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来源: 徐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7-01-10 浏览量:13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徐州市“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徐州市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30日

徐州市“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目 录

前 言………………………………………………………………………………………………………………………………5

第一章  发展基础及面临形势……………………………………………………………………………………………………6

第一节  发展基础…………………………………………………………………………………………………………………6

第二节  面临形势………………………………………………………………………………………………………………10

第二章  总体思路及发展目标 …………………………………………………………………………………………………14

第一节  总体思路………………………………………………………………………………………………………………14

第二节  发展目标………………………………………………………………………………………………………………14

第三章  总体布局………………………………………………………………………………………………………………17

第一节  优化提升都市区现代服务业集聚核…………………………………………………………………………………17

第二节  加快构建“三沿”现代服务业发展带………………………………………………………………………………19

第三节  大力提升五大县域组团发展层次和水平……………………………………………………………………………21

第四节  着力推动八大特色功能板块集聚集约发展…………………………………………………………………………23

第四章  重点领域………………………………………………………………………………………………………………29

第一节  把握产业跨界融合新趋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29

第二节  适应居民消费升级新要求,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精细化转变…………………………………………39

第三节  抢抓“互联网+”发展新机遇,推动新兴服务业规模化和示范化发展…………………………………………47

第五章  重点任务………………………………………………………………………………………………………………53

第一节  加快推动服务业扩容提质……………………………………………………………………………………………53

第二节  大力推进融合创新发展………………………………………………………………………………………………54

第三节  着力提升双向开放水平………………………………………………………………………………………………57

第四节  加快推动集聚协调发展………………………………………………………………………………………………58

第五节  切实加强质量品牌建设………………………………………………………………………………………………60

第六节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61

第六章  保障措施………………………………………………………………………………………………………………63

第一节  完善市场环境…………………………………………………………………………………………………………63

第二节  强化要素保障…………………………………………………………………………………………………………64

第三节  抓好组织实施…………………………………………………………………………………………………………66

前 言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临着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使命,肩负着在苏北决胜全面小康征程中发挥领军作用、淮海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的重大责任。为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优势突出、功能强大、深度融合的三大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333”现代服务业新体系,依据《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徐州市“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本规划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服务业发展思路、总体布局、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未来五年全市服务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指南,也是编制服务业领域其他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及面临形势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突出规划引领,注重改革创新,大力实施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重点企业培育和服务业品牌化建设,服务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总体呈现规模扩大、结构优化、质态提升的良好态势,顺利完成“十二五”主要发展目标任务,为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量规模迅速扩张。“十二五”时期,全市服务业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460亿元,实现五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2.9%,高于全省服务业年均增速2.9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6.2%,年均提升1.3个百分点,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占比,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全市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882亿元,是2010年的3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4.1%,年均提升2.1个百分点,成为优化投资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内部结构持续优化。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54.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新兴服务业发展加快。全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430亿元,年均增长12%;科技服务实现增加值43.6亿元,年均增长31.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3%,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成为江苏唯一的A类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商务服务实现增加值103.9亿元,年均增长35.6%;电子商务交易及网络零售规模分别突破650亿元和200亿元,增长30%和48%;奥体中心、淮海文博园、徐州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等一批生活性服务业功能项目建成使用,动漫影视、数字传媒、网络信息服务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成功举办徐州文博会,《云龙传奇》等原创动漫登陆央视并出口海外。

集聚发展成效明显。通过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百企培育等计划,载体集聚、要素吸附和企业创新等能力稳步提升。2015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年均增长15%,五年新增入园企业超2000家、提供就业岗位1.8万个。徐州软件园、金驹物流园等服务业集聚区建成运营,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7大类40家市级以上重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提速,沙集电子商务产业园等5家进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行列。2015年,限额以上贸易法人企业223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866家,营业收入超30亿元企业14家,其中超百亿元企业3家,6家企业入围省级服务业百强,32家列入省现代服务业“十百千”重点培育企业。润东集团、马龙国华、贝克福尔等企业成功上市。

专栏1  “十二五”服务业集聚区概况

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5家:淮海文博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徐州软件园)、睢宁沙集电子商务产业园、徐州香山物流园、睢宁科技创业园。

市级重点服务业集聚区40家:商务服务类集聚区11家、休闲旅游类集聚区9家、现代物流园7家、产品交易市场6家、科技创业园4家、创意产业园2家、软件园1家。

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十二五”时期,区域性商贸物流旅游、金融、医疗、教育、文化等中心建设不断提速,服务业综合服务功能和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加快,服务业规模在淮海经济区20个城市中的首位度不断巩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由2010年12.2%提升到2015年13.1%。 2015年,商贸物流旅游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均居淮海经济区首位,徐新亚国际货运班列成功开行;金融服务业增加值达235亿元,年均增长19.6%,服务半径覆盖周边70余个县(市);全市三级医院16家,3家医院进入全国地市级医院100强,入选量居淮海经济区首位,年接待外地来徐诊疗占比达到30%以上,建成江苏省首批“康复医学体系城市”;高校数量和规模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淮海经济区首位,成为区域性职业教育基地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年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30余万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81亿元,年均增长22%,“舞动汉风”、“书香徐州”、“彭城画派”等文化品牌建设成果丰硕,徐州博物馆、汉文化景区、龟山景区等特色文化旅游提档升级,市图书馆、文化馆建成国家一级馆,大风乐器等入围省“民营文化企业30强”。

专栏2  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2015年服务业主要指标表

(单位:亿元)

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总额徐州市2460.11882.52358.5济宁市1662.81301.21911连云港市919786.1830.7宿迁市836.8598.4626.6枣庄市806.7735.5805.4商丘市664.8534.3666.2宿州市461422.5424.5淮北市240.2319.3283.4

创新发展步伐加快。“十二五”时期,服务业改革创新呈现新局面。设立产业引导资金,创新“拨改保”等引导方式,有效带动了社会资本投入;成功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物流标准化城市、信息消费城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中小城市综合改革、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试点示范,云龙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沛县供销社综合改革、睢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6个省电子商务示范村等省级试点扎实推进;外资外贸稳步提升,2015年,服务业外商投资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额比重达到36.6%、较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服务外包合同额达4478万美元、执行总额达2788万美元,均居苏北首位,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实现2.3亿美元。

“十二五”时期,尽管服务业发展成效明显,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从总量规模看,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总量规模亟待提升;从结构层次看,科技服务、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偏小、竞争力弱的现状依然突出,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依然偏低,精细化程度有待提升,结构层次亟待优化;从创新能力看,服务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涌现不多,创新消费模式和产品业态创新滞后苏南等发达地区,平台经济、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亟需培育;从市场影响看,服务业行业领军企业数量偏少,特别是在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更少,中华老字号等特色服务业品牌不多;从开放水平看,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偏小,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的比重依然偏低。

第二节  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同时,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将长期存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发展博弈不断加剧。我国经济新常态仍将持续,新旧产业交替和增长动力转换尚未完成,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态势没有变。随着国家部署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我省纵深推进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建设、苏北振兴等重大发展举措,我市大力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以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建设统领服务业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干部分,为我市“十三五”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

——战略区位优势提升,有利于推动区域性现代服务高地建设。随着徐兰客运专线、徐宿淮盐高速铁路、观音机场二期等相继建成使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赋予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和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的定位将进一步彰显,将为打造要素吸附、产业支撑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提供有利支撑。

——城镇化加速与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释放服务业发展市场新空间。预计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8%以上,年均增长1.4个百分点,将产生投资需求1200亿元以上、带动城镇居民消费600亿元以上,可有效拉动服务业年均增速3个百分点。2020年,全市人均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分别达到15000美元和31000元左右,服务、信息、绿色、时尚、品质、农村等消费升级重点领域将提速发展,进一步释放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空间。

——科技创新全面渗透,有利于催生服务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快速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催生一批新的产业群体和经济增长点,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将进一步提速,特别是“互联网+”发展将深度改变传统的供需关系和格局,形成新的业态、技术和模式。随着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及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智慧城市、信息消费城市等试点深入推进,将有力提升商务服务、平台经济、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层次,形成一批新的服务模式和品牌。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随着制造业服务化的纵深推进,现代服务业与“6+6”先进制造业新体系的加速融合渗透,带动研发设计、大数据服务、物联网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强劲增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形成一批跨界融合的服务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提速,农业与旅游、科技、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不断深化,生态农业、开放型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不断涌现,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趋势愈加明显。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有利于拓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新空间。“十三五”期间,城市有机更新和空间梳理将深入拓展,“2+6+15”都市区建设将不断深化,棚户区、城中村、危旧房改造将基本完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速,轨道交通1、2、3号线将基本建成,规划建设淮海生态城、临空新城、陇海新城等新的城市板块,打造一批新组团和新市镇,到2020年,主城区面积将达到3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288万人,将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开辟新空间、新载体。

另外,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全面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意见》,将进一步拉长和补齐发展短板,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发展潜能,以产业振兴带动全面振兴,实现老工业基地凤凰涅槃、行稳致远,为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创造更为有力的政策支撑。

第二章  总体思路及发展目标

第一节  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等战略机遇,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围绕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总目标,按照服务业发展“五个新跨越”总要求,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大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精细化转变,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加快构建优势突出、功能强大、深度融合的“333”现代服务业体系,使现代服务业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新引擎。

第二节  发展目标

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经济发展在全省“位次不降、份额不减、质量提升”要求,大力实施扩容提质、融合创新、对外开放、集聚协同、质量品牌建设、重点领域改革六大任务,着力在产业规模、发展层次、经济贡献、载体建设、开放型经济平台建设等方面实现“五个新跨越”,打响“徐州服务品牌”,推动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干的“333”现代产业新体系,区域性商贸物流、金融服务和科教文化等中心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凸显,“服务江苏、辐射淮海、面向全国”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基本建成。

——总量占比提高,产业规模实现新跨越。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年均增长10%以上,服务业占比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超40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0%左右,夯实“三二一”产业结构,为尽快实现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现代产业服务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层次实现新跨越。生产性服务业在稳步增长的同时,质量和业态加快提升,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60%左右,年均增长11%。新兴服务业规模效应初显,互联网平台经济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25%,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贡献程度提升,经济社会效益实现新跨越。在服务业对经济、税收和就业等方面的贡献稳步提升。到2020年,服务业贡献率达到45%以上,服务业税收占全市国地税总收入的比重超过50%,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比重提高至40%以上。服务业成为推动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主要动力。

——创新能力增强,载体建设实现新跨越。到2020年,在服务业前沿技术、高端产品、细分市场等领域取得突破,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市场占有率高的创新性服务领军企业。新增服务业驰名商标5家、著名商标10家,认定知名商标100家;年应税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重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年均新增10家以上,新增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保持苏北首位。

——双向开放提速,开放型平台建设实现新跨越。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到2020年,服务业利用外资占全市到账外资总量比重达40%左右,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营业额达到4亿美元,服务外包执行额达到6亿美元以上。基本建成十大开放型经济平台,形成“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全方位、立体化双向开放平台体系。

“十三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

分类

指标

2015年

2020年目标

年均增速

产业规模

服务业增加值

2460亿元

4000亿元左右

10%以上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46.2%

50%左右

1个百分点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358亿元

3800亿元

10%


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19%

10%以上

10%以上


结构体系

生产性服务业占比

55%

60%左右

0.6个百分点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

10%

11%

11%


互联网平台经济营业收入增长率


30%

20%以上


电子商务交易额

650亿元

2000亿元

25%


经济贡献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44.8%

50%左右

1个百分点

税收占国地税收入比重

46.3%

50%以上

1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

34.9%

40%以上

1.2个百分点


载体建设

服务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

1000亿元

1700亿元

1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营业收入

700亿元

1200亿元

12%


年应税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重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45家

100家

10家以上


新增服务业企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


115家



双向开放

服务业利用外资占全市到账外资总量比重

36.6%

40%

0.7个百分点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营业额

2.3亿美元

4亿美元

12%


服务外包执行额

2788万美元

8亿美元

93%


第三章  总体布局

按照全市生产力布局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坚持区域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发展导向,以八大特色现代服务业功能板块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引导服务经济要素加速聚集,按照“核心引领,轴带支撑,组团联动、板块集聚”的布局思路,着力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一核、三沿、五组团、八大板块”现代服务业总体空间格局,即徐州都市区服务业集聚核、三条现代服务业发展带、五大县域服务业发展组团、八个特色现代服务业功能板块。

第一节  优化提升都市区现代服务业集聚核

按照“业态优化、功能提升、辐射带动”要求,以轨道交通、三环高架、徐贾快速路、绕城高速等通道为纽带,着力推动集聚核内各城区产业集聚和协同发展,重点推动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结合都市区有机更新和空间梳理,进一步拓展和提升集聚区功能,形成一批特色现代服务业功能板块;结合区域性商贸物流、金融和科教等中心建设,加快推动要素资源向各类集聚区集聚,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载体;实施服务业品牌提升行动,培育提升一批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的龙头企业,打造徐州服务新标杆。充分发挥各区区位优势,放大科教人才比较优势,加强跨区域协同创新,推动互联互融,强化区域分工,在各区特色现代服务业基础上,重点发展2-3个现代服务业,形成“主业突出、特色发展、竞合有序”的良性格局。建成徐州现代服务业核心区,打造具有区域辐射力乃至全国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中心。

专栏3  集聚核各区服务业发展重点、目标及空间布局

鼓楼区。以推进国家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布局北三环物流带、中巴商贸淮海国际(智慧)物流园、徐州物资市场、阿里巴巴电商园、创意68产业园等集聚区,基本建成淮海经济区现代商贸商务核心区、现代物流集聚区、文化产业示范区和旅游服务新兴区。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10%。

云龙区。以推进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金融、服务外包、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布局淮海文博园、江苏师范大学科技园、双智双创产业园、升辉现代(电子商务)设计产业中心、户部山(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等集聚区,基本建成徐州服务业先导区、科教文旅特色区。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10%。

泉山区。以推进国家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为重点,加快发展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布局徐州软件园、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徐州铁路物流园(陆路口岸)、徐州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徐州2.5产业园等集聚区,基本建成区域性现代科技服务中心和综合物流中心。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30亿元,年均增长10%。

铜山区。推动铜山区融入主城区、建设徐州城市副中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布局大成物流园、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汉王养老集聚区等集聚区,基本建成徐州都市区南部商贸物流副中心、科技服务中心、休闲旅游中心。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60亿元,年均增长13%。

贾汪区。抢抓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政策机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布局双楼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贾汪原创型科技园、凤鸣海民俗文化产业园、潘安湖湿地公园等集聚区,基本建成江苏沿运河产业带上重要的生产资料集散枢纽、都市休闲旅游中心。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80亿元,年均增长11%。

新城区。以产城融合发展为重点,加快发展商务服务、现代金融、检验检测、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布局新城区商务中心、新城区金融中心、生活物流园、大健康产业园、婚博园、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健康服务业集聚区等集聚区,基本建成徐州都市圈金融商务中心。力争“十三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

第二节  加快构建“三沿”现代服务业发展带

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空间聚合和功能融合,推动服务业向交通干道、生态廊道沿线集聚,着力加强与都市区集聚核、各县域组团和七大功能板块合理分工与联系,加快构建三条现代服务业发展带。

沿东陇海线双向开放现代服务业发展带。以东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徐海路等通道为纽带,东联连云港,辐射皖北豫东,沿线邳州市、新沂市两个中等城市为依托,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鼓励发展商务服务、科技服务、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打通通道最后一公里,依托铁路干线和支线网络,形成连接京杭运河、高速公路交通网络。重点布局大型铁路综合性物流中心(铜山货场)、城市物流分拨配送中心(徐州西货场)、区域性冶金行业物流服务中心(利国货场)、辅助型工业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徐州北货场)等铁路货场,着力打造徐州铁路物流园(陆路口岸)、综合保税区、观音机场航空口岸、新沂市保税物流中心等开放平台,加快建设形成面向国际、承东启西、辐射南北的物流服务带、文化旅游服务带,形成徐连联合互补发展主阵地。

沿运河现代物流与文化旅游带。以京杭运河、微山湖西干道、骆马湖环湖干道等通道为纽带,以沿线节点城镇为依托,重点发展生产资料物流和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实施亿吨大港二期等重要港口航道工程,对接连云港国际枢纽港,推动徐连运河建设,打造江海河联运新航道。充分发挥内河港口运输优势,加快发展以港口为依托的多式联运体系,重点布局徐州港多式联运物流园、贾汪双楼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沛县临港物流园、邳州港物流园、新沂临港物流产业园等集聚区,大力发展煤炭、矿产品、粮食等大宗物品中转配送,着力打造区域集装箱、件杂货物流中转配送基地。以大运河成功申遗为契机,研究制定运河风光带旅游开发规划,深入挖掘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重点布局窑湾古镇、桃花岛湿地等载体,开辟运河文化旅游专线。将京杭运河区域打造成为多式联运现代物流集聚带和滨湖沿河历史文化廊道。

沿故黄河生态休闲融合发展带。以黄河故道及贯通公路等通道为纽带,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实施农业与旅游、文化、养老等产业融合示范工程,加快发展生态旅游、养老服务、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布局沛县汉文化景区、丰县大沙河旅游小镇、丰县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园、泉山九里山景区、睢宁房湾湿地核心区等载体,打造“绿色生态、现代高效、融合发展、百姓富足”的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知名的汉文化品牌基地。

第三节  大力提升五大县域组团发展层次和水平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促进合作”原则,建设丰县、沛县、睢宁、邳州、新沂五大县域组团,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特色小镇,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促进新型工业化、支撑新型城镇化的县域服务业发展态势。

突出五大县域组团。按照与中心城市功能互补和做大做强县域服务业原则,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明确差异化发展导向,引导服务业生产要素和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向服务业集聚区汇集,在大力培育已有特色服务业的同时,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着力培育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和新体系,加快形成功能互补、特色鲜明、联动发展的县域服务业体系。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围绕重点中心镇建设,充分发挥重点中心镇连接中心城市、中等城市与农村的节点作用,结合自身特质,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推动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重点聚焦信息经济、健康养老、文化旅游、时尚消费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汉王旅游小镇、沙集淘宝小镇,大沙河生态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成为县域五组团向外拓展新的爆发点和支撑点。

专栏4  五大组团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目标及空间布局

丰县。以农村电子商务“镇村通”省试点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文化旅游、农业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构建电动车产业、文化旅游业和特色农业等服务产业链,重点布局电动车城、钢铁物流中心、陆港物流集聚区、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等集聚区,基本建成苏鲁豫皖边界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汉皇故里文化与生态旅游城市。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长12%,占GDP比重提升至42%。

沛县。积极推动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休闲旅游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布局沛县综合物流园、沛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沛县临港物流园、沛县经济开发区综合市场、千岛湿地省级旅游度假区等集聚区,基本建成苏鲁豫皖边界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城市、京杭大运河的能源原材料集散枢纽、徐州都市圈北翼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基地和电子商务强县。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35亿元,年均增长13%,占GDP比重提升至42%以上。

睢宁。大力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着力打造“互联睢宁”、“商务睢宁”、“文化睢宁”和“幸福睢宁”,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布局沙集电子商务产业园、八里钢铁物流园、睢宁科技创业产业园、空港物流园等集聚区,基本建成苏皖北部边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淮海经济区农村电子商务核心城市、徐州都市圈生态休闲旅游中心。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15亿元,年均增长12%,占GDP比重提升至45%以上。

邳州。深入开展农村电子商务“镇村通”省试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和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布局邳州港物流园、邳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等集聚区,基本建成东陇海沿线重要的物流枢纽、知名休闲度假城市。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6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占GDP比重提升至45%以上。

新沂。围绕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文化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布局必康北盟现代物流产业园、美妆电商园、公路港物流园、旅游产业经济(实验)园区等集聚区,基本建成东陇海线上重要的商贸物流节点城市、电子商务名城、苏北重要的生态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苏鲁边界地区产业配套综合服务基地。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16%,占GDP比重提升至48%以上。

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立足农业生产经营需要和农民生活需求,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重点,加快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围绕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构建和完善以农村电子商务、农技推广、信息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等为主体的农村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推动农业从生产向生态生活、从物质向精神文化功能拓展,促进现代农业与休闲娱乐、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加快拓展农村新型消费网络。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向农村薄弱地区倾斜,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体育、通信、交通、水利、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水平。

专栏5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数字兴农”工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工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工程;农村消费网络建设工程;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工程。

第四节  着力推动八大特色功能板块集聚集约发展

在推动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重点发展导向,突出打造八大特色现代服务业功能板块,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功能集合”的原则,加快提升和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重点打造八大特色现代服务业功能板块。坚持将发展服务业与促进产业融合、提升城市功能相结合,依托大空间、大载体,推进服务业集聚区有机聚合、协同发展,延展服务链、拓展价值链、整合服务层级。以建设经济开发区的思路加快建设八大服务经济功能板块,形成“十三五”时期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增长点。

——中心商圈板块。以服务淮海经济区消费人群和游客为目标,重点发展商务、金融、高端商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鼓励发展购物中心、时尚精品店、星级酒店、品牌餐饮等业态, 以商务楼宇建设为依托加快引进一批现代服务业企业总部,以传统商贸信息化改造为抓手大力推动智慧商圈建设,在推动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的同时实施一批中心商圈重点服务业项目,着力提升中心商圈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消费集聚能力,打造淮海经济区高端消费第一商圈。

——高铁生态商务板块。以徐郑高铁开通为契机,放大高铁在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关键要素方面的集聚吸附能力,着力发展科技服务、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软件开发、服务外包、信息服务和2.5产业等服务业,加快高铁生态商务区二期建设,重点布局安必信平安电商物流产业园、高铁时代广场、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等集聚区,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高铁生态商务区,成为京沪高铁和陇海高铁沿线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商务活力区。

——新城中央活力板块。发挥中央活力区商务楼宇资源优势,推动新城中央活力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推动与云龙区联动发展,加快发展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布局现代商务服务示范区、新城区金融中心、创新科技园、新城区生活物流园等集聚区,积极建设国际邮件互换中心(局)对外开放平台,打造成为淮海经济区核心区金融商务中心和新的城市CBD。

——科技创新产业板块。以江苏淮海科技园和徐州科技创新谷为重点,建设科技创新最强双核心,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江苏淮海科技园。在泉山区依托徐州软件园、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徐州工程学院城南校区、徐州2.5产业园等载体,规划建设江苏淮海科技园,加快建成科技成果孵化器集聚区、产业研发加速器集聚区、众创空间集聚区、科技金融集聚区及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徐州科技创新谷。在铜山区依托徐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规划建设徐州科技创新谷,重点发展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集聚区,配套建设徐州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科技创新大厦、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等创新载体,加快建成全球优势创新资源集聚区、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助推器。

——山水休闲特色旅游板块。充分利用山水旅游资源,重点打造云龙湖景区、贾汪生态休闲度假区、窑湾古镇旅游景区等山水休闲特色旅游板块,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康体运动、养生疗养、乡村休闲、商务旅游等旅游产品,形成中心引领、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旅游目的地。突出打造云龙湖山水休闲特色旅游板块,提升云龙湖景区国家5A旅游区建设水平,加快徐州乐园三期、珠山步行街等项目建设步伐,引导滨湖新天地和南湖水街转型发展,建成引领山水休闲旅游板块的典范区,打造成为淮海经济区文化休闲的高端品牌。

——地铁经济板块。以轨道交通沿线重要片区空间梳理为契机,充分利用轨道交通沿线地上地下空间,加强与周边已有商业载体组合发展,形成地铁沿线服务业开发新模式。依托重点换乘站点,打造地铁站点商圈,推动商贸、商务、餐饮、文化、休闲等业态沿轨道交通沿线集聚,形成集聚核中最具典范的拓展区、最具吸附能力的支撑带。

——空港经济服务板块。围绕省级空港经济开发区建设,加快提升一类口岸运输保障能力,有效放大空港区位优势,以发展空港物流为重点,拓展空路联运业务,延伸空港物流产业链,培育国际空运货源基地,加快建设空港物流园、国家指定入境口岸和区域分拨中心,积极发展航空修造、航空培训、航空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带动商务、会展等空港关联产业发展,构筑淮海经济区航空物流中心、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性空港。

——北三环物流板块。引导区域内物流企业向城市北部集聚,加快建设徐州铁路物流园、北三环物流集聚区等集聚园区,提升徐州港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双楼港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等运营规模。利用优势公、铁、水资源,建设一批集聚辐射淮海经济区的大型多式联运平台。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动打造制造业供应链一体化物流体系,构筑世界级装备制造物流产业中心和区域性工业产业链集群。

积极推动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要素集合、企业集群、功能集成、动态管理”原则,重点提升45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拓展一批新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形成符合市情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体系。突出城市功能提升,加快物流、金融、科技集聚区建设,不断提高集聚辐射能力,强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突出区域特色布局,结合各地基础条件和产业特色,推动县域服务业向城区集聚、向主要经济带和产业轴集合,形成一批错位发展、互动融合、特色鲜明的县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专栏6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类型重点发展服务业集聚区培育拓展服务业集聚区现代物流徐州港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北三环物流集聚区、五洲公路港物流园、江苏大成物流园、徐州双楼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新沂必康北盟现代物流产业园、沛县临港物流园、徐州保税物流中心、徐州铜山货场(陆路口岸)物流园、邳州港物流园、江苏八里钢铁物流园、新沂公路港物流园、丰县钢铁物流中心丰县陆港物流园、睢宁空港商旅物流园、铜山利国钢铁物流园、云龙潘塘物流园、新城区生活物流园等现代金融新城区金融中心鼓楼金融集聚区、铜山北京路金融集聚区等科技服务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江苏师范大学科技园、徐州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淮海智慧产业园、非晶科技企业孵化园、睢宁科技创业产业园、双智双创产业园、贾汪原创型产业园铜山科教集聚区、泉山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科技产业园、新城区检验检测集聚区等现代商贸徐州市中心商圈、徐州雨润农副产品采购中心、徐州物资市场、沛县经济开发区综合市场、丰县电动车城邳州新苏商业中心、云龙中茵南郊商业广场等文化旅游户部山(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潘安湖湿地公园、淮海文博园新沂窑湾古镇旅游风景区、贾汪督公湖风景区、泉山云龙湖环湖休闲中心等健康养老铜山汉王养老集聚区、中茵大健康产业园、吕梁养老服务中心云龙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商务服务新城区商务中心、泉山区2.5产业园沛县总部经济园、鼓楼睿商广场产业园、鼓楼和信广场、鼓楼苏宁广场、泉山三胞广场、泉山蓝湾商务港、徐州高铁国际商务中心等平台经济阿里巴巴(徐州)电子商务园、淮海电子商务产业园、沛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沙集电子商务产业园、新沂市美妆电商园、丰县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邳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升辉现代(电子商务)设计产业中心云龙宣武电商产业园等软件和服务外包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外包基地、徐州软件园鼓楼信息产业园等

第四章  重点领域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精细化发展、新兴服务业规模化和示范化发展,加快构建优势突出、功能强大、深度融合的“333”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第一节  把握产业跨界融合新趋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突出抓好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和科技服务三大重点生产性服务产业,重点培育信息技术服务、工业设计、检验检测服务和节能环保服务等。大力推动制造业服务化,以产业链升级为核心,推动先进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推动生产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变。全面对接省生产性服务业“双百工程”,加快实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升计划,优化集聚区产业链条、推动企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升级引领工程,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模式和管理等方面创新力度,鼓励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

专栏7  “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

行业发展重点2020年发展目标现代物流以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围绕“国家级综合物流枢纽”建设,以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主线,以发展产业供应链物流为重点,不断完善公铁水空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多式联运,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着力打造高效集约的一体化供应链制造业物流体系、便捷畅通的一体化商贸物流体系和绿色惠民的一体化农产品物流体系,形成成本最低、时间最短、效率最高的物流运作网络。成为国家级区域性物流枢纽、“一带一路”核心物流节点城市,全市物流产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物流业增加值超660亿元,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到14%。现代金融完善各类金融组织体系,加大金融平台、工具和产品创新力度,发展区域性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打造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重点发展证券、债券、保险、信贷、担保、众筹、跨境结算、金融租赁、小额贷款、互联网支付等金融服务。金融业成重要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450亿元,年均增长15%。科技服务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专业、综合科技服务,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科技服务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积极实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计划,建设众创空间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超过2.5%,科技进步贡献率高于57%。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信息技术服务以“智慧徐州”建设为引领,加快发展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培育智能化的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发展。积极推进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慧医疗等数字服务体系发展,打造线上现代服务业高地。创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试点,打造成为淮海经济区领先,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信息技术服务高地。工业设计围绕装备制造、交通工具、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开展造型设计、机械设计、电路设计、功能结构设计、包装设计、创意设计等研发服务。重点培育工程机械设计产业集群。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以上。建成全国一流的工程机械设计中心。检验检测加快发展药品、医疗器械、食品安全、工程质量等检验检测服务,加强工程机械装备、矿山安全设备、新能源领域等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新增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产品质检中心和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节能环保服务围绕“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要求,积极发展节能减排投融资、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工程咨询、节能评估等第三方节能环保服务。建成区域性节能环保服务中心。

现代物流。以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围绕“国家级综合物流枢纽”建设,以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主线,以发展产业供应链物流为重点,不断完善公铁水空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全面提升口岸服务功能,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着力打造高效集约的一体化供应链制造业物流体系、便捷畅通的一体化商贸物流体系和绿色惠民的一体化农产品物流体系,形成成本最低、时间最短、效率最高的物流运作网络。重点发展煤炭、矿产品、钢铁、家具、件杂货、机电产品等生产资料物流,以及汽车、电器、食品、药品、农副产品等生活资料物流,着力形成综合型物流、口岸转运型物流、航空物流、专业市场型物流、产业型物流、城镇配送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围绕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物流需求,重点构建以徐州港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双楼港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徐州铁路物流园、北三环物流集聚区等为支撑的工业产业链物流集群;着力培育空港商旅物流园、潘塘商贸物流园、徐州保税物流中心、新沂必康物流园等为支撑的商贸物流集聚区;加快打造以雨润全球农副产品采购中心、维维粮油物流产业园、欢乐买农产品物流中心等为支撑的农副产品物流集群。大力推进国家物流标准化建设,着力推广托盘、周转箱、集装箱等标准化装载单元循环共用,积极开展甩挂运输和托盘共用试点。加快构建以徐州保税物流中心等为重点的“1区4中心3口岸”的保税物流产业体系,打造国际物流分拨配送中心。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级综合物流枢纽、“一带一路”核心物流节点城市、区域性多式联运中心;全市物流产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增加值超66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8.2%以上;社会物流总额年均递增12%左右,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到14%。

专栏8  现代物流发展重点

    转型升级工程。重点推进“4个一批”,即:培育一批示范集聚区和重点基地,重点打造顺堤河多式联运物流园、双楼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等5个超100亿级物流示范集聚区,金驹物流园等10个超50亿级重点物流基地。创建一批品牌物流企业,全市年均新增2家省级重点物流企业、10家国家A级物流企业。招引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年均引入1家以上国际著名物流企业,2家以上国内著名物流企业在我市设立分拨基地。转型一批传统物流企业,鼓励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服务和供应链管理转型,鼓励制造和商贸企业剥离或外包物流服务。

    多式联运工程。加快公铁水空集疏体系建设,以物流园区(基地)为节点,推进路网连园区、进基地,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大力发展“公铁”“铁水”“公水”和“陆空”等物流服务联盟,加快顺堤河港区、双楼港区等平台现代化转运设施建设,建成一批大型货物转运站和集装箱中转站。支持“公铁水”物流大联盟的构建,对接形成智慧物流营运平台。到2020年,实现1000公里以上运输中,公路运输占比年均下降2个百分点。

智慧物流工程。加快实施“互联网+物流”行动计划,以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为核心,连通各类物流信息平台、企业生产作业系统,实现信息互联共享,全面构建物流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实施信息平台推进计划,重点打造智慧物流营运平台、智慧物流交通运输平台等三大智慧物流平台;物流信用平台、物流标准化平台等三大物流基础平台;口岸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多式联运物流平台等三大物流服务平台。

现代金融。完善各类金融组织体系,加大金融平台、工具和产品创新力度,发展区域性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着力提升金融创新对现代产业发展的支持与促进作用。重点发展证券、债券、保险、信贷、担保、众筹、跨境结算、金融租赁、小额贷款、互联网支付等金融服务。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典当行、融资担保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地方融资企业,以及网络借贷、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网络支付、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动持牌金融机构向互联网金融领域拓展。借鉴自贸区金融创新经验,加快建设金融集聚区和基金园区,大力引进和发展多种形式的风投、创投、银行结算、担保、信托、资金管理公司,探索建设母基金,组建融资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开辟更广泛的融资渠道。探索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离岸金融、跨国公司资金集中运营分中心等金融创新试点,加强与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离岸业务金融机构合作,争取在我市建立分中心。加快推进多层次股票市场,积极拓展债券市场,培育引导基金市场,规范发展要素市场,探索发展新兴市场。到2020年,金融业成重要支柱产业,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7%,全市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比重提高到36%左右。

专栏9  现代金融发展重点

    金融集聚区建设工程。重点建设新城区金融集聚区,引导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和融资租赁机构、商业保理公司、股权投资公司等类金融机构以及法律、会计、咨询、评估、征信、担保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加快建设基金园,大力推动淮海农商银行总部建设。积极建设中心商圈金融街区以及鼓楼区金融集聚区。

    地方金融控股平台壮大工程。支持徐州市国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徐州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等地方金融控股平台发展,增强对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市场主体、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等的综合投资能力。

    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全面整合各类金融资源和数据,建立企业债务融资、股权融资需求信息库,构建徐州金融产品和增值服务一体化互联网平台,实现金融业态的线上集聚;加强线下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融资服务,开展企业投融资项目路演,每年举行1-2次金融对接活动,为构建多层次区域性资本市场提供支撑。

    融资租赁发展计划。鼓励驻徐金融机构和有实力的企业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提高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大力发展设备租赁业务,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

科技服务。围绕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服务网络、服务机构和服务示范区建设,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专业、综合科技服务,加快构建“产业+企业+平台+载体+人才+金融+政策”融合发展区域性创新体系,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新的生产力。突破发展技术转移服务业,鼓励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探索新型技术转移合作模式,支持徐州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科技产业园等建设科技服务特色基地。加快建设科技服务中心、孵化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院(博)士工作站等科技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徐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到2020年,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超过2.5%,建设50个以上省级重点实验室,200个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专栏10  科技服务发展重点

    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6+6”先进制造业新体系、“255”新产业集群和重大自主创新项目为主攻方向,重点突破智能技术、传感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安全技术等应用领域技术,着力提升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物联网等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到2020年,建成开放式、网络化、集聚型、高效率的科技创新网络,形成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

    科技企业培育发展行动计划(2312工程)。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建升格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壮大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和龙头带动性强的大型企业集团,打造一批创新型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2020年,世界级创新型企业达到3家,创新型领军企业50家以上,科技“小巨人”企业200家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00家以上。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计划。引导科技服务向规模集团化、服务专业化、功能体系化方向发展,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建立一批产学研合作组织、技术创新联盟、战略联盟、研发集团。

    科技金融发展计划。引导科技银行、保险、担保、创投、风投、私募基金等各类科技金融载体密切合作,建立健全适应创新链需求,以“首投”、“首贷”为重点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积极吸引境外创投机构在我市设立创投基金,发挥创业投资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扶持作用。

    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工程。围绕集聚高端产业、高端人才、高新技术,做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高新区等高水平创新园区,建设用好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创新机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特色化创新平台,拓展开放式众创空间,进一步增强各类创新载体功能,形成应用型、梯次式、配套好的创新平台群,努力集聚一流的创新要素。

信息技术服务。以“智慧徐州”建设为引领,落实“徐州市信息化建设行动方案”,推进信息技术与徐州“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建设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以徐州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等为示范,培育智能化的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发展,着力推动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工业互联网以及智能汽车、工业机器人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建设工业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以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数字服务体系发展,打造线上现代服务业高地。到2020年,创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成淮海经济区领先、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信息技术服务高地。

专栏11  信息技术服务发展重点

    物联网应用示范先行区建设工程。以“感知矿山”为核心,以徐州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为基地,集成中国矿业大学在采矿、地下工程等多个领域的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物联网在数字矿山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围绕徐州矿务集团煤矿试点建设矿山安全物联网示范工程,着力突破智能传感器、射频识别、智能传输、智能信息处理等核心技术,打造全国领先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先行区。

    大数据服务产业培育计划。加快徐州“城市云”平台建设和大数据中心建设,逐步构建政务云、社会云、电子商务云和高性能计算云四大基础服务平台。重点推进淮海智慧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等大数据推广应用项目。

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创建计划。围绕开发智能信息产品、培育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引导信息消费体验等内容开展试点示范,加快实施信息惠民融合服务平台、新媒体应用示范工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徐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工程等12项特色试点项目,着力增加信息产品供给、丰富信息消费内容、培育新型信息消费业态,推动信息消费引领消费经济发展。

工业设计。优化提升工业设计服务供给能力,以服务制造业、设计产业化为基本导向,围绕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目标,发展工业设计新概念、新模式,构建工业设计创新体系。围绕装备制造、交通工具、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开展造型设计、机械设计、电路设计、功能结构设计、包装设计、创意设计等研发服务,着力提升工业设计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壮大工业设计产业规模,将工业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徐州制造”向“徐州智造”跨越式发展。“十三五”期间,力争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以上。

专栏12  工业设计发展重点

    积极培育工程机械设计产业集群。依托徐工集团重点实验室等工程机械研发平台优势,着力提高市场调研、技术转化、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包装设计等重点环节设计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建成全国一流的工程机械设计中心。

    引进培育专业化、开放型的工业设计企业。积极引进培育专业化、开放型工业设计企业,推动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促进企业培育品牌、提升产品、提高价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设计中心,大力发展专业化设计及相关定制、加工服务。

    加强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训。充分利用中国矿业大学及职教院校等高校资源,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工业设计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积极建设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培育一批面向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等产业的工业设计高层次人才。

检验检测服务。充分利用良好的检验检测技术力量,大力提升检验检测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扩大检验检测范围。加强计量、检测技术、检测装备研发等基础能力建设,着力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观测、分析、测试、检验、标准、认证等服务。加快发展药品、医疗器械、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工程质量、防雷减灾、环境质量等检验检测以及进出口检验检疫服务。建设徐州检验检测和认证产业园。加强工程机械装备、矿山安全设备、新能源领域等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开拓电子商务等服务认证领域,积极发展在线检测。基本建成适应淮海经济区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高地。“十三五”期间,力争新增一批国家级、省级检验检测中心和国内外知名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专栏13  检验检测服务发展重点

    提升检测检验服务水平。支持徐州市质量检测中心、徐州建设工程检测中心等检验检测机构发展。推进建立食品安全检测、工程机械装备检测、新能源装备检测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徐州淮海双创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等进一步整合资源服务创新创业。

    加快建设徐州检验检测和认证产业园。依托省安科院徐州分院、省特检院徐州分院、徐州工程学院、市质监局检测中心等科研院所的国家级和省级技术检测服务平台技术力量,培育2-3个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知名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品牌,引进3-5家国内外知名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成功创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建成国内一流的检验检测认证基地和创新中心。

节能环保服务。按照“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要求,积极引导生产性企业推进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投融资、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工程咨询、节能评估等第三方节能环保服务。规范引导建材、冶金、化工、能源企业协同开展城市及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建立交易市场。积极发展生态效率评价服务、绿色产品认证评估服务、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服务、清洁生产审核等专业化环保服务。鼓励结合改善环境质量和治理污染的需要,发展系统设计、成套设备、工程施工、调试运行和维护管理等环保服务总承包。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继续开展省级以上开发区生态园区创建工作。加快发展面向居民生活的节能改造服务、节能咨询服务以及居家环保服务。到2020年,建成区域性节能环保服务中心。

专栏14  节能环保服务发展重点

    推进节能环保服务平台建设工程。打造公益性节能服务平台,提供公益性节能咨询服务。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废弃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积极发展再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建立再制造旧件回收、产品营销、溯源等信息化管理系统。

    实施节能环保服务模式创新计划。鼓励重点用能单位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积极探索节能量市场化交易。探索排污权抵押融资模式,拓展节能环保设施融资、租赁业务。

第二节  适应居民消费升级新要求,推动生活性服务业

向高品质和精细化转变

以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性服务需求为主线,大力倡导崇尚绿色环保、讲求质量品质、注重文化内涵的生活消费理念,推动生活消费方式由生存型、传统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以徐州现代商圈等建设为引领,深入挖掘潜能、注重填补空缺,积极培育生活性服务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提升现代商贸、文化产业、休闲旅游、房地产业、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内涵品质和便利化程度,重点培育教育培训服务,提升精细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质量和效益。

专栏15  “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生活性服务业

行业发展重点2020年发展目标现代商贸推进徐州现代商圈建设,深化商贸流通领域改革,提升商贸业现代化水平,以满足各类消费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提升城市商贸业发展的空间结构、业态结构,加快培育与引进一批服务功能齐全、辐射能力强的大型商贸集团,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现代商贸发展新格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8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打造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品质消费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文化产业着力抓好广告会展、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博展销、影视动漫、创意设计等文化行业的发展。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加快培育数字内容、虚拟娱乐、创意设计、手游、新媒体等文化新业态。实现增加值400亿元,年均增长12%。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文化产业高地。休闲旅游着力打造“汉文化旅游、山水生态旅游、商务休闲旅游和军事文化旅游”四大品牌,大力提升文化体验、山水风光、宗教朝觐、乡村休闲、主题娱乐等旅游功能,积极培育“商务旅游、营地旅游、养生旅游、文创旅游、低空旅游”等新业态。实现千亿元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区域旅游目的地。房地产业加快化解房地产库存,防范市场风险。重点发展商品住宅开发和建设、房屋租赁、房地产中介服务和物业管理服务。全面实施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统筹建设,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3%,居民住房水平达到市小康社会指标。健康养老围绕“健康徐州”建设,着力发展康复护理、中医医疗保健、健康体检、咨询管理、体质测定、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旅游、健康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融合发展,规模适度、功能完善、服务优良、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区域性医疗中心、健康服务中心。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0张以上,社会力量占比55%以上。教育培训服务为城市居民提供人文艺术、科学技术、幼儿教育、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知识培训等教育培训服务。50%以上的社区教育机构达到高水平、示范性建设标准。

现代商贸。充分发挥商贸业的区域辐射、时尚引领和便民服务等功能,围绕构建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大力推进徐州现代商圈建设,提升商贸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区域品质消费中心、商品集散中心、服务增值中心和商贸创新中心。以满足各类消费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提升城市商贸业发展的空间结构、业态结构,提升现代商贸服务品质和精细化程度,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化程度。强力推进“互联网+商贸流通”行动计划,加速商贸物流、批发市场、商业零售、农产品流通骨干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商贸流通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加快培育与引进一批服务功能齐全、辐射能力强的大型商贸集团,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现代商贸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8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培育形成年交易额超100亿元的批发交易市场3家以上,推动5家以上交易额超20亿元的批发交易市场电商平台化转型。

专栏16  现代商贸发展重点

现代商圈建设工程。深入实施《徐州现代商圈建设布局规划》,推进徐州城区中心商圈、东部商圈、西部商圈、南部商圈和新城区商圈建设,支持苏宁广场、和信广场等新建商贸功能区完善综合服务功能,鼓励高端商业、品牌店、特许经营、进口商品直销等业态发展。积极完善集连锁超市、便利店、大众餐饮、农贸市场等于一体的社区商业网点布局,提供“一站式便利购物”服务。

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工程。积极运用“互联网+”改造提升专业市场,重点围绕建材、五金、农副产品、汽车等专业市场,着力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等新商业模式和新技术应用。支持徐州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徐州八里家居市场等五大交易集散中心完善服务功能,建设具有物流集散、批发交易、信息发布、电子商务等综合功能的现货与电子交易相结合、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现代产品交易市场。

文化产业。依托徐州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以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列入国家重点培育的接续替代产业集群为契机,围绕“文化徐州”品牌塑造,着力抓好广告会展、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博展销、影视动漫、创意设计等文化行业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聚合、跨界融合、组织优化等多元作用,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加快培育数字内容、虚拟娱乐、创意设计、手游、新媒体等文化新业态。实施“文化+”计划,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创意等深度融合,丰富文化业态、产品和服务。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创意街区、文博展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做大做强骨干文化企业,加快发展小微文化企业,培育扶持文化创客,推动文化领域创业创新。积极推进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发展文化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交易平台,规范文化资产、艺术品和文物交易。着力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文化产业高地。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年均增长12%,占GDP的比重提高至5%,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

专栏17  文化产业发展重点

文化产业园区提升工程。重点建设淮海文博园、龟山民博文化园、沙集家居创意设计产业园等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打造全市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孵化器、文化企业快速成长的助推器和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载体平台。到2020年,培育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1-2家左右,省级文化重点示范园区2-3家左右。

文化龙头企业提升工程。支持文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积极鼓励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充分释放各类文化市场主体活力,鼓励企业跨区域、跨行业兼并重组,形成文化产业航母。

文化品牌塑造工程。加快推进“两汉徐州”、“创意徐州”、“书画徐州”、“文博徐州”等文化品牌建设,整合塑造“文化徐州”整体形象,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文化产业品牌体系。

休闲旅游。立足区域特色,深挖文脉、地脉、史脉,着力打造“汉文化旅游、山水生态旅游、商务休闲旅游和军事文化旅游”四大品牌。大力提升文化体验、山水风光、宗教朝觐、乡村休闲、主题娱乐等旅游功能。积极培育“商务旅游、营地旅游、养生旅游、文创旅游、低空旅游”等旅游新业态。着力优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加快“畅游徐州”体系建设;构建独具徐州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徐州旅游升级版”。推动旅游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淮海商务休闲旅游经济圈”的休闲旅游中心和“汉风休闲会都”,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城市。到2020年,旅游业实现千亿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

专栏18  休闲旅游发展重点

推动旅游景区建设。着力推动微山湖、吕梁山、徐州乐园三期等旅游项目建设,推进贾汪区旅游业快速发展,加快新沂旅游产业经济(实验)园区等建设步伐。支持汉文化旅游景区创建精品景区,贾汪督公湖等景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积极提升一批4A级旅游风景区。

推动餐饮住宿特色化发展。积极引导餐饮企业向特色餐饮街区集聚,支持特色餐饮街区提档升级,打造徐州餐饮特色品牌。不断优化旅游住宿结构与布局,提升住宿业整体品质,大力发展休闲度假酒店,积极发展经济型酒店、特色民宿、农家客栈,适度发展商务酒店;鼓励企业创新住宿服务方式,针对不同群体推出定制式服务。

推动“智慧旅游”目的地建设。积极推动智慧旅游基础支撑平台、智慧旅游公众服务体系、智慧旅游宣传推广、徐州市智慧旅游指挥运营中心四大平台建设。加快建设覆盖徐州主城区的智慧旅游信息数据库、徐州旅游信息网、徐州旅游外文网、触摸屏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移动端应用、中央管理平台等功能模块。力争重点景区游客中心、重点旅游区域无线网络覆盖率100%,国家4A级以上景区均达到智慧景区标准。

房地产业。坚持以居民的有效需求为导向,稳定发展房地产业,搞活流通、盘活存量、激发增量,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管理和监测监管,着力化解房地产库存,防范市场风险。重点发展商品住宅开发和建设、房屋租赁、房地产中介服务和物业管理服务。全面实施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统筹建设,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保持房地产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稳步推进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货币化安置。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推进物业管理标准化,打造生态优美、舒适便捷的人居环境。到2020年,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3%,力争居民住房水平达到小康社会指标。

专栏19  房地产业发展重点

积极降低房地产供需比。制定购房优惠政策,支持新市民进城落户购房,降低购房成本和门槛,减轻交易环节税负,推进住房公积金扩面工作,推广房地产营改增试点,基本实现房地产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推动房产业多元化发展。以现代服务业需求为基础,结合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和业态规划,鼓励推进健康养老、文化旅游、娱乐地产、办公服务、工业、现代农业地产等开发,统筹配置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供应量,提升楼宇总体形象和品质。

健康养老。以“健康徐州”建设为目标,依托优势医疗资源,加快提升全民健康水平,逐步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业态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强疾病控制和预防,着力发展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健康体检、咨询管理、体质测定、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积极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扩大家庭服务业规模,加快实施“徐州家庭服务网”等公益性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培训县区全覆盖。加快实施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工程,大力发展第三方医疗健康服务和信息服务,积极发展健康保险;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重点,完善服务设施,加强服务规范,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水平。重点发展基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服务、紧急救援、临终关怀等领域养老服务。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融合发展,规模适度、功能完善、服务优良、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加强合作,发展社区健康养老,鼓励养老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打造技术领先、设施先进、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区域性医疗中心、淮海经济区健康养老服务中心。到2020年,建成一批省、市级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培育交易额50亿元以上健康产品交易市场2个以上。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40张,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占比达到70%。

专栏20  健康养老发展重点

医疗服务品质工程。优化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加强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支持市一院迁建、市中医院改扩建和北区股份制医院建设等项目建设,全面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新一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提档升级工程。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探索面向家庭居民的签约服务。

体育健身与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工程。实施“快乐工作、舞动乡村、幸福社区、阳光校园、武乡徐州”健身计划。重点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经营、体育培训、体育中介等体育服务,大力繁荣体育健身市场。

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大力推动健康服务业规模发展、集聚发展、创新发展,推动高新区健康产业园、淮海医疗器械城、新沂新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基地等产业化发展。

居家养老服务工程。加快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城市社区小型托老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失能老人照护中心、“虚拟养老院”、老年助餐点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市、县(市、区)、街道(乡镇)互通互联的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发展信息化养老平台,支持企业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整合养老服务资源,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多样化定制服务。

专业养老机构建设工程。支持社会资本举办规模化、连锁化养老机构,培育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个性化的健康体验、医疗、养老一体化服务,争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

医养融合发展工程。推动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引导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鼓励综合医院、基层卫生院开设养老服务床位,规划建设和改造一批健康养老和医养结合载体,构建养老、医护、康复、临终关怀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

教育培训服务。以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生活质量为核心,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总目标,加快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发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服务。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按照高起点、高水平建设要求,继续推动8大传统品牌专业建设,提升5大优势和特色专业,重点扶持13个我市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特需专业建设。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着力为城市居民提供人文艺术、科学技术、幼儿教育、养老保健、生活休闲、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知识培训等教育培训服务,打造适应当地居民需求的特色培训项目。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基础能力建设,深入推进教育培训机构标准化建设,推动教育培训集约发展、内涵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打造成为淮海经济区的教育培训中心。到2020年,50%以上的社区教育机构达到高水平、示范性建设标准,城市社区登记在册的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率分别达80%和60%,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率达40%。

专栏21  教育培训服务发展重点

职业教育统筹提升计划。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引导职业院校领办申办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新专业、特色专业。统筹城乡职教协调发展,推进职业院校结对帮扶,促进县域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提档升级。加快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十三五”时期,全市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核心指标达到省现代化职业学校建设标准。

学习型社区建设计划。加快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建设,以开放大学为龙头,以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和居民学校为骨干,建立一批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示范性培训基地,加快构建社区教育网络体系。

特殊人群教育培训计划。加强弱势群体职业技能培训,为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提供免费基本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实施老年教育计划,整合开放高等院校、老年大学、社区教育中心、社会培训机构等教育资源,不断丰富老年教育内容和形式。

第三节  抢抓“互联网+”发展新机遇,推动新兴服务业

规模化和示范化发展

实行“互联网+”和“+互联网”并举,加快培育引进服务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传统服务业依托互联网技术提档升级、转型发展。突出抓好商务服务、平台经济、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积极培育人力资源服务,促进成长型企业做大做强。

专栏22  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新兴服务业

行业发展重点2020年发展目标商务服务以中央商务区、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和2.5产业等为抓手,大力发展法律服务、评估检测、会计审计、广告咨询等商务服务,加快发展战略规划、营销策划、市场调查、管理咨询等咨询服务。商务服务应税收入年均增长15%;实现增加值240亿元以上。淮海经济区商务服务最好、商务成本最低、商务环境最优的城市。平台经济加快建设综合类、商品销售类、消费服务类和跨境贸易类电商平台,鼓励发展行业类、专业交易类、大宗产品类等专业性平台,着力培育网上商圈、区域性服务、名优特产品销售类特色化平台。加快各区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互联网产业园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平台经济应用示范企业。互联网平台经济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25%。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比重超过80%。创建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软件和服务外包积极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大力培育在岸服务外包市场。加快壮大软件产业,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外包、知识流程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推进政府和企业购买专业服务,实施服务业外包集聚区发展计划。软件业年收入超300亿元,服务外包执行额达到6亿美元以上。创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人力资源服务发展人力资源招聘、职业指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人力资源培训、劳务派遣等专业服务,培育人才测评、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咨询等新业态。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贡献率超过70%,在人才贡献率所占比重超过30%。

商务服务。以中央商务区、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和2.5产业等为抓手,积极推动商务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大力发展法律服务、评估检测、会计审计、广告咨询等商务服务,加快发展战略规划、营销策划、市场调查、管理咨询等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的咨询服务,着力发展融资、担保、产权交易、技术交易、劳务和人才中介等中介服务,培育发展资产评估、勘察设计、工程咨询等专业咨询服务。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培育一批特色主题楼宇,提升徐州楼宇经济招商管理平台服务水平,加快企业总部向商务楼宇集聚。加快发展会展经济,重点发展国际化、专业化、贸易型为主的会展服务,培育中国(徐州)国际工程机械交易会、徐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会展业知名品牌。建设成为淮海经济区商务服务最好、商务成本最低、商务环境最优的宜商城市。力争“十三五”期间商务服务应税收入年均增长15%,到2020年,增加值超240亿元。

专栏23  商务服务发展重点

推进商务服务载体建设。加快中心商圈CBD、高铁生态商务区、新城区商务中心等重点载体建设,引进境内外知名专业服务机构,培育一批大型商务服务企业和行业龙头,打造一批定位准确、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专业商务楼宇和总部经济园区。

发展商务会展业。提升“中国(徐州)国际工程机械交易会”、中国(徐州)文博会等具有我市特色的会展品牌效应,稳妥推进汉文化国际旅游节等综合性展会、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优化房产交易会、汽车展等会展活动,加快探索培育消费电子、文化创意等贴合居民生活实际需求的展会活动。积极发展国际化、专业化、贸易型为主的会展业。

平台经济。加快推进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引导小微企业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培育和引进一批知名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引导和支持生产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强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专业化生产制造能力,发展网络定制产品。促进大宗原材料网上交易、工业产品网上定制、上下游关联企业业务协同发展,创新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平台经济作为新产业形式和新服务模式的交易媒介、信息服务、产业组织和利益协调等功能,加快建设一批综合类、商品销售类、消费服务类和跨境贸易类电商平台,鼓励发展行业类、专业交易类、大宗产品类等专业性平台,着力培育网上商圈、区域性服务、名优特产品销售类特色化平台。加快各区县(市)电子商务产业园、互联网产业园建设,引进甲骨文、华为、中兴、大唐电信等ICT企业平台,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或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强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统计监测和标准体系建设,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十三五”期间,互联网平台经济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25%。到2020年,实现电子商务对相关产业的深度渗透,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比重超过80%,打造1个以上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5个以上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成“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专栏24  平台经济发展重点

实施平台经济示范工程。加快培育一批平台经济应用示范企业,重点在工程机械、新能源、农副产品、商贸流通等优势领域,打造集产品研发、生产、营销、配送、售后服务、支付、融资等于一体的全流程综合性网络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发展,业务跨界融合。

创建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依托电子口岸“一仓四平台”建设,加快建设跨境电商进口直销产业园、保税中心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园区,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子商务领军企业,通过“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综合园区”协同建设,健全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到2020年,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20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量20%以上。

软件和服务外包。把握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新趋势,加快壮大软件产业,优化服务外包产业结构,积极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大力培育在岸服务外包市场,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经济国际化水平。重点发展服务于农业生产、商贸物流、城市管理、电子商务以及教育、卫生、交通、金融等领域信息化的行业应用软件,开发面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嵌入式应用软件,推动数据与应用、软件与业务的高效集成。积极适应生产性服务业社会化、专业化发展要求,整合资源发展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突出核心业务、优化生产流程、创新组织结构、提高质量效率。重点发展软件开发外包、研发设计外包等信息技术外包(ITO),加快发展金融、新能源、工业设计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知识流程外包(KPO),积极培育财务流程等领域的业务流程外包(BPO)。加大对软件开发、云计算、数据处理、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生物医药研发、新能源技术研发等领域服务外包领军企业培育引进力度,支持企业开拓市场、资质认证等,打造一批具有我市特色的国际服务外包品牌,争取创建国家和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到2020年,软件业年收入超300亿元;服务外包执行额达到8亿美元以上,总量继续保持苏北领先,进入全省中等规模行列。

专栏25  软件和服务外包发展重点

推进政府和企业购买专业服务。推进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购买专业化服务,加强管理创新。鼓励企业购买专业化服务,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包括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生产规划、生产制造和售后服务在内的全过程管理。

加快服务外包集聚区建设。推进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软件园等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提档升级,支持服务外包集聚区接发包平台、公共技术支持平台、云计算平台数据库建设,加快推进徐州软件园“一中心八平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到2018年,两园区新增服务外包注册企业200家以上。

人力资源服务。充分利用我市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科教高地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招聘、职业指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人力资源培训、劳务派遣等面向用人单位管理开发人力资源和劳动者就业的专业服务,积极培育人才测评、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咨询、信息软件服务等新业态。以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为重点,推进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大力开发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需求的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产品。营造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社会环境,建成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的现代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构筑区域性人力资源服务业高地。到2020年,力争人力资源服务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贡献率超过70%,在人才贡献率所占比重超过30%,成为人才开发配置和社会充分就业的主渠道。

专栏26  人力资源服务发展重点

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工程。统筹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各种培训资源,强化生产性服务业所需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开发培训。

实施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培育计划。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内竞争力的综合型、专业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着力打造一批全国化、区域化、专业化的服务品牌。加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服务产品、服务行为、服务程序等标准的制定、实施与推广进程。鼓励人力资源服务街区、基地等集聚区建设。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服务业集聚区内建设专业化人才培养等公共服务平台。


第五章  重点任务

着力实施服务业扩容提质、融合创新、对外开放、集聚协同、质量品牌建设、重点领域改革六大任务,为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提供更为强劲的发展支撑。

第一节  加快推动服务业扩容提质

以构建和拓展服务产业链、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培育为重点,着力推动服务业规模扩张和质态提升。

加快构建和拓展服务产业链。围绕打造“333”现代服务业体系,全面对接“6+6”现代制造业体系,以制造业服务化为导向,重点面向装备制造业、食品、能源、化工、冶金等优势产业领域,加快“建链补链强链”,全面拓展研发设计、原料采购、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市场营销、销售、融资租赁、检验检测、维修、品牌服务、售后服务等于一体服务链。

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企业。围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现代商贸等领域和行业,重点培育100个现代服务业企业,力争引进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国内知名的服务业龙头企业30家以上。

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动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程、智慧徐州建设工程、双向开放平台建设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重点实施江苏淮海科技园、徐州科技创新谷、双楼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阿里巴巴(徐州)电子商务园等一批产业联动性强、知名度高、行业影响力大的服务业项目。“十三五”期间,力争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超1万亿元,重点建设200个以上服务业大项目。

专栏27   “十三五”服务业规划重大项目

类别产业数量(项)总投资(亿元)“十三五”投资(亿元)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30830620现代金融2020090科技服务30220170生活性服务业商贸文化旅游40800680房地产业10300220健康养老10240160新兴服务业商务服务10320260平台经济20350280软件和服务外包20180130其他80490320

第二节  大力推进融合创新发展

以“互联网+”引领服务业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等创新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构建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积极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推进国家级综合信息枢纽城市建设。加快创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试点,重点实施光网徐州、无线徐州、三网融合、信息安全四大工程,建设国际邮件互换中心(局),大力推进城乡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提升网络保障能力和宽带网络应用水平。到2020年,全面建成“高速、移动、泛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城区和农村互联网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1000M和100M,4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线上现代服务业高地的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科技、商贸、物流、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融合发展。以鼓楼区淮海智慧产业园为基地,着力建设大数据存储中心、服务器生产基地,加快开展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推动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智慧中心商圈、中关村信息谷智慧园区、智慧彭城游、矿山物联网等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大力拓展基于互联网的分享经济新领域,支持快递、家政服务、教育培训、租赁、广告创意、医疗卫生、旅游文化等领域分享经济发展。

推动开发园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打造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徐州保税物流园、北三环物流带等综合性物流园区,拓展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外包基地等服务外包示范区业务范围,更好地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开展产城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商贸物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融资租赁、信息服务和人力资源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注重产业、配套服务与居住功能的逐步融合和相互促进,解决开发区“有产无城”局面。引导开发园区围绕价值链打造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建设清华启迪科技园等创新型园区,打造江苏师大文化科技园等高校科技创新园,为全市服务业创新发展增添新动力。加快建设合作共建园区、“公铁水空”于一体的综合口岸体系和商品销售平台,努力开创双向开放新格局。到2020年,开发园区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较2015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力争建成省级以上通关服务和物流平台10个,其中国家级4个。

推动大众创新创业。坚持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有机结合,全力构建众创、众包、众筹、众扶“四众”平台,形成众创空间在各板块、各园区的全覆盖。支持创新工场、创客空间、创客咖啡、社会实验室、智慧小企业创业基地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着力提升太阳谷创客空间、贾汪众创空间产业园等项目发展水平。鼓励行业领军企业,高校院所和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新型孵化载体。推动县(市)充分利用老旧厂房、闲置房屋、商业设施等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提升,建设众创空间。以省级以上科技园为依托,建设完善一站式服务平台,集研发设计、融资担保、知识产权等功能于一体的创业服务机构,打造一批众创集聚区和示范区。

第三节  着力提升双向开放水平

继续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双向开放水平,大力推动十大开放型经济平台建设,加快构建沿东陇海经济带双向开放综合试验区,打造成为江苏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区和引领区。

提升服务业双向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加强与国际服务业的交流与合作,构建适应双向开放发展的服务新体系。提升“引进来”水平,突出招大引强,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和优势资源,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领军企业,加快招引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实现更高水平引进来;扩大医疗、教育、电子商务等领域对外开放,提高外商投资便利化程度,提高承接高层次国际服务业能力;深化“走出去”新合作,拓展合作领域,优化合作模式,做到功能互动、政策共享,加快融入苏港、苏澳、苏台、苏新、苏韩服务业合作;鼓励资本跨境投资并购,引导徐工集团、协鑫光伏、维维集团等“走出去”龙头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和营销网络,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分工。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巩固扩大旅游、物流等传统服务贸易,推进文化艺术、广播影视、中医药等新兴服务出口,重点培育通信、金融、传媒、咨询等生产性服务贸易。规划建设服务贸易功能区,复制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建设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服务贸易模式创新。

推动十大开放型经济平台建设。按照“完善功能、补强短板,整合资源、拓展领域,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集中力量、集聚要素、集成政策,积极推动新建电子口岸、陆路开放口岸、航空口岸、综合保税区(徐州保税物流中心)暨内河开放口岸、新沂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口岸建设,积极申创国际邮件互换中心(局)、创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争创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级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全力推进开放平台建设发展,构建“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全方位、立体化双向开放平台体系。

第四节  加快推动集聚协调发展

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持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空间组织,加快形成集约高效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推进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引领。以构建完整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为目标,围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平台经济、软件和服务外包等重点领域,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和集聚发展,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功能,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形成一批主导产业鲜明、集聚协作紧密、要素生产率高的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建立健全服务业集聚区统计制度、推进机制和管理体系,探索“一区一策”管理模式,鼓励先行先试。加快产业园区公共平台建设,搭建信息、统计、电子商务、科技研发、服务外包跟踪、金融服务、创业孵化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与淮海经济区各城市之间的区域协同创新,依托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市长联席会议制度,探索跨省际服务业区域合作协调和省级会商机制,完善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科教研发、金融商务、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经济一体化平台,建立区域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等各类要素市场。强化与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上海自贸区、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深入对接,深化与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交流合作。发挥我市国家物流中心枢纽作用,构建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实现物流互通。加强与黄河故道沿线地区交流合作,完善黄河故道沿线地区交流机制。推动徐连协同创新,依托中哈(连云港)物流中转基地和上海合作组织基地建设,强化与连云港共建公用开放基地和平台建设。对接中原城市群,加快深化徐铜挂钩扶贫协作、援疆、开发区共建合作。不断探索市域各板块跨行政区协同创新。中心商圈各板块立足自身优势,探索跨区域产业发展协调机制,打造融合互补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第五节  切实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以服务品牌培育和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服务业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加强服务品牌培育。依托服务业传统服务品牌的比较优势,结合服务业发展的创新需求与新标准,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提升与消费结构升级为基础的服务品牌产生机制。实施商标和名牌战略,鼓励引导服务业企业申请国家、省、市著名商标和知名品牌,积极推动服务品牌创建,提升徐州品牌含金量;重点支持发展势头好、市场前景广的服务业企业实施品牌创新、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着力提升彭城壹号、华荧传媒等地方特色服务业品牌,促进“老字号”品牌焕发新生机,培育壮大“新字号”,加快形成一批区域性乃至全国性服务企业品牌和专业服务品牌。

推动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依托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着力推进服务业企业质量提升和标准化建设,突出抓好商贸、物流、科技、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和新型业态服务标准的制(修)订、实施与推广,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着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服务业标准化管理模式,在服务质量、服务程序、市场运作等方面实施标准化管理。支持企业组建重点领域标准推进联盟,建设标准创新研究基地,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加快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建设,建立商贸流通服务标准体系,着力推进流通技术、管理和服务等通用基础标准制修订,加快制定适应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的现代物流服务标准,推进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物流企业的标准化建设,提升我市商贸流通业竞争力。

第六节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以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总引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服务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动能。加快推动商品房去库存,综合运用税收、财政、金融等手段,实施精准去库存、联动去库存和转型去库存,引导企业调减商业、办公类用房投资,鼓励支持企业扩大新兴产业、文化、养老、旅游等功能性地产和复合地产投资;“十三五”末全市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基本建立,市场供求关系基本平衡,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保持在合理区间,非住宅类商品房库存有效化解。积极推进去杠杆,支持服务业企业利用多层次市场发展融资、创新发展投贷结合业务,落实差别化金融政策,大力发展金融租赁业务,合理控制企业负债水平,为打造区域金融服务中心提供支撑。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以落实“营改增”试点等普惠性和结构性减税政策为抓手,将试点范围扩展至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建立和完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进土地供应制度改革,充分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扎实推进服务业载体平台补短板专项工程,加快科技园、物流园等重点集聚区建设,持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持续性。

加快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中小城市综合改革等国家试点,沛县供销社综合改革、睢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省级试点,探索引领服务业发展的新路径。加快创建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双向开放”改革试验区,加强优势产能、对外工程、现代物流等重点领域的国际产能合作。对接上海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全面落实国务院提出的投资管理、贸易便利、金融改革、服务业开放及监管等在全国示范推广的改革事项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广的改革事项,力争创建国家级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云龙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成果,适时开展市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向更高层级、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

第六章  保障措施

强化市场环境、要素保障、组织实施等保障措施,确保“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第一节  完善市场环境

不断完善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放开市场准入,全面系统地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服务业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建设,在公共服务、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大力完善服务业市场监管体系,提高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服务业市场秩序。建立健全服务业现代企业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创新,逐步提高服务业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程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诚信徐州建设为目标、以信用服务行业为支撑,示范推广全过程信用管理模式,将服务业诚信建设纳入“三库一网一平台”征信系统,健全完善行政、市场、社会综合性信用奖惩机制。

放开市场准入。深入落实国家市场准入制度,系统清理本市服务业现行规章、政策和标准规范,消除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健全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资本为纽带,创新运作方式,鼓励服务业民营企业参与交通、能源、市政、环境污染治理、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与运营,加快推动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合格供应商制度,组建现代服务业企业集团。加强反垄断执法,制定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自然垄断、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

第二节  强化要素保障

围绕服务业重点任务,强化人力、财税、土地等政策支撑,有力保障各项发展目标的贯彻落实。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大力实施“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开发工程”,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强化“彭城英才”品牌塑造和人才典型宣传。鼓励创新型人才发展,实施人才奖、人才投、人才贷等与贡献相匹配的人才激励制度,每年开展现代服务业创新创业人才评比活动。对于引进的国内外高端人才在人才落户、住房安排、社会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安置、重大科技项目承担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完善服务业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强化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开发培训,加大对服务业一线技能员工的培训力度。支持公共服务机构探索实行灵活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收入分配机制。

强化财税政策支持。深入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落实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符合市产业发展基金使用范围的服务业关键环节和新兴领域予以重点支持,加大重大服务业公用设施项目、集聚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扶持力度。健全政府采购政策体系,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逐步将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公益服务、技术服务、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创新土地利用政策。切实提高土地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益,创新建设用地供给方式,更好满足服务业项目用地需求。进一步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加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用地供应量,上级下达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原则上20%以上用于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列入省、市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的服务业项目给予优先用地保障。推动产城融合,适度增加商品零售、住宿餐饮、商务金融等建设用地供应,推动相关区域从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加快产业升级,对文化创意、科技研发、健康养老、众创空间、“互联网+”等新业态中小企业实行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方式供地政策,加快实施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用地政策,重点保障新兴服务业、科研机构及科技企业孵化机构发展用地。引导要素整合,通过联合、兼并、收购、改制、重组等方式,有效整合资本、劳动力、技术、土地等资源要素。发挥市场作用,实施“退二进三”。积极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存量,重点保障农村养老、文化及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用地,合理规划现代农业设施建设用地。

第三节  抓好组织实施

以服务业推进机制、绩效考评制度、规划动态评估体系建设为重点,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建立健全推进机制。按“谁主管、谁负责、谁推进”原则,既明确分工、又协作配合,既分级负责、又统筹推进,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纵横联动的分类推进机制。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切实发挥组织、协调、监督、考评等职能,统筹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建立健全市级部门和县(市)区政府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机构,明确分工、细化任务、狠抓落实。

完善服务业绩效考评制度。不断健全服务业统计体系,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提高服务业统计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及时性。将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总部经济、现代物流、楼宇经济、企业主辅分离以及服务业重大项目、集聚区建设、招商引资等相关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各部门的考核内容。健全监督监察机制,对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督导监察,确保重点领域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等落到实处。

建立“十三五”服务业规划动态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发展规划前期评估、中期评估和后期评估相衔接,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配套,政府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规划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