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财政“十四五”规划

来源: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0-15 浏览量:17

市有关单位,各县、区财政局,市财政局机关科室(局)、局属各单位:

根据《安徽省财政厅关于编制财政“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皖财综〔2019〕1362号)和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十四五”规划编制与推进工作的实施意见》(铜办发〔2020〕5号)要求,市财政局结合我市财政改革与发展实际,制定了《铜陵市财政“十四五”规划》,业经市政府审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铜陵市财政“十四五”规划》

 

 

铜陵市财政局                铜陵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9月25日

 

铜陵市财政“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也是我市在新起点上聚力创新驱动、创业强基、创优提质、创富惠民,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建设“智造新铜都、生态幸福城”的关键五年,根据《安徽省财政厅关于编制财政“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皖财综〔2019〕1362号)、《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安徽省财政改革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相关解读,结合财政改革与发展实际,制定《铜陵市财政“十四五”规划》。

一、“十三五”财政工作回顾

“十三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我市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的总基调,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财政运行呈现总体平稳态势,有力支持了我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这五年,我们鼓足转型发展的“劲头”,紧握攻坚克难的“拳头”,瞄准广大群众的“盼头”,克服前所未有的减收增支压力,加压奋进、接续奋斗,财政高质量发展之路蓄势积能。收入质量明显提升,税收收入占比达85%;支出结构更加优化,兜牢“三保”底线,民生支出占比超80%,累计投入140亿元支持民生工程建设,群众满意度普遍超90%,建立常态化和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累计投入脱贫攻坚12.8亿元、污染防治资金36亿元。财政服务管理高效规范,两获国务院通报表彰,节能减排促进转型发展工作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地方财政管理工作获国务院真抓实干表彰激励,多项工作获评全国全省优秀或先进典型,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建设绩效考核三年总评位居全国优秀等次,财政机关荣获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和全国财政系统“六五”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财政防债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债务管理考核连年位居全省前列。

(一)克难奋进,财政运行保持平稳

1、全力以赴抓收入。一是紧盯目标抓征收。突出组织收入核心职能,积极主动作为。“十三五”初期,克服“营改增”全面实施、重点行业税负减轻、收入增速趋缓等不利因素,财政收入总量实现两年连跨两个台阶,2016年突破150亿元,2017年突破160亿元。“十三五”中后期,国家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各级财税部门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固本培基、多方开源,确保一般财政收入稳定在120亿元以上。二是紧盯结构提质量。“十三五”期间,全市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全市财政收入由2016年的153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182亿元;税收占比由2016年的76.8%提升至2020年的84.9%。财政收入来源更加均衡,与经济转型发展保持同步,第二产业税收贡献占比57.3%,较“十二五”下降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贡献占比近42.6%上升3个百分点。三是紧盯预期优管理。坚持聚焦主业,统筹调度强保障,确保财政运行稳健可持续。强化预期管理,推进联合办税,建立“日跟踪、周会商、旬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切实保障财政收入组织稳健运行。坚持依法治税,强化财政收入监测研判,深化综合涉税平台利用,全面完成非税收入电子化票据改革,构建税收共治格局,打造税负公平的良性发展环境。

2、科学统筹强保障。一是强化对上争取。坚持把对上争取作为实现借力发展、提高保障能力的有效手段,抢抓国家积极财政政策机遇,精准谋划项目,加大对上争取工作力度。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出台政策文件,高标准实施好现有项目,确保落地见效。“十三五”期间,我市争取的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由2016年 58.5亿元增加到2020年73.8亿元(不包含特殊转移支付7.2亿元)。二是强化统筹盘活。建立健全存量资金定期分类清理机制,做到本级预算资金当年安排、当年使用,结转结余当年清理收回;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即到即用,结转结余次年清理收回。“十三五”期间,我市纳入预算统筹安排的存量资金占本级可用财力近3%,其中直接安排用于脱贫攻坚达3327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9亿元,有效保障了财政收支平衡。三是强化保值增值。建立健全政府性资金统筹管理机制,在全省率先将资金保值增值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大力推行竞争性存放,深入挖掘增量收益。“十三五”期间,各类政府性资金年增值收益始终保持在2亿元以上,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累计收益6.6亿元,综合收益率达3.4%,为保障基本民生挖掘了一笔可观的新增财力。

3、减税降费促发展。一是全面宣讲用好政策。广泛开展培训辅导工作,及时宣讲政策信息,通过专项调研、重点企业走访调研、财政帮联等形式对重点企业进行走访,解读政策主要内容,帮助企业用好政策红利。创新宣传方式,举办“政策进园区、宣传进企业”等活动,让企业实地感受到政策的影响。二是全面推进用足政策。健全减税降费工作机制,督促要求县区财税部门定期完成自查自纠,确保工作有序承接、平稳推进;结合财政帮联对县区财政部门开展减税降费工作进行督查指导。通过专项企业走访调研等活动,选取铜陵海螺、皖能发电等具有样本性企业40家,了解政策落地过程的难点和执行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及时予以反馈答复。三是全面实施用实政策。减免税费资金,直接转化为企业利润,下调增值税税率,有效缓解企业资金需求,打通企业创新“堵点”,增强发展底气,将减税降费获得的红利,转变为产品服务、企业发展、行业振兴的引擎。“十三五”期间,累计减税降费118亿元。

(二)全力以赴,三大战役稳扎稳打

1、打好风险防控攻坚战。一是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成立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领导小组、隐性债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我市债务管理的制度框架,定期协调调度债务管理情况;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及债务收支情况随预算公开常态机制,将债务管理纳入市对县区目标管理考核及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考核。二是严格规范举债行为。全面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举债融资机制,累计获得置换债161.6亿元;累计争取新增债券170.8亿元,全部安排用于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五年间节约利息支出超30亿元。积极推进PPP项目实施,在库19个PPP项目总投资136亿元,已全部落地,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全力化解隐性债务。开展了隐性债务“四清四实”专项整治,摸清债务家底,制定十年化解方案。通过加大全口径预算统筹安排、调整国有企业薪酬管理考核指标等方式,提升债务单位偿债能力和调动融资平台偿债积极性,全市综合债务风险稳定在橙色等级。

2、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一是夯实脱贫攻坚资金保障。严格落实“十三五”脱贫攻坚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存量资金清理回收使用机制,地方财政收入增量部分以及清理回收财政存量可统筹资金用于脱贫攻坚比例均高于省规定5百分点。各级财政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8.8亿元,年均增长39%。二是攻克脱贫攻坚重点难点。制定出台一系列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聚焦贫困地区、挂牌督战区等重点区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向4个深度贫困村增幅连续三年超过50%。聚焦脱贫继续享受政策的“老弱病残”特困群体等重点人群,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向其倾斜,建立健全即时帮扶机制。聚焦产业发展,每年拿出40%以上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同步推进资产收益扶贫。三是健全完善长效脱贫机制。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对各级财政扶贫投入形成的扶贫资产,及时明晰所有权和收益权,完善后续运营管理、维护监督机制。指导县区围绕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开展探索,逐步脱贫攻坚举措常态化。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规划融合,实现扶贫开发巩固持续长效。

3、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将污染防治攻坚作为财政投入重点保障和优先支持领域;预算安排既向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重、治理成效突出的地区倾斜,又对保持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地区给予激励支持,并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全市财政生态环保相关支出规模累计安排32亿元,年均增长13%。二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支持吸引社会资本采取特许经营、PPP等方式,参与全市污水、垃圾治理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缓解市县政府在项目建设期的资金投入压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8.6亿元完成排水一体化项目,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投入债券资金3亿元启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完成市区重点黑臭水体消除任务。三是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建立资金绿色通道,加快对涉及污染防治类项目资金的下达拨付速度。强化资金监督,将污染防治项目资金监督检查纳入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同时督促项目主管部门严格资金管理,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对部门结余结转资金严格按照存量资金管理要求收回盘活,继续用于污染防治。

(三)提质增效,服务经济出招见效

1、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一是完善政策管理体系。根据部署,将17个部门管理的37项资金整合为“1+4”财政专项资金,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每年对项目进行动态调整,构建了市级财政扶持实体经济政策新框架,形成了“牵头部门制定政策、主管部门具体实施、财政部门统筹资金、县区政府跟踪落实”的政策管理体系,建立涉企“黑名单”制度,为服务实体经济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二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将新增政策纳入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政策体系,实行项目动态调整和资金预算分配,通过多种形式,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投向,集中优势重点扶持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建设,以传统产业的高端环节为抓手,进一步支持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实现财政精准扶持。三是转变资金扶持方式。加大国有担保机构资本金投入,突出以通过融资贷款担保的方式,更好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扛杆撬动效应;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综合运用业务奖励、费用补贴、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打开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通道,为经济转型提供持续成长新动力。

2、资金支持更加有力。一是资金投入稳定增长。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共安排18.7亿元,年均增长5%,有力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2020年,在克服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和加大防疫资金投入的影响下,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继续安排4亿元,同时扶持政策进一步向支持民营经济倾斜,兑现民营经济资金占比不低于85%。二是加快资金拨付使用。改变通过部门转拨资金的方式,采取贷款贴息、投资奖励、后补助等多种组合扶持,精简审批事项,加快资金兑现进度;同时为缓解县区财政库款压力,对涉企转移支付资金予以专项调度,专项用于涉企资金兑现,确保财政资金发挥实际效益。三是财政金融协同发力。强化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政银担合作,建立健全各级财政和省再担保机构、担保机构及银行“三位一体”的小微企业担保风险分担机制,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资金投放,对符合政策规定的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3、营商环境打造最优。一是构建常态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四送一服”和“月度报告、双月沟通、季度走访”的重点企业走访和联企领导干部帮扶企业联系机制,深入企业逐一上门走访,全面掌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主动为企业做好服务协调工作。二是及时解决企业诉求。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能现场办理的一律现场办理,需要协调解决的逐一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单位、办理要求,对涉及其他部门的问题及时进行转办,对未按要求办结的交办事项予以通报并重点督办,确保各项问题都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处理完毕,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向企业反馈。三是全面推进政策落地。全面梳理总结国家、省市促进企业发展政策,落实“四送一服”政策宣讲,结合企业关心的减税降费、复工复产、双招双引等热点,通过政策汇编、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及时做好政策信息发布和宣传解读,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发放政策《申报指南》帮助企业掌握政策要点和申报流程,以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来检验政策的实效。

(四)尽力而为,民生福祉稳步改善

1、高效推进民生工程。一是科学选择项目。聚焦“七有”领域,建立符合民意的项目选择机制,通过广泛征求意见、组织调研论证、科学选择项目,积极做好民生工程建设。累计滚动实施184项民生工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坚持一月一计划,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考评的“五个一”推进机制,确保民生工程高效实施。开展项目绩效自评与第三方评价相结合,探索项目中期评估与年末绩效评价相结合的项目推进和绩效评价新模式,并严格中介机构考核评价。三是落实建后管养。制定了所有建设类项目建后管养实施细则,各级财政安排的管护资金从2016年的5400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6650万元。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构建了购买服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委托管理、养护外包的“五位一体”建后管养模式。

2、全力支持社会事业。一是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困难人员保障力度,逐年提高城乡低保和城市与农村集中供养人员补助标准等,困难群众生活保障资金年均投入超3亿元。健全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初步实现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支持创新社会保障服务产品供给,严格落实政策性综合保险制度,对各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参加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按照投保额度给予补助。全力推进双拥工作开展,及时调整各项优抚补助标准,按时兑现退役士兵社保接续资金;加强双拥工作财政保障力度,足额配套双拥优抚经费。“十三五”期间,各级财政部门年均投入优抚资金约7000万元。二是支持教科文事业发展。贯彻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方针政策,把教育支出作为资金保障的重点,“十三五”以来,不断完善供给政策,支持学前教育促进工程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划转,鼓励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等。支持科技创新,已累计投入资金3亿元。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引导商业银行提供小额科技贷款,支持科技人才引进。提高文化服务水平,安排资金4000余万元用于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安排资金2100万元用于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扎实推进全域旅游,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投入资金用于创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支持卫生事业持续发展。支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支持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启动医联体内乡镇卫生院创建二级医院行动;支持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率先在全省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试点;稳步推进健康产业发展;支持智慧医疗建设,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共享,医防业务融合。

3、支持城乡统筹发展。一是支持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实施棚户区改造23717套,投入60.13亿元对40个城市老旧小区进行整治提升;完成13728户贫困农村家庭危房改造;开展106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完成32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8万多户农村改厕,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观。二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加大财政对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入保障力度。“十三五”期间,全市涉农支出38.5亿元,年均增长7.3%。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持做大做强本地优势特色产业企业,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做好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将考评结果积极运用到财政投入分配方面,对于产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三是支持县区园区发展。积极落实枞阳县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意见;为充分激发县区、园区发展活力,优化调整市对区的财政体制,支持经开区社会事务移交,调整主体税种分成比例,下沉市级固定税种,对狮子山区高新区和郊区开发区统一执行经开区财政管理体制和土地出让分成。

(五)改革创新,绩效管理全面实施

1、夯实绩效管理基础。一是定好目标,出台了《铜陵市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办法》,详细阐述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及实施内容等,明确提出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二是谋好路径,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题调研,最终明确了“推进两化管理(制度化、信息化),强化三库建设(项目库、指标库、专家库),严把四道关口(目标编报关、运行监控关、绩效评价关、结果运用关)”的总体推进实施路径。三是建好机制,围绕预算绩效管理的内部责任分工及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制定《市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市级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制度,厘清绩效管理职责,明确绩效管理操作规程。

2、抓牢绩效管理过程。一是严格绩效目标管理,将绩效目标作为申请预算的前置条件和重要依据,“十三五”期间不断扩面提质,最终实现全覆盖。同时,将绩效目标作为财政补贴政策合规性审核、项目常态化评审的重要内容。二是加强绩效运行监控,制定绩效运行监控管理办法,采取部门日常监控和财政重点监控相结合,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加强过程管控,及时组织纠偏,促使部门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三是深化绩效评价工作,不断完善财政绩效评价模式,每年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案,加强“部门+财政+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三方协作,在做好部门自评与财政重点评价的同时,全面规范第三方中介机构参与,提升绩效评价质量。“十三五”期间,财政重点评价由重大项目支出评价和涉企资金政策评价拓展到预算单位整体支出评价。

3、发挥绩效管理实效。一是健全问题整改机制,不断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和问题整改机制,及时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给被评价单位,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和具体对策建议,督促被评价单位整改落实。二是落实预算挂钩机制,建立预算评审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相挂钩的机制,自2016年起组织专家开展预算评审,按照三年全覆盖要求,逐步扩围提面,将专家评审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十三五”期间经评审核减8.3亿元;平均核减率25.6%。三是健全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省、市出台的产业政策和重点扶持领域,依据绩效评价的结果,对涉企政策进行动态调整,实行分类优化,即保留、完善、退出、增加,增加项目原则上应进一退一。“十三五”期间,累计调整项目274个,其中:完善196个、增加34个、退出44个。

(六)科学规范,预算管理更加精细

1、规范预算编制管理。一是完善编制体系。严格按照《预算法》规定,完善“4+8+3”全口径预算编制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完善预算执行挂钩机制,对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执行进度偏慢、资金结余较多的相应核减下年度预算。积极探索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稳妥推进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二是健全编审机制。加强预算项目库建设,健全支出标准化体系,夯实预算编制基础。建立预算评审常态机制,推进支出政策评审,提高预算安排科学性。强化政府投资评审,全面推行“先评审、后预算”,补齐政府投资管理短板。三是坚持厉行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严从紧控制一般性支出,坚决按照中央和省要求比例压缩市直预算单位公务支出。全面实施综合定额管理,细化公务接待费、会议费、培训费、公车运行维护费等支出预算,严禁公务消费支出超预算,“十三五”期间,全市“三公经费”下降28.1%。

2、强化预算执行管理。一是加快支出执行。压实预算单位支出主体责任,综合运用考核、通报等有效措施,全面加快财政支出执行进度,全市财政支出由2016年的151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182.5亿元。着力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民生支出占比均在80%以上,2020年达83.8%,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二是加强动态监控。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预警规则,加大对于重点部门、重点项目的预算执行监督力度,及时纠正违规操作。强化涉企信息系统和黑名单制度的应用,有效拦截虚假申报和恶意骗取资金的行为,减少资金的“跑、冒、滴、漏”现象。三是创新支出方式。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由“人员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办理时间由“天”缩短为“小时”,基本实现“一次都不跑”。加快县区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实现资金拨付由“层层转”变为“直通车”。深化政府采购“放管服”改革,推动“互联网+”政府采购,严格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约束,提高预算严肃性。

3、严格预算监督管理。一是强化制度约束。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突出规范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经济和业务活动运行流程、制约措施,加快建立“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二是全面公开预算。坚持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畅通公开渠道,除了涉密信息外,财政部门依法及时公开政府预决算,各预算单位依法及时公开部门预决算,全面提升预算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强化监督检查。按照“资金使用到哪里、监管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将监督职能嵌入预算编制、执行及管理全过程,围绕扶贫等重点领域,建立“第三方评估+日常监管+专项检查”的监管模式,常态化、多元化开展监督检查。

(七)深入推进,内部管理全面提升

1、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一是筑牢学懂弄通做实基础。坚持领导班子带头学、主题党日集体学、党员干部在线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论述,用好干部教育在线、学习强国、云宣讲等在线学习平台,组织党员干部加强自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提升基层基础建设标准。压实党建责任,每年印发机关党的建设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要点,党组每半年听取一次党建工作汇报,坚持每月召开机关党委会,落实党团活动制度。首次出台机关党建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办法,构建了“党建+业务”全覆盖的目标考核体系。三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好《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全面建立党组与派驻纪检监察组会商联系协作制度,建立定期工作会商、常态沟通交流、工作协作、主动接受监督四项机制。每年印发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做到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在全省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考核总评中获得好的等次;连续五年在全市城乡一体化党建暨脱贫攻坚考核中评为“好”的等次;连续七年获得党的工作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的称号。

2、规范财政权力运行。一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按年制定学法计划,创新学法方式,通过开展专题学法、落实会议学法、加强自我学习等方式坚持学法。丰富学法内容,制定《学法计划表》,全年分季度对上位法、行政法律法规、财政法律法规、党内法律法规等安排学习。积极组织全市财政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专门法律知识考试,全市财政系统干部职工合格率100%。二是规范行政预审制度。为严把财政政策关,履行财政承受能力、物有所值审核职能,严格财政政策合规性审核,印发了规范财政补贴政策合规性审核、财政补贴政策合规性审核操作办法,及时召开行政预审会议,出具审核意见。三是规范内控制度建设。成立局内控制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任主任,各分管负责人任副主任,各科室责任人为委员。建立健全财政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印发内部控制制度汇编,出台内部控制检查办法,保障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规范实施。

3、恒抓作风效能建设。一是狠抓作风纪律建设。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及时通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持续开展“基层减负年”成果,落实好《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和规范会议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作风效能管理暂行办法、请销假和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定期开展明察暗访,每月进行通报。二是狠抓服务效能建设。建立健全工作会商、企业走访和财政帮联“三上门”机制,全力服务基层,积极投身“双招双引”首位工程,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企业排忧解难。建立健全每月一计划、每月一督办、每月一通报的“三个一”工作推进机制,严格落实交办督办事项,确保财政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三是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好干部”标准,选拔任用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落实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引导干部在职务和职级两个序列上有序晋升。优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积极争取高、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在全市率先出台青年干部成长意见,激励财政青年干部担当作为。

“十三五”时期,虽然铜陵市财政发展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国内外环境和政策变化,财政改革和发展也面临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未达预期,影响财政发展速度。“十三五”期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消零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县区园区大项目招引不够,接续项目储备不足,项目进展速度偏慢,投资规模偏小;再加上中美贸易战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出口贸易和外来投资稳定性不足,地区经济发展乏力,财政发展动能不足。

二是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实施,压缩财政发展空间。2016年,“营改增”全面实施,有效减轻金融和房地产建安行业税负;2018年,国家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深化增值税改革、落实个人所得税法配套措施、降低社保费率、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制等;2019年,国家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2020年,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压缩了财政发展空间。

三是疫情灾情不利因素叠加,加重财政发展难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经济社会造成了较大冲击,企业生产受限、产销利下滑、税收锐减,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稳岗就业、“三保”及三大攻坚战等需求刚性增加,财政收支压力骤增。年度中间,连绵阴雨造成长江流域洪水爆发,我市多数地区受灾严重,企业生产、群众生活出现困难,防汛救灾压力巨大,灾后重建需求明显,财政发展难度增加。

四是债务风险防控压力增大,减缓财政发展动能。随着新增债券额度的逐年叠加,政府债务规模持续累积,未来几年我市进入偿债高峰期,平台公司转型发展滞后,多元化化债办法不多,大多依靠借新还旧维持周转,在地方综合财力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债务率等风险指标表现弱化。

二、“十四五”时期铜陵财政发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市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财政改革发展既面临着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也赋予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作为。谨慎研判和正确把握“十四五”宏观政策和财政收支形势,对今后财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面临的机遇

——经济发展方面。国家持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培育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加快运用新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着力夯实培育国内市场,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等生产者服务业;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持续优化地方政府债务结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等。

——财税政策方面。国家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基本落地,减税带来的刺激经济增长、涵养税源及扩大税基效果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显现。同时,随着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入推进,《预算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颁布实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将更加稳健透明,有利于落实基本公共服务责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2、面临的挑战

——经济发展方面。受复杂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影响,出口贸易和外来投资稳定性不足,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两驾动力前景不明朗。“十三五”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攻坚期”,“十四五”时期将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阶段性和区域性分异并存期,经济发展质效提升难度加大。

——财税政策方面。因新冠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及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等因素,国家将在较长一段时期维持“宽减免、低税率”税制。房产税等地方税种立法进程不明朗,不利于加快地方税收体系培育建设。财税与经济同步呈低速增长、国家对房地产投资以及金融业规范管理等因素影响,将进一步压缩地方政府举债空间,收窄经营性土地出让市场。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用党的理论指导新时代财政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改革创新根本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度融入长三角,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健全现代财政体制,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有效保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提供有力财政支撑,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奋力开启现代化新阶段新铜陵新征程。

(三)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由中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攻关期,党中央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十四五”时期我市财政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确定为:到202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5%;壮大财政实力,增强保障能力,着力内培外引、共同发展,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200亿元。

(四)主要任务

1、突出“积极有为”,推动财政转型发展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握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突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立足新发展阶段,调整财政发展与改革导向,着力从总量政策向结构政策转变、从增长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变、从宏观发展向风险管理转变,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和促进社会公平上,积极贡献财政力量、实现财政价值。

2、着力“两个提升”,强化财政运行能力

一是提升财政保障能力。财政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坚持依法治税,强化收入征管,稳步提升财政收入规模;坚持多方开源,拓宽收入渠道,有效提升地方收入比重;坚持借力发展,加大对上争取,切实提升可用财力质量。

二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财政资源统筹进一步强化,完善预算支出标准化体系,建立健全规范透明、科学合理、约束有力的财政资金分配机制;聚焦新时期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基本民生和基层运转需求;聚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财政支持方式,保障精准有效。

3、聚力“三个深化”,增强财政治理效力

一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系统,到2021年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二是深化政府债务管理。坚持“控增量、化存量、优质量”,规范政府投融资管理,全力化解隐性债务,厚增地方综合实力,构建防范政府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实现提振经济与防范风险相平衡、偿债负担与承债能力相适应的良性循环。

三是深化事权财权划分。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要求,科学合理界定市、县(区)两级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增强市级跨区域统筹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能力,充分激发县区发展内生动力。

4、抓好“四项重点”,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推动县区园区发展。全方位做好县区园区发展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支持夯实园区承载力,支持培育战新产业,支持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支持主体产业做大做强,强化财政金融深度合作,支持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和新兴园区加快建设步伐。

二是培育经济转型发展。聚力创新驱动、创业强基、创优提质,在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中修好支持发展的干道。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支持“双招双引”首位工程和各类开放平台建设。创新资金扶持方式,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撬动和放大作用,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智造新铜都。

三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加快补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脱贫攻坚战中取得胜利的贫困群众走上勤劳致富道路。

四是大力增进民生福祉。聚力创富惠民,进一步扩大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城市建设的覆盖范围,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均衡发展,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实施,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着力建设生态幸福城。

三、主要措施

(一)围绕壮大财政实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1、着力收入征管。一是扫除信息共享障碍。强化供电、供水、供气、用地、运输物流、采购招标、金融保险、劳务用工以及社保缴费等相关涉税信息整合运用,把可利用的涉税信息转化为税源,税源转化为税收。二是压实协税护税职责。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税收保障工作中的法定职责,完善乡镇(社区、街道)财政管理体制,将协税护税工作落实到相关部门、县区园区、乡镇(社区、街道),通过部门职能的源头把关,全面加强税收征管。三是推动综合治税改革。建立税源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在政策执行及引税护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不足,常态化处理治税护税育税业务,在政策执行上引好路、搭好台、奏好乐,让税源企业唱好戏。

2、着力税源培育。一是建立健全亩均税收评估政策。对达到一定投资规模的拟建或新建投资项目税收贡献度进行预测、评价和跟踪反馈,切实将亩均税收贡献与招商引资、开发园区发展、产业发展、财政奖补额度等相挂钩,全面反映招商引资和税源建设成果。二是健全完善涉企资金投入政策。将涉企资金转变为税源建设资金,改变现行涉企资金点面结合、分散投入方式,以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为指导,集中有限的资源,扶持重点企业或重点招商项目发展,充分发挥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大力培育新兴增长点。三是改善环境趁势创新育税。紧紧把握深入融入长三角战略机遇,以完善就业政策为抓手,改善创业人员发展环境,为创业就业和经济建设打好基础,大力引进银行、担保、证券等金融机构,激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共同发展,为经济发展“活水引源”,改善园区平台发展环境,形成集群共振效应。

3、着力对上争取。一是坚持深研政策。全方位、多渠道、多途径了解掌握上级宏观政策走向,吃透精神实质,收集与我市产业发展关联度高的政策信息,组织编写最新的政策信息,提供各级各部门,牢牢把握投资导向,找准对上争取突破口。二是谋深谋细项目。对新基建、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点领域,安排专人、组织培训,高标准科学编制储备项目,夯实申报基础,确保报得上、拿得下、争得多,实现借力发展。三是坚持考核奖惩。严格落实对上争取与争先评优挂钩机制,对贡献突出的给予嘉奖,对连续两年完不成任务的实施约谈。对不按规定使用上级资金、绩效考评不合格或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肃责任追究。

4、着力共同发展。一是强化精准扶持。重点支持主体产业做大做强,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积极支持新兴产业落地生根,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统筹推进经济与财政共同发展。二是强化政策联动。综合采用完善政府性资金存贷挂钩考核、支持国有担保机构发展壮大及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激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共同发展。三是强化有效投入。抓住用好国家宏观政策机遇,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以贯彻“六稳”要求为指引,支持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和新兴园区加快建设步伐,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二)围绕预算管理改革,大力优化支出结构

1、完善预算支出标准化体系。一是建立通用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依据工作内容、人员编制和资产耗用等情况,逐步构建内容完整、结构优化、定额合理、程序规范、动态调整的项目支出标准体系。二是完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以维持人员支出需求和部门正常运转为目标,统筹考虑部门实际需要和省级财力状况等因素,进一步优化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三是探索建立专用项目支出定额。会同市直相关部门依据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行业领域规划、市场价格、技术进步、预算绩效和财力可能等探索分类建立专用项目支出定额标准。

2、增强基本民生务实化保障。一是精准把握保障重点。重点加强对基本民生、乡村振兴、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的资金保障,尤其是在安排基本民生支出中,优先安排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补助资金,让困难群众享有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生活保障。二是合理优化保障标准。正确把握财政收支和加强帮扶关系,依据经济运行态势、居民生活必需费用和物价变动等情况,及时适当调整保障标准、保障范围,精准透明地引导基本民生保障预期。逐步建立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三保”长效保障机制。三是统筹压实保障责任。压实县区政府为本级基本民生支出的主体责任,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自我保障能力,落实预算安排优先顺序。明确市财政相关支出责任,强化督促指导职责。

3、增强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一是完善各级各类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构建涵盖行业、基层服务机构等层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以标准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治理方式。二是明确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划清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兜底职能,建立健全共同财政事权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基础和转移支付管理,推动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成本相衔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化,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三是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机制。促进标准信息公开共享,开展标准实施监测预警,推动标准水平动态有序调整,加强实施结果反馈利用,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

4、完善预算业务一体化规范。一是整合预算业务管理。以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为指引,整合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绩效管理等业务环节,贯通各级财政预算管理,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二是整合预算信息管理。以制度规范为基础,建立统一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动态管理,实施有效控制,推进核心业务应用和数据大集中,不断拓展核心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对接。三是规范预算业务运行。以统一预算管理规则为核心,提高项目储备、预算编审、预算调整和调剂、资金支付、会计核算、决算和报告等工作的标准化、自动化水平,加强财政存量资金统筹,健全结转资金与预算安排结合机制,保证各级预算管理规范高效。

(三)围绕防范化解风险,全面深化债务管理

1、建立规范化政府投融资机制。一是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论证。全面落实政府投资条例,对新建项目从投资合理性、规模适当性、资金可融性等加强论证把关,科学确定政府年度投资计划,优化政府投资方向,避免超规模投资和盲目投资,从源头上做好规模管控。二是分类落实政府融资管理。严格执行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政府融资机制,分类施策为政府投资项目定制个性化融资方式,对适宜市场化、产业化的项目一律不予不安排发债,对政府付费项目一律不纳入ppp实施。三是创新项目投融资模式。探索建立“项目+土地物业”的大综合平衡模式和“资产覆盖本金、收入覆盖利息”的城市建设运营体制。在适宜领域遴选有使用者付费机制的PPP项目实施。在经营性现金流的领域,争取不占债务空间的担保类**贷款;在铁路、收费公路等行业,积极开展债贷组合。

2、建立可持续债务增长机制。一是全力做大政府性基金规模。加大经营性地块土地推介力度,鼓励平台公司参与招拍挂拿地,做大土地出让收入规模。将土地出让收入纳入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县区目标管理考核,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全力归集专项债项目收入。相关实施机构加快债券项目建设进度,各县区加快保障房加快清零变现,确保专项债项目按期完工投入运营,严格按照专项债实施方案归集项目产生的收入,统一纳入政府性基金管理。三是全力推进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 s)项目。配合主管部门全面梳理存量基础设施项目,开展经营权、所有权转让,进行资产证券化、公募基金等方式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加强对非标债项目、PPP项目的培育和谋划,加速REITs模式运用。

3、建立多元化隐债化解机制。一是资源注入消化一批。整合城市广告经营、沙石开采、道路养护、园林绿化等特许经营权等优质资产资源注入平台公司,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变现,增加企业经营收入,用于偿还部分存量债务。二是平台运作转化一批。将铜陵大桥、公立医院和国有企业等纳入平台公司合并报表,鼓励平台公司横向并购及相互引流,推动平台加速转型,实现隐性债务合法合规转化为企业债务。三是全面清理剥离一批。对部分工程欠款进行清理核实,进一步理清债权债务关系,协商终止合同协议,对未形成实质性债务、无需承担偿债责任的,按照财政部相关规定规范核销。

4、建立全流程债券管理机制。一是强化项目谋划储备。搭建项目谋划专班,聚焦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借助外智外力,建立滚动续接的项目储备机制,严格审查把关项目平衡的可行性和合规性,科学分配发债额度。二是强化资金绩效管理。严格规范债券资金支出管理,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将绩效评价结果与专项债项目评审入库、新增债额度分配、预算编制分配挂钩,倒逼单位提升债券资金高效支出。三是强化偿债风险管控。坚决压实偿债主体责任,加强专项债项目收入归集及资产运营管理,保障偿债本息还款来源。对到期普通债券一律压减再融资规模10%以上,项目收益专项债原则上到期全部偿还。

(四)围绕创新投入机制,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1、支持经济转型发展。一是政策发力突出精准。把科技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围绕经济发展目标,立足工业强市,集中优势财力重点支持支持智能制造、新能源、5G、大数据及电子化工品等产业和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建设,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突出亩均贡献,将政策兑现与企业产值、投资、税收、社保缴纳等指标挂钩,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亟需支持的领域,发挥财政扶持政策对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二是支持重点突出聚焦。以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契机,立足工业强市,力促规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推动传统产业往高端环节走、新兴产业往核心环节走;积极培育“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单打冠军”等企业;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综合施策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三是政策兑现突出高效。建立专项资金项目清单,明确主管部门管理职责,优化竞争性分配机制,助力企业转型发展,采取多元化奖补方式,探索零申报兑现,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硬化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刚性约束,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2、稳定企业运营发展。一是深化暖企帮扶。继续支持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在涉企政策上,广泛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建议,提高政策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继续推动中央特殊转移支付资金惠企利民。二是巩固减税降费。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在审核审批上做好“减法”,对符合国家、省、市减免缓政策规定的,加快减免缓审批流程,及时予以政策兑现,切实减轻实体经济负担,增强企业经营活力,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二是完善金融惠企。持续加大国有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支持力度,增强担保贷款融资服务力度,支持小额担保贴息贷款、税源贷,扩大财政资金的受益面,支持融资租赁,以融物的方式实现融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乘积效应,撬动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

3、培育创新驱动发展。一是强化精准支持。加大与长三角地区产学研合作,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围绕先进结构材料等产业创新链需求,立足补链、强链,引进一批高水平产业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在铜安家落户,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健全转化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支持产业转型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与转化。二是加快政策扶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年度修订方式,持续对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政策进行整合优化,及时将中央、省及市有关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保持经济增长的战略举措细化落实为财政扶持政策。三是拓宽筹资渠道。引导企业利用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支持企业争取科技研发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激励企业合理运用基金、担保、信贷、股权、债权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4、创优最佳营商环境。一是优化市场环境。进一步支持提升园区项目承载力、环境软实力,支持做大做强现有龙头企业,围绕上下游、产业链的前后端,抓好项目引进和建设,着力营造高效的市场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以企引企。二是提升服务效能。深化政府采购“放管服”改革,持续激活市场活力,细化政府采购负面清单,提高政府采购限额,增加单位采购自由度,强化操作流程规范,提升采购工作效率,完善政府采购行政裁决和监督管理机制等。三是强化服务质量。制定更加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坚持重点项目分级代办、协调调度制度和市领导联系包保制度,完善项目进展信息跟踪系统,及时协调解决,推进项目加速转化,切实提升企业的获得感。

(五)围绕以人民为中心,支持和增进民生福祉

1、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实施。一是树立过程管控新理念。按照管理科学化、工作规范化推进项目实施,精心制定年度计划。紧盯项目进度,进一步完善民生工程工作推进机制,着力构建民生工程常态化、系统化管控新机制。二是构建绩效管理新格局。在完善月度考评、年终考核制度以及继续深入开展人大政协巡视、监察审计、民意调查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第三方评价力度,强化绩效评价全程跟踪落实,同时坚持民生工程效果让群众参与监督、参与评判,推动民生工程提质增效。三是实现项目运行新成效。实现建后管养制度建设和“五位一体”模式创新向资金全面落实和创新普及推广转变。强化资产管理,健全完善建设类项目资产管理制度。强化资源整合,打破部门管理壁垒和乡镇区划界限,加强同类型项目政策衔接,使民生工程效益持续发挥。

2、构建可持续性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健全社会保险制度体系。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加大对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建立多渠道基金筹集机制和完善待遇调整机制,科学研究基金保值增值政策措施。逐步提升困难群众保障水平,健全社会救助标准随经济发展及时调整的自然增长机制。二是提升创业就业质量。深入开展就业调研和摸底工作,完善就业优先的调控机制,出台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政策措施;鼓励自主创业,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统筹优化资金安排,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机制,发挥就业资金保民生的基本功能。三是推动养老智慧化供给。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实施老年人补贴制度,确保高龄津贴和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加大对老年服务需求的调查力度,财政投入进一步紧贴需求,适时改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

3、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一是着力提高公共卫生领域供给质量。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不断补足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短板和漏洞。继续推动公共卫生支出向农村和落后地区倾斜,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发挥公立医院“龙头”作用,构建分级诊疗新秩序,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充分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分工协作。三是持续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落实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创新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完成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s)改革省级试点任务,加强智慧医疗信息项目建设,推进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结算制度,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行按人头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

4、深化教育文化事业改革发展。一是深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大力实施教育现代化行动,推动优质教育普及化、均衡化,健全教育支出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为辅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落实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各项资助政策。二是支持高校共建投入力度。支持辖区高校学科建设及课题研究,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研发平台建设,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构,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现代职业教育,支持毕业生在铜就业创业,支持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等。三是加大文化服务保障力度。支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为核心,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主线,持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着眼提效能、促均衡、重精准、显特色,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建设网络完善、服务高效、城乡均衡、共建共享的现代文旅公共服务体系。

(六)围绕推进共建共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1、全面推动绿色发展。一是夯实绿色发展基础。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健全财政生态保障机制,统筹安排专项财政资金优先发展绿色现代产业;引导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加大对绿色产业的信贷投放和融资担保。以财政贴息、研发补助等方式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大数据库,打造绿色低碳循环智能消费体系。二是完善生态环保投入机制。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财政资金投入,财政支出向节能环保、生态修复等方面倾斜,支持新阶段现代化美丽长江经济带全面建设;创新环保资金投入方式,推动绿色发展,注重在生产端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扶持,扩大绿色产品消费。发展绿色金融,推进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政策工具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三是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区域间横向转移支付机制,补偿重点生态功能区因加强环保造成的利益损失。积极推动流域上下游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体系,探索市域多元化的补偿指标体系。

2、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一是聚力实现宜居宜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安排资金用于乡村振兴,推进乡村特色产业长远发展;做好产业扶贫相关规划与乡村振兴规划的有机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等,继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二是聚力壮大基层队伍。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根基,推动乡村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建设与完善,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培养一支热爱“三农”工作队伍;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着重用好回乡创业、扶贫干部等类型人才,破解人才瓶颈;大力发展面向乡村需求的职业教育,有效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三是聚力提升内生动力。着力开展乡风文明集体引领行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支撑;改进帮扶方式,杜绝“养懒汉”;增强乡村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注重培育群众的主体意识。

3、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一是着力补齐相对薄弱地区短板。加快建立相对贫困治理政策框架体系,适度扩大扶贫政策惠及范围;支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三大革命”,推动农村综合改革;探索村域间协同发展路径,建立共建共享的区域利益均衡机制;加强对共同性生产条件和生产服务体系的建设支持。二是大力增强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多元化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支持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和资源等方式稳定增收;研究深化农村改革的财政支持政策,适度加大经济薄弱村社会事业支持力度;健全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三是狠抓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支持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支持做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人居环境等民生工作,着力支持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水平。

4、发挥支农惠农政策效益。一是进一步完善支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扩大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覆盖范围;加强和改进涉农资金分配,保持财政支农资金适度增长;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积极投入,探索适合乡村发展的PPP模式。二是全速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农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于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支持政策,加强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财政支持政策,加大对农业生产、销售等环节投入力度;做大特色产业规模,大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三是促进城乡居民走向共同富裕。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支持以促进农村居民就业增收为核心的“造血”政策,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建立完善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政策体系,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促进全市人民共同富裕。

(七)围绕推进绩效管理,提高财政治理效能

1、加强绩效管理宣传引导。一是多渠道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信息刊物等多渠道,广泛宣传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扩大影响力,吸引全社会关注,营造人人“讲绩效、比绩效、用绩效”的良好氛围。二是常态化培训培育共识。常态化组织预算绩效管理培训,采取政策解读+实际案例介绍+模板讲解+现场实操等方式教学,参训单位覆盖全市财政系统、预算单位和第三方中介机构。三是全社会监督倒逼责任。坚持既亮“预算账本”,也晒“绩效成绩单”,建立预算绩效信息公开机制,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嵌入预算公开信息内容,主动接受全社会监督,以监督倒逼公开,以公开倒逼绩效理念树立。

2、健全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一是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铜陵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发挥领导高位推动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压实部门责任,着力构建“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财政部门牵头组织,各级各部门(单位)全力配合、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二是健全结果应用体系。深化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建立完善预算绩效管理考核机制,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县区及各部门目标考核范围,增强县区和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三是健全绩效指标体系。建立分类别、分行业、分领域的预算绩效指标库,构建预算绩效管理标准体系,实现预算绩效目标在预算编制环节可审核、预算执行环节可监控、决算环节可评价。

3、强化绩效管理智力支撑。一是建立专家学者库。建立健全涵盖各领域、各行业、各专业的预算绩效管理专家学者库,按其实际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态度、能力等,实行科学分类,优胜劣汰,动态管理。二是建立中介机构库。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行业咨询等社会中介机构力量的引导培训,建设符合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需要的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库,强化规范管理,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公信力。三是建立监督指导库。主动加强与人大、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接受监督,研究建立人大、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及专家学者、群众代表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监督指导人员库。

4、推动绩效管理水平提升。一是构建闭环管理。将绩效理念深度嵌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围绕预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构建“决策有评估、预算有目标、执行有监控,结果有评价、评价有应用”的绩效管理闭环。二是强化规范管理。健全规范的项目要素库,为界定财政支出边界提供客观依据。健全规范的项目模版库,按类别设置统一规范的申报格式,实现项目填报规范、完整、准确度。健全规范的支出标准库,根据支出政策、项目要素及成本、财力水平等,建立分行业、分类分档的预算项目支出标准体系,提高预算保障的科学性。三是探索信息化管理,通过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探索建立一套集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运行监控、绩效自评、预算执行进度动态监控、部门整体评价、风险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的实时分析系统,通过按月、季、年报及专项报告等形式,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监控信息报告制度。

(八)围绕推进法治财政,坚持全面依法理财

1、强化财政制度建设。一是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财政制度的“立改废”,强化财政制度执行。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机制、法律顾问制度,以及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强化财政法律风险防范,提升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完善财经制度。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按照机关财务管理办法,严格财务报销手续。严控会议费、差旅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等支出,严格资金审批,确保支出范围、标准和程序规范。三是规范会计服务。持续推进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深入推进管理会计、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化建设。加强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管理,创新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方式等。

2、创新财会监督机制。一是狠抓规范监督。充分发挥财会监督职能作用,把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嵌入财政业务各个模块,深入推进支出动态综合监管,强化各项监督检查质量监控,加大对问题整改的跟踪和督促,全方位保障财政资金安全。二是强化重点监督。加大对财政资金所达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检查力度,加强对公共资源统筹、公共资金及其他资金收支的监督检查,协同推进内控内审,实现内控制度与业务实际紧密融合、同步提升,强化财会行业监督。三是提高监督质量。继续规范市财政局购买社会中介机构服务协助开展财会监管工作,按规定流程公平、公开、公正选择服务机构,通过项目实施全过程质量管控,不断提升财政购买社会服务质量。

3、深化财政政务公开。一是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公开。把握财政政务公开重点,深入推进财政预决算、民生工程、专项资金管理等领域的公开,提高群众对财政工作的知晓度和满意度。二是深入推进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落实条例、完善公开制度、健全审查机制,着力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审查机制,制定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及时制定和公布权力清单,实行动态调整,将权力的“家底”公之于众。三是深入推进加强互动交流。主动拓展公开方式,充分利用门户网站、政务公开网等网络媒体,建立新闻发布制度,每年召开新闻发布会、参加“行风热线”,在制定重大政策之前,通过门户网站“调查征集”和政务公开网“意见征集”栏目,主动引导公众参与,加强互动交流。

4、规范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一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修订完善市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收益等管理。健全完善资产评估管理制度,持续优化评估服务市场环境。二是规范国有资产日常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的分类管理,探索将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性事业性国有资产从行业管理延伸到财政资产管理。规范资产出租出借、处置审批工作,及时上缴出租、处置收入,夯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的数据基础,持续加大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国有资产盘查审核及入库登记效率。三是加大闲置资产盘活力度。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房产,可获得收益的通过招拍、出售等方式处置,无出租、出售潜力的房产统筹调剂为办公或业务用房,督促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对无法调剂的资产,按规定履行报批程序后,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统一交易。

(九)围绕深化内部建设,为财政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1、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坚持思想政治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健全常态化理论学习机制。二是坚持强化基层基础。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再提升,在规范的基础上提升支部工作水平,力争打造一批叫得响、拿得出的特色品牌,创建一批五星级党组织。强化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建引领,确保应建尽建和全覆盖。三是坚持工作常态长效。完善“党建+业务”全覆盖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找准工作抓手,发挥好激励和约束双向作用,提升党务干部创造性和积极性。继续做好对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工作指导,发挥好党建示范引领作用。

2、坚持锻造一流队伍。一是规范选任干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把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严格依法依规操作,把好干部选任廉政审查关,让干部选任在阳光下运行。坚持干字当头、实干为先,按照“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原则,开展干部交流轮岗工作,实现重要岗位交流轮岗全覆盖。认真贯彻《公务员法》,全面落实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二是强化教育培训。突出政治理论学习,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着力提升政治素质和治理水平,争当学习型干部、做研究型工作,以专业钻研的精神谋划抓手性事项,把苦劳变成功劳,把实干变成实效。围绕提升财政治理能力,组织开展全系统春训、财政改革与风险防范培训等一系列培训,着力提升政治素质和治理水平。三是助力人才成长。积极引进“985”急需紧缺人才,及时落实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加强干部梯队建设,完善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机制,开展干部交流轮岗,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选拔机制,运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导师帮扶、中心工作锻炼等方式助推青年干部成长,造就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

3、坚持强化作风效能。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开展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压实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党组主体责任清单,深化局党组与驻局纪监组协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工作机制。深入推进财政“三重一大”事项廉政风险防控,狠抓内控执行,提升制度执行力。二是加强改进工作作风。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纠“四风”和树新风并举,坚守重要节点,紧盯薄弱环节,严肃查处“四风”变异问题,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三是加强工作效能建设。严格落实作风效能有关规定,坚持抓好日常明察暗访,强化效能问责,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巩固拓展工作会商、财政帮联、重点企业走访、调查研究等,扩大财政对外宣传力度,凝聚财政强大合力。

4、加强财政信息统筹。一是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通过信息系统加强对财政收支的动态监控,推动各部门各领域信息继承和共享,以系统化思维和信息化手段推进预算管理工作。二是强化财政信息化应用支撑。夯实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技术优势,积极推进系列创新成果落地,节约资金成本,依托数据分析用好信息化平台,加强数字财政建设,让信息技术更好为财政业务服务,助力财政业务发展。三是加强信息平台稳定运行保障。加强对技术人员及业务人员培训,督促引导技术人员熟悉财政业务,管理好财政信息化平台。同时筑牢财政信息化网络安全防线,确保财政信息平台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