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来源: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5-25 浏览量:16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滁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2519


滁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第一章  发展回顾和形势需求


1.1 发展回顾

十三五以来,滁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把高质量推动五大发展摆在全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科技实力明显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科技创新引领加速发展,创新实力大幅提升。十三五以来,主要科技指标稳中有进,较十二五末有大幅增长,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高新技术企业数和产业产值、增加值总量等指标均进入全省前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逐年攀升,由2015年的22.02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53.2亿元,全市科技公共性财政支出占一般性财政支出比重由20152.06%提升到20203.28%2020年发明专利授权量1291件,较2015年增长67.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8件,较2015年增长4.6倍。十三五以来,累计登记科技成果4200项,共有55项科技成果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1-1  十三五时期滁州研发经费投入情况

数据来源:安徽科技统计公报

备注:2018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数据为四经普后调整数据

1-2  十三五时期滁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安徽科技统计公报

1-3  十三五时期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情况(%

数据来源:安徽科技统计公报

——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十三五时期,围绕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和健康营养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创新要素不断向产业集聚,若干具有竞争力的高新产业集群日渐形成。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行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孵化培育、成长扶持、推动壮大的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加快构建。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23%,位居全省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到9.5%,位居全省第3位。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600家,总数居全省第3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之比达到1.48%。天长仪器仪表特色产业基地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内燃机、硅基新材料、智能测控装置、凹凸棒新材料、化学原料制造等领域获得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1-1  十三五滁州市企业研发活动情况表


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局

——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构建,科技合作不断深化。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入推进,以公共研发平台为龙头、以企业研发平台为主体的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构建。打造以苏滁高新区、滁州高教科创城、滁州经开区原创科技城、来安汊河江北水岸科技城一区三城为创新主平台的国家级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滁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三年行动计划,苏滁现代产业园入选省级高新区,成功获批建设安徽滁州、安徽小岗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天长、明光、来安、琅琊4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顶山—汊河、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启动建设。围绕创新主体能力建设,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新型研发机构等研发平台加快建设,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等孵化平台蓬勃发展。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滁州高端装备研究院、中关村协同发展创新中心等启动建设。十三五时期,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92家,总数居全省第5位;众创空间与科技孵化器实现县(市、区)全覆盖;院士工作站总数9家,居全省第2位;全市备案登记大院大所合作项目78个。

——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十三五”时期,聚焦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突出问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破除,富有效率、充满活力、更加开放的科技创新环境初步形成。启动实施科技企业创新培育工程、科技创新项目推进工程、科技人才招引培育工程、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工程等科技创新四大工程,累计出台科技创新配套政策30余项,构筑了覆盖创新链各个环节的1+4+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科技创新人才实现加速汇聚,累计扶持16个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打造系列双创”名片,首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冠军,成立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院,举办智汇滁州 揭榜挂帅活动。聚焦科技金融有机融合,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科技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十三五以来,滁州天使投资基金立项科技投资项目36个,投入金额1.6亿元。创新科技融资担保模式,在全省首创滁科贷”等金融产品,每年安排1200万元科技经费用于科技融资担保业务,安排300万元经费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给予50%保费补贴,有效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1.2 形势需求

1.2.1 发展形势

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球科技创新进入高度密集活跃期,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融合,科学技术正在对全球产业体系、经济发展方式、社会治理规则等产生深刻影响。科技创新既成为大变局的关键变量,也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从国内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四个面向,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科技创新成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从省内看,安徽聚力下好创新先手棋,加快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G60科创走廊建设,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已成为各市赢得发展先机、抢占战略竞争制高点的主要抓手。

1.2.2 机遇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滁州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五年,科技创新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科技创新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进一步显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共建、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效应集中释放,与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左右逢源”“双圈互动的区位优势明显,以一区三城为主体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加快建设,长三角区域创新活力、市场潜力将进一步激发,有利于发挥滁州创新平台较多、产业基础较好、承载能力较强等优势,吸引更多国内外产业资本和创新资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与此同时,滁州科技领域改革任务依然较重,创新能力亟待增强,面临创新主体活力还需加强、创新要素保障有待强化、高层次创新人才和技能人才结构性短缺、创新生态环境仍需优化等诸多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滁州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深化科技改革,增强发展新动能,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强大支撑引领能力。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2.1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鲜明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创新在滁州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坚持系统理念、市场逻辑和资本力量,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打造沪宁合产业创新带节点城市为目标,深入参与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和成果转化运用体系建设,高标准建设三区四城一带一基地”创新主平台,通过双招双引”提升产业基础研究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高水平打造新兴产业发展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样板区、美好安徽先行区,高标准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加快建设长三角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滁州。

2.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与系统推进相融合。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贯通第一要务、第一资源、第一动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不断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

——坚持战略引领与聚焦重点相结合。聚焦滁州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系统布局基础前沿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塑造科技创新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坚持开放合作与深化协同相促进。深度融入国家和省区域创新大格局,以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为先锋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合作,不断深化与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双圈互动,持续加强与京津冀、珠三角等地区的交流合作,以更开放的视野和更高的站位谋划推动滁州科技创新。

——坚持人才优先与营造环境相协调。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突出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实施人才栽树工程,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注重发挥企业家作用和做好沟通服务,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等多链协同”,营造宽容创新、科研诚信的良好生态。

——坚持深化改革与科技为民相统一。持续推进创新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施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创新积极性的重大改革举措,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3 主要目标

创新驱动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深度融入区域创新大格局,主要创新指标在长三角中心区稳步提升,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人才强市建设取得更大进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到2025年,主要科技创新指标实现361”发展目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个指标实现倍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平台建设水平、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水平、科技园区和载体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科技支撑乡村振兴能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能力等六提升”;启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力争跻身科技创新百强市。

科技创新支撑力大幅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力争达到100亿元。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力争达到1200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7件。

创新资源集聚力持续增强。创建国家级研发平台和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建成若干重大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50家。招引市级以上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50个并争取省级项目扶持。每万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80人年。

产业创新引领力显著提高。在重点产业关键技术领域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长三角具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争创滁州国家级高新区,新建一批特色科技产业园区。

创新环境吸引力不断增加。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科技创新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科研诚信监督体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力,科技与金融融合更加深入。全社会创新氛围更加浓厚,双创平台建设更加高效,创新孵化能力持续提高。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达到50家。


2-1  滁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  标

2020

2025

1

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

≥14

2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600

1200

3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

15左右

4

吸纳和输出技术合同交易总额(亿元)

180.9

≥700

5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18

27

6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4

6.8

7

引进市级以上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个)

67*

新增50

8

每万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人年)

59.5

80

9

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家)

192

新增50

10

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科创平台

≥50


第三章  重点任务


3.1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3.1.1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申报承担实施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及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等科技项目,改革市级科技项目形成和实施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企业在科研项目选题中的话语权与技术路线选择权,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创新战略、规划、标准和政策制定机制。

3.1.2 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发展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培育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企业。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积极申报承担实施国家、省级科技项目。采取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领军企业围绕八大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行业共性技术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3.1.3 支持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发展

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稳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到科技型中企业再到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路线图。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计划,支持一批中小企业成长为行业小巨人”“单项冠军瞪羚企业。

专栏全社会研发投入倍增计划

在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完善投入机制,科学配置创新资源,全面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倍增计划,持续引导各类主体加大研发投入。

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双倍增行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建立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引导滁州市传统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和领军型企业转型,不断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

扩大高校院所有效研发投入。把研发投入、创新绩效等作为科技资源分配、绩效评价考核等工作的重要指标,引导滁州市高校加大有效的研发投入。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共建一批大院名所和高端研发载体。完善实验室体系,鼓励在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骨干企业建设各类实验室,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积极创建重点实验室。

发挥政府引导激励作用。加大财政研发投入力度,建立滁州市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优化投入方式,扩大政府研发投入规模。同时,建立研发导向激励机制探索实施研发经费投入补政策。

2025年底,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实现倍增


专栏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

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实施小升高培育行动,强化高新技术企业源头培育,围绕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建立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库,探索实施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推荐一批,梯次发展的培育计划。加大政策宣讲培训力度,丰富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培训形式,实现县(市、区)培训工作全覆盖。

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奖补力度。以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面向滁州智能家电、先进装备等主导产业和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强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服务,建立综合服务平台,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

构筑高新技术创新发展平台。统筹科技创新资源,强化税收政策落实,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突出创新载体支撑作用,加快推进三区四城一带一基地建设,提升苏滁高新区、滁州高新区创新发展水平,布局建设更加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实现县(市、区)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全覆盖。

2025年底,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2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倍增

3.2 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

3.2.1 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对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度参与省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建设。积极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强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国家电子元器件质检中心、中国质量认证滁州分中心、天长智能装备及研究院、南京大学天长新材料与能源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能力提升。落实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国家和省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取得进展。

3.2.2 推进高能级研发平台建设

启动建设“滁州科技创新谷”科技综合体建设,推动“滁州科技创新谷”建成滁州市科技研发平台集聚区、科技成果转化集中区、区域协同创新示范区。对接上海、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优化整合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现有科技创新基地,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建设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质检中心、院士工作站、专业协会(学会)等研发平台,围绕智能家电、光伏等领域争创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鼓励省级科技创新基地优化升级并争创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立完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加快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等建设。

3.2.3 优化成果转化平台体系

面向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打造滁州重大科技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的技术交易平台,深度参与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支持高校院所与市县政府联合设立区域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鼓励高校院所在滁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立健全技术经理人培训和激励机制,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功能,打造滁州市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参与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提升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投资运营效率,建立健全“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围绕创新平台建设建立科技成果“沿途下蛋”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

3.2.4 完善双创孵化平台体系

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加速器、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双创孵化平台建设,加强专业化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实现县(市、区)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全覆盖,支持天长市加快建设仪器仪表创新创业专业孵化器。实施众创空间发展工程,加快推广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新模式,积极发展创客与极客、创业咖啡、创新俱乐部、创新工场、虚拟孵化等新型孵化器。鼓励科技园区建立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风险补偿制度。完善“双创”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支持研发设计、科技咨询、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发展。

专栏成果转化提效行动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深入落实国家及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法规政策,大力实施《滁州市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实施办法(暂行)》,完善滁州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构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加快科技中介服务发展,完善创新成果+园区+基金+‘三重一创科技成果转化四融模式,构建重大科研成果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对接、成果落地全链条转化机制。构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体系。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协同机制,推动在滁科技成果纳入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力争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研究建立滁州市科技转化项目储备库。构建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体系。积极参与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引进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技术转移中心。构建促进成果转化金融体系。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在滁设立科技支行、开展投贷联动试点,支持保险机构拓展科技保险险种范围,积极参与省级种子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壮大市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

2025年,实现滁州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基本建立,全市吸纳和输出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达到700亿元。

3.3 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

3.3.1 支撑引领八大产业发展

强化科技支撑与应用示范,在滁州实施“链长制”的八大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科技攻关,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支持产业链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3.3.2 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硅基材料、电子信息、仪表光电缆、轨道交通、纺织包装、农林产品深加工等滁州传统优势产业,促进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先进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加工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化方向发展。

3.3.3 服务保障社会民生产业

紧扣“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围绕滁州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生态文明建设、科技文化融合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支持气象监测预警、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技术研发和应用。健全平战结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加强医药研发攻关,构建大健康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支持智慧养老产业科技研发和示范应用,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和增加民生福祉。

专栏八大产业链科技发展重点领域

光伏聚焦努力打造成为世界光伏之都发挥我市资源禀赋优势,鼓励企业聚焦石英砂开采加工、硅片、光伏玻璃、光伏电池、光伏组件、逆变器、光伏边框、封装胶膜、光伏背板、光伏电站方面加强研发投入,推动头部企业牵头在光伏胶膜和逆变器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和协同创新。

半导体支持企业加强半导体电子材料研发,在半导体封测、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等方向加强创新和应用,推动滁州建成长三角具有影响力的半导体封装材料生产基地。优先支持氮化镓、碳化硅、氧化镓、砷化镓、氧化锌、金刚石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工艺、器件及芯片等研发。

汽车及装备制造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支持企业深化与合肥工业大学、东风设计研究院等高校院所以及百度、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企业开展合作提升汽车整车及零配件技术水平。鼓励企业牵头在汽车制造工艺、关键汽车零部件等方面加大研发设计和标准制定。推动提升装备制造技术创新能力,重点围绕高端机床、专用芯片、工业软件、机器人等领域,加强关键技术产品工艺联合攻关。

新能源电池支持企业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加强技术攻关,鼓励新能源动力电池及系统、氢能源电池、下一代固态电池等方向技术创新。优先支持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的设计与系统集成技术和制氢储氢技术、现场安全无毒液体制氢大功率燃料电池一体化发电系统等研究重点开展新型绿色半固态、固态高安全高比能动力电池的研究及应用开发

医疗器械推动医疗器械的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积极支持智能医疗产业技术发展,重点突破健康大数据分析、医疗物联网等关键技术。围绕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支持高端医学影像、体外诊断与治疗、生命体征监测、植介入器械等数字化医疗装备、高端康复医疗器械和特种医学装备、智慧医疗系统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

智能家电推动传统家电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做强中国家电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在滁建设安徽分院和滁州检验检测基地等平台,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在压缩机、电机、芯片等家电关键零部件方面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鼓励企业重点围绕新型显示、模糊控制、智能终端、集成电路等技术方向开展研发创新和示范应用。

新型化工围绕打造滁州凹凸棒百亿产业目标,支持企业探索凹土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支持高分子复合材料、高新技术光电子及微电子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提升传统化工产业技术水平立足岩盐、石灰石等方面资源禀赋,重点支持企业在盐化工、硅化工、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等非金属矿精深加工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和成果产业化。

健康食品围绕休闲食品、保健食品、功能饮料、食品添加剂、乳制品等主攻方向,依托滁州经开区绿色食品产业园、食品加工研究院、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载体,支持企业加强工艺技术创新。提升食品品质安全,红点支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储存加工过程防控食品供应链危害物识别、溯源与防控减损技术开发和应用

3.4 促进科技园区和载体区域协调发展

3.4.1 推动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

推动滁州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支持苏滁高新区扩区建设,启动全椒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为高新区工作,探索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推动安徽滁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安徽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标准建设,努力打造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孵化基地。加快天长、明光、来安、琅琊四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提升建设。

3.4.2 优化创新载体区域布局

深度融入区域创新大格局,以打造沪宁合产业创新带创新节点城市为目标,以“三区四城一带一基地”创新要素集聚区为载体,推动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加快滁州高教科创城、原创科技城建设。支持高教科创城与国内知名高校、大院大所合作,打造宜居宜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转移承载、技术人才培训的新高地。支持原创科技城建设集研发试验、展示体验、交易转化一条龙的科技创新产业链集聚区。

3.4.3 加快创新型县(市)建设步伐

支持具备条件的县(市)争创国家和省级创新型县(市)。面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县域特色产业基地(集群)建设,鼓励县(市)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县域特色发展模式,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向县域流动。支持县域科技服务载体和平台建设,争创全椒、明光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3.5 做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

3.5.1 聚焦乡村振兴加强技术集成创新

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和再创新,加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政策和规划同步衔接,引导农业农村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优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循环农业、生态绿色农业等重点领域,支持特色农产品、特色畜禽产品新品种选育示范、农作物秸秆和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功能农业等现代农业领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服务领域的应用。

3.5.2 引导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

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制定《滁州市推进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行动计划(2021-2025)》。健全和完善市级科技特派员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绩效评价机制,探索拓宽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创新法人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鼓励和支持科技特派员发展产业和自主创业,增强“造血”功能。努力培育一批依靠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能人纳入科技特派员队伍。

3.5.3 加强乡村振兴科技项目培育和基地建设

开展乡村振兴科技项目培育,聚焦各地特色产业发展科技需求,支持本地具备法人资质的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开展成果熟化和示范推广,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村(含脱贫村)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组建一批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星创天地”共同组建科技特派团,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内设学院(机构)与县(市、区)开展一对一合作,推广“一站一盟一中心”服务模式,支持农(林)种质资源库(圃)等建设,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3.6 深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

3.6.1 加快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步伐

落实市政府与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协同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要求,以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为依托,加快构建两地科创成果一体孵化、人才一体招引、资源一体配置、项目一体运营的有效机制,共同打造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典范。依托合滁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同频共振”,深度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围绕大江北协同发展区建设,推动创新集群发展。围绕智能家电、先进装备、硅基材料、绿色能源等重点领域,探索与长三角地区相关城市联合实施一批科技项目,联合培养各类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布局,加快建设承接长三角、辐射省内的技术转移市场。

3.6.2 深度融入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

聚焦与南京同城化、与合肥一体化,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加强与合肥、南京等地大院大所合作,推进企业与合肥、南京高校深度对接,加强重点产业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发挥顶山—汊河、浦口—南谯、六合—天长等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先行者作用,打造具有国内竞争力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

3.6.3 开展多元化科技合作

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加强与京津冀等地区在科技创新、企业培育、产业园区等领域合作,吸引外部企业来滁建立研发中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完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机制,加大与东南亚、中东欧等“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开展科技合作,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支持龙头企业利用国际研发网络,在海外联合设立国际化研发中心,开展国际科技联合攻关。与海外科研单位共建一批中外联合研究中心和研发推广中心,合作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专栏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科技行动

加强园区合作和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与长三角区域的国家高新区等科技园区进一步构建共同推动创新、培育产业的伙伴园区深化滁州高新区、市经开区与上海市杨浦区创新园区的战略合作关系,支持顶山汊河、浦口南谯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对标先进科技政策,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合作共建。与长三角城市共建一批高水平创新基地,吸引长三角高校院所在滁设立研发基地、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技术转移中心,深化与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东部中心合作,探索与长三角合作设立双向飞地,建立健全研发在外、落地在滁合作模式。加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校区等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载体建设。

促进创新资源流动和成果转移转化。主动对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与长三角技术市场互联互通。加强与江苏技术市场协会对接,开展技术经理人培训。通过人才团队项目、科技计划项目、运营补贴等方式,持续引进长三角区域科技成果在滁州转移转化产业化。


第四章  组织实施和工作保障


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化支撑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全力将滁州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开放、高效能治理的长三角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滁州。

4.1 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各级党委(党组)在科技创新发展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过程,为实现“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体制,成立市级层面科技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县级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对基层科技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科技发展重点任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完善科技创新的协调配合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强化与国家、省以及各部门协作,建立目标责任制,明确规划路线图和时间表,逐层分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合力,确保规划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4.2 深化体制机制的创新改革

对标国家和省级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要求,推进政府管理机制、创新投入制度、新型科研组织模式、人才引进与培养方式、项目管理机制、协同创新机制、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依托智能家电、食品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积极承接和探索国家、省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着力推进科技创新资源统筹布局。建立发展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科研组织模式,强化项目、人才、基地、资金等创新要素一体化协同配置。探索第三方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强化科技项目过程管理和监督机制。完善科技项目绩效管理与评价方式,赋予创新主体更多自**,推进科研人员减负行动,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性。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加快智慧滁州城市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科技管理中应用,优化科研项目审计、监督、考核等流程。加快与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对接和科技服务互通互联。

4.3 强化创新政策的有效供给

改善政策供给,进一步完善政策工具,出台综合性、系统化的政策措施,加大普惠性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力度,制定科技计划项目资助配套政策,建立健全“揭榜挂帅”的保障机制。建立市科技创新政策落实督查机制,面向企业等创新主体加强政策培训解读,做好滁州市企业、研究机构、园区等创新活动统计调查,为规划执行实施提供政策保障。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知识产权运用力度,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构建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建立清晰的责任链。

4.4 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

不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及创新主体研发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支持各类金融机构进驻滁州,推动相关金融机构加大对滁州协同发展区建设的信贷支持。壮大国有融资担保机构的业务拓展能力,完善“政银担”风险分担合作机制。探索组建市县共同参与的滁州产业发展母基金,围绕相关产业和重大项目,撬动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子基金。加大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引进力度,推动金融与产业、金融与创新创业融合。

4.5 强化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

健全以创新驱动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规划实施的科技统计监测、评价和通报制度,落实规划细化分解目标责任制,明确牵头单位和工作责任,强化部门联动协作,把科技创新规划主要指标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年度和任期目标考核指标体系、重大督查任务事项,设置年度目标并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围绕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创新发展、创新创业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与评估。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和第三方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及时、动态地调整优化规划指标、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强规划实施情况阶段评估和经验总结,发挥社会公众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确保规划发挥科学战略导向效用。

4.6 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营造创新创业良好制度环境。重视科研试错的探索价值,建立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意识,使创新成为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和时代精神。加大对滁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团队)及创新型企业家的表彰力度,大力弘扬科学家、企业家和工匠精神。着力营造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敢于人先、合作共赢的创业精神,积极倡导鼓励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大力培育崇尚创新、投身创新的宽松环境。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加强科技宣传工作,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加强科普人才培养和科普平台建设,提升公民科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