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

来源:铜陵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6-12-10 浏览量:14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铜陵市“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2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铜陵市“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

 

为全面提升全市防震减灾能力,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和《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防震减灾工作部署,明确防震减灾规划发展目标,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动员、科技驱动等一系列举措,大力推进监测预报、震害预防、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协调发展,强化科普宣传和基础设施建设,防震减灾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明显增强,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显著提高,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

地震监测  新增地形变前兆观测手段,建成数字化地震台、钟鸣强震台、流动地震台、地形变观测台、地震小台网和11个群测群防观测网,建立“三网一员”工作机制,地震监测水平进一步提升。

震害防御  认真落实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依法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建并联审批程序。完成《铜陵—南陵深断裂研究》和城市地震小区划专题研究工作。开展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和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水库与尾矿库除险加固工程。推进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开展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建成27个地震安全农居示范点。创建5个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2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22个市级示范社区、示范学校,幸福社区等三个社区荣获首批“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称号。

应急管理  健全地震应急预案体系,修订完善市县区和防灾委成员单位地震应急预案。按照“一队多用、专兼结合”的原则,建成综合应急救援队,组建了10支专业救援队,成立了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有应急救援综合装备库、地震应急救援装备库和救灾物资储备库。完成市体育中心等17处应急避难场所和49个人防地下避难场所以及2个大型人防疏散基地规划建设。建成技术完备、设备先进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市县区政府每年定期开展地震应急综合演练,开展各级各类避震疏散应急演练千余次。举办地震应急等各类专题培训班30余场。

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六进”活动,将地震知识纳入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每年开展防震减灾宣传进社区“三个一”活动,创建农村地震科普数字化广播平台,与农村天气预报节目同步宣导。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等重要时段开展集中宣传,向社会公众印发10多种防震减灾宣传手册、50万余份资料,举办各类防震减灾专题报告会300多场。建成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基地,年参观人数2万人以上,基地先后被认定为“全国防震减灾科教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铜陵市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大力扶持安徽新视野科教传播公司产业化发展,公司被中国地震局授予“国家防震减灾科普产品研发生产示范基地”称号,尚属全国唯一。

二、“十三五”防震减灾面临的形势

(一)地震形势

我市境内有宿(松)­—枞(阳)断裂带,郯庐断裂带斜穿枞阳边境而过,火山构造密集,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十二五”期间,境内共发生6次地震,最大震级2.8级,未造成人员伤亡,“十三五”期间,应注意防范周边地震活动带来的潜在风险。

(二)薄弱环节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转变的关键时期,作为安徽沿江重要节点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员,我市将迎来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市防震减灾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地震监测服务能力、科学研究和震情会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城乡防震减灾发展不平衡,农村抗震防灾能力薄弱;基层防灾备灾能力明显不足;县区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还很欠缺,亟需提升。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紧扣一个奋斗目标(最大限度减轻未来地震灾害损失),突出抓好两个能力建设(提升政府和社会应对地震事件的能力、提升城乡综合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全面推进三大工作体系协调发展,着力强化四项重点任务(抗震设防监管、地震宣传教育、基层防灾备灾、风险调查控制),不断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为打造“四个富有”城市、建设幸福美丽新铜陵作出积极贡献。

到2020年,全市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防震减灾工作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地震监测能力明显提升,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安全需要;防震减灾法制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建筑抗御地震灾害能力进一步提升;地震应急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地震应急准备和处置能力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全面增强,全民防震减灾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防震减灾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地震监测网络建设,切实提高震情监测服务水平。牢固树立震情第一观念,不断完善震情跟踪工作机制。按照全国台站改革要求,推进区域性台网建设。增上多学科前兆观测手段,抓好震情分析研判工作,提高震情会商水平。建立完善的地震监测数据库和信息化平台,为加强地震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增强台站震情信息社会服务功能。强化“三网一员”体系建设,优化群测群防网布局,建设功能全面的综合性宏观观测站,推进我市地震宏观观测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地震监测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形成集监测、分析、仪修、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才队伍。加强与科研机构及地方高等院校合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努力提高国家和省地震科研项目课题研究水平。

(二)加强城乡抗震设防管理,不断提升综合防御震害能力。认真宣贯《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在政府权力清单运行平台和“多规合一”平台上有效运行,逐步建立新的抗震设防监管机制。强化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和业务培训,充分发挥窗口桥梁作用和为民服务功能,努力提高防震减灾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完成城乡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建立地震灾害危险源备案制度,加强抗震能力风险调查评估和重点工程除险加固工作,确保重大生命线工程和公共设施抗震安全。以点带面推广应用防震抗震新技术新材料,鼓励在学校、医院、大型公共设施和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广泛应用,努力提高公共建筑抗震能力。探索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监管机制,加强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技术指导,注重宣传、强化服务,提高农村抗震防灾水平。组织抗震防灾规划的分步实施,逐步提升全市抗御地震综合能力。

(三)加强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全面增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健全和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应急工作程序和层级管理职责,实行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和预案备案制度,强化地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预案演练常态化,逐步建立地震应急联动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抗震救灾体系。优化地震应急指挥系统,适时更新地震应急基础数据,提高抗震救灾辅助决策能力,完善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发挥指挥系统应用实战的能力。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县区地震应急救援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形成上下联动、行动统一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强化实战演练,加大地震应急队伍演练和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地震应急现场处置能力。持续推进应急避难场所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防灾空间,切实满足城市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地震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体系,健全市县区地震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制度和供应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地震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网络。

(四)深化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有效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素质。全面普及防震减灾知识,紧抓“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和“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段,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建立防震减灾宣教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学校、社区长效宣传工作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防震减灾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宣教工作机制。组建防震减灾科普志愿者队伍,强化地震科普知识专业培训,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参与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强大力量,提高防震减灾宣传影响力。以防震减灾示范工程创建为抓手,加强基层防灾备灾能力建设,积极推进防震减灾示范乡镇和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大力实施地震安全示范社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以奖代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扩大防震减灾宣传效应,进一步强化基层防灾备灾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拓宽信息化宣传合作渠道,充分发挥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媒体作用,推进“互联网+”社会宣传服务工作,开拓防震减灾宣传新途径。探索建立防震减灾科普市场化机制,注重防震减灾科普创新,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科普产品创作研发,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作品,增强防震减灾宣传吸引力,推动防震减灾宣传社会事业发展。

(五)努力夯实县区防震减灾工作基础。进一步健全县区防震减灾工作机构,理顺工作机制,依法履行防震减灾工作职责。县区应当将防震减灾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防震减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科学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逐年增加防震减灾事业投入,保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要扎实推进县区防震减灾工作协调发展,加强督查和指导,切实解决制约县区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全面提高防震减灾工作队伍业务素质,有效提升基层防震减灾综合服务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县区及各有关部门防震减灾责任意识,全面做好规划的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推进防震减灾目标管理责任落实到位。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抗震设防监管机制、地震应急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宣教演练长效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推进防震减灾工作联动得到有效落实。

(二)拓宽防震减灾经费投入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有效投入,建立政府财政支出、上级部门专项资金支持、社会资本注入等多渠道投入机制,确保经费投入满足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完善督查考核制度。完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防震减灾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工作机制,完善目标管理指标体系,确保在全省防震减灾目标管理考核中争先进位。

六、重大专题项目

铜陵市“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建设项目表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投资主体

概算

(万元)

实施

时间

1

监测

预报

地震预警系统

新建4个基本站、1个一般站,通过省市及周边台站数据共享方式构建市级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同时在市地震台网中心改造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中心,承担我市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任务。配套建成市县区全覆盖的地震信息网络和紧急地震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地震局

省地震局

市地震局

200

2016年

2

深层流体观测项目

利用枞阳县3000米地质科学井建设综合地震观测基地,包括深井水位、水温、应变等综合观测技术系统设备投入,深井及井壁固化工程,3000米地震传感器下井工程系统,数据接收处理系统及监测站等四大部分。

枞阳县

省地震局

市地震局

400

2017年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投资主体

概算

(万元)

实施

时间

3

监测

预报

完善群测群防观测网络

建成能够覆盖我市监测范围内的30个宏观观测站点,配备相应的自动化观测、办公、数据传输设备,提升宏观观测站点的监测能力。

市地震局

县区政府

省地震局

100

2016年—

2017年

4

震害

防御

城乡抗震普查大数据智慧系统

基于全市城乡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数据库,结合智慧铜陵平台,建立数据动态更新的三维建筑物抗震性能实时查询及城市情景构建应用智慧系统。

市地震局

枞阳县

400

2017年—

2020年

5

创建防震减灾示范企业、示范乡镇

争创5个防震减灾示范企业和5个示范乡镇。

市地震局

县区政府

100

2017年—

2020年

6

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示范学校

建立3个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0个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20个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市地震局

县区政府

100

2016年—

2020年

7

应急

救援

安徽防震减灾主题公园

规划面积600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主要包括综合教学楼、体能训练区、教学办公区、学员宿舍区、虚拟仿真馆、室外综合灾种拓展训练场约5000平方米、综合训练馆(气体水工试验室、烟雾模拟演练室、地下模拟训练巷道)、装备库、综合训练废墟、自然灾害体验中心等主要建(构)筑物及其附属工程。

安徽新视野科教传播公司

市地震局

郊区政府

6000(一期)

2018年—

2020年

8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与社会资源库建设

完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数据覆盖率达90%以上,为地震灾害损失初评估提供依据;建立地震应急救援社会资源库,为应急指挥决策和应急调度提供支持。数据库以市、县区、乡镇等行政区划单位为基础,所有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与之对应关联。

市地震局

100

2018年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投资主体

概算

(万元)

实施

时间

9

应急

救援

市县级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完善升级项目

通过优化升级地震应急指挥软硬件系统,为我市地震应急工作提供现代化技术支撑,主要包括:在市、县指挥中心购置或升级应急指挥系统相关硬件设备,完善应急值守、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等职能,加强对现有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升级完善,扩展软件功能模块,实现软件功能本土化,提高实用性。

市地震局

县区政府

省地震局

200

2019年

10

宣传

教育

县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实施“一县(区)一馆”工程,县区均建有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使公众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地震灾害,掌握必要的地震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

县区政府

市地震局

省地震局

600

2017年—

2020年

11

创新

服务

平台

建设

“互联网+防震减灾”创新服务平台与信息化能力建设

基于WEB创新服务平台、政务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大力推动“互联网+”防震减灾应用,通过信息协作平台,提供物资供需数据、共享救灾备灾信息、统一进行灾害数据汇总,便于政府、社会组织、救援队实时信息共享,及时掌握全社会救灾动向,有效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救灾。

安徽新视野科教传播公司

省地震局

市地震局

100

2020年