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南京市“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9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南京市“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南京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再出发的重要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根据《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南京市基础设施稳步建设的重要时期,面对错综复杂国内外形势和发展方式根本转变要求,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高水平推进“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的城市发展愿景以及着力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和省会城市功能的总目标,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迈上新台阶,实现了从“突破瓶颈、基本适应”到“均衡发展、总体协调”的积极转变,部分基础设施在国内国际领先,网络体系更加完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基础设施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作用越发凸显,成为支撑“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的坚实物质基础和重要引擎。
网络体系更加完善。衔接京沪杭等6个方向、直通省内8个设区市和国内24个省会城市的“米”字型干线铁路网络基本成型。初步建成以主城区为中心的放射型都市圈城际网,轨道(含都市圈城际和有轨电车)合计12条,里程达到395公里。基本形成“环+放射”高速公路网骨架网络。围绕城乡协调发展总体布局,积极构建防洪减灾、农村水务、城乡供水、城乡污水收集处理和河湖水生态治理等五大水务基础设施网络,达标加固流域区域骨干河道堤防380千米,新建、改造供水管道500千米。能源领域方面,区域性成品油、天然气和燃气管网系统已经形成,煤、电、油、气等能源供应来源和通道实现多元化。
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城际铁路实现南京都市圈1.5小时通勤。全市所有区全部开通地铁。江心洲长江大桥等12条跨江通道贯通江南江北。中欧班列深入中亚和欧洲腹地。禄口机场先后开通并持续运营的国际(地区)货运航线达5条,面向全球的航空货运能力进一步提升。港口物流初步形成以南京港为中心、长江流域为主干、南北沿海内贸干线及日韩近洋航线为两翼的“T”型航线网络格局。信息基础设施取得规模性发展,4G网络实现市域全覆盖,建成5G基站超1.5万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27万根。邮政快递与信息网络深度融合,快递服务量完成9.51亿件,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建制村全部通达率达85%,邮政业支撑实物类商品网络零售额1150亿元。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向乡村持续扩展,区域供水乡村通达率达100%,全市行政村和规划布点村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80%。
承载能力显著提高。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主楼及北指廊)建成投运,实现T1、T2双航站楼的联合运行,机场客货保障能力分别达到3600万人次/年、80万吨/年,吞吐量分别突破3000万人次、37万吨,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59.6%、15%。高等级航道网提档升级,建成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龙潭四期集装箱扩能工程、龙潭港区汽车滚装码头等,沿江港口综合通过能力增至1.98亿吨(集装箱183万标箱),滚装商品汽车吞吐量达到13万辆;四级以上航道里程215公里(含长江),较“十二五”末增长28公里,干线航道通航保证率达到95%以上。完成长江崩岸治理、八卦洲汊道整治等一批重点流域治理工程,成功应对了2020年长江超历史洪水和水阳江流域大洪水。城乡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建扩建和提标改造11座水厂、20座污水处理厂,全市供水能力达到520万吨/日,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01.5万吨/日。能源储运能力不断提高,天然气长输管道累计通气里程数达到210公里,市域范围内现有LNG应急储气能力1104万立方米,境内原油管道319公里、成品油管道174公里、成品油库容约141.4万方。供电设施能力加强,发电装机规模持续增长,全市在运发电装机总量1003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25%。
功能品质明显提升。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南京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相继获批,机场大通关基地建成运营,龙潭综保区“一般进口”和“保税进口”实行双模式运行,面向全国、联通世界的航空枢纽和江海联运主枢纽港能级明显提升。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和主城“井字加外环”快速路网,串联起居民区、产业园区和消费中心,缩短了时空距离,改变了原有生产生活方式,极大增加了人民群众便捷出行获得感和幸福感。海绵城市和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完成溧水、高淳反供清水,开展主城、江北和江宁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城市排水防涝、水资源供给和循环利用设施及应急保障与恢复设施迅速增加,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的“弹性”显著增强。江北新区和南部新城等区域综合管廊省级试点有序展开,建成南京城市智慧能源综合生态系统,成为国内首个城市能源综合体,构筑起保障城市运行的基础设施新“生命线”。首个氢能源燃料电池项目落户溧水,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投运,南京电网建成500千伏跨长江“O”型双环网为主的坚强架构,电力和水务基础设施功能和宜居环境品质有效提升。
(二)存在问题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而丰硕的成果,基础设施在引领和支撑城市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为繁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提升城乡功能品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我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很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是基础设施供给仍存在发展短板。主城副城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开发强度和服务配套不够均衡。综合交通网络结构和枢纽能级亟需优化和增强,特别是南京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体系尚未形成,难以满足跨区域高频次、大运量、高时效的出行需求。国际航空货运功能偏弱、物流用地成本偏高、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亟待破解。电力天然气等能源区域保障和应急储配能力不足。江河防洪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是基础设施发展质量仍有待提高。基础设施粗放式发展仍占据主导地位,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新发展理念要求还有差距。交通与城市经济布局、发展功能配置的匹配性还不够精准,通道作为要素高效低成本流动并形成生产消费流通和市场的优势等重要载体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污水管网系统漏损率高、污水收集高水位低浓度运行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预防抵御自然灾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设施系统韧性有待增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统一规划不够强、设施能级层级不够高、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够深,各类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融合还需深化。
三是基础设施发展体制机制仍需完善。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协调的力度还需加强,交通、电信、电力、水务等各领域的整体布局和统一建设运营还不够协同。对传统投融资模式形成路径依赖,投资更多依靠国家投资、政府投资,社会资本投资参与度不够高,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之间没有形成有效路径衔接。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市场“一手硬一手软”、集约使用土地岸线等问题亟需通过更大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以解决。
(三)形势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高度重视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国家相继印发实施了《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作为统领各领域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党中央国务院对基础设施做出的各项战略决策部署,为新时代特别是“十四五”时期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江苏和我市发展实践看,“十四五”时期是履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谱写好“强富美高”新南京的现代化篇章、率先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率先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南京服务服从国家三大战略,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加速期、纵深推动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的攻坚期、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和“四个高”(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韧性城市)城市的提升期以及推动基础设施提质增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突破期。未来五年,面对国内国际形势百年巨变、新一轮产业科技创新变革以及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全市基础设施发展必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更高的战略视野、更大的发展格局,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动顺应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的发展规律,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和南京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历史性机遇,深化区域性门户枢纽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化城市内部“一核三极”和“东西南北中”协调发展,全面形成区域和城乡基础设施协同发展“一张网”体系,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加快建设成为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强化对区域发展格局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二是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在推进创新名城建设提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作用。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组和跨界再分工趋势下,应紧紧把握产业变革趋势和融合共享的时代特征,积极转换发展思路与路径,围绕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和构建现代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交通、物流、能源、水务、信息等基础设施前瞻性、引领性技术研发与创新,推动相关领域技术装备产业化发展,推动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运用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人工智能等进行跨界融合,加速形成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动能。
三是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增量和存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系统优化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功能配置、规模结构,创新完善全生命周期发展模式,显著增强人民在享用基础设施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坚持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基础设施发展的前提条件,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廊道、岸线、地下空间等资源,推动基础设施全面绿色转型,保护生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促进各区域板块服务均等化,为加快建设“美丽古都”和“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提供坚强后盾。坚持安全底线,持续增强市政、能源、水务、物流等基础设施对城市运行的安全保障能力,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为建设“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韧性城市”做出更大贡献。
四是进一步增强体制机制保障,为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制度环境。要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及各类专项基础设施规划有机衔接,建立健全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规划体系。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深化能源、投融资、价格、土地要素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逐步打破行业和区域壁垒,推动竞争性业务向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开放,推进精细化管理,丰富优质服务供给,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加快形成引领和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准确把握基础设施发展共性规律和个性特征,以系统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加快转变基础设施发展方式,提升基础设施规模网络效率和保障能力,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建设更高水平更高品质的“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大支撑。
(二)基本原则
统筹谋划、系统布局。围绕服从服务国家三大战略叠加交汇、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及深入推进“四个高”城市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发展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科学把握规模、速度、效益、安全,更好发挥基础设施发展的先行引导作用。
数字赋能、绿色安全。以数字化牵引作为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加强数字赋能,着力提升现代化功能品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低碳发展,强化生态保护和应急保障,增强基础设施可靠性和安全韧性。
协同融合、提质增效。树立系统思维,正确处理不同基础设施之间的替代、互补、协调、制约关系,加强资源整合,增强跨区域协调联动,聚焦优化功能配置、精细化管理、专业化运营和人性化优质服务,提高基础设施惠民服务质量。
改革创新、引领支撑。以机制创新和政策协同为切入点,助推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明确重点领域改革方向,激活市场活力,探索多元投融资新模式,提升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遵循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总体战略,综合考虑现代化、高质量总目标和总要求,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南京基础设施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规模扩张向精耕细作转变,从百花齐放向融合共建共享转变,到2025年,基础设施规模网络量质提升,区域基础设施资源高效共享,各领域基础设施协同发展,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总体协调,基本构建系统完备、高效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建成全国领先的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到2035年,基础设施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系统化、协同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覆盖联通广泛均衡,组织运行经济高效,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全国领先的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专栏1 “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 序号 | 具体指标 | 单位 | 规划(2025) | 指标属性 |
综合承载 | 1 | 城市轨道交通(含有轨电车)运营里程 | 公里 | 560 | 约束性 |
2 | 已建和在建过江通道数量 | 处 | 19 | 预期性 | |
3 | 国家物流枢纽数量 | 个 | 2 | 预期性 | |
4 |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 | % | ≥70 | 约束性 | |
5 | 5G基站数量 | 个 | 35000 | 预期性 | |
协同融合 | 6 | 南京都市圈轨道1小时(县级节点)通达实现度 | % | 80 | 预期性 |
7 | 综合管廊建设规模 | 公里 | 150 | 预期性 | |
8 | 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率 | % | 10 | 预期性 | |
9 | P+R泊位规模 | 个 | 17500 | 预期性 | |
智能绿色 | 10 | 智慧公路(道路)里程 | 公里 | 100 | 预期性 |
11 | 数字化管线总长度 | 万公里 | 22 | 预期性 | |
12 | 公共充电桩 | 万台 | 7.8 | 预期性 | |
13 | 中心城区绿色出行分担率 | % | 75 | 约束性 | |
14 | 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 | % | 50 | 预期性 | |
15 |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 % | 95 | 约束性 | |
安全韧性 | 16 | 江河堤防达标率 | % | 92 | 约束性 |
17 | 海绵城市建成区达标面积比例 | % | 40 | 约束性 | |
18 | 天然气储气能力 | 亿立方米 | 0.72 | 约束性 |
三、重点任务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基础设施协同服务不足、供给质量不高,以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人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区域协调、高效融合、智能绿色、群众可感,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争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一)增强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
坚持优化提升、适度超前,统筹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持续提升基础设施的系统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建设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实基础。
1.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提升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实施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加快引入宁宣铁路、扬镇宁马铁路和市域18号线。高水平建设运营空港大通关基地,建设中国邮政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推进六合马鞍机场启动民用功能前期研究工作,建设高淳通用机场。到2025年,禄口国际机场客运吞吐量达到5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60万吨。
巩固国家级铁路枢纽。建成南京北站,基本形成南京站、南京南站、南京北站、禄口机场站等四站客运枢纽联动格局。完善高快速铁路主骨架,加快推进宁淮铁路、南沿江铁路、宁芜铁路扩能改造等工程建设,新建沪渝蓉高速铁路、宁宣铁路、扬镇宁马铁路,力争开工建设宁滁蚌亳铁路、南京至杭州铁路二通道,开展超级高铁廊道和站点规划研究。到2025年,高速铁路里程达到331公里,较“十三五”末增加97公里。
强化高速公路对外辐射能力。建设高淳至宣城高速公路江苏段、南京至滁州高速公路江苏段、南京至和县高速公路江苏段、南京至盐城高速公路等项目。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探索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到2025年,高速公路里程达565公里。
专栏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1.航空机场:推进禄口机场三期工程,推进高淳通用机场建设,推进六合马鞍机场民用功能前期研究。 2.铁路建设:推进宁淮铁路、南沿江铁路、沪渝蓉高速铁路、宁宣铁路、扬镇宁马铁路、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等建设,力争开工建设宁滁蚌亳铁路、南京至杭州铁路二通道。开展七坝港区铁路专用线、铜井港区铁路专用线前期研究。 3.高速公路:续建宁合高速江苏段改扩建、宁马高速公路江苏段改扩建、高淳至宣城高速公路江苏段,推进南京至滁州高速公路江苏段、南京至盐城高速公路、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禄口至全椒江苏段、仪征至禄口机场高速公路南段、龙潭过江通道南接线、南京至和县高速公路江苏段等建设,推进南京至广德高速公路江苏段、南京至黄山高速公路江苏段等前期工作。 |
2.推动高效便捷现代物流发展
完善物流大通道支线网络。加快构建直连全国的“米”字型高速铁路网络,推进高铁快运物流基地建设。发挥南京“海陆空枢纽齐全”先天优势,构建完善以龙潭港区为核心的公铁水联运枢纽体系,以尧化门铁路物流基地为核心的公铁联运枢纽体系,到2025年,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率接近10%。
构建物流枢纽衔接服务体系。强化对物流要素集聚功能枢纽设施的资源整合,提升南京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发展能级,申建南京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建设陆港型和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依托国家级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潭综合物流园、南京综合保税区(龙潭片区)和大龙潭港区,建设国际航运物流功能集聚区,打造以集装箱和大宗散货为主的国际化综合物流平台。科学规划布局冷链物流设施,重点推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
3.构建稳定高效现代能源体系
构建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完善多方向售电通道建设,积极争取陕西送电江苏通道落脚南京,增加南京区外来电受电能力,保障电力电源供应充足稳定。扩大西气东输、川气东送气源接收量和海上气源接收,持续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不断扩大可再生资源利用规模。
加快能源储运用设施建设。发挥长江水系运输功能,优化提升长江沿岸煤炭主码头集疏运能力和堆存能力,打造现代化、专业化的南京长江煤炭运输枢纽港。加快推进天然气管道和配套管线工程建设。合理规划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有序推广电动汽车充电、电动汽车入网及充放储一体化运营技术,实现城市及城际间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
专栏3 能源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1.完善电网建设工程:加快江宁谷里220kV输变电工程,江宁高新园方山南部丽泽路南延等五条道路电力管孔预埋工程、一期工业电力管孔预埋工程,江宁开发区腾讯华东云计算基地项目220千伏新建变电站,江宁开发区500千伏东峰、东廻线迁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 2.能源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龙潭街道三江口以东片区供热管网建设,江宁高新园药谷路DN200天然气管道工程、福英路DN200天然气管道工程,六合龙袍高中压调压站、龙袍新城专线(润玉水苑—G328)、G328(机场路—仪征)管线、S501(G328—江北沿江公路)管线、江宁滨江LNG应急调峰储配站及配套管线等天然气管线建设。 |
4.提升现代化水务治理能力
完善防洪减灾体系。结合长江大保护、岸线整治、城市开发建设等,开展长江干堤城市段和公共段堤防防洪能力提升,推进长江八卦洲洲堤加固。提升秦淮河流域防洪能力,推进秦淮东河建设,完成外秦淮河干流堤防加固改造和外秦淮河清淤工程。提升河道水环境,做好主城区暗涵整治和雨水管网清疏,连通区域水系,打通水系断点和堵点。
完善流域调配水工程建设。新建水阳江水碧桥补水泵站,实施天生桥河至新桥河调水工程,改善水阳江区域水资源条件。完成淳东灌区1个大型灌区节水配套续建与现代化改造,推动8个中型灌区节水配套与提档升级,保障丘陵山区抗旱水源。
专栏4 水务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1.长江八卦洲堤防加固防渗:八卦洲洲堤26.2km堤防加固及防渗。 2.秦淮东河一期工程:新开河道(含隧洞)9.3公里,拓浚九乡河江宁段4.625公里、栖霞段河道0.585公里,新建大庄节制闸,加固改建44座公铁桥梁。 |
5.强化城市运行高效有序
提升城市交通供给能力。构建高品质快速轨道交通网,续建5号线、6号线、7号线、4号线二期、9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1号线北延、2号线西延、宁天线南延等线路,建设3号线三期、11号线一期,加快市域18号线、16号线、14号线、宁句线西延等前期研究。完成横江大道、扬子江大道、红山路—和燕路等快速化改造工程。
图1 轨道交通布局图
完善过江通道功能。加快上元门过江通道建设,推动建宁西路、和燕路、仙新路、龙潭、地铁4号线、宁仪扬城际等公路和城市交通过江通道建设,满足跨江交通立体发展需求。至2025年,全市域已建和在建过江通道19处22条,基本满足跨江城镇组团发展需求。
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全面提升紫金山玄武湖区域的功能品质,高起点高标准打造紫金山—玄武湖城市中心公园,建设服务市民的共享空间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继续实施城市绿道建设,加快推进滨江两岸、秦淮新河等市级绿道建设,继续推进珍珠泉东片区绿道、佛手湖绿道等区级绿道建设,引导邺城路绿道、七桥瓮公园绿道内部等社区绿道布局,密织城市绿道网络,新建绿道300公里。
完善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体系。加快提升城市垃圾处理能力,建成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二期。适时扩大垃圾焚烧发电规模,推进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六合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至2025年,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95%,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12000吨/日。
专栏5 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1.城市轨道交通:续建5号线、6号线、7号线、4号线二期、9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1号线北延、2号线西延、宁天线南延,建设3号线三期、11号线一期。开展市域18号线、16号线、14号线等前期研究。 2.六合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用于处理六合区自己产生的生活垃圾,采用目前国内外最成熟、最先进的焚烧处理工艺,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和欧盟标准,厂区也将按照现代化“园林景观式”设计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 |
(二)提升都市圈跨区域联通水平
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以都市圈资源共建共享、整体提升为导向,统筹推进基础设施跨区域联动发展,支撑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1.系统推动综合交通建设
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编制《南京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统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建设,打造互联互通、便捷通勤的轨道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宁马、宁滁、宁仪扬等项目建设,开展宁和城际二期、宁天城际二期、江北地区至仪征等前期研究,加快推动中心城市市域(郊)铁路向周边城市(镇)延伸和客运服务公交化,提升都市圈轨道快速通达能力。
优化高速公路网络布局。提升高速公路辐射能力,推进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禄口至全椒江苏段、仪禄高速公路龙潭大桥至G42段、仪禄高速公路G42至禄口机场段等项目。扩容改造容量趋于饱和的省际通道,完成宁合高速江苏段改扩建、宁马高速公路江苏段改扩建工程。加快实施“断头路”贯通工程,改造扩容“瓶颈路”。
图2 南京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规划方案图
2.一体推进水务设施建设
统筹重大水务设施布局和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共同研究实施长江干堤、重要支流堤防加固和崩塌河段整治工程,联合治理低洼易涝地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提升重点区域和重要堤围防洪标准。
推进都市圈水源地共建共享。实施长江、水阳江、滁河、秦淮河等重要水体联合调度,强化石臼湖等跨界湖泊水量保障,加强供水安全保障。
3.联动推进能源设施发展
完善区域天然气储运和利用设施。加快省际联络线增容工程建设,推进沿江和天然气管道沿线地区电源点建设。加强油气管道互联互通合作,加快推进金坛—江宁天然气管道等项目建设,为南京及周边市场争取LNG气源。
统筹电力供需设施建设。优化各区域电网的立体联络,加快推进跨区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谋划宁滁、宁宣等区域跨省配电网互联互通工程建设,打造线路深度互联、资源配置灵活、网架结构坚强的一体化配电网。
4.优化配置物流设施资源
打造国际国内双循环物流大通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物流大走廊,打造一流中欧(亚)班列,提升“一带一路”交汇点国际互联互通水平。对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以临空经济示范区作为都市圈国际枢纽建设的重点功能启动区,积极谋划南京都市圈国际开放枢纽。加快宁镇扬组合港、芜马组合港、宣州综合码头、定埠港建设,共同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近洋航线。
提升物流服务与信息化水平。拓展公铁水等多式联运信息服务,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构建覆盖多式联运全链条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发挥网络货运平台示范试点企业优势,以干线运输为核心,构建网络货运平台生态链,建成全国网络货运高地。
(三)优化市域空间基础设施布局
坚持统筹谋划、系统提升,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于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引领作用,以基础设施支撑城市功能重组,推动城市均衡可持续发展。
1.支撑“一核三极”功能布局
强化主城区基础设施功能提升。严控老城开发强度,注重存量用地、存量空间活化利用。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布局,推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紧密衔接,扩大主城区“发展要素流”集聚效应,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核心功能板块。
完善江北新区基础设施布局。发挥江北新区作为全省唯一国家级新区的战略优势,立足“三区一平台”发展定位,加快过江通道、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路网、能源运储配网络、现代水务设施建设,高质量建设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现代基建示范区。加快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支持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建设数字资产登记结算平台。基本完成桥北片区城市更新和大厂工业片区环境提升。
推进紫东地区基础设施提质增效。高效整合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仙林大学城等各类园区资源,强化高质量新型基础设施供给,支撑紫东科创大走廊建设。推动基础设施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紫金山、栖霞山、汤山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更好发挥承东启西功能,系统推进紫东地区与扬州、镇江毗邻区域基础设施联动发展,促进宁镇扬一体化发展。
加速南部片区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围绕南京南站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推进南京南站等高铁站与禄口机场的快速联通,提高人口、经济密集地区基础设施承载力,强化对外开放国际运输服务功能。聚焦航空运输服务、航空现代物流和航空先进制造三大核心产业,高标准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提升国际经贸和会展服务等功能。加强溧水城南片区、溧水主城、高铁新城、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组团间的快速联系,并实现各组团便捷换乘轨道交通S7线、衔接高铁站。
2.增强重点功能区保障能力
加强标志片区高端要素聚集。推动河西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和全球影响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加快中央活力区、国际滨江文旅港湾等重大载体建设,增补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河西片区现代国际功能。扩大基础设施中高端供给,推动鼓楼滨江注入高端发展要素,加速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建设,深化通关一体化改革,提升航运服务功能。
提升转型片区综合服务能力。增强板桥片区交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加密板桥片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强化区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打造辐射皖江城市带的重要节点。推动铁北—燕子矶片区基础设施优化升级,打通铁北交通“动脉”,推动南瑞路北上、黄家圩路北上、北崮山路东延等干路建设,提升铁北片区对外交通联系。
优化潜力片区服务功能。推动南京北站枢纽经济区打造江北门户枢纽,加快交通、绿化园林、商务、消费服务业等一体发展,建设多元功能的综合城区,实现“站—产—城”融合。推动龙潭新城依托现代化深水海港发展临港工业,加快区域集疏运体系建设,配套完善临港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功能。推动浦口桥林和江宁滨江基础设施提升发展,补足交通短板,完善水务设施布局,强化能源供给,支撑建设具有较强区域辐射带动力的沿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滨江新城。
加快魅力片区绿色升级。推动基础设施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和规模,集约节约利用水、土地、廊道等资源。加强八卦洲生态环保和水土保持设计,对已建成基础设施实施绿色化改造,推动八卦洲建成长江“绿心”。依托高铁枢纽集聚功能、东屏水库生态优势,统筹谋划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推动溧水东屏地区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发展先导区。
3.推动南北区域门户提质增效
优化六合“北大门”功能布局。高品质建设龙袍新城,优化布局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南京东部地区南北大走廊重要连接点、宁镇扬一体化对扬州方向辐射传导区。聚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六合西站建设,推动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提升江北地区各组团的凝聚力。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光纤到户,开展农村5G网络覆盖工程,积极构建共享、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围绕港产城协调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加快西坝港区建设。
提升高淳“南大门”生态品质。持续擦亮生态经济品牌,建设“美丽南京”示范区。改善湖泊生态环境,推进退圩还湖、圩区整治开发、农村水系整治等重点工程,保障区域供水和水质安全。扩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供给,服务国际慢城发展。协调推进宁宣城际铁路、宁杭高铁二通道、宁宣高速、宁广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提升面向安徽的辐射带动力,与宣城在交通、物流、能源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
(四)推动基础设施协同融合发展
树立全局思维,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统筹不同空间尺度,推进基础设施数字化发展,协同推进各类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提升基础设施领域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1.加强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基础设施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景观铁路、绿色步道、美丽公路等交通风景带、风景点,规范完善通道沿线和枢纽场站内的旅游标识。在南京禄口机场、南京南站、南京站等重点枢纽配建游客集散中心,构建覆盖景区的交通网络。
推进基础设施与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增强轨道交通产业对轨道设施建设的适配性,依托中车浦镇等龙头企业,形成以江北新区为核心载体,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浦口区等为补充的“一主三副”轨道交通产业空间格局。推动绿色循环基础设施赋能钢铁、石化产业,加快“两钢两化”(梅钢、南钢,南化、金陵石化)转型升级。
2.推动多领域协同衔接
强化交通与市政、能源设施联动发展。加强交通与市政设施一体衔接,推动区域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一体化发展,加快轨道交通外围站点(P+R)停车设施建设。推进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统筹布局规划建设,充分考虑煤炭、油气、电力等各种能源输送特点,强化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设施利用效率。
推进能源与水务基础设施融合复用。加快城镇污水管网系统建设,推动污水处理厂尾水在江北新区、南部新城、江心洲及其他园区等水源热泵系统中的应用,实现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后回用。推进风、光、水、储多能互补一体发展模式研究,发展光、储、柔性直流新型能源系统。
推动“水工程”与“水文化”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长江、秦淮河、大运河等城市文化名片影响力,加快杜圩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打造水环境治理与水文化融合的示范工程。
3.统筹空间一体化发展
推进轨道场站综合开发。推进南京北站上盖物业开发,打造形成空间复合利用、枢纽与城市紧密衔接的站城融合示范。加快轨道交通TOD开发,深挖存量资源,开展上盖物业二次开发,拓展增量资源,扩大综合开发规模,重点推进王武庄、滨江、曹后村、城西路等车辆段开发。
推动城市立体复合开发。加强低空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规范化管理,分层分类分期有序开发城市立体空间资源。推进江北新区核心区、紫东核心区、南部新城等区域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海绵城市、防洪排涝、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专栏6 地下空间开发重点指引
类型 | 建设重点 | 主要地区 |
一级重点地区 | 鼓励地下公共设施规模化、多元化、一体化、高强度开发,建立通达舒适的地下公共步行系统,形成网络化的地下城 | 新街口-鼓楼中心、大校场南站中心、河西中心、江北中心 |
二级重点地区 | 鼓励地下空间较高强度、连片发展,建立主次分明的地下公共连通通道,形成功能复合的地下商业街区 | 湖南路、下关滨江、夫子庙、燕子矶新城、红山-黑墨营、南京北站、石头河、雄州中心、永阳中心、淳溪中心、三桥中心、东山片区中心、仙林片区中心 |
三级重点地区 | 形成以点状地下综合体为主的地下公共空间 | 主城:晓庄、丁家庄、迈皋桥、中央门、南京站、龙江、江东、中华门、光华路、安德门、西善桥等 江北新区:六合火车站、六合老城中心、龙池、大厂、十村、卸甲甸、高新站、泰冯路站、桥北地区、隧道片中心等 仙林片区:红枫、白象、青龙、栖霞广厅、仙鹤、兴智路、栖霞商务区、新尧等 东山片区:诚信大道站、上元大街站、胜太西路站、上坊站(科学园)等 |
4.推动数字化智能升级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加快5G网络、物联感知网络在重点交通路段、重要交通节点的应用,推进南京禄口机场智慧平安机场、南京北站智慧枢纽、秦淮河智慧航道、全生命周期智慧公路、“5G+智慧轨道交通项目”等数字赋能工程建设,实现场景建设及应用。建设“车、路、云、数”协同的新型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推进江心洲“新型公交都市先导区”车路协同示范项目和秦淮区省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
专栏7 传统基础设施智能改造提升工程 1.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智慧枢纽:紧密围绕人民群众的交通圈、工作圈和生活圈,加强全流程、多元化、个性化和高品质的航空服务产品新供给。实施民航“便捷工程”,布局“5G+AI”智慧体验,鼓励智能运行监控、机坪自主驾驶、应用集成塔台、智慧安检辅助系统、自助智能服务设备等民航先进智能设备应用,实现机场“智慧运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推进设施自助化、乘机便利化改革,加快实现旅客登机智慧化和行李全程跟踪,提升航空出行体验。“十四五”末,机场平均航班放行正常率逐步实现不低于80%,机场服务质量综合评分在国内同类机场中位居前三,建设成为全国服务最佳机场。 2.南京北站智慧枢纽:通过GIS、BIM、5G通讯、物联专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构建智慧交通场景应用,提高区域内出行效率,为枢纽区内商家和新区内自贸区等区域实现精准的点对点引流。 3.S126智慧公路示范项目:开展公路交通要素数字化工程、智慧工地工程、公路养护工程、路网运营管理工程建设。 4.5G+智慧轨道交通项目:采用MEC边缘计算设备搭建轨道交通业务平台;涵盖地铁全业务,包括车辆、信号、通信、综合监控、电扶梯、AFC系统的轨道交通生产业务5G+验证测试;涵盖地铁全场景的测试,测试场景包含轨行区(隧道、地面及高架)、车站、设备机房、车库等多种地铁应用场景。 5.江心洲“新型公交都市先导区”:基于物联网和5G技术,对先导区域内的路侧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及新建,部署通信系统、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边缘计算单元、信号灯控制机及若干场景标志等路侧设备,为自动驾驶提供道路交通信息。 |
推进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在港口、铁路和机场货运站广泛应用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技术,推广快递转运中心自动化分拣设施、机械化装卸设备,加快实现物流活动全过程的数字化,强化禄口机场“空港电子物流信息平台”、中储智运等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推广。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探索传统能源供应体系与新兴能源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完善数字能源基地建设,力争建成国内领先的智慧能源示范城市。以智能电网为中枢,建设“源—网—荷—储”设备智能、供需互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提升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可靠性、灵活性。加快智能变电站工程覆盖力度,推动能源大数据平台、能源互联网协调控制系统平台建设。
推进水务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依托南京市政务云数据中心,建设南京水务大数据中心,加强行业数据整合、规范数据资源。引入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智能视频等感知方式,完善天、空、地一体化智慧水务感知网,实现重点河段、重点闸站、供排水管网节点等全面感知监测。
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推进电力、燃气、通信等市政公用设施智慧化建设和改造,逐步搭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安全状态感知网络,提高安全状态感知及预警能力。加强已有信息化成果整合,建立和完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强化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与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深度融合。
(五)提升基础设施绿色安全能级
坚持绿色发展、安全为先的理念,加强普惠性和基础性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建设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提供关键保障。
1.加强资源集约循环利用
推进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推进廊道共用设施建设,推进锦文路双层公路过江通道建设,强化七乡河公铁合用等公铁合用过江通道项目储备,实现设施空间高效利用。系统谋划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重点推进紫东核心区、江北新区、南部新城等片区管廊建设项目,六合副城、江心洲生态科技岛等适建片区结合道路、地铁等相关工程同步建设综合管廊。推动天然气等非再生能源与再生能源高效互补利用,探索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分布式结合形成多能互补。
推进基础设施资源再生利用。扩大钢铁、化工、水泥等行业余气、余压、余热资源利用规模,鼓励重点用能企业建设余热利用集中供热中心及分布式能源中心。强化资源储备开发与循环利用,加快构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引导市级财政补贴逐步从鼓励购买向支持充电设施建设方向转变。
专栏8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重点项目 1.江北新区:规划管廊6.18km,其中干线管廊4.18km,支线管廊2.00km。管廊主要沿横江大道、广西埂大街建设。 2.紫东核心区(原仙林副城青龙片区):规划管廊20.8km,其中支线管廊3.9km,缆线管廊16.9km。管廊主要沿麟岗大道、捷运大道、思邈路等建设。 3.南部新城:规划管廊6.36km,其中干线管廊1.32km,支线管廊1.00km,缆线管廊4.04km。管廊主要沿纬七路、机场路、国际路、红花路建设。 |
2.构建绿色低碳生产方式
积极发展绿色交通。推广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和电驱动货物装卸,推动机场运行车辆和装备“油改电”工程。加快规划建设“三主(龙潭、新生圩、西坝)两辅(铜井、七坝)一预留(马渡)”的重点港区铁路专用线。
推动清洁低碳能源发展和化石能源清洁发展。发展清洁高效煤电,优化燃煤发电装机结构。科学发展氢能源,以氢能源应用场景为重点,探索加氢站建设以及氢能在物流运输、交通客运等领域的发展应用。启动碳峰值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总体实施方案,开展国家低碳先锋城市建设,率先打造江北新区碳中和示范区和江心洲、南部新城零碳未来城。
3.强化安全韧性保障支撑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交通运输安全应急管理水平,构建道路水路运行监测、应急队伍、应急资源一张网。全面推进杨库水库、三岔水库、新济洲凤凰湖等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增强供水应急保障能力。
强化安全保障水平。推动安全设施配套与轨道交通、过江通道、高速公路等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建设运营。增强本地保障电源建设,差异设计建设电力设施,打造局部坚强电网,优化完善局部电网网架。稳步实施已建区域海绵化改造,重点推进紫东核心区、江北新区核心区、南部新城等片区海绵城市建设,增强城市安全韧性,至2025年,基本实现城市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六)打造新型基础设施发展高地
坚持适度超前、系统设计、应用导向,加快部署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提供重要支撑。
1.建设支撑有力的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基站布点建设,实现城区室外全覆盖、重点区域深度覆盖,普及商务应用。建成国家下一代互联网(IPv6)工程技术中心南京创新中心,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试点示范,提升IPv6网络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千兆光纤网络深度覆盖和应用,推动南京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扩容升级,率先打造双千兆示范城市。争取国家(南京)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促进网络资源开放共享。
培育新技术基础设施集群。推动未来网络超前布局,发展物联网搜索引擎、E级高性能计算、面向物端的边缘计算等技术,构建企业梯次协同发展、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业态融合创新的未来网络产业体系。推动区块链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突破分布式存储、密码学等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区块链在政务、金融等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强化量子通信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开展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与计量等新兴技术研发与应用,建立先进科学仪器与“卡脖子”设备研发平台,培育全国量子信息产业高地。
统筹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布局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华东区域超级中试中心,打造全球信息服务重要节点。发展基于国产计算芯片的超算中心,推进南京算力资源纳入国家超算网格。推动高水平国家级、大区级绿色数据中心布局南京,积极参与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推动数据资源与产业转型、政府治理、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深度融合,建设全市政府数据汇聚平台。
专栏9 信息基础设施发展重点 1.中国电信吉山数据中心:遵循“绿色、节能、低成本”的原则,打造华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集资源租赁、数据服务、通信服务、灾备中心和云计算服务平台等功能于一体的云计算服务中心。 2.南京云计算中心:通过整合软件、硬件、服务、咨询等方面的合作伙伴的资源,为客户提供“一体化集成和零距离服务”专业信息系统资源整合服务,着力打造南京云计算产业生态链,为江苏及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管理者、企事业单位、居民提供全国产化、安全可靠的云计算服务。 |
2.构筑高效实用的融合基础设施
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突破车联网、视联网、智慧工厂等先导领域,加大企业内网改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上云”、标杆工厂等支持力度,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南京灾备节点,创建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在高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卫星互联网载体发展,加快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南京)产业基地建设。
推进智慧生活设施建设。完善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政务云建设,提升政务服务应用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宁企通”企业服务平台,建成南京“城市之眼”综合感知平台、城市运行智能化监测调度综合平台,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教育、文化、社保、体育、养老、住房等社会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智能应用水平,加快完善城市物联网感知体系。建设完善“我的南京”城市智能门户,进一步拓展“我的南京”APP在社会保障、民政服务、社区服务以及中小企业服务等领域服务应用。
专栏10 融合基础设施发展重点 1.“城市之眼”综合感知平台:通过卫星遥感、物联网相关技术,提升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等方面数据监测能力,打造实时动态多源的“城市之眼”感知平台,为城市运行监测提供新型数据支撑。加快建设长江“生态眼”,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平台功能,拓展应用场景。加强城市公共设施安全自动监测,继续深化“安全眼”应用,强化消防救援指挥平台建设,为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2.城市运行智能化监测调度综合平台:在“一网整合数据”的基础上围绕实时直观获取城市运行态势的需求,在经济运行、社会民生、城市运行等方面逐步推进,建设集城市运行态势全息感知和各类事件预警、分析、研判等功能于一体的“领导驾驶舱”,形成“一屏可观全局”。推动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安全运行保障体系,提升“一体应急联动”水平,并加快形成“一体化”的城市运行重点项目建设格局。 |
3.打造示范引领的创新基础设施
推进创新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原始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发展,提升创新名城建设的源头创新供给能力。加快战略导向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跨学科、大协同科学研究。加快应用支撑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创建水生态安全与健康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南京集成电路EDA创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建设。
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信息高铁综合试验设施等申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共同推动开源供应链软件等项目预研和培育,争取国家在南京布局更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基础研究项目。
专栏11 创新基础设施发展重点 (一)创新基础设施集群 1.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以国家实验室为目标,聚焦网络操作系统、毫米波芯片、网络内生安全等技术方向,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研发机构和国家级创新基地。 2.扬子江生态文明中心:以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为核心,聚焦科学问题、工程技术和生态产业化三大战略任务,通过整合优势环境科技资源,建成“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创建水生态安全与健康技术创新中心。 3.综合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围绕现代交通前沿引领技术、工程技术和国家战略工程核心需求,基于材料—结构—软件—交通—防灾—信息—电子—控制—智能的高度交叉和深度融合,实现为高性能交通基础设施新材料、现代化建造及高效能管养技术、一体化规划建设等提供原始创新理论支撑,建设面向全球开放的公共实验平台,并开展重大示范应用。 4.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主攻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前沿性关键技术,重点围绕核心材料、器件、封装、模组、制造检测装备、EDA以及应用验证,依托中国电科和在宁产学研优质资源,建设专业化科研、实验和测试平台,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5.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建设覆盖全国40个主要城市的大规模通用试验设施,为研究未来网络创新体系结构提供简单、高效、低成本的试验验证环境,支撑我国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技术研究在关键设备、网络操作系统、路由控制技术、网络虚拟化技术、安全可信机制、创新业务系统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6.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面向基因型-环境-表型关系深入解析重大科技需求,开发运用模式识别、农业遥感、数据建模、组学分析等新技术,构建高效精准分子设计育种体系。 7.质子源加速器:建设覆盖全国40个主要城市的大规模通用试验设施,为研究未来网络创新体系结构提供简单、高效、低成本的试验验证环境,支撑我国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技术研究在关键设备、网络操作系统、路由控制技术、网络虚拟化技术、安全可信机制、创新业务系统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8.信息高铁综合试验设施:建设高通量云计算平台、智能融合网络平台和超级基站接入平台等三大平台组成的核心基础设施;建设由综合智能测调系统和运营管理系统组成的信息高铁“边、网、云”一体化调控中心;加快形成辐射全国的信息高铁规模性示范。 |
四、保障措施
(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机制
推动跨区域基础设施合作共建。深化改革创新,破解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探索构建南京都市圈基础设施建设联动机制,推动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多边协同,搭建高水平区域分工协作体系。
加强市域基础设施跨部门协调。探索建立市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常态化协商,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系统化协同化建设。成立高级别专家组,为基础设施跨界融合提供工程技术指导。
建立健全政策协调保障机制。树立全局性和系统化思维,正确处理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财政承受能力关系、基础设施精准供需关系、公益性和经营性关系以及基础设施之间替代、互补、协调、制约关系,在重大政策上强化沟通协调,提高政策制定统一性、规则一致性和执行协同性。
(二)加强规划统筹衔接和实施
强化基础设施规划统领作用。健全以建设规划为统领,空间规划为基础,各类专项规划为支撑的基础设施规划体系,加强规划间衔接,实现全市统筹规划、一体布局,推进资源集约利用,提高综合网络运行效率。
加强规划实施与综合评估。编制南京重大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将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以及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和重点任务纳入其中并按年度进行任务分解落实。坚持政府自我评估与社会第三方评估相结合,建立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全过程动态规划评估体系,依据评估结果适时对规划及项目进行调整。鼓励各板块遵循本规划目标任务,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区域产业等,积极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建设。
(三)加强重大项目和要素保障
组织实施重大建设项目。本规划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南京市重大项目管理平台,与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重大项目计划衔接,确保重大项目建设有序衔接、梯次跟进。财政、规划资源等部门科学合理做好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与重大工程在资金、土地要素等方面的保障。
拓宽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积极发挥政府财政性资金关键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积极进入,探索形成覆盖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新模式。在合法依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债券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撑作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不动产信托基金方面先行先试,多渠道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支持鼓励金融机构资管产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用地保障。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考虑土地利用效率高、单位土地交通承载量大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促进空间利用向集约紧凑、功能复合、低碳高效转变。集中资源,有效化解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指标、占补平衡指标、永久基本农田补划等难题,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及时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加强重要通道、重大设施和重大项目的空间预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