生态功能完善的绿地系统,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
  2、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一是按照生态理念精心配置植物群落,积极推广和应用经过引种培育和适合上海气候生长的新优色叶植物,不断丰富城区绿化色彩,创造市中心优美舒适具有“春景秋色”季相变化的优美环境。二是针对树木生长不良、植物种植密度过高、植物配置不合理的绿地,通过对过密植物的抽稀、优化绿化布局、增加新优植物品种和花坛花镜的布置,对绿地进行调整改造,丰富绿地的层次和色彩。三是进一步推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立体绿化发展,推进墙面绿化建设,从立体的形与色来丰富中心城区的绿化景观,提高黄浦的绿化可视率和绿化覆盖率。四是进一步提升公园绿地的品质,积极探索公园绿地长效管理机制和途径,提升养护管理水平,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养护管理,确保各类绿化植物长势良好,最大限度地提升公园绿地的生态效益,不断满足市民的健身和休憩需要。五是积极推行节能环保材料,推进太阳能、智能灌溉、透水地坪、立体绿墙、低碳化等新科技成果在绿化建设中的应用,提高黄浦绿化的科技含量和生态化水平。
  3、提升绿化行业管理水平。一是深入研究世博期间取得的经验和做法,对初步形成的长效管理体系,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逐步落实和固化,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二是依托市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市市容环境卫生质量监督管理系统,完善管理质量控制的沟通、协调平台,优化、固化现有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绿化养护管理的专业化、制度化、系统化。三是发挥区和街道两级绿委的组织作用,发挥绿化主管部门管理职能优势,按照跨前一步、主动协调的要求,加强沿街社会绿地的整治和管理,逐步实现绿化管理的全行业、全区域、全覆盖。
  (二)强化综合治理,努力提升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
  1、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一是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生活垃圾管理工作体系,建立完善装修垃圾、餐厨垃圾、枯枝落叶、大件垃圾、有毒有害等各类垃圾的分类管理,基本建成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大分流”物流系统。二是建立“小分类”管理模式,本着“居民户内投放简化,小区收集分类细化,运输处置专业化”的原则,选择若干居民小区先行试点,率先创成分类示范样板小区。在此基础上,分阶段、有步骤的逐步扩大覆盖面,扎实推进,实现覆盖全区的分类收集新方式。通过“大分流、小分类”,努力实现生活垃圾年人均减量5%的目标。
  2、强化餐厨垃圾全程监管。按照“强化申报、专业收运、定向处置、综合监管”的管理要求,加强餐厨垃圾产生单位源头控制,规范申报工作,建立电子档案,实现年申报率达到95%以上。加强专业收运管理,逐步实现大、中型餐饮单位的收集、运输全覆盖,扩大对小型餐饮单位的收运覆盖面。落实餐厨垃圾定点处理,规范餐厨垃圾收集行为,严格规范废弃油脂收运企业的管理,探索形成申报、收运、处置全程监督管理考核体系,取缔违法违规收运现象。
  3、加强建筑渣土垃圾管理。继续保持渣土专营在全市的领先优势,落实建筑渣土垃圾招投标制度,探索建立统一结算平台和“处置费支付监管”方法,形成建筑渣土垃圾申报、监控、监管新方式。实施对运输企业的动态管理,规范渣土产生、运输、处置全过程,杜绝车辆超载、车况不达标等行为。积极推行车辆行驶装卸记录仪、电子标签等监控设备的安装,实现对运输车辆的有效监控,进一步形成源头控制有力、运输监管严密、消纳处置有序、执法查处严厉的建筑渣土全程管理长效机制。
  (三)坚持世博标准,努力提升市容环境保障能级
  1、全面实施道路综合保洁法。推广世博保洁方式,完善重点区域、重要节点、重大活动的环境卫生保障机制。继续推行重点地区及主干道“夜间作业、白天保洁”的道路昼夜保洁法,推行“收、拾、冲淋、磨扫、清、运、巡”的道路洁净组合保洁法,以及“机扫、冲洗、小扫帚”相结合的巡回保洁式,拓展绿化、环境卫生一体化保洁模式,提升道路保洁水平。完善作业规范和作业流程,完善道路保障、应急处置等系统,主要道路垃圾停留时间控制在20分钟之内,确保道路优良率。扩大道路机扫冲洗范围,区域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88%、冲洗率达98%。同步规范中小道路和居住小区的日常保洁,改善和提高区域环境水平。
  2、提高公厕建设服务水平。继续加强环卫公厕建设,推进社会公厕对外开放工作,进一步提高公厕配置水平。加强公共厕所的改建,组织和完善人性化设施建设,推行公厕服务“宾馆化”,加强规范化保洁服务,落实人性化便民利民措施,全面提升公共厕所的服务功能。努力实现区域内公厕标识、服务标准统一。
  3、强化公用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强调查研究,争取区相关部门支持,因地制宜落实部分场地,努力缓解大型作业车辆停车难问题。按照“标准化、专业化、环保化、区域化、规范化”的要求,对部分垃圾压缩站进行扩容和功能改造,提高压缩站设备运行效能及源头减量实效。组织开展垃圾箱房改造,确保垃圾箱房完整完好。对倒粪站、小便池进行更新改造,巩固除臭装置的除臭的效果,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优化道路废物箱设置,完善废物箱布局,做到设置合理、外观整洁,方便市民投放。推进职工道班房建设和功能完善,基本适应一线职工工作需求。          
  (四)夯实管理基础,努力提升城区运行管理效能
  1、优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数字视频动、静态监控系统,形成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管理新平台。对现有监控系统进行整合,完善和整合作业车辆视频、GPS监控、定位系统等,建成完整的作业车辆信息化监控管理系统。优化信息网络系统,搭建集网络和视频于一体的信息互动平台。完善GIS地理信息系统,探索研制人工保洁管理系统,开发局人、财、物资源数据信息平台,提升管理能力。完善“一口式”受理系统,整合应急系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优化作业车辆配置。科学组织作业车辆更新,以便捷安全、环保达标为要求,推广应用喷雾、排灌、废弃物粉碎等方面的机械和工具,推进绿化养护作业机械化。以低能耗、低污染为方向,添置和更新集垃圾、污水收集,吸、洗、扫功能为一体,无扬尘、无噪音污染的大、中型环卫作业车辆。以运作灵活、操作方便为要求,配置节能型、环保型小型车辆,满足不同形式的保洁需求。以低噪声、无异味、无滴漏为基本要求,组织粪便清运车辆的更新升级。
  3、优化城区管理长效机制。按照新黄浦发展区域功能定位,结合新黄浦实际,充分发挥世博后续效应,拓展“五定四清”网格管理模式,放大“阿”字热线、零距离服务社区等品牌效应,深化服务内涵,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努力形成适应新黄浦经济社会发展城区运行管理长效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推进合力。依法全面履行政府管理职能,加强规划管理、实施控制,强化规划落地,提高规划执行力。加强同区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有效的协商制度,形成推进合力,确保本规划同区的规划同步组织、同步实施、同步落实,形成持续推进的良性工作局面。
  (二)优化管理举措,完善运行机制。根据绿化市容环境的工作特点,进一步深化运作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形成较为完善的综合管理体系。坚持管理制度创新,探索建立新的保障方式、服务模式和长效管理机制。
  (三)注重科技创新,确保持续发展。针对发展中的难题,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加强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强化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与无害化研究,完善绿化、环境卫生工作标准体系。梳理现有规范,逐步形成适应行业发展的基础标准、设施设备标准、质量评价标准、作业规范等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
  (四)加强队伍培训,夯实管理基础。加强队伍的全员教育培训,提升整体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以培育和引进相结合,建设适应管理需求的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适应保障需求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加大薄弱环节和疑难问题的突破和整改,特别是切实解决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巩固和提高市民满意率。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加大绿化市容环境的宣传力度,依托社区和居委,积极开展贴近百姓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宣传效果,形成与社会公众互动的工作新局面。依托信息平台,及时发布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提高社会公信力。加强信息动态报道,树立绿化市容环境行业的良好形象,提升社会影响力。

(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