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来源:蚌埠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7-08-16 浏览量:12

前    言

当今世界,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步伐不断加快,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重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十三五”时期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蚌埠建成淮河流域中心城市和皖北中心城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迈入全省第一方阵目标的关键时期。为推进蚌埠信息化发展,助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加快实现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结合蚌埠实际情况,根据国家实施网络强国、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部署的要求,依据《“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安徽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

一、“十二五”信息化发展回顾

(一)“十二五”信息化发展主要成效。

“十二五”时期,蚌埠市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升级,经济领域信息化持续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全面提升,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有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社会管理服务的全面提升。

1.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升级。

——基础设施发展全面提升。“十二五”期间,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全部采用FTTH模式覆盖,所有乡镇全部完成FTTH改造,城镇农村所有家庭全部具备100Mbps以上光纤接入能力,互联网出口带宽已达到1000G,全面迈入“全光网城市”行列。在4G网络建设方面,截止2016年底,全市共建成4G基站4793处,4G网络全面覆盖城市、农村。全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实现双向化改造全覆盖,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化率达100%。各通信运营商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提速降费各项政策,不断优化资费结构,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城市公共区域无线局域网建设有序推进。“十二五”期间,淮上区重点公共区域、市政务服务中心、津浦大塘公园、长途汽车站等18个(类)区域已经率先实现免费覆盖,龙子湖公园、淮河文化广场等区域无线局域网建设工作在稳步推进中。各区、街道、社区政务服务大厅基本实现无线局域网覆盖,受到办事群众好评。

——三网融合积极推进。“十二五”期间,我市积极推广国家三网融合工程,加快电信和广电双向业务进入和融合型业务开发应用。融合套餐业务、融合平台业务、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业务有效开展,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广告、IPTV、手机电视等三网融合业务在社会领域的应用逐步拓展。

2.经济领域信息化持续推进。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进一步深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向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二次开发和服务等方面渗透,线上线下协同推进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制造业企业逐步向生产服务型企业拓展,建成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信息化平台、智慧园区。“十二五”期间,我市先后认定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99家、培育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8家,建成“智慧企业”645家、“数字企业”610家,2015年底蚌埠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89.01,位居全省第4位。

——农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期间,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种养和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加快普及深化,“三农”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以龙亢农业部农业物联网区域示范基地和安徽农业物联网培训基地为带动,提升物联网在全市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领域应用水平。

——电子商务应用进一步拓展。“十二五”期间,全市电子商务取得飞速发展。2015年,蚌埠首次跻身全国“电商百佳城市”,电商应用指数7.529,服务指数2.097,发展指数4.813;2015年,蚌埠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为190亿元,同比增长约37%,实现网络零售额38亿元。线上批发零售业实现网上商品销售额1.76亿元,同比增长99.9%。截至2015年末,蚌埠市3家已运营电商产业园总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4家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在筹建,总规划占地面积96万平方米。

——信息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十二五”期间,全市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充分发挥驻蚌科研院所、央企等技术、人才和资金优势,围绕新型显示、LED产业链,以及精密电子测量仪器、集成电路、高端电子元器件等优势领域,集聚创新资源,着力攻克一批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品规模,不断提升竞争能力。

3.社会领域信息化进一步得到应用。

“十二五”期间,信息化技术在与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和房产交易等社会领域方面得到深入应用,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电子政务建设扎实推进。“十二五”期间,我市大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全市实现所有县区、乡镇(街道)网络全连通,形成市县乡全覆盖的电子政务网络新格局。依托市级政务网络建立综治、城管、财政、协同办公等多个应用系统,全面提升政府监管能力和事务处理能力。全市绝大部分单位开通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政务平台,进一步畅通政民沟通渠道。

——云平台建设逐步推进。以“中国·蚌埠”门户网站为总站,32个部门网站为子网站的政府网站群体系初步建立,已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的重要平台。公共信息共享数据交换平台、重点项目调度管理系统、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和社会综治信息平台等一批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成投入运行,有效提升政府部门工作效能。

——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市县两级“权责清单运行平台”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完成,政务公开网及网上审批系统全面开展应用,安徽省政府网上办事大厅蚌埠分厅对教育、医疗、民政、就业、广电等政府部门便民服务进行整合,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普遍建立,管理制度规范逐步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社会管理信息化快速发展。全市社会管理综治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基本建成,平台将全市地域划分为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综治工作数字化管理,目前,平台基本实现全市六区(包括市高新区和市经开区)全覆盖;覆盖全市的数字城管系统创立“互联网+城市管理方法”城市管理新模式,实现对城市的全方位数字化动态监控和现场执法方式信息化;公安部门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实现城区视频防控全覆盖,形成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控网,实现对各类社会治安关键要素的网络化动态防控,初步达到“探头站岗、鼠标巡逻、天网天眼、神兵天降”的科技效果。

——卫生计生信息化取得长足进步。“十二五”期间,我市大力发展卫生计生信息系统,以市各三甲医院为代表,各家医院都在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不断完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尤其三甲医院均建成成熟的医院管理信息化系统(HIS),不断完善影像传输系统(PACS)、放射信息系统(RIS)、检验信息系统(LIS)等信息系统。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平台建设得到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金保工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金保业务专网实现全覆盖,全市金保业务专网已覆盖所辖3县6区,共20个街道、55个乡镇、144个社区及391个行政村。同时,在市人社局互联网门户网站上建成网上社保服务大厅,实现参保单位足不出户办理各项社保业务,目前,近4000家单位申请开通网上业务经办功能,占所有参保单位的90%以上。此外,人社部门大力组织发行全省统一的城镇职工、居民社会保障卡,数量达到253万余张。

——教育信息化取得较大进展。“十二五”期间,我市中小学全面实施“班班通”市级民生工程,实现“班班通”全覆盖。全市中小学校宽带接入率、校园网建有率、班级多媒体覆盖率均达到100%,三项指标全省排名第一。信息化硬件设施、教师拥有计算机的比例、生机比、校园网站建有率、资源应用均名列全省前列,省教育资源平台应用率不断提高。

——交通信息化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我市交通部门建设并启用多个信息化系统。市公交集团全面推行公交信息化管理,于 2011年全面应用智能调度系统,在蚌埠市主干道上全路段建设电子站牌,通过短信、公交网站、智能手机平台等手段,提供多功能的公交查询服务;在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基本实现道路运输相关信息网上发布,建设并投入使用交通执法网上监控指挥中心、城市出租汽车和“两客一危”重点营运车辆全球卫星定位(GPS)监控系统,危险品与重载普通货物运输车辆的GPS安装率达 100%;通过 IC 卡系统,全面提升交通行业服务水平,截至2015年6月,蚌埠市累计发放IC卡数量已达71.3万张,较“十一五”末期增长近一倍。

——建筑房地产行业信息化全面铺开。建成并启用房地产交易信息系统,建成个人住房、住房保障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三个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不动产交易全过程电子化。

——档案信息化快速推进。数字化档案馆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并与政府协同办公系统实现电子文件交换,确保电子文件和档案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完整性。稳步推进重点档案备份和全文数字化,完成馆藏珍贵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

4.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十二五”期间,涉及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各职能部门上下联动,建立统一指挥、应对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全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机制。大力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的认知应用水平和防范应对能力。积极落实国家信息安全工作部署,定期组织实施网络信息安全专项检查,开展对党政机关、重点行业的网络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各类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定级数量逐年增加。

(二)“十二五”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十二五”期间,蚌埠市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极大地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相比于发展要求,我市信息化应用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信息化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二是信息孤岛和投资浪费现象仍时有存在,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最新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水平有待提高,传统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不足,新业态发展面临瓶颈障碍;四是企业信息化集合集成应用和智能化应用水平有待提高。此外,全社会对信息安全认识不到位、保密意识不强、自我防范能力不足,信息安全防护手段和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形势严峻,信息安全监管基础能力有待提升。

二、“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趋势

未来五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全面开展,信息技术将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创新最活跃、渗透最广泛的代表领域。从我国情况来看,信息经济成为“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经济增长方式将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十三五”期间将进入快速成长期,成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传统产业转型、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推动创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一)信息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目前,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国内经济面临“三期叠加”压力,经济增长正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十三五”是我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这种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基于信息网络技术融合而成的新兴产业将以新经济引领新常态。信息经济作为新经济的主体,日益成为发展新经济,打造“双引擎”,培育新动能的中坚力量,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市“十三五”时期应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大力发展信息经济,重点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及信息化在各行业及政府治理工作中的应用,力争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新模式新业态的培育支撑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及提质增效。

(二)信息技术创新驱动对信息化发展赋予新使命。

当前,信息技术处于跨界集成和群体突破的爆发期,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创新最活跃、渗透最广泛的代表领域。互联网正不断激发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活力,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数据驱动型创新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和方向。跨领域、协同化、网络化的国家创新平台正在兴起,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线上线下聚合、分享经济等信息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新的创新发展形势要求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应顺应创新驱动发展与行业跨界融合的大趋势,抓住“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国家战略实施的契机,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我市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及创新应用,推动各领域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此外,创新形势要求必须加强创业创新环境的培育,大力推进创业创新,提升原始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对信息化提出新任务和新要求。

2016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安全战略,积极发展分享经济、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进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等一系列战略部署。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增强发展能力、提升应用水平、优化发展环境三大战略任务。这些战略部署是指导和规范我国未来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信息化工作的着力点、突破口和风向标,是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载体。

以上发展新形势与目标对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提出新方向和要求。一方面要加快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建设智能、综合的信息基础设施,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不断增强信息化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创新公共服务新模式,着力提升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水平。

(四)网络安全问题给信息化发展带来新挑战。

网络和信息安全已成为事关党和国家发展事业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未来五年,世界各国围绕网络空间制网权的争夺和实质性对抗将日趋激烈,技术业务发展将导致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变化,网络安全防护和信息管控压力进一步加大。

安全形势要求我市在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网络安全的重大意义,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加快形成“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的良性循环。加快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深化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大力整治网络环境,加大网络数据和用户信息保护力度,提升关键设备自主可控水平。

三、“十三五”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互联网+”、实施“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历史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大力推进城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转型发展、城市公共服务和应用系统建设,促进政府、企业和公众形成良性互动,为政府构建更高效的运行和管理平台,为企业创造更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公众提供更便利的生活工作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城市管理从粗放管理向智慧管理转变,打造具有蚌埠特点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迈入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领,市场主导。

强化信息化规划布局、顶层设计、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统筹协调,确保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利用。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资金引导,完善市场准入机制,营造公平、开放、合作的氛围,调动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领、市场化运作的信息化推进模式。

2.需求牵引,创新机制。

坚持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城市运行、社会管理、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的现实需求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建设模式、投融资机制和运维管理模式等创新,通过创新技术应用和体制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

3.深度融合,产业升级。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深入落实“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坚持自主创新与协同合作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加大对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推进新兴产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培育壮大信息经济。

4.共建共享,惠及民生。

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走低成本、高效益的信息化发展道路,综合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以信息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信息化建设成果惠及全民。

5.可管可控,确保安全。

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正确处理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的关系,跟踪、研判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带来新的安全问题,综合利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安全有序的信息化发展环境。

(三)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期末,覆盖城乡的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信息资源有效整合,电子政务体系较完备且应用深化普及,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城乡信息鸿沟明显缩小;信息化与工业、农业及服务业深度融合,产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信息化成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化发展水平迈进省内先进行列。

1.信息基础设施扩容提质。

加快实施宽带工程,建成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3G/4G用户普及率超过70%,“无线城市”基本建成,市中心城区重点公共区域无线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县区、乡镇重点公共区域无线网络热点覆盖率达70%以上。农村行政村通宽带的比例达100%,全市城市和农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分别达到70%和20%以上,城市用户、农村镇区光纤接入能力分别达到300Mbps和50Mbps以上。多媒体广播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业务进一步普及应用。

2.电子政务体系更加完备且应用深化普及。

覆盖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形成并延伸至乡镇基层政府,实现市、县区、乡镇三级政府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超过90%。基于云计算的市电子政务云平台建成,云平台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安全运营,电子政务在政府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公共服务和应急指挥救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公共服务及数据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实现数据资源的价值开发及增值服务。

3.推进信息技术与产业经济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

信息化与工业、农业及服务业深度融合,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加快工业和农业及服务业转型升级步伐。把工业技术、农业技术、服务业和信息技术同步发展、相互融合作为新的动力,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在重点行业企业ERP、MES、PLM普及率和工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指数较高的基础上,向工业制造4.0发展,中小企业继续推进ERP、MES、PLM等应用,提升工业应用指数,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流通、企业管理等业务环节得到广泛应用。到2020年,传统产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6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以上,推进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示范建设,培育一批省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智慧企业。

4.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城乡信息鸿沟明显缩小。

信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开发和利用,社会信用、综合治理、市场监管、社会保障等重大业务协同应用取得实效,教育、卫生、社区生活服务等公众关注度高的民生领域信息化程度大幅提升。信息惠民服务体系实现民生服务便捷化、智能化和一体化。建成公共安全、智慧交通等应用系统以及联合多部门专业系统的智能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5.推进信息化应用创新创业,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

抢抓“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加大政策引导和集聚发展,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产业创新发展,打造“信息技术研发高地”、“大数据应用服务高地”和“移动互联网创新高地”,提高产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6.信息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行业监管、数据开放、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基本建成,公共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和开发利用,制约信息化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障碍和政策瓶颈得到逐步化解。适应新技术发展的信息安全新型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网络信任体系、市级政务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信息安全事件应急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和应急能力全面增强。

四、“十三五”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十三五”期间,坚持以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为主线,围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开展“互联网+”行动,着力加快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融合发展,构建功能完善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城市信息资源高效融合的公共信息服务支撑平台,催生一批助力我市经济产业发展、城市管理、政务建设和民生保障服务的重点应用,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信息化水平高的行业企业,产业结构与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建设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加强全市通信管线、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优化各类城域网络,提高话音、视频、数据等多业务综合承载能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优化基础接入网建设模式,提高接入网共建共享水平。全面提升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无处不在、全面覆盖、高速稳定、安全可靠的感知、传输网络,为发展互联网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提供持续有力的宽带网络资源支撑。推动政府、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网站系统及商用网站系统进行IPv6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高业务承载能力和应用服务水平,实现多制式网络和业务协调发展。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大规模部署和商用,推进公众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融合发展。

专栏一

1.宽带城市建设。

推动光纤网络向超高速、超大容量拓展升级,持续提升骨干传输网络质量。鼓励电信企业加快互联网络技术升级改造,提升网络配置的灵活性,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增强网络控制和加快响应速度,全面提升互联带宽和流量转接能力。到2020年底,全市出口带宽总量达到1600G。重点推进政府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公共文化场馆、科技园区、商务楼宇、宾馆酒店、社区等单位和场所的光纤宽带接入和无线覆盖。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推动宽带入乡进村。

2.三网融合。

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步伐,促进广电与电信网络的对等互联、深度融合,加快发展融合业务和网络产业,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丰富信息消费内容、产品和服务,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

(二)以信息化推进产业转型发展。

深入推进信息化与产业经济融合发展,将产业互联网化作为产业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关键作用,驱动产业经济加速转型升级。

专栏二

1.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全面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引导重点企业实现研发与制造集成、管理与控制集成、财务与业务集成、产供销集成和决策支持实时在线。增强工业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全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能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全面渗透,重点领域加快人机智能交互,数控装备、物联网在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发展“互联网+制造+服务”模式,支持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大力推动ERP、PLM、MES等软件系统在传统产业中的普及,推动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精细化、柔性化转变。五年内培育省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智慧企业300户以上。

2.促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

到2020年,使电子商务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市GDP增长、产业转型升级、就业岗位增加的重要支撑,建成皖北电子商务中心城市、皖北品牌快递区域总部集聚中心、皖北电商与快递人才培训中心,电子商务、快递主要指标进入全省前三名。推进淮上区“安徽省快递协同发展试验区”以及五河县电商快递产业园建设,提升市高新区蚌埠电商产业园、蚌山区安徽蚌山跨境电商产业园、怀远县电商孵化园、淮上区“徽商物流港”电商与物流快递集聚区、固镇县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园区运营水平。建立全市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动电商与快递行业信息互通。推进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建设一批综合物流园区、口岸港区、多式联运中心,提高物流承载能力和转运效率,全面提升物流快递对电子商务的支撑作用。

3.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力争到2020年,信息进村入户基本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质量安全、机耕机播、农产品加工过程的全面深度融合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积极引导涉农企业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大力推进地方特色馆建设,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一批服务优、实力强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和电商绩效突出、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聚合农业系统资源,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建设市、县、乡、村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双向互动的农情监测预警、业务指挥调度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生产环境、生产动态和灾情疫情等农业信息资源的实时监测,实现农机作业、农技服务和土地流转等农业服务资源的科学调度,提高农业预测预警、科学决策和指挥调度能力。

4.文化旅游信息化工程。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管理、美化、宣扬蚌埠市的旅游及文化资源,打造“皖北旅游集散中心”。对接安徽旅游大数据中心,全面提升智慧服务和智慧营销水平。支持“旅游+互联网”创业,规范在线度假租赁、旅游网购、在线租车平台行为,发展一批新兴业态旅游经营实体。推动车站、码头、旅游集散中心等场所的无线网络建设,到2020 年,实现全市3A 级以上旅游景区和三星级以上饭店无线网络全覆盖。以龙子湖(古民居博览园)景区、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大明文化园、白乳泉(大圣寺)景区、沱湖景区、荆涂山(禾泉小镇、花博园)景区等旅游景区为载体,依托互联网在线服务、管理和营销等信息化手段加强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开发与整合,促进旅游进入触摸、定制、互动的智慧网络时代。

(三)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改造升级全市电子政务网络,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搭建蚌埠电子政务云平台,为市直各部门和县区提供按需申请、弹性化服务的信息基础服务资源。提升市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逐步完善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房屋、社会保险、档案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强化各类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专栏三

1.云数据中心共享工程。

切实整合全市党政机关机房、服务器等资源,将各部门机房需求和市级公共信息云数据中心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我市公共信息云平台,部门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网络、存储、服务器等基础设施服务资源实行按需申请,弹性服务。将市电子政务核心业务系统,如OA系统、网上办事大厅、政府信息公开、市场监管平台、联合征信平台、数字档案管理平台以及各部门的业务系统逐步移植到云平台。城管云、社保云、教育云、医疗卫生云等在市电子政务云平台上统一规划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2.基础数据库和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建设全市统一的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和数据中心。编制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共享交换目录,建立全市基础数据库和大数据中心,基本实现多个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顺畅流转、交换共享和归档存储;对所有政务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减少部门“数据孤岛”,促进全市范围内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与综合利用;利用共享交换平台的数据资源,建立本地大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技术,为政府职能转变,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模式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互联网+政务服务”工程。

“十三五”期间,建立全市统一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总体形成覆盖全市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市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和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的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平台化、协同化,群众办事满意度显著提升。主要工作包括:2017年底前,建成市县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网上公开,政务服务标准化、网络化水平显著提升;2018年底前,基本实现部门条条政务服务业务系统与市县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政务服务事项做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形成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2020年底前,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建成覆盖全市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入口统一、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让政府服务更聪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利、更快捷、更有效率,简单事项全程网上办理,复杂事项“最多跑一次”。

(四)以信息化推动新经济发展。

要深化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推动新领域的突破发展,带动新经济、新业态成长壮大,以信息化带动创新创业,促进分享经济、信息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打造动力持续的新引擎。

专栏四

1.大力推进创新创业。

鼓励产业园区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工厂、创业孵化、协同创新、网络众包和投融资等“双创”平台,积极发展用户深度参与、产业链高度协同的创新模式。鼓励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制造业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建设或合作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互联网“双创”平台,推动中小企业制造资源与互联网平台全面对接,打破企业界限,共享技术、设备和服务,提升中小企业快速响应和柔性高效的供给能力,发展分享经济。推进中科院(蚌埠)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孵化中心、蚌埠绿色谷等建成运营,加快与中国电科集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合作建设科技成果孵化中心,基于互联网打造一批集技术转让、资本运营、企业孵化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创业平台,健全企业化、市场化管理运行机制。

2.加快新业态发展。

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加大技术外溢,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跨区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全市创新服务机构,促进技术、成果、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有序流动。加快蚌埠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硅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推进驻蚌科研单位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

3.引资引智工程。

聚焦世界500强、行业100强,挖掘合作结合点,加速引进和培育新经济骨干企业,力争形成引进一个、招来一群、带动一片的局面,加快打造新业态、新产业,拓展新经济产业链,形成大中小企业相互支撑、协同合作的新经济生态体系。积极推进PPP等形式的信息化对外合作,进一步扩大金融、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信息化的引资规模。实施政府与企业、高校携手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信息化人才。将“互联网+人才(团队)”纳入市人才工作重点,在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鼓励互联网龙头企业在蚌设立营销中心、研发基地及培训机构,或与驻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训基地。

(五)以信息化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信息化与民生领域应用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撑性和带动性作用,推动信息惠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逐步增多优化、公共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多元、社会管理的模式不断创新优化、综合化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智能化水平稳步提高、普惠化水平全面提升。

专栏五

1.智慧教育。

“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我市基础教育“三通两平台”建设,加快在线课堂建设步伐,实现全市中小学教学点全覆盖。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加快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建成教学资源平台、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等综合资源平台。大力推动新一代校园网络系统、云计算云存储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校园信息标准体系等系统的建设。搭建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大“深化应用、整合创新”力度,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和形态,通过专递课堂、空中在线课堂、慕课、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深入开展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提高实践教学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发展蚌埠市“智慧校园”工程。

2.智慧医疗。

以满足公众服务为导向,以行政监管为手段,到2020年,建设市级和县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并与省级平台对接,建立健全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推进卫生、计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资源应用共享,持续推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一体化的健康信息服务。到2020年,依托三大联合体,建立病理、质控和影像中心,鼓励县级综合性医院建立县域心电、生化、影像中心。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标准统一、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安全实用的远程会诊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远程影像诊断、心电诊断、病理诊断、远程教育等服务。依托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居民健康卡,实现居民身份识别、健康信息储存、跨区域跨机构就医和费用结算等功能,方便居民享受连续、高效、便捷的卫生计生服务。

3.智慧人社。

实施“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建成覆盖各项人社业务的“大系统”、涵盖各类参保人员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支撑各项应用的基础设施的“大平台”,大力发展网上经办、移动应用、电话咨询、自助终端等线上服务,着力推进“20分钟服务圈”建设。加强信息化对提高基层管理服务平台能力的支撑,实现管理服务机构网络的“全覆盖”,形成覆盖城乡、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加强全市乡镇(街道)、居(村)社保经办平台建设,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提高社保经办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逐步推行参保登记类业务“一站式”服务,推进“综合柜员制”。普遍发放社会保障卡,实现参保人员“一人一卡”,充分发挥社保卡普遍加载金融功能的优势,强化社保卡的银行账户功能,支持各类缴费和待遇享受应用,加快推进社保卡替代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卡工作。构筑统一的网上社保服务大厅,提供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网上实时查询服务,做到“应上尽上,全程办理”。逐步推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电子化管理。

4.智慧交通。

探索开展跨部门、跨地域的交通运输数据融合和监管方式协同创新,组织交通、旅游、公安、气象、安监、地震、测绘等部门,建立综合交通服务大数据平台。在客运方面:“十三五”期间,通过推动客运信息化建设,建立客运信息公开分享机制,加强客运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实现客运组织管理科学化、车辆调度智能化、出行信息服务便利化,重点提升客运调度组织、综合业务通信和乘客信息服务水平。至2020年,三级以上客运站联网售票开通率达到100%;公交智能化调度率达到100%;建成集客运信息采集、决策管理、出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客运信息化服务体系。在货运方面:“十三五”期间,努力构建货运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扩大信息系统的覆盖面,推进货运站点、资源、运输等货运信息共享机制。至2020年,全市基本建成重点营运车辆GPS 联网联控系统,实现危险品运输车辆以及重载普通货物运输车辆的GPS安装率达到100%;货运源头治超体系覆盖率达到95%;着力推进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完成平台的基础功能建设。

5.智慧社区。

整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人口计生、公安等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建立覆盖市、县、街道、社区线上线下联动的便民服务系统,在全市所有社区基本建成以社区基本情况、党务、组织、居民信息、社会保障、综合治安、文体活动、环境卫生等为日常管理内容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平台以及公共服务事项综合受理窗口,实现“一窗受理、事项通办”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造“智慧社区”。

(六)以信息化促进城市建设和管理。

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信息化与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加强市政、环境、公安、应急等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加强城市基础数据和信息资源采集与动态管理,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专栏六

1.城市规划信息化。

根据全市(含三县)“多规合一”规划,建设市、县两级城市空间规划信息数据库,结合多规数据平台,集中收集应用城市总体规划、国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地理信息等内容,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精准性、规范性。2017年底前,建成市级城市空间规划信息数据库。2018年底前,建设完成县级城市空间规划信息数据库。

2.城镇基础设施智能化。

在市政道路、桥梁、排水、供气、供热、污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市容环卫等领域,统筹安排光纤宽带接入,积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化信息技术,保障基础设施运行安全。2018年底前,建成城市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逐步建成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运营智能化管理平台。推进RFID网络、视频监控网络、无线电监测网络的共建共享,统筹传感设备、无线通信设备、控制设备和摄像头等各类智能终端在交通、给排水、能源、通信、环保、防灾与安全生产等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应用,加强对地下管线的实时监控,形成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智能感知网络,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

3.智慧城管。

建成覆盖市、县两级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于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整合空间信息、政务信息、监控信息等城市管理资源,构建数字化城管信息平台,实施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对城市道路占挖、渣土车辆、景观亮化控制等系统实行协同管理。

4.智慧综治。

全面推进综治9+X国标系统的全市覆盖工作,完善该系统与公安、司法、卫生计生等成员单位的横向对接与互联互通协调工作,同时在系统功能上进行智能化升级,实现对网格员的可视化调度;在网格员的管理方面,建立网格员管理平台对网格员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网格员的管理留档、信息留痕、工作留印;在雪亮工程建设方面,加快实现对政府部门及各企事业单位、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居民小区三类视频资源的整合,做到能整尽整;完善地网工程的覆盖面,实现全市各大企业、学校等区域的覆盖,升级天网工程现有监控设备以具备人像比对、车牌识别等智能化技术,同时促进天网工程与地网工程的融合工作,实现对特殊人群、重点人群的防控和预警预测。

5.智慧公安。

统筹推进公安专业信息系统建设,深入应用警务地理信息系统、电子签章系统、移动警务应用系统、巡逻车移动监控和道路监控系统,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反恐维稳、安全防范、监所管理和交通管理等领域,逐步建设公共安全物联网信号监测系统。

6.智慧消防。

创新社会消防安全治理与服务。依托消防大数据中心,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市政消火栓、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实时监测,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火灾报警、消防联动控制、消防巡更等系统接入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共享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等物联网报警信息,分析社会火灾防控形势,并对消防安全运行指标异常的区域进行预警提示。

7.智慧应急。

基于我市电子政务现有基础网络和应用系统,以协同为目标、整合为手段,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联合110、119、120以及环保监测、防汛抗旱、防空防灾、地震监测、气象预测、安全生产等专业系统,完善统一的智能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和应急指挥中心,提高各种政务资源指挥调度的效率,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

(七)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相辅相成,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综合保障体系。一手抓监督管理,一手抓技术支撑,提升全市各部门应对网络攻击威胁的能力,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防御和威慑能力,加大数据资源和用户信息安全防护力度,强化网络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构建安全有序的信息化发展环境。

专栏七

1.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机制建设。

加强全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工作机制,市公共信息云数据中心完成互联网数据资源的安全存储与灾难备份(同城和异地双备份),推动信息安全与信息化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健全信息安全认证认可体系,强化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提高信息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推动信息安全风险测评、等级保护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2.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安全保障。

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能力,完善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安全管理,落实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实现全市党政机关互联网集中统一接入。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健全重要数据资源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防护体系,确保在涉及安全稳定等重要领域采用安全可信产品和服务。加强能源、交通、金融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的安全防护和管理;推动电子签名、CA认证在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加强全市档案数据备份工作,实现档案数据的异地异质备份。

3.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

增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大无线电安全管理和重要信息系统无线电频率保障力度。加强对互联网网站、地址、域名、信息内容和接入服务单位的管理,规范互联网服务市场秩序。强化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保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安全,强化企业、机构在网络经济活动中保护用户数据和国家基础数据的责任。完善网络信用体系,加强网络舆情研判,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倡导行业自律,发挥网民和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开展全民网络安全教育,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增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市信息化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推进相关政策落实和重大项目实施,建立促进信息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有效解决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协同配合,抓好政策落实,为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加大支持力度。

强化财政资金引导,用于基础设施升级、公共平台建设、数据交易补贴、重点应用项目、初创企业补助、商业模式创新和贷款贴息支持等。加大对全市信息化发展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扶持力度,鼓励开展跨行业、跨领域的新型产学研用合作,建设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各类投资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重点支持信息化发展重点项目、示范企业、产业基地以及“双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优化发展环境。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信息化发展的认识,营造促进信息化发展的浓厚氛围。将信息化项目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予以安排,为相关项目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企业的税收,按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关政策参照执行。

(四)支持技术创新。

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建立和引进信息化研发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机构,开展信息化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等相关研究,推进用于整合、处理、管理、分析的信息化研究成果市场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应用技术和信息化产品。支持本地中小微企业从事信息服务,面向细分行业或领域开展信息化应用服务的研究和探索,包括信息化相关理论研究、技术研发、数据共享、应用推广等,形成开发合作、协同发展的信息化技术、产业和应用生态体系。

(五)培育应用市场。

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措施放开市场需求,带领全社会采购和使用信息化服务,以市场培育带动产业开发。将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云平台等信息化应用列入服务外包采购目录,在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并引导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企业和机构将非核心的信息化应用业务进行外包。鼓励各级各部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免费的公共云服务,以培育和壮大应用市场。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鼓励各级政府采购专业化第三方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提升信息化能力。

(六)注重人才建设。

将互联网领域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引智项目,吸引市外及海外高层次人才来蚌埠创新创业。鼓励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结合市场业务拓展,整合自身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培训。结合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等,开展信息技术人才培训。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面向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培养信息化方面的相关人才。组织开展专家咨询活动,建立专家服务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