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发展规划

来源: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淮北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7-19 浏览量:16

濉溪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淮北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2年7月18日        


淮北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体育广电

新闻出版发展规划

 

为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水平均衡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依据《安徽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安徽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淮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十三五”时期发展回顾

 

“十三五”期间,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文化建设、旅游产业、体育服务、广电发展、新闻出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文化旅游体育广电新闻出版产业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

 

第一节  文化建设普惠繁荣

 

文艺创作精品迭出。全市涌现现代戏剧、美术、书法等众多知名文艺精品,古装小戏《倔知县》、美术作品《归鹚》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乡音》入选第二届“邮驿路 运河情”全国美术作品展;书法作品《醉翁亭记》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第十二届国家艺术节美术摄影优秀作品展,成为全省入选的三件作品之一;市书画院特聘画家李松霞以临涣茶馆为题材的连环画作品入选全国第十三届美术作品展览。

文化产业企业不断壮大。截止2020年底,全市共有新闻报刊出版单位8家、印刷企业233家、书报刊发行单位135家、广播电视台2家、有线电视传输网络2家、数字影院11家、银幕76块、歌舞娱乐与电子游艺220家、网吧233家。莱博特相框制造有限公司连续3年入选全省民营文化企业百强,与相山之声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入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文化挖掘成效显现。渠沟遗址碧桂园古墓葬、烈山宋金瓷窑址、明清酿酒作坊遗址等考古发掘工作靓点频出。出台《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保护修缮方案,实施文物修缮展示工程,进一步夯实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其中,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效明显,相关保护、展示提升工程等项目进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建设项目库。

文化惠民工程逐步落实。推动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市级图书馆、文化馆为国家一级馆,上等级率达100%,试点建成省级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个。相继组织举办全市音乐、舞蹈大赛,推出全市文化惠民消费季。加强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辅导基层文化骨干、文艺爱好者近万人,组织打磨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促进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重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定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保护规划,积极争取中央、省级保护资金,分步实施传承、保护与利用工作。

 

第二节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文旅品牌项目建设成果突出。着力打造汉文化、运河文化、好人文化、红色文化、酒文化等城市文化品牌,积极推进隋唐运河古镇、老城石板街、乾隆湖生态修复、龙脊山景区改造、石榴小镇、食品小镇、芳香小镇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隋唐运河古镇文化商业街区一期、小李家红色景区、长寿南山景区、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园、柳江口景区、隋堤景区、口子文博园等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

文旅体系发展卓有成效。相山区、烈山区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录。四季榴园景区、南湖景区等获批国家4A级景区。双堆集烈士陵园、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小李家获批省级红色旅游景区。食品小镇入选国家特色小镇50强,石榴小镇获评省级特色小镇和省级旅游特色小镇,芳香小镇获评省级特色小镇,临涣镇入选“安徽旅游十大古村镇”。段园葡萄采摘节获省级“十佳特色农业节庆活动”。活性炭雕、曦强乳业老酸奶等10件商品入选省旅游必购商品和特色商品。

“旅游+”产业融合内涵不断延伸。“旅游+运河遗产文化”深度融合,打造了大运河柳孜遗址景区、隋唐运河古镇。延伸了“旅游+工业”发展,建成集工业生产与旅游观光体验相结合的凤凰山食品工业园和口子酒文博园。丰富了“旅游+农业”新业态,相山区凤凰山绿色食品旅游区获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新了“文旅+体育”深度融合,成功举办十一届石榴文化旅游节和六届大庄葡萄采摘节,石榴文化旅游节期间举办的环华家湖山地自行车公开赛成为推动群众体育建设和旅游品牌推广的重要媒介。

 

第三节  全民体育服务健全

 

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出台《淮北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等,实现了全民健身工作“五个纳入”,2016年以来市县财政累计投入1.29亿元用于全民健身工作,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截至2020年底,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2.0平方米建设目标。建成市体育场、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南湖体育公园。濉溪县、相山区建成“五个一”,杜集区、烈山区建成“四个一”。行政村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66%的镇建成“三个一”。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全部落实。社会资本建设体育设施不断增多,开发的体育产品、提供的体育服务,基本满足了群众体育健身需要。

体育组织管理进一步健全成熟。“十三五”期间,全市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保持中高速发展,体育社会组织总量超过原定目标数。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向基层延伸,截至2020年底,镇(街道)体育总会数量比例已达100%。贯彻执行《淮北市体育社会组织年度考核办法》,体育社会组织章程等规章制度不断健全。不断推进体育社团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积极探索政府与社团共同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新路子。

体育健身指导体系完善。县区国民体质监测站实现全覆盖,建成市县两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大力开展国民体质监测“五进”(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活动,五年来完成体质测定15000人次。“十三五”期间,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5275人,达到每万人2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目标。

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不断加大。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运动、俱乐部比赛、冬夏令营等各类青少年体育活动和赛事。每年度举办全市青少年常规赛10余项次。“十三五”期间,全市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人数达2000多人。不断创新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

群众性体育活动扎实开展。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群众体育品牌赛事和活动。2019年,首次共同举办淮北市第十届运动会暨第四届职工运动会、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2018、2019连续两年举办的淮北半程国际马拉松赛、连续多年举办的元旦长跑活动,参与人数不断增多,已成为我市及周边乃至全省的品牌赛事。2020年,举办“元旦迎新”万人长跑暨徒步活动,以及“徽煌之路—逐梦江淮”安徽省(淮北站)全民健身徒步大会,倡导全民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陶冶情操”的健身理念。

 

第四节  广电发展成效凸显

 

舆论引导能力不断增强。严格遵循党管媒体的原则,切实承担起引导和规范的职责,促进新闻报道和广播电视节目导向正确、质量不断提高。2016年以来,累计在中央、省级媒体播发稿件2000多条。统筹好各类宣传资源,全方位、多视角展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以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季度推优等为抓手,推出一批有温度、接地气的新闻作品。

精品创作节目成果丰硕。倡导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坚持公益、文化、原创的创作方向,2016年来相继创作56部微电影作品,28部作品获安徽省“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共筑中国梦”网络视听节目征集活动一、二、三等奖。积极组织本土公益广告创作,2016年来先后推荐70余部作品参评,其中26部作品获奖。完成电影《血战小朱庄》《校园安全启示录》的摄制工作,成功进入全国农村院线。广播剧《人民的丰碑》获第21届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广播剧专家评析单本剧一等作品。

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扎实开展镇(街道)有线电视“小片网”联网整合工作,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全市一张网的规范化格局基本形成。连续3年超前超额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任务。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动,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四个讴歌”等主题电影放映活动378场,观众9.8万人次。在省广电局组织的农村电影工作考核中,获2019年全省第5名、2020年全省第6名。

行业监管工作更趋规范。认真开展“打击黑广播”和“整治非法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专项行动,持续保持黑广播、非法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治理高压态势。2016年、2017年在全省广电综治考核中位列第一方阵,2020年位列第二方阵。

安全保障能力日益提高。切实落实各项安全播出措施,完成“十三五”时期安全优质播出任务。获十九大安全播出先进单位称号。积极组织岗位练兵和比武活动,在广电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产业发展活力逐步显现。以影视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为契机,加大影视产业功能元素融合设计,其中,“月老神庙”“元辰殿”“西津渡街”等影视景观初具规模。积极协调9家影视企业入驻影视产业园,拍摄完成《淮北·记忆》《我把前妻接回家》等2部电影、24部微电影。大力开展招商引资,144家影视关联产业经营客户入驻古镇一期商业街。

 

第五节  新闻出版民生共享

 

农家书屋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农家书屋432家,每年每个农家书屋采购更新图书平均不少于60册。大力开展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实现数字农家书屋全覆盖。督促指导各县区农家书屋认真开展读书活动,先后开展“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等活动。

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广泛开展。采取市、县(区)、镇、村四级联动,以“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以及社会公益全民阅读推广组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共掀全民读书热潮。

软件正版化工作积极推进。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联合市扫黄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以及部分出版物经营单位,加大软件正版化宣传力度,让更多单位和个人了解软件正版化和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全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使用软件情况日常监督,积极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圆满完成市政府机关、市县属公立医院、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单位软件正版化工作。

 

第二章 “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

第一节  现状问题

 

文化建设供给有待提升。公共文化供给总量不足、人群不均。缺少剧院、美术馆,市图书馆和市文化馆开展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全市人均公共图书占有量0.45册,低于全国0.52册的平均值。针对老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群体的公共文化活动组织和指导服务普遍偏少。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缺乏专项规划,产业扶持政策力度明显不足,社会资本参与程度还比较低。文化产业园区尚未形成,创意设计、动漫产业、网络游戏等新兴产业起步艰难。

旅游产业质量有待升级。2020年,共游客接待量1015.9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2.9亿元,均处于全省末端,旅游产业总量不足。高A级景区发展相对滞后,旅游度假区尚属空白,文旅产品发展不足。传统观光旅游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存在旅游产品老化和结构不完善等问题。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缓慢,高品质星级酒店较少,旅游购物、娱乐设施缺乏。旅游干线、慢行系统、快速通道等配套不完善,极大影响了周边城市客群的出游意愿,无法满足游客多元化旅游消费需求。全市尚无完善的、体系化的旅游产品线路,旅游市场影响力欠缺。城市整体形象仍以“煤炭之城”为主,旅游形象有待绿色化、生态化转型突围。

体育服务效能有待增强。群众体育市场活力不足。群众体育活动、赛事、体育竞技等工作主要由市、县(区)体育部门牵头实施,市场协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度较低。“体教结合”发展缺少保障制度。体校数量少、招生难,体校办学举步维艰;市、县级业余训练经费普遍不足;业余教练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训练方式粗放,训练成才率低。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广大青少年的健身需求与场地设施不足,特别是公共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

广电及新闻出版高质量发展有待创新。新媒体蓬勃发展,对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收听收视造成极大冲击,广告客户流失,价格持续下降。在用电视采、编、播设备,新闻和专题非编制作网等软硬件设备老化,难以满足宣传工作需求。广电行政管理部门名称经历四次变化,编制压缩,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受原有体制机制壁垒和用人政策影响,干部队伍和工作队伍建设存在后继乏人、思想不稳、进取心不强等问题。缺乏新媒体相关从业人员,发挥采编和技术保障主力作用群体多是“编外聘用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第二节  发展机遇

 

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战略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强市品牌建设。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设成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全市要发挥人文历史、特色产业、生态湖城等优势,做亮做强文化旅游体育强市品牌,加快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逐渐夯实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地位,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贡献度,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带来新机遇。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深入实施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毗邻徐州的区位优势,加快融入徐州都市圈,深入落实淮徐战略合作协议,以淮徐同城化为主攻方向,发挥徐州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打造苏皖毗邻地区强劲增长极,共同推动苏北经济区和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集聚区。加速推进产城融合,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奋力开创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新征程。

交通格局变迁提供新动力。伴随淮宿蚌和淮阜城际铁路、徐淮阜高速公路、淮徐和萧徐快速通道、浍河航道整治等重大交通工程开工建设,将有效破解长期以来的交通瓶颈制约,无缝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3.5小时高铁交通圈。3.5小时交通圈覆盖了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人口总量超一亿,庞大的市场需求将为我市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腹地。

城市转型崛起开创新局面。淮北缘煤而建、因酒而兴,经过多年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成功实现从“煤城”到“湖城”的华丽转身,成为长三角“大湖镶嵌大城”的新湖城典范。贯穿整个淮北的矿区铁路专用线成为极具特色的工业资源。“十四五”期间,全市将着力打造“一地两区一城”,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淮北、实力淮北、美丽淮北、幸福淮北、效能淮北,加快打造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改革开放新高地、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资源型城市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样板区和民生福祉更加厚实的幸福城。

信息科技赋能提供新引擎。《“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当今时代,5G+AR、5G+VR、5G+AI等新技术正广泛应用到各类旅游场景,极大影响了旅游业发展的内容、方式、规模和速度,进一步带动了消费升级和产品结构升级。全市要加快扩大优质数字文旅产品供给,释放消费潜力。

 

第三节  面临挑战

 

疫情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同时,国际疫情持续蔓延,我国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为“十四五”时期全市文旅体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区域旅游竞争加剧带来的挑战。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文化和旅游发展成为各地重点发力点。在淮海经济区内,我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供给优势并不突出,与阜阳、宿州、亳州、淮南等地存在市场竞争关系。而上海、南京、苏州、徐州等长三角城市高品质休闲度假产品的不断更新与突破,对我市旅游带来巨大压力。

“十四五”时期,需辩证看待新发展阶段新机遇新挑战,把握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第三章  “十四五”时期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等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坚持正确方向、人民至上、创新驱动、改革开放、融合发展,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实施社会文明促进和提升工程,着力构建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壮大文化旅游产业规模,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同时,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五个淮北”建设,繁荣发展文化、旅游、体育、广电、新闻出版产业和事业,加快建设创新型文化强市,全力打造现代化幸福城市,开启全面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新征程。

 

第二节  发展目标

 

(一)2035年远景目标。展望2035年,全市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旅游体育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高水平的文化强市,区域性、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和体育强市,优秀文艺作品、文化产品、旅游产品、体育产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文化旅游体育业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以国家级运河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湖泊生态和体育旅游、工业遗产和科创旅游为代表的高质量文化旅游体育供给更加丰富,文化旅游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发展为打造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提供坚强保证。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到2025年,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大力推进创新型文化强市建设,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系统性保护,以大运河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文物保护传承利用体系不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文化艺术发展体系繁荣有序,文艺精品创作更加活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更加完备,“好人淮北”名片更加显著,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更加巩固,努力向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目标迈进。到2025年,培育一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大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初步建成区域性、复合型旅游目的地,积极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区、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休闲度假新高地。突出打造红色记忆、千年运河、山水生态、工业文明、乡村体验五大文化旅游特色品牌,开发一批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旅游产品,引进培育一批文旅龙头企业,旅游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城市文旅品牌全面树立,全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到2025年,争创2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增4个4A级以上国家旅游景区,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自驾游目的地、研学旅游基地等重大品牌,文化旅游产业对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打造“生态美城 传奇淮北”文旅宣传品牌。

稳步推进体育强市建设,争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成为体育兴盛之城。落实体育强国纲要,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构建“15分钟健身圈”,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实现较大提高,青少年体育实现高质量发展,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创新作为,体育文化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以绿金湖、南湖、乾隆湖、朔西湖等为主体的水上体育运动旅游取得显著突破,体育成为美好淮北建设的标志性事业。

打造成为智慧广电发展先行之窗,努力打造成为安徽省市级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样板。全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内容创作生产更加繁荣,公共服务普惠、精准、便捷,广电5G网络和智慧广电建设取得重要成果,成为高质量主流媒体创作、传播平台。“五个广电(主流广电、精品广电、惠民广电、智慧广电、高效广电)”建设成绩显著,为拉动数字经济促进新消费做出广电贡献。

打造成为安徽精品出版新高地。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的能力水平显著提升,满足人民学习阅读需求实现新提升,行业繁荣发展取得突破,产业数字化水平迈上新台阶,长三角地区出版交流合作渠道更加丰富有效。传统新闻出版行业成功转型升级,出版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激发,优质内容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出版服务人民能力水平显著提升,出版在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中的作用更加彰显。

 

表1  发展主要指标

分类

指标

2020年

2025年

年均增速

属性

发  展

文化产业年产值

13.4亿元

33.34亿元

20%

预期性

博物馆数量

12家

>17家


预期性

文化产业园区

0

1个


预期性

各镇(街道)综合文体站人员配备人数

2名

>2名


预期性

各村(社区)文化管理员人数

1名

>1名


预期性

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

235.54平方米

259平方米(超全省目标值8%)


预期性

每万人接受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次数

10390次

16300次(超全省目标值9%)


预期性

旅游接待人次

1015.9万人次

2527.9万人次

20%

预期性

旅游总收入

62.9亿元

175亿元

22.7%

预期性

国家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区

0个

1个


预期性

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0个

1个


预期性

4A级国家旅游景区

3个

7个


预期性

省级旅游度假区

0个

1个


预期性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1个

3个


预期性

省级特色旅游名镇

3个

14个


预期性

省级特色旅游名村

4个

25个


预期性

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0个

1个


预期性

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0个

1个


预期性

知名旅游节庆品牌活动

2个

3-5个


预期性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2平方米

2.6平方米


约束性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比例

38%

42%


约束性

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

90%

92%


约束性

每万人拥有体育社会指导员人数

20人

30人


预期性

新闻出版发展

数字农家书屋覆盖率

100%

提质增效


预期性

人均公共图书占有量

0.45册

(总88万册)

0.52册(超全省2019年平均水平0.49册)


预期性

广电发展

县(区)融媒体覆盖率

100%

提质增效


预期性

 

第四章  保护传承并举 建设创新型文化强市

 

第一节   加强市域大型公共文化场馆建设

 

加快推进市级大型公共文化艺术场馆建设。以打造创新型文化强市为目标,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重点建设市级大剧院、美术馆、图书馆新馆、各专题博物馆等一批重大文化场馆设施,推动现有市级文化场馆提档升级,完善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形成新的重点公共文化设施集聚区。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社会化运营,培育和发掘一批符合百姓需求的新型运营管理模式,打造更多高颜值、有内涵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稳步推动县区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科学划定重点区域,因地制宜有机整合周边大型场馆、商业综合体和公园绿地等优质空间,合理布局主题鲜明、功能齐全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提升片区公共文化服务能级和扩大辐射半径,推动各县区尚未达标的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达到国家建设标准。推动镇(街道)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根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服务要求等,健全完善镇(街道)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站点,引导建设集文化展示、党员教育、普法宣传、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效用叠加和功能复合。推动乡村(社区)整合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资源整合利用,建设基层文化服务中心。

专栏1  大型公共文化艺术场馆建设工程

1.大型公共文化艺术场馆:市级大剧院、美术馆、图书馆新馆等。

 

第二节  加强非遗传承保护与活化利用

 

加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分类别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推动淮北花鼓戏、淮北大鼓、临涣酱培包瓜制作技艺、口子酒酿造技艺、泥塑、面塑等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打造一批非遗体验中心,提升非遗活态展示水平。依托我市非遗文化,培育推出一批地方特色鲜明的文创产品,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注重创新,拓展市场,探索生产性保护新途径。大力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开展非遗主题研学游,打造非遗与景区相融合的文化产业集群。推动非遗与时尚品牌跨界融合,推出一套淮北非遗文创伴手礼,布局5—10家非遗产品概念店。

搭建非遗传承人平台。打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实践案例征集活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设立非遗项目传习基地或传习所,加强传承研习和青年传承人培养。开展“非遗进社区、非遗进学校”等活动,在隋唐运河古街等文化街区设立非遗展示、展销基地,为优秀的非遗提供更多传承载体和传播渠道。

强化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力度。以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方式,加强非遗保护与记录,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数据库。重点开展饮食工艺(临涣酱培包、饮茶习俗等)、传统手工艺(淮北泥塑、张氏剪纸等)、民间曲艺(淮北大鼓、唢呐古曲等)重点代表性传承人的数字记录工程,推进省、市级项目代表传承人数字记录工作。

专栏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

1.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计划:临涣饮茶习俗、淮北泥塑、香包布艺、相城古琴、周氏面皮制作技艺、李氏射艺等,“十四五” 期间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增加5-6项。

2.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程:促进淮北花鼓戏、淮北泥塑等传统戏剧、美术工艺与现代演艺、文化创意的有机融合,开发面向市场的非遗体验文创、旅游产品,促进非遗生产性保护。

3. 非遗传承人培养星火计划:打造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设立非遗项目传习基地或传习所,探索设立专项培养基金,加强青年非遗传承人培养,争取到2025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增加10名左右。

4. 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以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方式,加强对非遗保护记录,把补充收集的实物样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乐谱舞谱等资料进行归档保存,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数据库,抢救正在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节  强化文物保护和传承利用

 

完善文物保护与传承利用机制。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推进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和系统性保护。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力争新增5处文物保护单位。争取财政支持设立古建筑保护专项资金。加强管护与严格执法结合,加大文物安全保障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文博事业,以科技赋能文物展陈,开发文物周边,开展古村古镇文化旅游。

实施文物保护展示工程。重点实施烈山窑遗址、石山孜遗址、汉阙遗址及水牛墓保护修缮展示工程。推进濉溪老城石板街文物保护维修和明清酿酒作坊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编制榴园传统文化村落保护修缮方案,积极推进颛孙子张墓保护修缮工程。积极推进以赵集二级扬水站等代表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维护,并统筹考虑纳入全市中小学生第二课堂。进一步加强对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文昌宫、小李家)、双堆集战场旧址、华东野战军草庙指挥部旧址、小朱庄战场、淮北古饶赵氏宗祠等革命旧址的保护、传承、利用,提升展示水平。

大力实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建设柳孜运河遗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新建柳孜运河遗址陈列馆,打造大遗址保护示范区;实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淮北市博物馆)展陈提升工程,推进临涣古镇保护性开发利用,规划建设烈山窑遗址公园,打造大运河淮北段文化展示走廊,形成大运河文化研学游基地。

繁荣发展博物馆事业。全面提高现有博物馆规模等级和展陈水平,积极创新大运河文化传承和展示空间。出台政策,大力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建设。开展公益讲座,创新直播传播,举办夏令营,开展博物馆文物研学教育。依托长三角博物馆教育联盟、淮河生态经济带文化旅游联盟等区域平台,深化区域博物馆交流合作。

实施文物精确化保护。探索文物精确化保护管理机制,实现文物资源精确化、动态化、信息化管理。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制定《淮北市文物安全项目实施条例》,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

专栏3  文物保护与传承工程

1. 文物创新活化示范工程:深化文旅融合,以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为载体,通过开展公益讲座、开展文物直播,以及举办夏令营等活动,重点打造淮北市博物馆《承古绘今--青少年校外大课堂》建设项目,成为皖北文物活化创新开发典范。

2.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程:重点实施柳孜运河遗址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烈山窑遗址公园建设,实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展陈提升工程,新建柳孜运河遗址陈列馆,打造大运河淮北段文化展示走廊,推进临涣大运河古村镇保护展示。

3. 博物馆建设计划:谋划5家以上国有博物馆,包括柳孜运河遗址陈列馆、烈山窑遗址博物馆、百善运河故道展示馆、蕲泽镇遗址展示馆、第城驿遗址展示馆、淮海战役支前博物馆等系列博物馆的建设,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

4. 文物平安工程:制定《淮北市文物安全项目实施条例》,加快推进文博单位“防盗、防火、防雷”设施建设,健全县(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物安全管理网络,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

 

第四节  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落实国家、省、市相关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进一步健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基础设施功能。统筹建设县区、镇(街道)、村(社区)等多功能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探索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和运行机制。合理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设施设备,实施流动文化服务进村、社区,进一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搭建我市数字图书馆,加快建设文化云平台,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继续丰富公共文化活动,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度,组织一批服务农民、老人、留守妇女儿童的文化活动。继续推进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文化馆文化活动联盟向基层延伸。

创新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模式。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资本更多投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增加产品和服务总量。鼓励相关企业与在淮高校、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单位探索共建模式,利用公共文体场地,开展文化活动,植入休闲业态,拓宽文化资源利用渠道,创新文旅休闲空间。

完善文化站人才队伍建设。合理设置、足额配备文化馆、图书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每个乡镇综合文体站人员配备不少于2名,各村(社区)至少配备1名文化管理员;完善培训、考核激励机制,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办法择优选配,对在职工作人员要定岗定责,完善政府购买人才服务制度,进一步发展壮大文化辅导员志愿者队伍。加强文化站图书、电脑等基础配备,提升设施设备使用水平。

 

专栏4  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工程

1.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推进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完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民文化乐园、村(社区)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

2. 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利用工程:拓宽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利用渠道,与社会资本共建共享,探索对外开放开展文化旅游休闲活动模式。

3. 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整合数字文化资源,推进数字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推出线上剧场、文博云展览、云竞赛、数字云课堂等线上文化活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场景。

4. 文化活动进社区、进乡村计划:定期开展全市书画摄影巡回展览、少儿故事会、红色文化进百村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经常性地组织系列节庆活动、广场文艺演出、电影、戏曲等进社区、下乡、进校园等活动。

 

第五节  力推文艺精品创作

 

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聚焦中国梦时代主题,加强现实题材创作。深度挖掘特色文化内涵,丰富市民“文化菜单”,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持续办好大运河文化节、戏剧展演、音乐舞蹈比赛、书画展览等品牌艺术赛事。打造一批影视、文学、戏剧、书画、音乐创作基地。提升我市文化旅游产品的故事性、艺术性和创意性。

深化文艺精品创作。深入扎根人民,挖掘我市历史人文时代价值,围绕红色文化、运河文化等历史题材,推出一批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淮北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建立精品文艺创作库。重点围绕“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主题,推动文学、戏剧、曲艺等各艺术门类创作的全面繁荣,助力我市文艺事业从“高原”迈向“高峰”。

扶持文艺院团发展。加强对民营院团的扶持和引导,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引导和鼓励民营文艺院团积极参与送戏进万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以及重大节庆演出活动。注重对淮北花鼓戏、大鼓、民间杂技等艺术门类创作人才的培训和扶持。

打造文化旅游演艺精品。推动文艺与旅游深度融合,以我市独特的红色文化、运河文化、古乐文化、雕塑文化、好人文化为内核,创作大型实景演出和特色演艺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演艺精品项目。鼓励各类旅游演艺经营主体依托核心旅游景区开发主题类、特色类、定制类文化旅游演艺项目,重点打造大运河精品演艺,推动大运河沿线剧场、院线组成联盟,打造大运河文化艺术品牌,增强文化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专栏5  精品文艺活动创作工程

1. 优秀文艺精品项目创作计划:计划编创一部现实题材大戏,一部古装传统大戏,4-5部小戏,一部情景舞剧。

2. 精品文旅演艺剧目创排计划:依托市文艺院团或引进社会演艺团队,创排反映我市优秀运河文化、红色革命经典的旅游演艺剧目。

3. 网络文艺创作推广计划:依托抖音、直播等自媒体平台,搭建一批文艺推广和传播网络平台,推广淮北大鼓等传统戏曲以及原创微电影、网络剧等文艺精品剧目,传播城市文化。

4. 地方戏曲振兴工程:推进“淮北戏剧创作孵化计划”,推动和引领全市戏曲创作生产,培养戏曲编导、名曲等艺术人才,发掘青年表演人才,打造“淮北有戏”线上戏曲推广平台。

第五章  唱响文旅品牌 打造区域型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紧扣“双循环”发展格局,围绕全国资源型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区、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区域型、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发展目标,结合“生态美城 传奇淮北”城市文化旅游宣传品牌,以生态为底色,形成山美、湖美、路美、城美、田美五美的文旅格局,助力打造皖北乃至淮海经济区传奇城市。在文化旅游体育核心产品打造上,重点聚焦“一区(中心湖区)两线(皖北川藏线、旅游观光火车游憩线)四链(工业旅游、运河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产品矩阵,着重强化中心城区文化旅游体育发展实力,进而引领全域发展。“一区”即中心湖区旅游产业集聚区,“两线”即旅游观光火车游憩链和皖北川藏线,“四链”即四条特色文旅产品链,包括工业文明旅游链、运河文化旅游链、红色文化旅游链、乡村文化旅游链。围绕“一区两线四链”,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文旅体融合项目,重点推进相山区、烈山区按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相关标准进行创建提升,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自驾游目的地、研学旅游基地等重大品牌,文化旅游产业对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形成供给完备、结构合理、要素完整的全域旅游供给体系,持续打响“生态美城 传奇淮北”文旅品牌。

 

第一节   持续丰富全域文旅精品供给

 

(一)一区:率先打造中心湖区。

依托“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山水城市特色风貌,坚持山水一体保护、景文同步开发、点面相互融通,统筹推进朔西湖、绿金湖、南湖、乾隆湖等中心湖带旅游片区建设,锚定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目标,坚持“一湖一特色”发展思路,以工业遗产度假产品为引客核心,提升湖区商务度假、人文休闲、工业潮玩、康养度假等产品供给,配套完善丰富多元的度假系统,打造国内首个工业遗址湖泊旅游度假经济带。率先推进中心湖带旅游设施完善项目、乾隆湖和濉溪古城一体化景区项目建设。

 

专栏6  中央湖带度假区特色产品供给

1. 绿金湖(中湖):定位度假区门户客厅,建设文商旅综合体、市旅游集散中心、绿色银行等文商旅体项目。

2. 南湖:定位度假区工业遗产展示体验区,建设杨庄煤矿文旅综合体、南湖景区商业街、天街风景区潮玩运动基地。烈山窑博物馆等文旅项目。

3. 朔西湖:定位度假区健康颐养休闲区,建设朔里矿旅游综合体、研学基地、健康养老慢生活体验区等文康旅体项目。

4. 碳谷湖(东湖):定位度假区运动休闲基地,建设极限挑战基地、集装箱式网红住宿空间、军事主题爱国教育基地。

5. 乾隆湖:定位城南会客厅,建设水上运动中心、主题酒店项目。

6. 古乐湖(北湖):定位度假区郊野露营基地,建设露营基地、百莲百荷农旅小镇等农文旅项目。

7. “六湖连珠”水上巴士:串联“六湖”,打造水陆两栖式“六湖连珠”水上巴士,丰富水上游线体验。

(二)两线:加快建设皖北川藏线。

立足区域生态环境、乡村田园、生态果林等资源基础,串联汉文化博物馆、梧桐书屋、战地医院等文化体验业态,打造南起烈山区黄营村、北达杜集区梧桐村的皖北川藏线。提升四季榴园、南山景区景观质量,通过“皖北川藏线”打造东部沿山黄金旅游带,塑造山水风光生态休闲旅游品牌,构建城市山水生态景观长廊。依托“皖北川藏线”,完善车行道、游步道服务设施,提升廊道景观风貌,建设复合型驿站,融合丰富多元的赛事活动、文化感悟、亲子娱乐、农事体验业态,将皖北川藏线旅游风景道建设成为区域文化展示窗口、产旅融合平台、赛事活动基地、乡村振兴新引擎,打造东部沿山黄金旅游带。

 

专栏7  皖北川藏线特色产品供给

1. 完善快旅慢游交通系统:建成龙脊线、龙脊山景观道、榴园村、南山村、梧桐村等车行道、游步道,配套驿站、服务区、观景台、停车场设施。

2. 提升一批沿途旅游节点:黄营村--旅游集散、特色农业体验提升;四季榴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提升;南山国家4A级景区创建;程村--炮楼遗址保护利用;梧桐村--花海、龙泉、石房民宿等业态提升;龙脊山户外山地运动公园项目。

 

(三)两线:创新打造旅游观光火车游憩线。

以工业遗产文化为内核,利用闲置火车运煤线路轨道,打造融入智能科技、文化演艺、美食体验、节庆活动等新型业态的旅游观光小火车。依托沿线火车站点塑造九大特色体验空间,实现从“见证工业辉煌”到“走向生态复兴”的场景穿越,创新以火车为特色的行浸式游览体验新模式,形成一条完整的旅游观光火车游憩链,打造中国首个行浸式工业文化主题IP,成为我市旅游新地标、安徽旅游新引擎。

 

专栏8 旅游观光火车游憩链特色产品供给

1. 中心城区小火车主线,九大特色旅游火车站点:杨庄矿站(改造利用)--“淮忆1958”、杨庄站(改造利用)--“列车博物馆”、南湖站(新建)--“运河人家”、中央公园站(新建)--“赛博都会”、东湖站(新建)--“海街日记”、张庄站(改造利用)--“地心花园酒店”、柳园站(改造利用)--“花街柳巷”、石台站(改造利用)--“黑金匠心艺术公园”、朔里湖站(新建)--“朔里矿旅游综合体”。

2. 百善至柳孜小火车支线。结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淮北段建设、临涣古镇建设、闲置火车运煤线路再利用等,启动百善至柳孜小火车旅游项目。

 

(四)四链:打造强化“工业文明旅游链”。

依托我市丰富的工业遗址、历史文化等,通过资源重组、业态提升以及氛围营造,做强工业文明旅游板块、建设工业旅游博物馆群。依托废弃矿山、矿区运煤铁路、大唐电厂、口子窖窖池群及酿酒作坊等工业旧址遗址,充分挖掘蕴含的文化旅游价值,重新进行塑造诠释和包装推介,通过文化创意及休闲旅游项目设置,创造性融合独特的工业景观,变“工业锈带”为“生活秀带”。充分发挥口子酒业、煤化工基地、凤凰山绿色食品工业、英科医疗、陶铝新材料等现代工业文明,设置工业旅游观光通道,展示企业生产流程、产品质量保障和企业文化,打造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新模式。谋划建设淮北矿山博物馆新馆、纺织博物馆、烈山窑博物馆文旅项目,提升口子窖博物馆、凤凰山食品博览园,创新场景业态,开发工业文创,植入潮流休闲、运动业态。

 

专栏9  工业文明旅游产品

1. 建成和提升一批工业文明旅游项目:矿山博物馆、纺织博物馆、口子窖博物馆、淮北发电厂、凤凰山食品博览园、烈山窑博物馆文旅项目、煤化工基地工业旅游项目、英科医疗及陶铝新材料工业旅游项目。

 

(五)四链:全力开拓“运河文化旅游链”。

统筹做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柳孜遗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着力实施隋唐大运河柳孜遗址、濉溪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遗址、烈山窑遗址考古发掘和保护;着力实施市博物馆展陈提升、临涣古镇和濉溪古城修复改造、隋堤景观带建设等工程。打响“千年运河 水韵淮北”金字招牌,努力打造特色最鲜明、环境最优美、保护最完好、利用最充分的大运河遗产淮北段景观带。

依托隋唐大运河沿线众多文化遗存,构建“两区一环”运河旅游发展格局。紧扣大运河淮北唐船主题,将柳孜遗址片区打造为集文化体验、乡村休闲、田园游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旅游区”。以临涣棒棒茶为核心特色体验,将临涣古城片区打造为集文化休闲、文化观光、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隋唐特色风情古镇。对百善镇—临涣镇—铁佛镇之间的道路进行景观提升,打造大运河遗产景观带,同时植入淮北大运河唐船和临涣棒棒茶文化,打造为可承办马拉松赛事的旅游公路。

 

专栏10  “运河文化旅游”项目

1. 柳孜运河片区:打造百善矿区乐园、柳孜古镇、柳孜亲子农乐园、柳孜运河遗址公园。

2. 临涣古城片区:开展包浍河治水工程、四大名泉保护工程、临涣棒棒茶传承工程、老城系统保护提升工程、临涣古镇保护与展示及基础设施提升项目。

3. 大运河遗产景观带:开展百善镇入口门户工程、道路景观系统提升工程、徐淮阜高速百善西门户工程。

 

(六)四链:创意开发“红色文化旅游链”

促进红色旅游业态产品创新,以红色观光、红色文创、红色研学、红色乡村为主要内容,构建“一条红色旅游风景道+四大红色旅游龙头项目+其他红色旅游支撑项目”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整合红色资源,串联红色村镇、景区景点,打造集旅游、休闲、红色研学于一体的红色旅游风景道。加强红色文化发掘与利用,完善革命旧址、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系列产品,推出四大红色旅游龙头项目。加强红色乡村建设,培育一批红色研学基地,创新策划精品红色文化和旅游活动,着力打造四条红色主题系列研学路线,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水平和发展活力。

统筹全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立足淮海战役红色印记,深入挖掘“小推车”和“三全”等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高标准优化提升临涣文昌宫、韩村小李家、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钟源阁红色文化博物馆、草庙华野指挥部旧址等一批重点红色景区景点,策划一批红色演艺节目,开发一批红色文创产品,举办一批红色节事活动,推出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倾心打造双堆集干部学院和淮海战役双堆集红色战地公园,不断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活力和传播力。

 

专栏11  淮北“红色文化旅游”项目

1. 一条红色风景道:沿线串联双堆集、南坪镇、韩村镇、临涣古城、等旅游资源点,以“东进序曲、决战淮海”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公路。

2. 四大红色旅游龙头项目: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双堆集烈士陵园、钟源阁红色博物馆主题村、小朱庄战斗旧址。

3. 其他红色旅游支撑项目:华野指挥部旧址草庙村旅游提升项目、淮海战役支前纪念馆建设项目。

4. 四条红色主题系列研学游线:土地革命系列、抗日战争系列、淮海战役系列、新时代红色旅游系列。

 

(七)四链:优化升级“乡村文化旅游链”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旅游“421”行动,打造一批“主题村”“美食村”“风景道”“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精品民宿,培养一批经营管理人才,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双微”改造提升点。深挖乡土民俗文化底蕴、丰富旅游乡土景观、创新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美丽乡村。提升南山、四季榴园、柳江口、龙脊山、芳香小镇等乡村旅游项目品质,开发一批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产品。推动黄里杏花节、石榴文化旅游节、葡萄采摘节、四铺菊花文化旅游节、临涣民俗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提质增效,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激发乡村旅游发展活力,推进全市乡村旅游发展。丰富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业态,高质量提升一批乡村旅游景区,实现传统乡村旅游向民宿经济转型升级,打造皖北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样板。加大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创建一批省级特色旅游名镇,积极争创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持续举办乡村文化旅游品牌节事活动,扩大我市乡村旅游影响力。推进建设一批自驾车旅居车营地。

 

专栏12  优化“乡村文化旅游”项目

1. 创建、提升一批精品乡村旅游景区:创建黄里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重点做好相山风景区和黄里景区整合提升)、龙脊山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南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提升四季榴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成十里长山文化旅游产业园。提升和村、双楼村、黄新庄村、淮海村、鲁楼村、段园葡萄共享庄园等为主体的乡村旅游。

2. 持续举办乡村旅游品牌节会:提高相山黄里杏花节、烈山石榴文化旅游节、杜集段园葡萄采摘节、四铺菊花文化旅游节、濉溪临涣民俗文化旅游节等旅游结合品质。

 

第二节 全力塑造城市文旅特色品牌

 

(一)塑造特色旅游品牌

借势工业强市、文化强市的品牌认知度,综合我市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结合市场需求综合分析,构建高辨识度、美誉度的旅游品牌形象——生态美城、传奇淮北。充分展示六湖连珠、生态和谐的皖北美城底色,诠释我市从工业煤城,通过矿坑修复、生态治理,到如今拥湖发展、蓝绿交融生态宜居之城的转型发展经验。强化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夯实品牌传播力。

(二)培育重点产品品牌

细分客群市场,面向不同市场需求打造拳头产品品牌。紧紧围绕“生态美城、传奇淮北”品牌,突出打造红色记忆、千年运河、山水生态、工业文明、乡村体验五大文化旅游特色品牌。实施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支持文化主题突出、品牌美誉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传统工艺老字号创新创优,以美食、文创、旅游商品等为媒介,强化文化旅游特色品牌塑造。

(三)创新旅游营销机制

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推进旅游市场营销和监管服务“两翼”齐飞。完善文化旅游系列宣传品,推出《淮北日报》“文化旅游体育双周刊”,做优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继续在央视进行广告推广。持续加强与线上OTA平台、自媒体平台等合作,探索与知名网红合作,打通并拓宽线上营销渠道。鼓励文旅景区、旅游饭店等与互联网服务平台合作建设网上旗舰店,实现门票在线预订、旅游信息展示、会员管理、优惠券团购、文创产品销售等功能。扩大高铁广告宣传,强化旅游内容策划,提升淮北旅游在周边机场、高铁、高速等线下主阵地宣传广告传播力。

推动区域联合营销。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淮海经济区等区域性旅游联盟,实施融徐发展战略,唱响“生态美城、传奇淮北”文旅品牌,提升我市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整合区域文化和旅游资源,探索合作举办高水平文旅品牌活动,持续举办、承办旅游推介活动,推出大运河、红色经典等精品线路和特色产品,打造区域旅游市场共同体。

持续开展活动营销。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开展“节、会、展、演、赛”活动营销。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常态化举办淮北文旅宣传推介和文化旅游品牌节庆活动,持续参加“美好安徽 传奇皖北”“春游江淮请您来”“风情淮河”等系列宣传推介活动,积极融入长三角、淮海经济区等区域性旅游联盟,唱响“生态美城、传奇淮北”文旅品牌,提升我市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探索举办安徽大运河博览会,定期举办非遗艺术展演周、运河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等文化旅游活动。

推动重点市场营销。瞄准长三角城市群和淮海经济区核心客源市场,完善区域资源互享、客源互送协调机制,探索推出“畅游长三角”“惠民一卡通”“旅游护照”等惠民产品,优化区域游客消费体验。探索开通旅游直通车,加强高铁沿线广告投放,开展假期红色研学、湖城休闲等旅游专线。积极开拓周边河南、山东以及京津冀、大湾区等客源市场,在重点省会城市探索设立文旅推广中心,开展文化交流、文旅产品推广及项目招商等活动,拓展中远程市场。

 

第三节  加快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

 

(一)完善“食住行游购娱”的产业要素体系

打造多元餐饮体系。按照省文旅厅“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工作统一部署,推出并强化淮北特色美食代表,组织特色美食饭店评比活动,评选餐饮名店、特色饭店、特色小吃,打造以淮北美食美味为主题的特色美食品牌。推出“游淮北不得不吃”特色美食。实施餐饮品牌示范工程,引入一批知名餐饮品牌,培育一批地方餐饮品牌,打造一批特色美食街区,创新一批特色美食产品,丰富餐饮供给体系。弘扬我市餐饮文化,开发不同系列文化型传统菜品,塑造淮北美食品牌,提升榴园地锅鸡、南坪响肚、双堆面鱼、临涣培乳肉、百善硬面大卷、临涣烧饼、王憨子油茶、丁家壮馍、周氏面皮等代表性美食影响力。搭建地方餐饮交流平台,促进烹饪技术交流与创新,鼓励餐饮企业“走出去”。

优化现代住宿体系。稳步推进星级酒店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民宿发展,大力发展分时度假、产权式、公寓式、主题式等多业态多类型住宿产业,构建休闲度假酒店、主题文化酒店、房车自驾营地、养老度假村、乡村主题民宿等多元住宿业态。培育一批产业竞争力强和社会影响力大的本土酒店品牌,引进一批国际知名酒店品牌,推进住宿产业连锁化和集团化发展,推出“游淮北不得不住”的民宿饭店。

丰富休闲娱乐产业。推进“文旅+”和“+文旅”,积极发展文化和旅游休闲娱乐产业,丰富产业业态体系,延伸文化和旅游产业链,塑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和旅游休闲娱乐品牌。引进融合数字化、高科技手段,培育文化体验、移动多媒体等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休闲娱乐产业,做强、做大“千年运河  水韵淮北”“淮海战役红色旅游”“淮北田园乡村旅游风景区”品牌。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鼓励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推动条件成熟的企业建设新消费体验馆。丰富夜间演艺、夜娱活动等夜间文旅消费业态,打造一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推出“游淮北不得不看”旅游演艺。

开发特色文旅商品。加强对老字号文旅商品的宣传与扶持,加大对文旅商品商标、专利等的保护力度。支持文创企业和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设计、开发和生产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文旅商品,基本形成“土特产品、传统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康体养生品、文化创意品”文旅商品系列,推出“游淮北不得不购”旅游商品。加强对文旅商品的推介,设置一批淮北特色文旅商品购物专区或专柜。积极参与并举办特色旅游商品大赛、文创商品大赛、文旅商品博览会,进一步拓展文旅消费新空间,全面提升文旅商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打造数字文旅产业。深度应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培育数字文化产业市场主体,鼓励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数字文化企业,通过生产协作、开放平台、共享资源等方式,支持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发展。引导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等新业态发展,培育“网络体验+消费”新模式。支持旅游景区运用数字技术充分展示特色文化内涵,积极打造数字博物馆、数字展览馆等,提升旅游体验。推进乡村旅游资源和产品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智慧旅游示范村镇。

提升旅行社业实力。鼓励有实力的旅行社跨县、跨市、跨省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旅行社服务网络进社区、进农村。继续深耕线下优质客户资源,更新丰富旅行社发展模式,整合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多元业务拓展。加强线上旅行社发展,加快提升在线旅游社(OTA)的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向个性化、定制化方向发展。鼓励在线旅游企业进行全产业链运营,提高组织化、集团化发展水平。构建以中型旅行社为主导、专业化小型旅行社为支撑、网络化中小微型旅行社为补充的线上线下联动发展的旅行社体系。推出“游淮北不得不玩”精品线路。

(二)实施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壮大工程

完善文化旅游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扩大市场主体规模。大力发展夜间经济,依托隋唐运河古镇、濉溪古城、南翔云集等文化旅游商业街区,培育“夜游、夜娱、夜食、夜购、夜读”等消费业态,争创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把文化消费嵌入各类消费场所,建设集合多种业态的消费集聚地。制定促消费优惠政策,举办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发放文化旅游消费券,激发文化旅游市场消费活力。加强政策引导,改善营商环境,通过“双招双引”,鼓励和吸引更多外来投资者来淮投资文化旅游产业,培育一批骨干文化和旅游企业,引导文化和旅游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中小微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三)实施文化旅游新兴业态培育工程

推进文化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实施“文旅+”和“+文旅”战略,持续推动文化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工业、交通、住房、医疗、养老、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旅游+康养”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旅游与康养融合发展,把握政策红利,依托区域中医药资源、生态湖泊资源,紧扣市场需求,积极打造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康养旅游产品,发展生态体验、养生度假、健康农业养生等多种业态。创意开发以相山、龙脊山为主体的森林旅游;以南山长寿文化、梧桐康养示范基地为主体的健康旅游。着力培养和引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健康旅游大型企业,打造康养旅游智慧平台和健康旅游产业体系,在康养、旅游、医疗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

推进“旅游+教育”融合发展。推进旅游与教育深度融合,依托我市工业遗存、红色旅游景区、乡村农业园区、运河遗址等科普教育资源,打造一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争创国家级、省级研学教育基地(营地),开发一批以生态、工业历史、红色教育、农耕文化等为主题的研学教育课程,打造旅游研学特色线路。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推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常态化。加强国际国内研学旅行交流,加快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培训,培养旅游人才团队,建设一批旅游培训基地。

推进“旅游+会展”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与会展业高质量融合发展,高标准打造淮北会展中心,深化旅游企业与会展企业交流,拓展产业融合业务,开展大型旅游会展活动,争取举办、承办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等,通过展览会、博览会、招商会等,吸引商务游客。支持和鼓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举办线上展会,借助5G、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智慧会展新平台,开展各类会展项目。

推进“旅游+体育”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新业态,依托湖泊等优势资源,开发骑行、露营、潜水以及体育比赛、演出等体育旅游项目,建设体育特色小镇、自驾运动营地、体育旅游综合体等,重点发展以南湖、乾隆湖、朔西湖等为主体的水上体育运动旅游,打造水上运动旅游品牌。依托我市通用机场建设,培育建设低空飞行体验项目,探索打造低空旅游。积极举办、承办大型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巩固环湖马拉松赛事品牌,鼓励有条件的旅游度假区以及旅游景区积极承接或承办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形成具有淮北特色的体育运动景区和度假区。

(四)实施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引领工程

围绕数字出版、广告会展、工业设计、新媒体服务、创意设计、智慧文旅体育、影视演艺、动漫游戏、数字创意制造等九大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推进“上云用数赋能”,培育云旅游、云直播,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推动5G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等在文化旅游领域应用。加强智慧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将智慧旅游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搭建全市智慧文化旅游服务平台,推进“游安徽”公共服务平台三级联建。全面提升旅游行业智慧管理、服务与营销的综合实力,不断满足消费者对旅游品质的新要求、新体验,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

 

第四节  实施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强化旅游集散体系完善旅游交通服务。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鼓励第三方参与公共文化和旅游设施运营、活动项目打造和服务资源配送等。依托新客运中心、高铁淮北西站、双堆集站建设市旅游集散中心,逐步建成功能完善、层次分明的旅游集散和服务体系。加快旅游交通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打通旅游交通的“最后一公里”,构建方便快捷、畅通无阻的旅游交通网。

深化主客共享体系优化旅游公共服务。继续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提升旅游厕所建设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历史档案馆、城市展示馆和科技馆等成为旅游目的地,增加旅游服务功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结合老旧小区和厂房改造等,创新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围绕旅游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乡村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提升计划,加强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管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相衔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实现旅游富民、文化入心。

完善对外交通网络,实现铁路、水运、公路等交通体系联动。畅接国家高速铁路网:淮宿阜城际在阜阳可接入京港(台)通道,另可延伸至武汉;淮砀济城际在砀山接入陆桥通道,可直达郑州方向;淮砀济城际在蚌埠接入京沪通道,可缩短直达合肥及上海时间。提升主要航道运输能力:韩村港综合码头(浍河)、临涣作业区(浍河)、南坪作业区(浍河)、孙疃码头(浍河)、四铺作业区(浍河)等。加密区域快速通道网:新建徐淮阜高速、宿蒙高速与淮永高速,形成四横三纵格局;新增淮北西、刘桥、杜集、临涣和双堆集高速落地互通,中心城区高速通行效率与镇(街道)覆盖进一步提升。

积极谋划旅游公路项目,促进交旅融合。“十四五”期间积极谋划烈山至S407快速通道工程、S101-S401连接线榴园-夹沟段(榴园至五柳至符离大道旅游公路)、S238-S406连接线纵楼-永堌段(杜集至萧县旅游公路)、G3京台高速双堆集出口-S235段(芦沟至双堆旅游公路)、S303-S235 连接线(刘桥-双堆段)五条旅游公路项目,连接宿州,对接徐州,积极融入徐州城市群,促进交旅融合,推动区域大运河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工业遗产旅游融合发展,助力我市打造成为区域型休闲旅游目的地。

依托内外交通轴线,打造全域旅游大环线。依托淮北至徐州、宿州、商丘、阜阳等周边城市交通走廊和市域内部交通轴线,串联域内外核心景区、景点,打造以公路自驾为基础,以矿区小火车旅游线、皖北川藏线为特色,以水上旅游(中心湖带、浍河、新濉河、沱河等)和低空飞行为补充,全长约300公里的全域旅游大环线。淮北全域旅游大环线将定位中国首条智慧化的立体漫游大环线、国家级旅游风景道,整体构建立体化水陆空全域漫游体系,提供智慧化自驾和骑行服务。

 

第五节  深入推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徐州都市圈

 

立足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淮徐同城化发展,积极对接徐州市,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共同开拓优势旅游资源,联合开发跨省市旅游路线和新产品,在旅游产业共推、形象培育、市场共建、监管联动、标准制定等方面进行区域联动,通过线路组合、客源共享、优势互补策略,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徐州都市圈。充分利用好进博会、中国国际旅交会等平台,加强区域协调合作,推进长三角文化和旅游交流。结合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增创我市发展优势,加强大运河沿线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交流合作。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精品文化旅游景区、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实现旅游精品化发展。培育特色文旅项目,加快提档上级,强化宣传营销,坚持开放发展,深化合作共赢。

加强一体化协同布局。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淮北段)建设为基础,串联安徽、江苏、浙江三省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长三角运河文化旅游圈”,重点在运河文化、运河遗址、运河工程、史前遗址等方面构筑标识、形成联动、共建联盟。深度整合共享淮海战役红色文化资源,加强临涣文昌宫、小李家、双堆集烈士陵园、萧县丁里镇蔡凹村等与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淮海战役纪念馆、邳州市碾庄烈士陵园等淮海战役红色文化核心景点的共同保护开发和利用,共同办好淮海战役胜利纪念活动,联合举办淮海战役红色文化旅游学术研讨会和研学旅游周,合力打造“淮海战役红色文化圈”。以淮北南山汉文化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等汉代三绝文化资源、宿州涉故台、皇藏峪、垓下古战场等为核心,与徐州、宿州共同打造“汉文化体验圈”。

打造一体化精品旅游线路。谋划一批区域文化和旅游联合线路,提升文化和旅游总体形象。与徐州、宿州、商丘等共同打造豫皖苏三省毗邻区域汉文化、红色文化旅游黄金链,重点发展以淮海战役战场遗址旅游、指挥部遗址旅游、红色研学旅游等为核心的淮海战役红色旅游游览路线;以大运河遗址遗迹旅游、现代生态旅游为核心的大运河文化旅游路线;以汉文化遗址、汉墓、汉画、汉代人物等为核心的汉文化体验路线;以淮北中心湖带、徐州云龙湖、宿州皇藏峪等为主的湖泊山地生态旅游路线;以萧县、濉溪县、贾汪区等三省毗邻区域乡村旅游为主线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休闲体验路线。

推进一体化整合营销。实施联合营销,进一步推动长三角旅游市场和服务一体化发展,开展主题统一的品牌推广,实施便捷畅游的区域联卡行动,建立长三角统一的“旅游护照”,推行长三角旅游一卡通,打造城市群旅游共同体。实施高铁营销,围绕上海等重点客源城市开拓市场,做深长三角城市群旅游营销,在淮北高铁“当日达”的各城市开展重点营销,积极拓展高铁沿线城市客源市场。进一步推动旅游市场一体化营销,发挥淮海经济区文化旅游联盟作用,联合开展多层次区域化、国际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协同构建与国内外一线旅游城市接轨的游客服务体系。

 

第六章  迸发健康活力 建设体育兴盛之城

 

第一节 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大力推进全民健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市、县区人民政府制定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落实城市居住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标准。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现城镇社区“10-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农村体育设施向自然村延伸。推动智慧健身路径、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公园建设,构建“处处可健身”的高品质运动空间,提升体育场地设施综合利用率。新建或扩改建濉河公园、南山公园、雷河公园等五个体育公园,新建相山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烈山区文体中心、数字化升级改造市体育馆、濉溪县体育馆、杜集区全民健身中心等4个以上公共体育场馆。新增健身步道,完成42个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项目,推进农村地区体育健身设施提档升级,促进公共体育资源均衡布局。

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水平。推进市、县(区)公共体育场馆智能化改造,推动社保卡“一卡通”在公共体育场馆的应用。提升公共场馆服务水平,实现健身便利化、运营智慧化、服务人性化、管理专业化。切实落实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和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优惠政策,促进学校体育场馆规范有序开放,推动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大型体育场馆在全民健身、赛事承办以及应急避难等方面的综合功能。规范体育场馆公共安全服务供给,建立健全体育场馆安保等级评价制度。

探索体育设施社会化建设运营。支持市、县区公共体育场馆群以体为主、综合经营,鼓励与社会力量共同组建公司或委托第三方企业等多种方式运营场馆。拓展“商场+体育”建设模式,以万达、国购、吾悦、中泰等商业综合体为试点,加入电竞、攀岩等新型运动健身设施,积极开展群众参与型、体验型体育赛事活动。将市体育中心打造为城市文体综合体,贴近市场需求,提供多元产品,丰富服务内容。推动体育设施供给市场化、项目设置灵活化,提高体育场所社会化运营管理水平,更加有效地满足群众多样化体育需求。支持社会力量利用工业遗址遗迹、仓储用房等改造为体育场馆。积极依托我省“智慧体育平台”创新打造智慧体育场馆,培育一批专业化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主体和场馆服务品牌。

开展精彩纷呈的赛事活动。承办好安徽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做好后勤保障,加强与省体育局等部门的协调沟通,打造淮北特色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常态化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社区运动会、三级联赛。打造全国广场舞公开赛、中国淮北拉丁舞标准舞全国公开赛、淮海经济区青少年足球精英赛、化家湖自行车赛、龙脊线越野徒步赛等品牌赛事。积极培育濉溪县农民篮球赛、相山区广场舞、杜集区千人腰鼓、烈山区冬泳等县区精品赛事。加强与徐州群众体育项目交流,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协同发展,开展足球、篮球、羽毛球、门球、广场舞、棋牌等项目系列赛事。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大力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积极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和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区)。

建立充满活力的健身组织。加大体育社会组织的扶持和监管力度。推进体育总会建设向镇街延伸,推动县区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积极发展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和社区健身团体,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政府购买服务。鼓励和规范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进校园提供专业体育服务。加强各级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把运动项目推广普及作为单项体育协会的主要评价指标。

提供专业高效的健身指导。推进全民建设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建成科学健身指导中心5个,实现市县(区)两级科学健身指导全覆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动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实现常态化服务。把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层医务人员与晨晚练点社会体育指导员纳入科学健身指导队伍。推进科学健身指导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每年开展基层体质监测和健身指导9000人以上。市县(区)两级每年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级达标测试活动。

发展丰富多元的青少年体育。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常态化开展校园体育活动。支持教练走进校园,协助学校做好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工作,使青少年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培训,提升体育教师教学与训练能力,夯实体育发展基础。在中小学校设置专(兼)职体育教练员岗位,聘用退役运动员到学校担任体育教师、教练员。

推进智慧体育发展。建设市级体育数据中心,向上与省数据中心无缝对接,向下与各级体育政府部门互通互联。搭建市级智慧体育应用平台,为社会提供体育数据资源开放调用服务,利用数据开放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建设涵盖健身场所、体育组织、国民体质监测、体育人才、赛事活动等基础数据库。建设面向政府、公众、企业不同服务对象的体育信息管理系统,推行云端服务。

第二节  提升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

 

建立竞技体育发展新模式。坚持举市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创新市优秀运动队组建模式,形成以政府办为主导、合作办为辅助、社会办为补充的新格局。拓宽运动员选拔思路,畅通输送渠道,充分调动区县和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的积极性。强化体校管理,规范社会体育组织,围绕“奥运争光、全运争先”目标,因地制宜补齐弱势项目短板,因势利导做长优势项目长板,形成科学合理的竞技体育项目结构布局。

完善科学训练体系。加强优秀运动队复合型团队建设,构建以运动员为中心、教练员为首要、科医保障为基础的科学训练体系。健全教练员选拔、培养、引进、激励、保障机制,加大优秀教练员引进力度。建立体育专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加强市优秀运动队训练基地建设,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训练基地。

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提升市、县新型体校建设,统筹体校项目布局,统一训练教学大纲,严格落实将体校义务教育适龄学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有关规定,配齐配足配优文化课教师。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加快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畅通青少年参赛通道。

推进“三大球”项目发展。立足实际、解放思想、积极探索,走出我市“三大球”项目发展有效路径。夯实“三大球”基层基础,深化体教协同发展,推进场地设施建设,发挥协会功能作用,加强专业人才培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中小学大力发展“三大球”项目,构建“三大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三大球”赛事,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不断提高“三大球”水平。

 

第三节  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加强规划引导,以高端体育赛事活动、体育用品销售制造和体育旅游为重点,不断推进具有我市特色的体育产业发展。

打造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推动体育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在体育装备制造、竞賽表演、健身休闲等领域招引一批头部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谋划建设一批体育产业基地、体育服务综合体、汽车自驾营地等重大项目,推动“体育+”“+体育",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养老、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

壮大体育健身休闲业。逐步扩增有效高端供给,鼓励和支持健身休闲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延伸产业链条,研发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新产品,促进健身休闲产业智慧化、生活化发展。

做优做强体育用品制造业。发挥国家主体功能区叠加优势,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地产业转移,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体育用品品牌。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在新型体育器材装备、可穿戴式运动设备和虚拟现实运动装备等先进装备领域的研发与制造能力,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提升核心竞争力。

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湖泊和人文资源,深入推进长三角体育旅游一体化发展,加强体育旅游领域联动,因地制宜开发汽车自驾、骑行、徒步、越野、滑雪等特色体育旅游产品,培育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促进参与型与观赏型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综合型体育旅游体验目的地。

稳步推进体育竞赛表演业。建立赛事丰富、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体育竞赛表演产业体系。壮大淮北马拉松自主品牌赛事,逐步引入高水平国际单项比赛,适时承办全国综合性赛事活动,重点培育越野、环湖马拉松等品牌赛事活动;持续推进舞龙、舞狮、气功、健身鞭等一批淮北特色传统体育文化活动,逐步培育轮滑、攀岩、滑板和电子竞技等新兴体育赛事活动。

提高体育培训业水平。规范体育培训业市场秩序,加强体育培训行业标准化建设和规范管理,提高体育培训行业专业化水平,促进培训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引导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品牌化发展,培育连锁体育培训机构。鼓励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挥新媒体直播录播、交流互动等优势,实现体育培训服务线上线下互补互促、融合协同。重视青少年体育培训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鼓励学校与社会体育培训机构合作。

促进体育消费升级。创新体育消费引导机制,加快推动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体育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应用,鼓励发放体育消费券,激发大众体育消费需求。丰富体育消费产品,拓展体育健身、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体育消费。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赛事,培育汽车场地越野、拔河、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淮北站)、马拉松、水上运动等品牌赛事。完善体育消费维权方式,保护体育消费者权益,营造安全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争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体育标准化建设。完善体育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建立体育资源高效利用机制,推动各类体育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优化体育产业政策,落实已有税费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理安排体育产业供地。探索市场化运营新模式,推进公共体育设施所有权、经营权分离运行机制改革。建立体育场馆安保等级评价制度,推动安保业务市场化、专业化发展。

 

第四节  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传承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推动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着力培育发展体育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文化。推动体育公益事业发展,鼓励体育明星和爱心人士参与群众体育公益活动。

丰富体育文化产品。充分发掘利用淮北地域文化特质,打造具有时代特征、体育内涵、淮北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组织开展体育影视、体育音乐、体育摄影、体育美术、体育动漫的创作展示和评选活动,加强运动项目文化推广普及。

加强对外体育文化交流。以体育赛事活动和体育旅游为平台,扩大体育文化传播,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手段,提升淮北体育知名度、美誉度。深化与沪苏浙等重点省市体育交流合作,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淮海经济区体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第七章  科技驱动创新 打造智慧广电发展先行之窗

 

第一节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优化媒体资源配置。以互联网思维优化媒体资源配置,加快把分散的、优质的资源要素向互联网主阵地聚合、向移动端倾斜。强化需求导向,精办频率频道、优化节目栏目,形成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整体合力。

强化新型传播平台应用。大力增强平台信息服务聚合与精准分发能力,提供专业性、针对性、亲民性强的媒体服务,拓展广电+政用、民用、商用服务,提高平台价值和用户活跃度。建设“淮北卫视ATV”移动传播平台,做优做强“淮北人”客户端。

完善县(区)融媒体体系建设。推动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形成市、县(区)两级垂直化媒体融合生态圈。提高市级广电机构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人才培养、技术支撑、内容供给能力。

 

第二节 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

 

承担记录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讲好淮北故事、拍出视听精品”为创作要求,着力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作品。重点围绕我市红色历史、时代风范、人文风情,制定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网络视听节目等重点选题项目规划,不断完善优秀选题项目储备库,打造视听精品,创建淮北广电品牌。常态化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原创能力,鼓励创作生产更多体现淮北特色的优秀作品。申请安徽省广播电视精品专项资金,做好节目创作生产及宣传发行工作。

 

第三节 实施广电惠民工程

 

全面对接乡村振兴、智慧广电等战略部署,大力发展“智慧广电+公共服务”,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以标准化建设、均等化提升、智慧化发展为总体思路,健全完善新时期新阶段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智慧广电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智慧广电村(镇)建设,加强智慧广电网络、平台、终端在农村地区的部署和建设,创新广电公共服务内容供给和业务形式,提升综合信息服务应用,探索智慧广电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支持有线电视、IPTV开展多样化对农服务。加大对农节目创作生产指导力度,推出更多富有地方气息、体现淮北文化特色的节目。发挥媒体优势助力乡村产业发展,鼓励支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开展农副产品产销对接“进电视”和助农直播等活动。

建设应急广播体系。统筹利用现有广播电视资源,建成市、县、乡、村四级贯通,与全市各级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有效对接的应急广播体系,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全时段的预警信息发布和政策宣讲服务,更好服务基层应急管理和社会治理。建立健全应急广播系统运行维护体制机制,确保应急广播长效可靠运行。

推进省级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网建设。持续加大有线电视IP化、宽带化升级,提高有线电视网络乡村通达率,建设省级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网,基本实现省级电视节目信号在全市的无线数字化覆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高质量免费节目。

 

第四节 加快先进技术创新引领

 

构建新型传播覆盖体系。加大IPV6、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的广泛融合应用,高效推进全市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加快有线、无线、卫星等相互融通,智能协同,推动广电“云、网、边、端”资源要素相互融合、智能配置,构建高速、智慧的新型传播覆盖体系。

推进大数据创新应用。加快用户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等大数据汇聚应用,推动内容生产、服务、流程和运营的转型升级,增强传播推动智能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在节目检测监管中的运用,建立大数据体系应用场景,加强数据保护。

推动广电体系智能化建设。加快节目制作、编辑、播出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推动广播电视媒体平台IP化、云化、融合化、智慧化。加快与“中国声谷”合作,推动智能语音技术在广播电视制作、编辑、播出和智能终端等各环节应用。推动智能拍摄、交互式节目审查、智能审片系统应用,促进智慧媒资系统、虚拟主持人系统等项目广泛应用。建设广电“智慧运维”“智慧制播”等示范工程,全面推进我市“智慧广电”建设。

 

第五节 增拓广电运营业务

 

结合实际优化“淮北发布”微信、微博以及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的开发推广工作。加强财政扶持,积极开拓农村有线网络运营、电子商城等业务,着力推进融媒体广告、移动电视、影视内容生产、演艺会展、动漫创意、金融服务等协同运作,开启“云经济”模式下的消费新产业、新业态,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共同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第六节 深化广电体制机制改革

 

全媒体思维重塑广电媒体组织架构,构建集约高效的新型采编制作播发流程,建好管好用好全媒体内容库,健全全媒体绩效考核。优化媒体协同运行机制,实现台、网、端、微协同联动,打造自有优质网生内容、网红队伍和社交圈,鼓励广电人才到新媒体平台发挥作用,强化采编发核心业务的技术研发、设计、品牌推广等支撑。加强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运用,拓展广告、电商、会展、移动直播等增值服务,开展长三角地区媒体融合业务交流合作。

 

第八章  转换新旧动能 打造安徽精品出版新高地

 

第一节 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发行传播

 

始终坚持党对出版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通俗理论读物的推广发行工作,面向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工农群众、大中小学生等不同群体,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传播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落地生根。聚焦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年度工作主题主线,发行一批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重点出版物。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出版精品。

 

第二节 实施先进文化普及工程

 

着眼于提高全市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全市人民精神力量的出版精品。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强化道德教育领域出版物管理工作。着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围绕公民道德建设、褒扬英雄模范、宣传先进典型人物等,推出一批主题鲜明突出、内容丰富生动、形式灵活多样的优秀出版作品,彰显城市人文关怀,讲好淮北故事。大力弘扬革命文化,依托我市红色革命文化,出版一批红色精品出版物,将淮海战役红色故事作为加强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传承历史文化基因,聚焦教育、文学、艺术、科普、乡村振兴等领域,推出一批优质的少儿、传记、古典文学、乡村文化等特色板块内容出版。

 

第三节 加强出版公共服务建设

 

深入开展“书香淮北·全民阅读”活动。广泛开展“经典传诵”“诗歌朗诵”“经典诵读”等阅读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进家庭、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积极发挥实体书店在全民阅读等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推动数字阅读,在全社会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文化氛围。通过与专业阅读机构、社会文化团体联动,打造城市阅读空间,常态化开展读书沙龙、亲子教育、志愿宣讲,打造我市“智慧加油站”。

进一步加强农村书屋建设。以高质量工作助推农家书屋延伸服务,着力推进农家书屋提质增效。推动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向农村地区流动,实现借阅、发行、上网、讲座、培训等一站式服务,打造群众的暖心阅读家园。以“互联网+书屋”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数字农家书屋建设。精准对接群众多样化需求,打造特色农家书屋,倡导农户积极参与书屋建设,进一步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加大对特色实体书店扶持力度。落实国家《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各项政策措施,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新华书店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大对城镇发行网点、农村发行网点、校园书店、特色实体书店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地产、商业设施为实体书店提供减免租金的经营场所,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降低准入门槛,加强创业培训服务,吸引社会资本开办书店。鼓励大众书局等“网红打卡”实体书店落户淮北,打造城市文化产业新地标。

 

第四节 加快壮大数字出版业

 

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主动融入国家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战略,推进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改革。鼓励传统出版企业建设数字资源库,以“知识+服务”的模式提供数字产品。运用智能技术改造传统印刷物流业,推进智能印刷与智慧仓储的运用。建立数字资源库,打造数字知识服务出版产品。以网络文学、知识付费、直播和短视频作为重要发展方向,积极培育新型出版业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数字出版领域,鼓励出版企业破壁出圈,延伸数字出版产业链条。培育一批方向明确、前景广阔、发展强劲的新型数字出版示范企业。

 

第五节 健全现代出版市场体系

 

加强市场主体建设,健全有文化特色的现代出版企业制度,支持出版发行企业在坚守主业基础上适度开展多元化经营,不断提升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充分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支持印刷企业走集约化、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之路。优化出版产业的资本供给,为新业态壮大和优质产品的生产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健全出版物发行渠道。创新出版物发行业态形式、经营模式和服务方式,加快发行渠道资源整合,提升线上线下发行能力,健全广覆盖、多层次、多样态、可持续的发行网络和服务体系,支持社区书店、校园书店等发展,合理建设小微型发行网点。完善出版领域市场准入机制。加强出版资质管理,进一步严格党和国家重要文献、教材、教辅、辞书、地图等各门类的出版资质要求。建立健全出版单位及从业人员违规行为记录和信用管理制度,加强违规责任追究和失信惩戒,促进出版业健康发展。

 

第九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健全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的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党对文化旅游体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市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调配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建立领导小组联席工作会议制、目标责任考核制、联合督导工作制、决策征求意见制等工作机制,会商解决涉及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发展的重大发展问题。强化各县区政府主体责任,抓好规划实施、政策执行、工作保障。依托市建投集团成立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重大文旅项目投资建设的主体,盘活公司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

加强监督考核激励。建立健全全市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考核评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效。落实文化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适时开展督查检查,将各县区和部门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推动政策落实和项目落地。重视行业智库、大众媒体等社会力量在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决策、监督与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第二节  加强政策法规和规划引领

 

严格执法体系。建立健全文化旅游体育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体制,优化文化旅游体育市场环境。强化文化旅游体育市场综合执法能力,全面贯彻实施各级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加大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力度,积极开展文旅体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建立旅游安全应急联动机制,规范假日旅游管理运行。加强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领域政策、法规的对接、修订等工作,补充编制适合新时代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发展的地方法律法规。

完善标准体系。建立文化旅游体育标准化体系并适时修订完善,提升文化旅游体育服务质量。培育文化旅游体育行业协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加强行业诚信文化建设,引导文化旅游企业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积极探索和参与皖北区域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标准化工作,推动成立皖北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标准化工作联盟,探索皖北区域专家互认互聘,遴选具有淮北特色的标准项目推荐为上升为国省级行业标准。通过规划引领、标准引导、政策牵引等,促进区域文化旅游体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建立统计体系。建立与国家、省相衔接的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的统计监测与分析工作体系,强化对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公司与相关部门运行情况的统计监测与分析,提高统计监测能力,实施产业数据季报和半年报机制,推进产业数据及时上报、动态更新。及时发布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报告和重点项目建设报告,强化项目跟踪推进、督促检查、滚动管理以及绩效分析,实时掌握文旅产业发展动态。

坚持规划引领。加强文化旅游规划统筹协调,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林业发展等相关规划中。科学谋划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形成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规范有效的规划体系。建立规划评估与实施督导机制,确保规划可行和落地实施。

 

第三节  加大政策支持

 

制定并出台加快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执行国家节假日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鼓励职工依据个人意愿灵活安排全年休假时间,弹性安排作息时间。

加大资金支持。市政府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资金,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和安全稳健投资的原则,重点支持文化旅游产业招商,积极引导和鼓励国内外有影响、有实力的企业来淮投资。加大财税政策支持,逐步完善文旅领域财政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发展资金使用绩效,尝试建立产业投资基金,根据市场营销、资源开发、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等发展需求,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和文化旅游发展资金撬动作用,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按照财政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要求,落实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充分利用好2000万元市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直接投入、项目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县区政府结合实际,不断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投入,支持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改、财政、交通、住建、农业农村、水利、林业、生态环境等部门在安排有关专项资金时,要向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倾斜。创新文化旅游投融资机制,支持社会资本以股权投资、特许经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加强银企对接,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鼓励旅游企业发展债券融资、资产融资、投资基金、小额贷款和融资担保,鼓励支持保险资金参与旅游开发建设。支持产业资源丰富、管理体制清晰、符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发行上市条件的大型文旅企业上市融资。

强化用地保障。年度土地利用计划适当向文化旅游领域倾斜,适度扩大文化旅游产业用地供给,优先保障文化旅游体育重点项目用地,将重大文化旅游体项目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鼓励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方式建设文化旅游项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依法使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开办旅游企业。城乡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依法从事民宿等旅游经营。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的前提下,支持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市场主体利用旧厂房、仓库提供符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旅游休闲服务的,可执行在5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

 

第四节  强化科技力量支撑

 

推进数字技术应用。鼓励数字文化企业参与企业级数字基础设施开放合作;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在我市落地,扶持中小微数字文化企业成长;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文化企业利用多渠道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利用数字技术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产品。以文化和旅游资源数据库为基础,以大数据、5G、人工智能、AR/VR/MR、动画动漫、手游网游等技术应用为手段,全面展存、展示与演绎我市文化和旅游产品,创新设计文化和旅游IP 体系,打造文化创意产品。

构建文旅资源数据库。建立文旅体产业资源数据库,出台文旅产业数字化提升计划,对文化馆、体育馆、游泳馆、剧院等文旅企业进行数字化系统提升。充实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等文化场馆的数字化互动体验项目,实现“文化+旅游+科技”的升级。启动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摸清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家底。创新工作方法,综合运用资料整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字建模、图文视频等技术方法,建立我市文化和旅游资源数据库,为文化与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发展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第五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障

 

坚持新发展新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领。树立绿色思维,坚守生态文明理念。进行绿色发展布局,坚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导向。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进绿色生产,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的深刻变革。健全法规制度,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建立环境影响评估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建立项目立项的环评机制,认真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相关法规与规定,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在旅游资源开发前,应对开发活动进行环境影响的评价分析识别,把可能对旅游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加强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监管,坚决制止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破坏,涉河湖规划建设项目由水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实施。

制定行之有效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一是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严格执行水源地安全保护措施,一级保护区内禁止建设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二级保护区禁止建设有污染的项目及排污口。县城、镇区、景区(点)生活污水排入污水市政管网,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或B标)后排放。探索和推广生态污水处理工艺。鼓励酒店等商业单位采取节水措施,采用节水器具,减少水资源浪费。二是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严守国家和省关于生态保护红线的相关管控办法和规定,确保生态保护红线性质不转换、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项目建设前,严格做好区域珍稀保护动植物调查,避开动植物栖息地分布区域,或采取就地保护和转移措施。对污染物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加强林草植被和河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建设水源涵养林、生态护岸林,避免水土流失。推进城郊、山地生态廊道,以及湿地、河流廊道建设。三是环境敏感区影响减缓措施。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和《风景名胜区条例》等有关环境敏感区管理规定,项目规划立项尽量规避敏感区,选择对敏感区保护对象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建设方案。严格规范施工操作,避免对保护区生态环境、遗址文物等造成不可逆损害。在文化和旅游项目运营过程中,加强对敏感区保护的宣传工作,避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敏感区及保护对象造成损害。当生态敏感区遭遇不可避免的影响后,及时实施生态功能恢复保护工程,严格监管措施。四是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大气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土石方开挖的扬尘、餐饮油烟和交通工具尾气。针对施工污染,可采用洒水降尘等环保措施;针对交通和餐饮油烟大气污染,坚持预防为主,改善能源结构,鼓励文化和旅游经营场所使用太阳能、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加强旅游区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推广使用环保观光汽车、电瓶车等。对于酒店度假村、旅游小镇等餐饮单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装置。五是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来源于游客和规划区内居民生活垃圾,要采取定时清洁,集中处置的处理方式。对于一般固体废弃物优先综合利用,无法回用的进行集中填埋处置。

 

第六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注重人才培养。深入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加强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挥淮北师范大学、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全市有关科研院所、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作用,组建包含高校教授、旅游专家、企业精英、青年英才等多样性人才的旅游智库。实施“文化旅游英才计划”,重点培养文化旅游研究型专家、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职业经理人。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我市文化旅游发展亟需的专业性人才。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进涉文涉旅行业全员培训。

完善激励机制。主动对接长三角知名高校,推动馆校合作、校企合作,制定引进高端人才、领军人才落户的支持政策,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加强职称评定、考核表彰制度建设。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全员培训,调动在职专业人员积极性。鼓励岗位学习,奖励自学专业人员。在制度上保障有成绩的专业技术人员获得应有待遇,促使专业人才做到能干、勤干、乐干,出成绩,出精品。

 

第七节  强化行业安全生产

 

推进执法监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文化和旅游市场新型监管机制,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持续推进相关领域的“利剑行动”“净网”“清源”“护苗”“雷霆行动”等专项整治,推进旅游监管“五有”行动,强化对新业态的引导与监督管理,维护文化市场意识形态安全和网络文化安全。加大对涉外营业性演出、农村演出市场、艺术品市场、网络文化市场、旅游市场等重点领域执法检查力度,落实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责任制。建立在线旅游市场网络监管机制,加强对县(市)区公共文化场馆、体育场馆和全市旅游景区等场所的实时监测,形成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和新闻出版市场信息化、智能化监管服务格局。

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完善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和新闻出版行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多元处置机制,完善配套的保险机制、风险共担机制,统筹推进文化安全、行业安全、系统安全、信息网络安全等。完善应急体系,制定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加强分析研判、岗位培训、巡查监管和安防消防设施建设。健全区(市)县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企业全员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加强安全培训和目标管理考核,推进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假日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等专项检查,守牢行业安全防线。加强文旅体部门与应急管理、消防救援、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协作联动机制,积极与第三方安全专业服务机构合作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双随机”抽查监管、第三方暗访评估、交叉执法暗访督查等工作。加强疫情防控安全保障,推行公共文化场馆、景区等地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机制,坚持疫情期间限流、预约、错峰等防护措施。

 

附件:淮北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发展规

划项目库

 

 

 

 

 


附件

 

淮北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发展规划项目库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及内容

总投资估算(亿元)

建设周期

1

淮北市大剧院

选址:龙山路与创新大道交口,绿金湖西岸。占地:约85亩。

坚持“国际客厅、人文共享、中西交流”的设计理念,建设文化艺术、新闻传播、广播电视、艺术展演中心等,完善城市功能,打造文化广电艺术高地,带动淮北东部城区发展。

6

(2022-2025)

2

淮北市美术馆

选址:淮北市图书馆和博物馆之间。

位于市博物馆西、市图书馆东,占地18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主要有艺术展厅、艺术培训、学术报告厅、汉画像石厅、地下停车场等。建设包括收藏保管功能区、展览展示功能区、文化交流功能区、教育培训功能区、业务与研究功能区、室外广场雕塑区等功能于一体的美术馆,打造淮北文化地标。

1.9

(2022-2025)

3

绿金湖生态不夜城

选址:龙山路与创新大道交口,绿金湖西岸。占地:约140亩。

建设生态科技馆、夜游街区、高端度假酒店等.

10

(2022-2025)

4

安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柳孜运河遗址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项目

选址:柳孜遗址片区。占地:约1000亩。

柳孜运河桥梁遗址永久性保护大棚建设项目:在柳孜运河桥梁遗址上方建设建筑面积8000㎡的永久性、封闭式保护大棚,通过声、光、电、互联网+等多种展示形式,科学、准确、全面地再现柳孜运河古镇的历史风貌与出土文物;完善现有柳孜运河遗址本体保护设施及遗址展陈;其他建设项目: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7

(2022-2024)

5

临涣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项目

选址:临涣古镇。占地:约1000亩。

包括临涣古镇保护与展示及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旅游休闲街区创建项目等。对临涣古镇开展古镇保护与展示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与提升、旅游休闲街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等。

22.6

(2022-2024)

6

淮北市国际会展中心

选址:绿金湖半岛。占地:约100亩。

定位为一座符合国际展览、国际会议标准的,集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会展中心,以举办国内外各种大型会议、展览为主,集商住、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场馆。

10

(2023-2025)

7

大唐淮北发电厂旧址改造项目(原大唐电厂)

选址:原大唐电厂。占地:约50亩。

保护大唐淮北发电厂旧址冷凝塔等工业遗存,科学开发利用煤场专用线、烟筒工业遗址等资源,打造文创特色街区,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和工业旅游业,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吸引力和综合承载力。

2

(2023-2024)

8

皖北川藏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选址:东部山区。

建成龙脊线、龙脊山景观道、榴园村景观道等快旅慢游交通系统,并结合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在沿线配套建设驿站、服务区、观景台、停车场等设施,让游客的游览更加便利畅通。

5

(2023-2024)

9

旅游观光火车游憩链

选址:城区运煤线路。

改造、新建九大旅游火车站点(杨庄站区、南湖站区、中央公园站区、东湖站区、张庄站区、柳园站区、石台站区、朔里站区等),串联淮北主要煤矿遗址,打造“复兴淮北遗产路”的旅游列车,丰富列车内部演艺、美食体验业态,成为中国首个沉浸式、移动式文化主题列车、淮北旅游新地标、安徽旅游新引擎。

10

(2024-2025)

10

朔西湖研学基地

选址:朔西湖。占地:约100亩。

朔西湖研学基地是一个融合教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多元复合型营地。营地主要分为运动竞技区,教育学习区,生活体验区和劳动实践区等四大功能区块,其中运动竞技区包括室内体育场馆,多功能运动场,军游训练场,体适能训练场,生命安全教育区等。。教育学习区包括主题研学楼,行政办公楼,煤炭科技馆等。生活体验区包括宿舍楼,餐厅,野炊露营区等。劳动实践区包括农事操作,植物认知,生态修复等。营地规划面积约100余亩,其中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

2.5

(2023-2024)

11

朔西湖健康养老慢生活体验区

选址:朔西湖。占地:约100亩。

充分利用朔西湖生态优势,以“生态康养+养老服务”为定位,面向三省毗邻区域的康体养生专项客群和退休群体,实现养老地产与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产业共同开发,打造候鸟式养老度假及康养型疗愈度假基地。

3

(2023-2025)

12

南湖景区商业街

选址:南湖以南。占地:约100亩。

总规划占地面积约560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909平方米,容积率0.15.主要建设内容包含休闲餐饮区、风俗体验区、儿童娱乐区等多块功能区域。

1.05

(2022-2025)

13

乾隆湖水上运动基地

选址:乾隆湖水域。占地:约30亩。

着力建成国家水上运动基地,形成脚踏船、水上皮划艇以及SUP桨板、横渡游、铁人三项、沙滩足(排)球和环湖自行车赛、皮划艇、龙舟赛等项目基地,打造水上欢乐大世界,打造水上运动标杆项目。

2

(2023-2024)

14

淮北市旅游集散中心

拟选址于沱河东路以北的绿金湖上的半岛区域。拟建自驾车房车营地、水陆铁码头、游客接待中心、文化主题酒店、购物餐饮街区、体育公园、矿山博物馆新馆、工业文化馆、企业主题馆等,打造集“旅游集散、城市窗口、餐饮住宿购物”等旅游要素于一体的游客抵达、体验淮北的第一站,作为推介淮北、展示淮北的重要窗口。

2

(2024-2025)

15

隋唐运河古镇旅游休闲街区创建项目

以运河文化为核心,结合淮北地域文化、隋唐文化特色,并扩展中原文化,形成古镇运河天地区、古镇浪漫休闲区、古镇运河人家区、古镇参访体验区、古镇核心演绎区、古镇游客服务区、古镇梦幻娱乐区、古镇民宿客栈区八大功能区域。

2

(2023-2024)

16

杨庄煤矿文旅综合体

依托杨庄煤矿旧址风貌基础,改造提升旧址空间,打造真实下矿场景、煤矿相关知识展示、煤矿生活展示、工业史资源科普等,丰富都市休闲、时尚生活体验,配套商业,打造拥有穿越感的沉浸式商贸综合体。

10

(2024-2025)

17

天街风景区潮玩运动基地

全力打造“郊野运动”项目,形成潮玩运动基地,植入航空模型运动、攀岩运动、自行车越野运动、独轮车运动、汽车越野运动等创新产品。率先打造符合国家标准的登山健身步道,作为 “郊野运动小镇”建设起点,夯实运动基础设施。

1

(2023-2024)

18

烈山窑博物馆文旅项目

包括烈山窑遗址博物馆建设项目以及文商旅综合开发等。其中烈山窑遗址博物馆建设项目:编制烈山窑遗址保护展示方案,建设遗址公园和陈列馆,对窑址、作坊等重要遗迹进行保护展示,活化烈山窑烧造技艺,打造大运河文化研学基地。

5

(2023-2025)

19

朔里矿旅游综合体

以朔里矿环境旧址为基础,打造国家矿山公园,依托淮北北站、朔西湖周边业态及交通优势,配套淮北特色餐饮、特色住宿等,打造朔里矿煤炭特色旅游综合体项目。

2

(2024-2025)

20

濉溪县老城石板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项目

建设内容包括对石板街历史建筑及省市文物进行修缮保护、特色餐饮、主题酒店开发等;修缮保护总建筑面积137370平方米。道路广场10177平方米。

5.72

(2022-2024)

21

百莲百荷农旅小镇

位于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街道开渠东路北 1.5 公里、宿丁路两侧,项目总面积 822309 平方米。一期项目种植荷花和睡莲,后续发展水产养殖,加强基础设施、产业支撑、公共服务、环境整治,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同步。

0.5

(2022-2024)

22

淮北矿山公园博物馆新馆

聚焦淮北煤炭工业文化的全景展示体验,运用沉浸式演绎方法、高科技互动手段等,像穿越般实现身临其境化场景体验,形成采矿活动沉浸式场景体验产品,再现工业辉煌。

0.5

(2023-2024)

23

口子酒文化博物馆提升

开发口子酒文化文创系列,打造集品鉴、展销、文创、观光于一体的酒文化沉浸式体验型博物馆,让大众深度体验酒水酿造技艺、历史与文化,推动传播,弘扬中国白酒的厚重历史文化。

0.1

(2023-2024)

 

 

24

淮北纺织博物馆休闲综合体

依托热电厂旧址场,打造工业主题文商旅综合体,导入商业、文创、购物等多元功能,充分整合地产、服务、文旅、文化、医疗康养、会议会展等多元业态以及多方社会力量,形成具有时代领先和创新意义的封面作品。

 

 

5

 

(2023-2025)

25

淮北市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提升改造项目

以“创新引领、国内一流、国际领先”为标准,建设成为全面展示阐释中国大运河历史脉络及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成就的国家一流博物馆,对博物馆展陈内容进行升级改造,稳步开发相关研学旅游课程,稳步开发博物馆文创产品。

0.02

(2023-2024)

26

凤凰山食品博览园提升

基于现有凤凰山食品博览园基础,设置相关的亲子研学、美食品鉴等项目,开展青少年主题教育和研学体验系列活动。完善功能配置,突出展示展销功能,积极打造电商运营平台,着力引进检验检测机构和研发服务机构,做好产业链条对接服务,服务全市食品企业更好发展

0.1

(2023-2024)

27

大运河景观道

对百善镇-临涣镇-铁佛镇之间的道路进行景观提升,植入淮北大运河唐船和临涣棒棒茶文化,打造可承办马拉松赛事的旅游公路。重点规划实施道路改造提升、旅游驿站配套、环境专项整治和沿线景区景点开发等工程。

0.5

(2023-2024)

28

红色旅游风景道

起自城区、串联临涣、到达双堆集。串联红色村镇、景区景点,打造旅游、休闲、锻炼、红色研学为一体的“淮海战役,决胜之路”主题特色旅游道路。在道路沿线以田园乡村为基底,以红色文化等为主题,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0.5

(2023-2024)

29

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文昌宫片区

推进实施展馆变剧场、基地变学校、并增设国防科技教育基地,对文昌宫和小李家纪念馆进行提升改造。升级园林植物,增添场馆氛围;升级改造无障碍通道、低位服务台等,从多层面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便捷服务。

0.1

(2023-2024)

30

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小李家片区

对韩村镇小李家村进行改造提升,包括红色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及周边绿化提升。新建集散广场、进行道路翻新、修复纪念区配套设施等。

0.17

(2023-2024)

31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提升工程

推进陈列布展提升,推进墓区修缮提升,实施停车场、集中供水工程、新建厕所等项目。整修陵园内的绿化景观,优化花草树木的的种类配置。

0.2

(2023-2024)

32

钟源阁红色博物馆主题村

基于钟源阁红色文化博物馆原址,打造核心场馆引领、系列主题展馆为辅的博物馆集群,形成集博物馆、亲子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开放式主题村落。

10

(2023-2025)

33

小朱庄战斗烈士陵园

对旧址进行提升改造,建设专题场馆展示小朱庄战斗的历史事迹,同时设立军旅舞台,集中展示淮北大地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0.1

(2023-2024)

34

淮海战役支前纪念馆建设项目

占地面积约25亩,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包括建设钟楼支前指挥部、淮海战役支前纪念馆、淮海战役支前旧址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

0.3

(2023-2024)

35

华野指挥部旧址草庙村旅游提升项目

包括修复指挥部旧址,推进连心井景观提升,推进旅游公厕、停车场、健身休闲活动区建设,完善道路建设等。

0.3

(2023-2024)

36

黄里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项目(包括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及生态停车场项目、健身步道项目等)

整合相山风景区、黄里景区旅游资源,一体化打造大相山旅游景区。黄里风景区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及生态停车场项目:拟建设黄里风景区智慧旅游服务中心40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总用地面积约26亩。黄里风景区健身步道项目:建设黄里景区至惠泽公园,天藏寺、灰坝子至相山风景区的健身步道约10公里,以及休憩座椅、凉亭、景观小品、健身设施等内容。

1.02

(2023-2024)

37

南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提升项目

以南山村长寿文化为主题,打造长寿文化村,丰富养老养生服务设施以及养身餐饮、住宿配套,活化利用汉文化,打造汉文化观光体验项目。

0.5

(2023-2024)

38

烈山石榴小镇建设项目(包括四季榴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提升项目等)

规划面积3.33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平方公里,以烈山镇石榴产业资源及“四季榴园”4A旅游景区为基础,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石榴产业特色小镇。

31

(2023-2025)

39

龙脊山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项目(包括龙脊山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等)

项目规划占地12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主要建设龙脊山旅游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工程及配套设施、龙脊山内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龙脊山及周边区域水环境生态治理及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及游乐设施建设。

4.83

(2023-2024)

40

淮北市烈山区十里长山文化旅游产业园

项目占地面积约7435亩,建设用地面积约2146.5亩。主要建设:分三期建设,一期打造影视基地部分景点,二期打造影视拍摄中心及研学基地,三期打造康养片区及生态农业板块。

9.15

(2023-2024)

41

淮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点三级传承保护体系,“活化”非遗文化,衍生为公共文化产品,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1

(2023-2024)

42

淮北市博物馆建设扶持计划

包括柳孜运河遗址陈列馆、烈山窑遗址博物馆、百善运河故道展示馆、蕲泽镇遗址展示馆、第城驿遗址展示馆等系列博物馆的建设,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

1

(2023-2024)

43

淮北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

完善全市镇(街道)的综合文化站、农民文化乐园、村(社区)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要按照国家、省相关标准,配足图书阅览、教育培训(含民心讲堂)、管理和网络广播室、多功能活动等功能空间。

0.8

(2023-2024)

44

淮北市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

整合数字文化资源,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建设,推出线上剧场、文博云展览、云竞赛、数字云课堂等线上文化活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场景。

0.1

(2023-2024)

45

淮北市全民健身中心

项目位于市体育中心网球场北侧,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5000平方米,主要是单层钢结构建筑,内设球类馆、摔揉馆、武术馆、健身房等及配套设施。

0.33

(2022-2024)

46

淮北市全民体育公园建设系列项目

体育公园建设是“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六大建设任务中的首要任务。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社会〔2021〕1497号)》,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改扩建新濉河体育公园、南山体育公园、烈山雷河体育公园等。

3

(2023-2024)

47

淮北市游泳馆

占地13.5亩,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主要有50*25标准泳池1个,训练池1个,健身中心和配套设施等。要对标一流先进水平,满足淮北承办更多一流赛事的需要。

1.04

(2023-2024)

48

淮北市体育馆平战两用改造项目

按照平战结合要求,对淮北市体育场进行改造,充分考虑应急需求,预留改造空间,实施更多的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计划,提升应对突发公卫事件能力。

0.2

(2022)

49

相山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项目占地面积约2023.77㎡,建筑面积约4000㎡,建设内容包括体育馆、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台球室、棋牌室、体质检测室、基础健身区等。

0.35

(2022-2023)

50

相山区濉河治理(黄里体育公园)项目

淮海西路至凤冠路河道两岸长约4公里景观带、宽5.5米绿道、体育公园等内容,规划蓝线15米。

0.4

(2023-2024)

51

淮北市体育中学校舍危房改建工程

包括教室、学生宿舍、训练房、食堂等的改造等。

0.33

(2023-2024)

52

新时代视听精品工程

打造一批制作精良,展示淮北时代风范、红色历史等淮北特色文化、生活的电视剧(广播剧)、纪录片、公益节目、网络视听等节目精品,创建优秀的淮北广电品牌。

1

持续推进

53

淮北农村书屋建设工程

以“互联网+书屋”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全市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创新书屋阅读活动,打造特色化书屋,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1

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