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现将《马鞍山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31日
马鞍山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气象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战略定位,对接《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安徽省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对标《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马鞍山市委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 努力对标对表打造长三角“白菜心”的意见》要求,组织编制了《马鞍山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加快推进马鞍山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马鞍山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安康福祉能力为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提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水平,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打造长三角“白菜心”,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提供坚强气象保障。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气象事业进展与成效
过去五年,在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和安徽省气象局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大力支持、无私帮助,《马鞍山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智慧气象”等四大工程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防灾减灾救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1.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位居全省前列。马鞍山气象防灾减灾标志性工程——马鞍山市城乡气象防灾减灾指挥中心和马鞍山国家天气雷达站相继建成并发挥效益,和县气象探测环境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完成。建成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10余类发布渠道一键式、多渠道快速发布。实现超强台风、特大洪水、低温雨雪冰冻、高温干旱等重大气象灾害预警无漏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充分发挥。新增全自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置2套。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完善,基层防灾减灾标准化“六个一”建设实现市县全覆盖,气象灾害预警责任人覆盖市县乡村各级各部门,全市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2%。
2.气象灾害监测与信息处理能力与全省保持同步。地面气象观测实现全面自动化,站间距由9.0千米加密至8.2千米,实现气象监测乡镇全覆盖、大气环境监测县域全覆盖。完成CINRAD/CC多普勒天气雷达双偏振升级,与生态环境部门共建区域大气环境观测系统1套。新建新型六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11个、交通气象监测站24个、大气气溶胶质量浓度监测系统8套、移动校准维修系统1套。完成视频会商、广域网和网络安全系统整体升级,省—市—县网络带宽达到120M,气象资料传输时效由87秒缩短至58秒,气象信息化共享率提升至77.1%,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认证。
3.灾害性天气和影响预报水平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智能网格预报正式业务运行,气象预报实现从站点到格点、图形到数字的跨越。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0%左右。2020年,暴雨预警准确率为85%,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38分钟。气象影响预报进一步延伸,细分流域子单元,开展精细化流域面雨量预报。与水利、自然资源、住建部门联合发布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开展大气污染、森林火险、农业病虫害等气象条件等级预报。工作和服务成效得到相关部门充分肯定。
4.高影响行业气象保障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建成马鞍山市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预警系统并投入应用,道路结冰、大雾团雾监测预警能力有效提升。完成含山、当涂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专项建设,“惠农气象”APP覆盖全市80%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森林防火、消防救援气象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与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大气污染监测预报预警会商机制。常态化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增雨抗旱、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成效显著。与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合作,实现秸秆焚烧全区域全时段卫星遥感无缝监控。
5.气象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和高层次人才实现量质齐增。完成安徽省气象局新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3项,预报员专项3项,气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1项,硕博工作启动经费项目3项,市科协课题项目3项,市气象局科研项目17项,发表学术论文43篇。与皖江工学院、市水文局联合成立“丘陵地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优化研究型业务发展环境。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9人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14人取得工程师资格,1人获得安徽省中青年业务科技骨干、7人获得基层台站青年业务技术骨干称号,引进硕士研究生3人,6人入选市应急管理专家库。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吸引力、影响力显著提高,中国科协多次表扬,马鞍山气象科技馆获“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6.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依法行政有力推进。大力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层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市气象局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市气象部门实现省级文明单位全覆盖。“十三五”期间,市气象局连续五年获得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优秀”等次。2020年,1人获安徽省防汛救灾先进个人,市气象局获全市“抗洪救灾先进集体”称号,5人获市县级防汛救灾先进个人。市气象局获第七批选派帮扶工作先进单位,市气象局党支部2次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全力落实“放管服”改革任务,全省率先完成“标准地”改革任务,气候可行性论证区域评估全省率先实现开发园区全覆盖。开展“两法衔接”,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得到有效落实,“十三五”期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大幅增长。
“十三五”时期,我市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对照全国先进水平和我市安全发展需求,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布局需进一步优化。地面气象监测站网布设精密度不够,城区气象监测站点分布不均,气象探测新装备少,中小尺度强天气系统垂直探测能力较弱。二是灾害性天气预报精准性仍需提高。突发性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灾害风险预警、评估技术有短板,农村地区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护基础薄弱。三是气象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比较突出。专业化、智能化服务技术亟待提升,气候趋利避害服务效益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有待加强,生态建设与治理气象保障服务需强化。四是气象科技创新平台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成果对气象业务支撑仍然不足。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缺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不够。五是公共财政保障仍显不足。与“杭嘉湖”相比,支撑气象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公共财政投入还有较大差距。
(二)“十四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面临新形势
迈入新发展阶段,迫切需要推动马鞍山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气象事业是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公益事业,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了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气象强国的战略目标。安徽省气象局提出到2025年建成更加完善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业务体系、服务体系和治理体系,气象现代化水平保持全国第一方阵的主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鞍山视察,对马鞍山提出了打造长三角“白菜心”的新发展定位,市委市政府发出努力对标对表打造长三角“白菜心”、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的动员令。只有加快推动马鞍山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才能充分发挥好气象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更好服务于马鞍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安徽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南京都市圈发展,加强前瞻性思考、战略性布局,明晰“十四五”发展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推动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重大项目立项建设,整体推进马鞍山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贯彻新发展理念,迫切需要增强马鞍山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推动马鞍山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遵循发展规律,把新发展理念贯穿马鞍山气象事业发展全过程,努力提高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紧紧围绕“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战略任务,紧盯马鞍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需求,抓住马鞍山创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新机遇,加快气象科技创新,提升重大战略气象服务保障科技支撑能力,努力在立体监测、生态气象、交通气象、农业气象、旅游气象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在业务、服务和管理创新上取得新进展。坚持协调发展,把协调作为马鞍山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全面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着力解决马鞍山气象事业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坚持绿色发展,把绿色作为马鞍山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围绕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强化气象科技支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气象保障能力。坚持开放发展,把开放作为马鞍山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充分利用多方资源,构建市县联动、多部门共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协同机制。坚持共享发展,把共享作为马鞍山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不断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立更加普惠智能、便捷高效的气象服务共享平台,提供更加多样、及时、有效、贴心的气象服务产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全面提高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建设气象保障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将“推动气象等基础数据共享,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加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信息发布制度建设”等纳入完善安全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应急管理体制内容。围绕新需求,需要加快补齐马鞍山气象新型装备数量少、气象服务供给结构不能完全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服务品种和质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气象需求等方面的短板。要优化气象业务服务布局,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聚焦河流湖泊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不断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要坚持趋利避害并举,聚焦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生态评估等方面,提升绿色发展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推进马鞍山气象事业与全省气象事业发展布局和重大项目有效衔接,全面融入我市聚焦生态环保高水准、经济发展高质量、开放联动高水平、城乡建设高颜值、人民生活高品质,打造生态优、产业强、活力足、城乡美、百姓富的“白菜心”发展目标要求,对标“杭嘉湖”,加快建设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业务体系、服务体系和治理体系,努力为打造长三角“白菜心”,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提供坚强气象保障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气象事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坚持创新驱动。突出科技引领,坚持创新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聚焦短板弱项,加强气象新技术、新资料、新装备和关键核心技术应用,提升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坚持系统观念。着眼于全市气象事业发展一盘棋,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协同性推进,统筹利用中央和地方资源,加强市县协同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坚持深化改革。健全马鞍山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破解影响和制约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难题,着力激发气象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
坚持开放合作。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交流合作,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全面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构建气象发展新格局,推进气象信息更好共享和应用。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建成支撑有力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数字智能的气象业务体系、精细智慧的气象服务体系、科学规范的气象治理体系,观测精密度、预报精准度、服务精细度显著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稳居全省前列。(具体目标见附表1)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1.提升气象监测和信息共享能力。补齐城市易涝点、长江干流马鞍山段、滁河马鞍山段、水阳江马鞍山段、慈湖河、石臼湖、牛屯河等气象灾害易发区和防汛重点区域气象监测短板,布设局地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三维闪电定位系统等现代化装备设备,提升台风、暴雨(雪)、强对流天气监测能力。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业务协同,实现灾害信息互联互通,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2.提升无缝隙精准气象预报能力。发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强对流、定量降水等临近预报技术水平,更新频次10分钟、分辨率1公里。发展数值预报本地化释用技术,提高强对流、基本气象要素等短时预报能力,更新频次1小时、分辨率1公里,实现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分灾种精准预报。强化智能网格预报应用,实现0~24小时网格预报逐小时滚动更新,1~10天时间分辨率3小时,关键区域0~12小时逐10分钟更新。
3.提升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能力。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优化暴雨(雪)、台风、高(低)温、大雾等引发的气象灾害监测识别评估指标体系,完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提升重大气象灾害风险定量化评估能力。健全气象灾害速报业务,完善气象灾害落区、强度和发生时段精细化预报,开展精细到乡镇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针对应急、农业、交通、住建、水利、生态等重点领域,提高气象影响预报及气象次生灾害风险预警业务能力。提升重大工程项目和产业园区气候可行性论证能力。开展“美丽乡村”基础设施防雷工程建设,提升农村雷电灾害防范能力。
4.提升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推进多部门应用、多手段共享的新一代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深化与广电、应急等部门合作,推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全面对接,形成广覆盖、立体化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加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开展“预警+行业”数据融合分析,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制作面向媒体渠道的预警综合服务产品。
(二)提升打造长三角“白菜心”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1.提升生态环保高水准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立气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自然资源与规划等部门生态气象监测共建共享机制,提升生态系统气象综合监测服务能力。加强卫星地表生态环境变化动态监测,助力向山地区生态修复与绿色转型发展。建设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开展温室气体监测评估应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立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保障体系,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基础保障能力,常态化开展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大范围空气重污染防治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深挖气候资源,开展避暑、康养、宜居等生态气候资源评估,创建气候标志品牌。
2.提升经济发展高质量气象保障服务能力。积极融入长三角综合气象观测整体布局,依托区域一体化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加大本地化服务产品研发。加强区域云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立生态系统保护和防灾减灾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体系。提升区域旅游气象服务能力,为长三角气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公共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开展现代农业区域气象精细化服务,提高重要农产品产业链条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3.提升城乡建设高颜值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开展面向城市智能管理的专项气象服务,将气象保障纳入城市能级提升、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工作体系。推动气象数据与城市运行数据融合共享,提升气象精准预测预防能力,服务城市安全保障。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需求,开展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研究,构建城市“新风”系统。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开展国土空间气候可行性论证。
围绕粮食安全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气象保障服务需求,优化完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提升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大数据云平台应用,依托惠农气象APP,做好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精细化和分众化气象服务。强化农村气象灾害科普宣传,提高公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加强气象、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合作,联合开展种植业、水产养殖等气象服务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
4.提升人民生活高品质气象保障服务能力。以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为基础,实施“气象+行业”行动,为应急、农业农村、水利、交通、文旅、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规划等重点行业提供针对性强的气象服务产品。深度融入各行业部门智能决策平台和运营管理系统,将气象信息和产品全面融入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和抢险救援等系统。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旅游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更新气象移动应急保障指挥系统,强化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支撑能力建设。
建立面向公众穿衣、出行、旅游、健康、消费等行为的气象服务系列指数产品,增加数字、图形、图像、智能语音等交互气象服务产品。创新延展气象信息传播途径,重视5G技术服务应用挖掘。打造全市公众气象服务新媒体矩阵,增强与省级气象融媒体上下联动,加大地方信息传播体系融入力度,实现市、县政务媒体、主流媒体权威气象声音全接入。推进国家级气象科普基地和数字气象科技馆建设,打造气象科普示范教育基地。加快科研成果向科普产品转化,推进基于场景模拟、全息投影等形式多样的原创气象科普产品创作,有效提升气象科普社会效益。
(三)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1.加强气象关键技术研发。紧贴发展需求、紧跟技术前沿,重点组织台风、暴雨(雪)、大风等高影响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可行性论证等重点领域服务技术研发。发展局地天气雷达、双偏振雷达、气象卫星等新手段在天气预报、极端天气监测预警和专业气象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技术。
2.完善气象科技创新机制。健全以业务贡献和成果转化为导向的创新评价激励机制,引导和激励创新主体、科技人员围绕气象现代化核心技术协同创新。健全科研业务深度融合机制,打通成果向业务服务和市场转化通道。强化业务单位创新与应用的主体地位,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现代化业务发展能力。加强开放交流,创新合作模式,强化与长三角多类别创新平台合作,推动与气象部门内外的技术和人才合作交流。
3.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培养支持现有人才与引进补缺并重,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的政策、制度环境,创新人才发展机制,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人才成长环境。依托气象现代化建设工程、科技攻关任务、重要发展领域和服务保障要求,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发挥好团队集中优势攻关和人才培养作用。围绕新时代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培养打造一支热爱气象事业、勇于创新发展的优秀气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四、重点工程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马鞍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和城市发展新定位,实施气象灾害精密监测精准预报预警工程、打造长三角“白菜心”气象保障服务工程、气象台站智能化改造与探测环境保护工程等三大工程。
(一)气象灾害精密监测精准预报预警工程
气象灾害立体化监测系统建设。新建局地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三维闪电监测仪等新型探测设备,升级改造单要素和老旧区域气象站,加密城区气象监测站点,为突发性、灾害性和转折性天气气象保障服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成立安徽省气象观测装备计量检定中心马鞍山分中心。
气象灾害及其风险预报预警与应急保障系统建设。建设气候监测评估业务平台、气候可行性论证评估系统、实况业务网格化分析平台、灾害性天气临近智能预警业务平台、综合交通恶劣天气监测预警系统、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平台等,形成时效性强、针对性强的精细化气象灾害预报产品。更新气象移动应急保障指挥系统。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组建气象融媒体中心,建设气象融媒体制作服务系统,不断强化精细服务能力。建设面向公众的预警靶向发布系统和覆盖全市的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具体建设内容及技术指标见附表2)
(二)打造长三角“白菜心”气象保障服务工程
结合马鞍山打造长三角“白菜心”、建设“生态福地、智造名城”新城市定位,对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气象保障行动方案》,加大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气象保障服务力度。建设覆盖长江东岸和采石矶、太白岛等生态文旅资源的生态气象监测站,助力生态旅游、文化创意、康养休闲新发展。开展生态气候资源评估和生态安全边界守护成效监测评估,创建气候标志品牌。建设智慧火情遥感监测系统、生态气象监测与评估系统,开展火情监测、生态质量气象监测评价。实施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和监管系统,开展农业抗旱、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与修复、森林防灭火、改善空气质量、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等作业。建设温室气体观测系统。强化交通、农业、生态旅游等专业气象站网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保障粮食安全,开展主要农事季节农业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加大农村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开展省级中心村雷电防御示范工程,加强公众雷电灾害防御宣传教育,为全市农村雷电灾害防治提供示范。(具体建设内容及技术指标见附表3)
(三)气象台站智能化改造与探测环境保护工程
实施马鞍山市、当涂县气象台站智能化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博望区气象防灾减灾指挥中心,实施雷达站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开展气象文化设施建设。优化气象台站业务用房、业务平台、装备设备和配套设施,改善基层气象台站业务运行环境,提升基层台站业务运行基础保障和创新内涵,实现“一站多能”。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风格体现历史沿革文化、气象科技特色、气象文化要素和台站建设品位。实施含山国家气象观测站、和县国家气象观测站搬迁工程。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开展台站百年气象台站认定,开展马鞍山市气象科技馆能力提升改造工程,创建国家气象科普基地,推进气象科普社会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当涂县气象部门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具体建设内容及技术指标见附表4)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
1.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2.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全体党员为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3.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探索建立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常态化、制度化,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4.强化廉政建设和执纪监督。坚持不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政治监督保障制度执行,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督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
(二)深化气象改革
1.推进气象“放管服”改革。积极落实部门“放管服”改革任务,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部门联合“双随机”执法、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好行政审批“双公示”,健全“好差评”制度,落实“标准地”改革任务。
2.聚焦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构建统筹集约的新型气象业务体制,优化市、县业务服务布局分工和流程。强化数据业务职能,加强对气象数据统一归口管理,厘清各单位数据管理和共享职责边界,推进建设统一的大数据资源,形成开放合作、协同创新的气象业务发展生态。
3.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培育服务新增长点,挖掘发展新潜力,推动气象服务转型发展。分类推进专业气象服务发展,完善专业气象服务机制,鼓励和引导多主体提供气象服务。优化市县业务服务布局,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气象服务创新供给能力,打造服务品牌。
4.夯实气象发展法治保障。推进地方性法规或政策性文件制订,完善责任体系,构建协同合作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体系建设,畅通服务渠道。开展标准化研究,以标准促进气象关键核心技术业务化、产业化,推进融合发展,提升标准实施应用水平,保障业务服务质量。
(三)建立合作机制
1.加强规划实施统筹协调。做好本规划与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协调。建立健全规划有效实施的保障机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规划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地。
2.加大推进开放合作力度。建立完善局市合作共建机制,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深化气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水利等部门在灾害防御、专业服务、工程建设等方面合作,打造区域内共建共享、互通共用的集约化发展新格局。
3.增强气象科技创新交流。创新气象协同发展机制、合作模式、数据应用和服务方式,完善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等配套政策措施,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
(四)强化财政保障
1.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建立完善气象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清单,加大气象事业公共财政投入。强化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更好发挥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2.推动政府购买气象服务。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加大气象事业发展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源参与气象服务供给,全面保障气象业务稳定运行。
3.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管理。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做好资金管理,强化重点项目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确保规划有效落实。
附表1
“十四五”时期马鞍山气象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 指标 | 2020年 基值 | 2025年 目标 |
1 | 气象灾害监测率(%) | 81 | 85 |
2 | 24h晴雨预报准确率(%) | 90 | 92 |
3 | 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分钟) | 38 | 45 |
4 |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分) | 88 | >90 |
5 | 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 | 99 | 保持99以上 |
6 | 人工影响天气保障能力(%) | 85 | 100 |
7 | 信息共享率(%) | 77.1 | 84 |
8 | 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分) | 20 | 50 |
9 | 气象人才保障度(分) | 80 | 85 |
10 | 气象标准化水平(分) | 88 | 92 |
附表2
气象灾害精密监测精准预报预警工程
建设内容及技术指标
序号 | 建设内容 | 技术指标 | 经费估算 (万元) | |
单位 | 数量 | |||
(一) | 气象灾害立体化监测系统 | 4601 | ||
1 | 地基遥感观测系统 | 3860 | ||
1.1 | 局地天气雷达 | 台/套 | 4 | 3200 |
1.2 | 风廓线雷达 | 台/套 | 1 | 500 |
1.3 | 微波辐射计 | 台/套 | 1 | 160 |
2 | 三维闪电监测系统 | 75 | ||
2.1 | ADTD三维闪电定位仪 | 台/套 | 1 | 15 |
2.2 | 闪电通道成像观测系统 | 套 | 1 | 60 |
3 | 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 | 486 | ||
3.1 | 4要素站 | 台/套 | 17 | 136 |
3.2 | 6要素站 | 台/套 | 35 | 350 |
4 | 气象观测装备计量检定分中心 | 平方米 | 300 | 180 |
(二) | 气象灾害及其风险预报预警与应急保障系统 | 1100 | ||
5 | 气候监测评估平台 | 套 | 1 | 100 |
6 | 气候可行性论证评估系统 | 套 | 1 | 200 |
7 | 实况业务网格化分析平台 | 套 | 1 | 50 |
8 | 灾害性天气临近智能预警业务平台 | 套 | 1 | 100 |
9 | 综合交通恶劣天气监测预警系统 | 套 | 1 | 200 |
10 | 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气象风险预警系统 | 套 | 1 | 50 |
11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系统 | 套 | 1 | 100 |
12 | 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系统 | 套 | 1 | 100 |
13 | 气象移动应急保障指挥系统 | 套 | 1 | 200 |
(三) |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 1076 | ||
14 | 气象融媒体服务中心 | 平方米 | 400 | 100 |
15 | 超高清影视节目制作系统 | 套 | 1 | 100 |
16 | 预警靶向发布系统 | 套 | 1 | 100 |
17 | 预警信息接收终端 | 套 | 388 | 776 |
资金估算合计 | 6777 |
附表3
打造长三角“白菜心”气象保障服务工程
建设内容及技术指标
序号 | 建设内容 | 技术指标 | 经费估算 (万元) | |
单位 | 数量 | |||
1 | 生态气象综合监测网建设 | 395 | ||
1.1 | 旅游景区生态气象环境监测站 | 套 | 8 | 80 |
1.2 | 综合观测平台 | 套 | 1 | 300 |
1.3 | 小微型多要素气象监测站 | 套 | 5 | 15 |
2 | 生态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平台 | 200 | ||
2.1 | 智慧火情遥感监测系统 | 套 | 1 | 100 |
2.2 | 生态气象监测与评估系统 | 套 | 1 | 100 |
3 |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提升工程 | 200 | ||
3.1 | 作业指挥系统 | 套 | 1 | 100 |
3.2 | 监管系统 | 套 | 1 | 60 |
3.3 | 地面催化剂播撒系统 | 套 | 4 | 40 |
4 | 温室气体观测站 | 台/套 | 1 | 300 |
5 | 行政村气象站建设 | 776 | ||
5.1 | 温雨两要素自动气象站 | 套 | 388 | 776 |
6 | 农业农村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 250 | ||
6.1 | 粮食安全气象服务系统 | 套 | 1 | 100 |
6.2 | 现代农业智慧气象服务系统 | 套 | 1 | 50 |
6.3 | 雷电灾害防治示范工程 | 套 | 50 | 100 |
资金估算合计 | 2121 |
附表4
气象台站智能化改造与探测环境保护工程
建设内容及技术指标
序号 | 建设内容 | 技术指标 | 经费估算 (万元) | |
单位 | 数量 | |||
1 | 气象台站智能化改造工程 | 1570 | ||
1.1 | 马鞍山市气象台站智能化升级改造 | 个 | 1 | 800 |
1.2 | 当涂县气象台站智能化升级改造 | 个 | 1 | 200 |
1.3 | 博望区气象防灾减灾指挥中心建设 | 个 | 1 | 320 |
1.4 | 气象文化设施建设 | 个 | 5 | 250 |
2 |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程 | 1000 | ||
2.1 | 含山国家气象观测站搬迁工程 | 个 | 1 | 500 |
2.2 | 和县国家气象观测站搬迁工程 | 个 | 1 | 500 |
3 | 气象科普工程 | 930 | ||
3.1 | 台站百年气象台站认定 | 个 | 1 | 30 |
3.2 | 气象科技馆升级改造 | 平方米 | 480 | 400 |
3.3 | 气象科普基地建设 | 个 | 5 | 500 |
资金估算合计 | 3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