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体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来源:马鞍山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2-01-15 浏览量:28

马鞍山市体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为统筹推进“十四五”时期体育各项事业发展,加快体育强市建设,根据国家、省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总体部署以及《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要求,结合我市体育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回顾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体育局的关心支持下,我市体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着力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进步,我市体育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一)发展成就

全民健身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十三五”以来,我市积极构建体育设施网络,城市“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全民健身实现“普及化、全年化、全域化”,全市体育社会组织已达到116个。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各市级协会年均举办各类大型体育活动300多场次,组织千人以上群众体育活动20多场次,指导各县区体育行政部门各类体育活动300余场次,参赛总人数达10万人次,参与人数达70万人次。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比例达到38.4%。建成区每千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达到3.53人,超过全国1.5人平均水平。推动科学健身知识普及,每年举办科学健身讲座达12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5万余次。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截止2020年底免费开展国民体质监测人数达3.4万余人,出具运动处方3万多份。

基础工程扎实推进。“十三五”以来,我市年均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各类中小型体育设施建设和维护。市体育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市级“五个一”全面建成。含山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成、和县体育公园建成,当涂县体育公园建成并获评省级体育公园。花山区体育馆、体育公园建成。雨山区新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博望区体育公园建成,博望区新市镇获评省级体育小镇。“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建成37块各类足球场地,拥有各类足球场地178块,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0.77块,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县区级“五个一”建设完成比例达到80%,乡镇“三个一”建设的完成比例达到50%。“十三五”期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1.6平方米增加到2.36平方米,均位居全省前列,远超小康社会人均1.8平方米的标准。

竞技体育再创佳绩。“十三五”期间,我市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升,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在国际国内大赛上,我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屡创佳绩。孟苏平在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获得举重冠军,成为我市第二位,全省第三位奥运冠军获得者,同时涌现出秦思杭、田翔宇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在第十四届省运动会上,我市代表团荣获团体总分6531.1分,位居总分榜第三,获得金牌160.5枚,位居金牌榜第三,同时荣获全省“竞技体育贡献奖”、“青少年体育人才输送奖”、“体育道德风尚奖”等全部奖项,取得了自参加省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市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新一周期“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7-2020)”,在国家体育总局注册的青少年运动员97人,在省体育局注册的青少年运动员1900多人,已开展皮划艇、赛艇、击剑、田径、举重、羽毛球、橄榄球、足球等21项业余训练项目,其中皮划艇项目成为国家皮划艇(静水)项目高水平单项后备人才基地。体教融合取得新进展,截止2020年底,全市共有各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56所,其中国家级俱乐部7所、省级俱乐部12所;各级传统体育项目学校20所,其中国家级1所、省级16所。

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市体育产业总产值从2015年的20.94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68亿元。竞赛表演业稳步发展,“十三五”以来,我市每年举办国际国内赛事10场以上,每年开展千人以上活动15场,参加人员近5万多人,带动各类消费3000多万元。市级《体育产业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和市级《体育旅游基地评定办法》相继出台,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提质增量。体育彩票销售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2020年全市体育彩票总销售额达到17.28亿元,年均体彩销售份额市场占比稳定在60%以上。产业融合步伐加快,“体育+”成为拉动体育消费的新热点。依托我市丰富的文化和乡村旅游资源,政府与社会资本积极在濮塘、大青山、褒禅山、香泉湖等旅游目的地开发建设体育旅游项目,当涂甑山生态园获评省级体育旅游产业基地。体育健康实现融合发展,运动康复服务逐步引入本地市场,博望区结合新落地的两个康养投资项目打造新市体育特色小镇。

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按照市委部署,先后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和“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个以案”系列警示教育,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断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党内政治监督谈话创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一体推进,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不断完善。脱贫攻坚、体育法治、体育宣传、体育人才、体育科技等各项工作均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

体育改革持续深入。“十三五”期间,我市围绕体育强市建设,不断提升体育治理工作水平。连续多年在全省体育强市工作考核中排名前列。将体育强市创建工作和指标纳入全市统筹方案,实现创建工作与年度考核、定期督查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针对创强工作的各项重点任务,认真抓好跟踪问效,推动体育强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制定《马鞍山市体育赛事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打破社会力量组织、承办体育赛事的制度壁垒。印发《马鞍山市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向协会组织转移裁判员审批职能有关事项。通过上述等文件,不断向社会开放体育市场。出台《马鞍山市市级体育产业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马鞍山市市级体育旅游基地评定办法》,促进体育产业基地、体育旅游基地建设。

(二)短板和不足

“十三五”期间,我市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群众体育发展地区间、城乡间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体育场地设施等体育公共服务资金投入不足,县(区)体育场馆数量少,基层体育组织功能发挥不佳,社区健身设施分布不均,还未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二是竞技体育整体竞争力不强、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职业化水平不高,重大体育赛事“少、低、偏”,自主品牌赛事“短、平、快”的现象比较突出;三是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产业主体活力不强,体育消费潜力尚未得到有效释放,体育产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不够高;四是改革创新成果不够多,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还不够深入,现行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实现体育治理现代化、推进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尚不匹配。

 二、“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体育强国、体育强省战略部署。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全面深化体育改革为动力,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围绕建成体育强市目标,统筹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协同发展,使体育事业成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展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不断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体育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体育治理各领域、各环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坚强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时不我待、真抓实干,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新时代新阶段党和人民赋予体育人的光荣使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将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把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公共体育服务职能,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系统发展观念。坚持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立足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围绕“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建设目标,积极推动体育工作纳入全市战略布局,发挥各县(区)和各方面积极性,促进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提升体育的文化影响力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打造城市体育名片。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开创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建设新局面为总目标,把握体育发展新定位新任务新要求,科学研判全市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更新体育发展理念,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发展,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积极推进与长三角地区城市体育工作对接融入、公共服务体系共建共享、重大体育赛事举办承办、做大体育产业规模等项重点工作,努力开创全市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三)发展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马鞍山提出的新发展定位,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围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四高”主要目标,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标“杭嘉湖”,持续推进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创新,努力使体育综合实力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为建成体育强市打下坚实基础。 

——全民健身水平服务水平达到新高度。基本建成与马鞍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覆盖城乡的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和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5平方米以上,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到1.1块以上。公共体育设施和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达到100%,体育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推进慈湖河体育健康公园、和县体育公园、当涂县公共体育场、含山县体育公园、博望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新建改造项目,完成区级“二个一”和乡镇“三个一”体育设施建设补短板工程,在当涂县、和县、博望区新建或改建全民健身中心。提升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及服务能力,创建、新增各级体育协会15个以上,推动全民健身组织持续向基层社区延伸。丰富全民健身活动赛事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广泛参与度和较强社会影响力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项目,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2%以上。进一步提升市民体质,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92.5%以上。提升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水平,全市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4名。

——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获得新提升。深化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项目结构和布局,建立“训科医一体化”的训练运行机制,大力推进体教融合,加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抓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和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我市运动员在省内全国比赛成绩取得突破,巩固优势项目,培养输送更多高水平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

——青少年体育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弘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体教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新格局。进一步规范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加强县级体校建设。实施优秀运动员重点培养计划,开展新一轮竞技体育项目全市布点,建立篮球、水上、击剑、摔跤等优势项目小学、初中、高中连续培养体系。推进体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跨学区招收体育特长生的制度落实。青少年普遍掌握1-2项运动技能,基本建成适应需要、主体多元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后备人才基础更加坚实、素质全面提升。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路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产品和服务供给充分结合本地资源条件,符合本地市场需求。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具有马鞍山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50亿元左右,力争建设2个以上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一批特色鲜明的市级体育产业基地。设立体育产业专项扶持资金,成立体育产业联合会,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各体育业态及资源整合融合。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培育体育品牌与龙头企业,持续优化体育产业布局,增强体育产业发展动能。支持服务好新市镇体育特色小镇、濮塘休闲度假区等项目建设,推动市县体育公园建设,引导建设一批体育旅游基地、体育培训基地和体育休闲产业园。积极参与创建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积极参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大力发展竞赛表演、运动休闲、健身服务等业态,努力提升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利用好长江生态优势,积极举办马拉松、徒步、健身气功、龙舟、拔河等赛事活动,培育出一批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区域性品牌赛事,不断提高体育赛事社会影响力。

——体育治理的科学和法治水平得到更大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指导体育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组织创建、项目培育、产业开发等方面简政放权和规范管理,推进社会力量办体育,建立多方联动协同的体育事业发展机制。全面提高体育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基本健全体育执法工作机制。体育普法形式更加多样,成效更加显著。探索建立体育仲裁制度,组建体育仲裁机构,完善体育纠纷解决机制。

 三、“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完善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助力健康马鞍山建设

1.加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建设

紧紧围绕“补齐体育设施短板、强化基础支撑保障”的核心目标,精准规划布局全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发展,打造覆盖市、区、街镇、社区多层次体育场地设施体系。制定详细的“十四五”补短板行动计划,推进县级 “五个一”、区级“二个一”和乡镇“三个一”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国家步道体系建设,优先规划建设贴近社区、举步可就的体育场地设施。有效加强场地设施存量利用,在老旧小区改造、沿江改造、文化和旅游场所建设等全市统筹项目中“见缝插体”“见绿插体”。积极倡导复合用地模式,加强健身设施与教育、养老、商业、娱乐等其他服务设施的功能整合。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的评估督导,落实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推进各县所属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力争各县城区所属学校100%向社会开放。规范公共体育场馆委托经营,对场地的专业化、社会化、公益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开展公共体育场馆的评估整改。

2.丰富群众身边健身赛事活动

积极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促进赛事活动下沉社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五进”活动,大力推动全市“社区运动会”的开展。支持开展“一县(区)一品”“一街(镇)一品”“一居(村)一品”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支持县区优先主办承办长三角和南京都市圈主题、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活动,鼓励引导单项体育协会积极举办面向长三角大众体育赛事活动。推动青少年、中青年、老年人、残疾人、农民等重点人群的赛事活动常态化供给,落实广播体操和工间操制度,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利用传统节庆和农村文化旅游活动,开展农村体育健身赛事活动。推动社区健身设施的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实现健身设施无障碍使用。

3.健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完善群众身边体育组织布局,推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向基层社区延伸。着力构建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就近就便、管理有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网络。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完善扶持引导政策和等级评估机制,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推动全民健身社会组织市场化、规范化建设,依法依规独立运行。加强全民健身组织规范管理,建立全民健身组织活动统计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基层体育组织简化登记程序,鼓励和引导社区基层健身组织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服务行业发展、强化行业自律、维护行业秩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4.提升全民健身科学指导水平。完善科学健身指导体系建设,切实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中的指导作用,实现市、县(区)两级科学指导体系全覆盖。到2025年,形成以各级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中心为骨干,覆盖城乡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网络。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探索建立群众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和评定体系。积极开展科学健身知识宣讲、运动技能传授、健身锻炼指导等活动。扩充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积极吸纳民间健身组织者、医务工作者、退役运动员等参与科学健身指导和宣传。继续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活动,推动市、县(区)、各体育协会健身志愿者组织建设,弘扬科学健身促进健康理念,宣传科学健身基本知识,传授科学健身方法和技能。

5.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树立大健康理念,推动健康关口前移,促进体卫、体医融合发展。积极开展健康监测、评估、干预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培养一批会开运动处方的基层医生和一批体卫融合的复合型健身健康指导师。打造科学健康指导服务中心和体医养结合特色小镇,鼓励运动康复服务市场发展。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活动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检验群众体育锻炼效果、身体素质和运动机能。规范发展全民健身辅导站点,发挥健身站点在科学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

6.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发展。推进“互联网+健身” “物联网+健身”,大力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创建涵盖全民健身群众组织、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健身指导、器材装备等内容的数字化全民健身服务市级平台,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模式。构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管理服务系统,探索全民健身领域政府服务纳入“一网通办”。对全市公共运动场馆实施智慧升级改造,推广公共运动场馆共享模式,提升运动场馆的管理和运营效率。

专栏1全民健身重点工程

1.马鞍山市体育公园项目。慈湖河体育健康公园总投资3000万元,总面积约1500亩(不含水域),拟建设体育乐园、笼式足球场、健身步道及其他体育健身设施。和县体育公园总投资500万元,总面积约201亩,依托和县体育中心现有的建设用地和配套绿地,新建健身夜光跑道,改造提升笼式篮球场、笼式足球场等运动场地,配套设置健身设施。

2.“十四五”体育设施建设补短板项目。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二个一”(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补短板工程。全市乡镇“三个一”(全民健身广场、小型室内健身中心、多功能球类运动场)补短板工程。

3.马鞍山市当涂县公共体育场中标准田径跑道和足球场项目。总投资1500万,占地面积约35000平方米,新建400m标准田径跑道和11人制标准足球场。”

4.和县全民健身中心项目。总投资3535万元,建筑面积9950平方米,运动功能区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建设6类运动项目。

5.博望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总投资1700万元,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新建室内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室外健身场地、停车场等工程。

(二)推动竞技项目协调发展,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1.创新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围绕“省运争先、全运争优、奥运争光”战略,依据各县区资源禀赋、优势项目特点和发展需要,积极探索运动项目在管理体制机制、人才培养、赛事举办、基地建设、激励政策等方面的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坚持开放办竞技体育发展思路,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选拔、激励保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运动队组建。

2.优化竞技体育项目结构。围绕全省体育项目布局,整合市级体育教育资源,动态把握竞技体育发展一般规律和项目特殊规律,推动传统优势项目、基础大项和集体球类项目协调发展,形成重点突出、功能互补的项目格局。鼓励各区县(市)重点发展符合本地实际、具有区域特点的竞技体育项目。巩固夯实水上、击剑、举重、田径等传统优势项目,重点扶持赛艇、皮划艇等潜优势项目,优化完善配套政策,支持足球、篮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车等项目职业化、市场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俱乐部建设。积极探索符合马鞍山体育特点的冰雪运动发展路径,努力提升市民对冰雪运动的关注度、支持度和参与度。

3.加强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三从一大”的科学训练原则,注重训练理念、方法和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市体校和国家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向省队和国家队输送高水平运动人才,对重点运动员建立起完整、细化的跟踪和保障方案。坚持“派出去、引进来”原则,锚定长三角体育发达地区竞技体育发展趋势,利用区域优质体育训练资源,通过派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赴苏浙沪等地集训、交流学习,推进优秀运动员训练水平、竞技水平再提升。抓好体校教练员、体育教师、裁判员队伍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专业人才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切实加强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健全反兴奋剂长效治理体系,坚决做到“零容忍”“零出现”。

4.扎实推进新周期备战工作。结合省竞技体育发展布局,抓好市体校招生、选材、训练工作。积极借鉴先进训练经验,引进先进训练器材,提升科学训练水平,强化备战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训练参赛的服务保障。对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制定倒计时备战计划,切实巩固传统优势项目,挖潜提升一批弱势项目发展水平。完成好2022年第十五届省运会备战参赛任务,力争实现5-6个项目在全省保持优势,省运会名次继续保持在第一方阵之列,在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等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努力实现运动成绩新突破。

(三)深化体教融合,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1.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按国家标准开足开好体育与健康课程,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常态化监测工作。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探索实施青少年运动等级评定和体育素养评价,对学生体质健康、运动技能、发展潜力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研究完善优秀体育苗子早期识别和发现办法。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社会体育力量进入学校,丰富学校体育活动。支持大中小学校成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或青少年体育专项兴趣组,支持中小学结合本校优势建立足球、篮球、排球、手球等项目代表队,在校内、区域内乃至全国范围内开展或参加体育竞赛活动,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2.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持续推进体育传统特色校“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建立篮球、水上、击剑、摔跤等优势项目的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接续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对口升学机制,解决体育人才培养衔接问题。建立体育与教育部门共建学校运动队管理与考核机制,建立专业教练员与优秀退役运动员入校执教机制。加大传统体育进校园的实施力度,支持传统体育单项协会与学校合作并组织力量提供专业体育训练和指导,提高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运动水平。推进体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跨学区招收体育特长生制度落实。鼓励高校积极申报成立高水平运动队,加大对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力度。

3.推进体校改革。充分发挥体校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龙头”作用,根据竞技体育项目结构调整,科学布局体校项目设置,突出体校专业特色。积极推动青少年体育训练社会化,建立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鼓励以适当形式与当地中小学校、社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合作,丰富我市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安徽省市县体校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市、县全面建成新型体校,进一步优化办学模式、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积极探索“市队县办、市队校办”模式。将体校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文化教育全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配齐配足配优文化课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促进体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体校教师保障。支持各地建立体校、学校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运动技能培训服务。

4.丰富青少年体育赛事供给。建立完善赛制稳定、相互衔接、制度配套的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跨区域(校、县、市)的三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鼓励各县(区)、各学校联合创建自己的联赛体制,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等赛事活动。支持市级单项体育协会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活动,鼓励各级社会力量承办形式多样的系列赛、大奖赛、分站赛等。教育、体育部门共同组队参加省级以上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活动,积极组织、承办、参加全国、全省、长三角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活动。

5.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大力培育青少年体育组织,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各类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建立衔接有序的社会体育俱乐部竞赛、训练和培训标准体系。支持社会体育组织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指导,普及体育运动技能,吸纳更多青少年会员。通过政府向社会体育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缺少体育师资的中小学校提供体育教学和教练服务。

6.培养青少年体育精神。坚持“体育即教育”理念,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在青少年体育教育中融入项目文化和体育史宣传,在青少年赛事活动中强化仪式教育,利用好长三角地区体育资源优势,组织青少年观摩高水平体育赛事,开展优秀运动员进校园等活动,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运动项目知识,讲好体育故事,传播体育文化,发挥体育对青少年人格健全和意志锻炼的积极作用。加大青少年体育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四)聚焦体育强市,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1.加强体育产业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全市体育产业发展蓝图,编制“十四五”时期体育产业规划,研析长三角、南京都市圈区域经济环境,完善本级产业政策体系,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整合资源,加大体育产业建设用地支持力度,鼓励市场主体转型发展体育产业,支持体育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开展体育招商引资,加强服务企业,支持体育产业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和“请进来”。支持科技助力体育,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创新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推动成立体育产业协会,探索体育孵化工作,建设体育产业共建和互助平台。做好调研摸底工作,完善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统计监测制度,定期更新市重点体育企业名录库并做好跟踪服务,为做大体育产业规模提供有力保障。

2.完善体育产业布局。统筹规划体育产业发展,构建特色鲜明、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体育产业布局。着力把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等重大发展机遇,积极参与皖南示范区国家级体育旅游基地建设,打造两大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和五大特色产业园。创新管理运营机制,加大招引力度,大力推动体育与养老服务、旅游、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教育培训等行业融合发展。以健康马鞍山建设为契机,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力争全市体育产业产值在现有基础上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专栏2体育产业重点工程

1. 建设两大省级体育产业基地。以含山县、和县体育用品制造业为基础,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逐步将含山县、和县培育成为省级体育产业制造基地。

2. 建设五大特色产业园。以健康消费为目标,体育运动为导向,低碳绿色为特色,以褒禅山香泉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契机,重点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园;依托当涂大青山—甑山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体育资源,重点发展体育文化产业园;依托花山濮塘独特的自然风光,重点打造以山地自行车、汽车露营地等为特色的运动健康休闲产业园;以雨山长江湿地公园和采石矶创建5A级国家旅游景区为契机,重点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园;依托博望横山丰富的山地资源,重点发展以山地自行车、登山、攀岩为特色的山地运动产业园。

3.激发产业市场主体活力。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模式,积极培育骨干体育企业,大力扶持中小微体育企业,重点支持我市拥有自主品牌、与全民健身密切相关的产品及企业发展,为企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力争到2025年培育5个以上品牌产品。大力发展竞赛表演业,坚持办赛形式市场化、办赛主体多元化、赛事类型多样化。引进并持续打造1-2项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广的国家级以上重大品牌赛事,充分发挥长江生态优势,举办马拉松、徒步、龙舟、拔河等赛事活动,培育褒禅山户外旅游节等一批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区域性赛事,力争到2025年培育10个以上品牌赛事。加快培育体育产业行业协会和体育中介组织等各类体育社会组织,推动体育社会组织社会化、实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其市场作用,使其成为体育产业的生力军。制定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目录和办法,支持体育社会组织更快发展。鼓励体育产业领域“互联网+”等新业态发展。

4.促进体育消费升级。持续扩大体育消费市场供给,不断深挖体育消费潜力。深化体育服务供给侧创新,着重推广适合公众广泛参与的日常健身项目,鼓励发展具有消费引领性的户外运动休闲项目,推动发展极限运动、马术、滑翔伞等新型运动项目,支持建设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汽车露营营地、航空飞行营地、船艇码头等设施,丰富体育消费场景。鼓励科技创新,开展线上线上相结合的健身休闲、竞赛表演活动,提升数字体育消费体验。完善体育市场监管,强化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体育行业自律,培育诚信经营产品,构建体育放心消费环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向低收入群体等特定人群发放体育消费券等多种方式,支持群众健身消费。鼓励保险公司开发有利于体育赛事举办和运动人群保障的保险产品。

5.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大局。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体育工作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与沪苏浙对标对接,疏通交流渠道,培育合作项目,在体育人才培养、公共体育资源利用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支持县区优先主办承办长三角和南京都市圈主题、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活动,鼓励引导单项体育协会积极举办面向长三角大众体育赛事活动。积极参与长三角汽车运动产业一体化发展,打造全国一流汽车自驾营地集群,构建“营地+”汽车运动产业生态圈。对现有的“长三角自行车赛”“体育舞蹈公开赛”“等项赛事加强指导,强化宣传力度,增强区域影响力。筹备策划“马鞍山长江生态马拉松赛”等大型体育赛事,精心设计、准确定位,通过大型体育赛事展示“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城市形象,推动宁马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专栏3 推动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

围绕加快毗邻区域一体发展,积极主动协助花山区做好濮塘体育休闲项目体育产业开发、体育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加强对博望区新市镇省级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业务指导。

围绕促进人文交流持续深化,积极指导当涂、含山、和县发展体育旅游;指导服务含山县与巢湖市联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探索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健康产业一体化发展;围绕推进重点领域协同防治,聚力打造滨江运动休闲主题公园,建设一批体育配套设施,谋划一批体育赛事活动,宣传展示长江大保护整治成果。

(五)深化体育领域改革,提升体育综合治理水平

1.全面推进依法治体。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与掌握,加强体育行业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审查、备案与撤销工作,构建完善的依法治体法规体系。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健全体育部门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完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六项机制,加强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监管,强化体育安全生产工作。

2.加快体育信息化发展。大力推进全市体育领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全市体育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利用和开发,提高体育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水平。落实体育领域服务事项与“皖事通办”马鞍山分平台对接融合任务,鼓励拓展更多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皖事通办”马鞍山分平台社会服务能力。借鉴长三角地区体育发达城市经验,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促进传统体育设施转型升级与高效利用,推进开发云赛事、虚拟运动等新兴运动和赛事活动,鼓励研发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运动项目。

3.提升体育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标准化意识,完善体育标准体系,以体育标准化建设推动体育强市建设。加快研究制定公共体育设施、全民健身、训练竞赛、健身指导、线上和智能赛事等市级地方标准,建立科学完备、门类齐全的地方体育标准体系。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在开展政府主导标准制定的同时,支持鼓励单项体育协会、社会团体、企业等制定优于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开展体育标准化试点示范创建工作,推动体育标准的实施和应用。

4.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把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纠正体育行业的不正之风,夯实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道德根基。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并巩固党风廉政、赛风赛纪、反兴奋剂等方面常态化、长效化监督机制。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畅通群众投诉举报通道,依法及时查处体育领域违法乱纪行为。

四、 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强化对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建立规划实施责任制,编制体育各领域专项发展规划和各重点运动项目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体育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体育相关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加强部门间规划与政策协同。做好本规划与各项计划的有效衔接,在人员配备、经费支持、资源配置等方面精心组织,切实保障规划实施。

(二)全面深化改革

围绕“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的新发展定位,将体育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统筹推进。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统筹管理和行业监管。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设施建设管理、赛事活动承办、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形成政府办与社会办有机结合的体育发展新模式。

(三)加大政策支持

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对体育事业投入机制,形成财政综合支持体系,加大对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重点区域的支持力度,加强对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监管和效益评估。加强体育部门与各部门的协调,在专业人才培养引进、场馆设施建设、体育产业投资等各方面制定各类优惠政策,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为体育强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四)强化监督评估

加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将规划实施情况作为督促检查市县体育行政部门、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协会的重要内容。建立规划实施动态调整机制,科学制定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和监测评估方案,加强对各有关单位的跟踪分析、督促检查和综合协调,强化规划落实的社会监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文本下载:关于印发《马鞍山市体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doc [66.5 KB]

文本下载:关于印发《马鞍山市体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pdf [477.8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